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计算机专业工学结合教改的复杂性在于:计算机学科专业知识特有的应用性和应用基础性的双重特性,高职学生生源结构和专业教师知识结构的多元化,以及高职计算机专业的目标就业岗位的分散性和差异性。合理兼顾专业知识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相对宽的岗位就业能力以及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是进行工学结合专业课程设计的根本原则。
关键词:高职教育;计算机专业;工学结合;教改症结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目前已经进入了从追求规模到注重质量的转变阶段。2006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了高职院校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此后,国内高职院校掀起了一股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热潮。在借鉴世界发达国家成功的高职课程模式基础上,对工学结合的课程模式进行了极为有意义的探索。但是对于计算机相关专业,有关工学结合教学改革的系统探索和研究相对滞后,即使是为数不少的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至今也鲜有较为成功的工学结合课程模式,见诸报道的大多是某门应用工具软件型课程的案例教学或项目教学方案。本文针对高职计算机类专业的工学结合教学改革所面临的关键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工学结合课程设置的指导原则。这对于高职计算机类专业的工学结合教学改革模式的探索具有实际意义。
1 专业课程设置的两个误区
我国高职教育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是一些早期积累的缺陷逐渐显露无疑。其中最主要的表现是高职院校毕业生按专业培养目标对应的岗位就业率偏低,在计算机相关专业尤其突出。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与我国实际就业岗位需求相脱节、与高职院校整体生源的知识能力水平相脱节是重要原因。以下两种专业课程建设方式在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中具有代表性。
1.1“压缩饼干”式的课程体系
这类课程体系虽然在形式上也按照就业岗位群划分了不同的专业课程模块,课程内容也部分采用了案例化教学方式,然而无论是课程体系还是课程内容,其本质还是沿用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科体系和教学大纲。其专业课程一般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选修课。专业基础课程往往包括了完整的计算机学科基础课:离散数学、数字电路、微机原理、汇编语言、C语言、操作系统原理、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安全等。此基础上,按照各自的培养方向以专业必修/选修课的形式增设专业课程模块。例如,软件工程方向增加VC、C 、Java、.NET和C#、J2EE、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软件工程、软件测试等课程;信息管理方向增加Windows XP/Windows Server、Linux Desktop/Linux Server、SQL Server、ORACLE、Web数据库技术、网站设计开发等课程。
这种方式的出发点是强调了专业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有利于学生拓展就业渠道和适应计算机专业知识日新月异的发展需要。然而,由于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强调宽专业、厚基础,对学习时限以及学生的文化基础要求较高。简单照搬大学的专业课程体系必然与我国高职院校的生源实际学习能力水平有较大差距,其结果是学生难学、教师难教,预定的教学目标难以完成。
1.2高职院校按照专业方向自行设置课程体系、编写校本教材
这种课程体系的设置基本上是由学院的任课教师自行完成的,所作的企业调研往往采用座谈会或问卷调查方式进行。由于我国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任教师中普遍缺乏高层次的计算机专业教学骨干,多数教师是由其他专业改行过来的。由于没有专业权威的参与,无论是在专业就业岗位技能知识调研以及专业教材内容的开发都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弊病,导致所编教材缺乏科学性和适用性。以下问题在高职计算机类专业教材中具有典型性:
问题之一:课程内容随意设置,教学大纲因人而异。由于缺少权威性,专业教材往往由任课教师决定,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缺乏稳定性和延续性。其结果,一方面,教学质量难以有效保障;另一方面,无法保证前续、后继课程的有机衔接。
问题之二:一味迎合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合理地删减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对理论知识有畏难心理;加之对“工学结合”课程改革的理解简单化,以为“就业导向”的课程就是只讲授操作技术,不需要原理知识。有的院校便将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删除殆尽,代之以软件实操课。例如,将操作系统原理代之以Windows XP/Windows Server操作,将数据库原理代之以SQL Server。这种简单化的做法使得所传授的知识失去完整性和延续性,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之感。此外,由于教材编撰者或讲授者知识的局限性,很难把握删减尺度,容易导致教材内容的科学性、合理性受到损害。
计算机类教材在我国因为全民信息化教育的普及而曾经热销一时,出现了许多以编教材为生的职业出书人,商业化泛滥的结果是导致计算机教材质量低劣、错误百出,几年前国家教委曾为此专门发文要求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使用国外影印版教材。然而,高职类计算机专业教材的问题依然严峻。自编教材的质量普遍不高,很少考虑专业知识体系的严谨性、完整性和连贯性,以及学习认知规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编写校本教材决不是任课教师一个人能做好的,一定要从专业知识体系的整体衔接性出发,做到既能兼顾知识的前继后续性又能兼顾学生的认知能力,简单地参考本科教材或者行业培训教材进行改编都很难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2 目标就业岗位的特殊性
2.1专业技术的二重性
高职培养的是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其从业人员需要掌握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与传统工科专业技术不同,计算机技术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呈现出独特的专业特性。由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它不但成为二十实际发展最快的产业,而且已经渗透到所有的行业中,计算机技术作为专业知识往往表现出“二重性”:
一方面,计算机技术可以作为应用技术直接对应产品生产岗位的工作技能。典型的如软件开发公司以及硬件系统设备研发企业。在这种情形下,计算机专业知识对于就业岗位技能需求来说具有充分必要性。但是这类工作岗位对于系统的专业学科知识、理论分析能力以及学习能力有较高要求。
另一方面,计算机技术也可以作为应用工具而成为其他行业的岗位技术基础,如多媒体技术、数控技术、动漫制作、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以及信息系统管理等。从业者不需要深而全的计算机专业理论知识,只是需要简单的系统应用维护知识以及专业软件的应用能力。
从国内外的经验来看,高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应该侧重于后一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2.2目标就业岗位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必须体现职业性,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要目的。工学结合的课程改革必须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主体,以职业或岗位所需能力为导向。高职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准确定位目标就业岗位。
从我们多年来对高职院校计算机类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经验来看,高职层次毕业生最广阔的就业空间是我国众多的非IT类中小私营企业。而对于与软件开发、硬件系统研制和生产相关的IT企业工作岗位,要么需要具有较强的系统分析能力,要么需要掌握扎实的程序开发知识,并且要求具有很强的专业知识的自我学习能力以适应日新月异的IT技术发展需要。这类岗位更适宜于本科及其以上层次的专业毕业生,高职毕业生不具备竞争优势。
关键词:高职教育;计算机专业;工学结合;教改症结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目前已经进入了从追求规模到注重质量的转变阶段。2006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了高职院校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此后,国内高职院校掀起了一股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热潮。在借鉴世界发达国家成功的高职课程模式基础上,对工学结合的课程模式进行了极为有意义的探索。但是对于计算机相关专业,有关工学结合教学改革的系统探索和研究相对滞后,即使是为数不少的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至今