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结合新疆喀什地区气象局在业务改革后使用地面测报的实际情况,首先对气象测报中数据异常原因进行分析;然后,针对性的提出了一系列的处理对策;最后对提升自动站数据质量的措施进行了探讨,仅供相关部门进行参考。
关键词 地面气象测报;数据异常;分析;处理
中图分类号:P415.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30--02
1 业务改革后地面气象测报中数据异常的分析及处理
1.1 降水停止后,自动气象站仍有降水记录
在使用雨量计的过程中经常会有滞后性的情况出现,在降水停止后的2 h内,仍然会有降水量数据显示,此时需要将这个时间段内产生的降水量加入到降水期间末小时一栏内,可以使观测到的降水量数值得到保障,此时工作人员需要在B文件以及A文件中对降雨量的数值进行修改[1]。在实际的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实际降水量与观测到的记录不符合的问题出现,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1.1 滞后降水
传感器翻斗内的剩余雨水,通常情况下可能会有0.1、0.2、0.3 mm少量的降水记录出现,如果该记录在降水停止后2 h内的任一时间段出现,在逐日对数据进行维护时应将该降雨记录累加到相对应小时降水量的时间段内;如果该降水记录出现在降水停止后的第3个小时或者是之后的时间段内,则此时不需要进行累加,应将该时间段内的降水记录删除。如果是夜间出现这种情况,可保持原来的记录,不需要对B文件进行修改;当夜间出现降水时,但是在20:00-21:00没有出现降水现象但是却有降水记录,此时需要将降水记录累加到19:00-20:00内。
1.1.2 维护不当造成降水
如果是因为对雨量传感器维护不当或者是出现故障,应对Z文件中的降雨量直接进行修改,可以结合实际的情况按照无降水量或者是缺测情况进行处理。
1.2 分钟降水量和小时降水量不符合的分析及处理
在自动气象站中,地面气象自动监测设备上对降雨量设置的主要参数形式是“有:人工”。在用测报软件对天气现象进行观测的过程中,如果有降雨出现,但是小时降水量和分钟降水量却显示异常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观测到的分钟降水量可以正常显示出来,但是却没有小时降水量的数值,出现这种情况时,需要对小时降雨量的数值进行修改,从而实现对小时降水量的控制,如果对小时降水量不进行相关操作,就会使小时降水量和分钟降水量连续出现相符的情况,对降雨量的观测结果将会直接产生影响[2]。对于自动气象站来说,在对观测到的气象要素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的过程中往往会选择在正点时刻,此时显示灯会出现黄色。如果显示灯的颜色为绿色时,就说明自动气象观测站可以正常运行,对正点时刻观测到的气象要素数据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1.3 对重要天气报长Z文件替代问题的分析及处理
在实际的地面气象测报中,如果在夜间发现有重要的天气现象出现,如沙尘暴、雪灾、冰雹和暴雨等,如果刚开始能够对天气现象进行准确判断,地面测报的工作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重要天气现象进行编发处理。如果沙尘暴、雪灾、冰雹和暴雨等重要天气现象是在气象基准站的整点前的30 min之内观测到的;同时,达到或者是超过了发报标准时间,这种重要的天气现象需要和正点长Z文件进行合并之后再进行发布,不需要对重要天气现象重新进行发布,如果是在正点后观测到沙尘暴、雪灾、冰雹和暴雨等重要天气现象,且重要天气现象还没有达到始发重要天气报的有关标准时,而且其持续时间已经超过了30 min,需要对重要天气现象进行重新编发,并且及时进行发布,一般情况下对重要的天气现象要在正点前32 min之内进行编发。
1.4 正点长Z文件与实际观测到的不一致
在地面测报工作中,当天自动保存的气象要素数据都会在正点时刻借助于观测系统向数据传输科进行传输,这些数据会由数据传输科进行统一保存和处理。但是,地面气象测报软件在运行的过程中,往往会有正点保存的长Z文件与实际观测到的数据不一致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保存的长Z文件是以前观测到的旧长Z文件,这对地面观测的效率造成了严重影响。一旦遇到这种情况,就需要安排专业的计算机维修人员重新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安装。
1.5 数据采集和显示故障处理分析
自动气象站在对气象要素数据进行采集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时间错乱的现象出现,这种情况出现时,虽然会使采集器的屏幕进行显示或者是使用终端获取到的数据正常,但是写入采集数据以及“实时数据和监控”却不能进行正常显示。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由于在对写入采集数据的文件以及刷新“实时数据和监控”之前,需要检查返回值的时间格式,如果一旦发现时间格式出现错误,此时会将这个时刻内的所有观测数据根据缺测情况进行处理。如果对“实时数据和监控”界面重新刷新,则此时的数据在写入分钟数据文件或者是正点数据文件中就出现异常,但是还需要写入到RTD文件中,此时的时间以计算机系统的时间为准。为了使这种情况得到解决需要关闭采集器软件,重新校正计算机和采集器的时间,同时对SAWSS软件进行重启。
2 提升自动站数据质量的措施
2.1 加强自动站日常维护
自动站在长期运行过程中会有很多形式的故障问题出现,严重影响观测数据的质量,所以,台站的相关负责人要加大对观测仪器和系统的维护及保养工作,对于出现的故障及时进行分析和总结,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及时进行排除,对于网络要加强管理,使自动站数据可以进行及时、高效的传输,从而使气象站业务可以进行正常运行。
2.2 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对于地面气象观测的业务人员来说要严格遵守相关的规范以及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对有关业务实行抽查和检查制度,严禁出现违规操作的现象。
2.3 加强业务学习,提升业务技能
新疆喀什地区气象局应于实际业务进行结合,组织业务人员对改革后的《地面测报业务软件》的操作、数据格式文件以及相关技术要求进行认真学习。定期对地面业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对有关的地面气象观测知识、自动站维护以及业务规章制度等进行系统全面的学习;另外,还可以让技术骨干手把手向新手传授业务知识,对新手进行业务监督、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等,使台站全体观测人员都可以适应改革后的要求,提升实践能力,提升地面气象观测的质量。
3 结论
综上所述,地面气象测报是气象工作的基础,它的好坏直接对观测质量产生影响,在实际的测报工作中需要每个观测员做好对相关仪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熟悉相关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增强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在对仪器设备进行操作和维护的过程中,应将认为因素造成数据异常的概率降到最低,确保业务可以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张玲,李中斌,张海威,等.业务改革后地面测报自动站故障排除及异常记录处理[J].山东气象,2013(3).
[2]陈锍,郑海芳,路泽岩.业务改革后地面测报异常数据处理措施[J].北京农业,2014(2).
(责任编辑:刘昀)
关键词 地面气象测报;数据异常;分析;处理
中图分类号:P415.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30--02
1 业务改革后地面气象测报中数据异常的分析及处理
1.1 降水停止后,自动气象站仍有降水记录
在使用雨量计的过程中经常会有滞后性的情况出现,在降水停止后的2 h内,仍然会有降水量数据显示,此时需要将这个时间段内产生的降水量加入到降水期间末小时一栏内,可以使观测到的降水量数值得到保障,此时工作人员需要在B文件以及A文件中对降雨量的数值进行修改[1]。在实际的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实际降水量与观测到的记录不符合的问题出现,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1.1 滞后降水
传感器翻斗内的剩余雨水,通常情况下可能会有0.1、0.2、0.3 mm少量的降水记录出现,如果该记录在降水停止后2 h内的任一时间段出现,在逐日对数据进行维护时应将该降雨记录累加到相对应小时降水量的时间段内;如果该降水记录出现在降水停止后的第3个小时或者是之后的时间段内,则此时不需要进行累加,应将该时间段内的降水记录删除。如果是夜间出现这种情况,可保持原来的记录,不需要对B文件进行修改;当夜间出现降水时,但是在20:00-21:00没有出现降水现象但是却有降水记录,此时需要将降水记录累加到19:00-20:00内。
1.1.2 维护不当造成降水
如果是因为对雨量传感器维护不当或者是出现故障,应对Z文件中的降雨量直接进行修改,可以结合实际的情况按照无降水量或者是缺测情况进行处理。
1.2 分钟降水量和小时降水量不符合的分析及处理
在自动气象站中,地面气象自动监测设备上对降雨量设置的主要参数形式是“有:人工”。在用测报软件对天气现象进行观测的过程中,如果有降雨出现,但是小时降水量和分钟降水量却显示异常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观测到的分钟降水量可以正常显示出来,但是却没有小时降水量的数值,出现这种情况时,需要对小时降雨量的数值进行修改,从而实现对小时降水量的控制,如果对小时降水量不进行相关操作,就会使小时降水量和分钟降水量连续出现相符的情况,对降雨量的观测结果将会直接产生影响[2]。对于自动气象站来说,在对观测到的气象要素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的过程中往往会选择在正点时刻,此时显示灯会出现黄色。如果显示灯的颜色为绿色时,就说明自动气象观测站可以正常运行,对正点时刻观测到的气象要素数据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1.3 对重要天气报长Z文件替代问题的分析及处理
在实际的地面气象测报中,如果在夜间发现有重要的天气现象出现,如沙尘暴、雪灾、冰雹和暴雨等,如果刚开始能够对天气现象进行准确判断,地面测报的工作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重要天气现象进行编发处理。如果沙尘暴、雪灾、冰雹和暴雨等重要天气现象是在气象基准站的整点前的30 min之内观测到的;同时,达到或者是超过了发报标准时间,这种重要的天气现象需要和正点长Z文件进行合并之后再进行发布,不需要对重要天气现象重新进行发布,如果是在正点后观测到沙尘暴、雪灾、冰雹和暴雨等重要天气现象,且重要天气现象还没有达到始发重要天气报的有关标准时,而且其持续时间已经超过了30 min,需要对重要天气现象进行重新编发,并且及时进行发布,一般情况下对重要的天气现象要在正点前32 min之内进行编发。
1.4 正点长Z文件与实际观测到的不一致
在地面测报工作中,当天自动保存的气象要素数据都会在正点时刻借助于观测系统向数据传输科进行传输,这些数据会由数据传输科进行统一保存和处理。但是,地面气象测报软件在运行的过程中,往往会有正点保存的长Z文件与实际观测到的数据不一致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保存的长Z文件是以前观测到的旧长Z文件,这对地面观测的效率造成了严重影响。一旦遇到这种情况,就需要安排专业的计算机维修人员重新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安装。
1.5 数据采集和显示故障处理分析
自动气象站在对气象要素数据进行采集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时间错乱的现象出现,这种情况出现时,虽然会使采集器的屏幕进行显示或者是使用终端获取到的数据正常,但是写入采集数据以及“实时数据和监控”却不能进行正常显示。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由于在对写入采集数据的文件以及刷新“实时数据和监控”之前,需要检查返回值的时间格式,如果一旦发现时间格式出现错误,此时会将这个时刻内的所有观测数据根据缺测情况进行处理。如果对“实时数据和监控”界面重新刷新,则此时的数据在写入分钟数据文件或者是正点数据文件中就出现异常,但是还需要写入到RTD文件中,此时的时间以计算机系统的时间为准。为了使这种情况得到解决需要关闭采集器软件,重新校正计算机和采集器的时间,同时对SAWSS软件进行重启。
2 提升自动站数据质量的措施
2.1 加强自动站日常维护
自动站在长期运行过程中会有很多形式的故障问题出现,严重影响观测数据的质量,所以,台站的相关负责人要加大对观测仪器和系统的维护及保养工作,对于出现的故障及时进行分析和总结,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及时进行排除,对于网络要加强管理,使自动站数据可以进行及时、高效的传输,从而使气象站业务可以进行正常运行。
2.2 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对于地面气象观测的业务人员来说要严格遵守相关的规范以及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对有关业务实行抽查和检查制度,严禁出现违规操作的现象。
2.3 加强业务学习,提升业务技能
新疆喀什地区气象局应于实际业务进行结合,组织业务人员对改革后的《地面测报业务软件》的操作、数据格式文件以及相关技术要求进行认真学习。定期对地面业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对有关的地面气象观测知识、自动站维护以及业务规章制度等进行系统全面的学习;另外,还可以让技术骨干手把手向新手传授业务知识,对新手进行业务监督、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等,使台站全体观测人员都可以适应改革后的要求,提升实践能力,提升地面气象观测的质量。
3 结论
综上所述,地面气象测报是气象工作的基础,它的好坏直接对观测质量产生影响,在实际的测报工作中需要每个观测员做好对相关仪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熟悉相关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增强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在对仪器设备进行操作和维护的过程中,应将认为因素造成数据异常的概率降到最低,确保业务可以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张玲,李中斌,张海威,等.业务改革后地面测报自动站故障排除及异常记录处理[J].山东气象,2013(3).
[2]陈锍,郑海芳,路泽岩.业务改革后地面测报异常数据处理措施[J].北京农业,2014(2).
(责任编辑:刘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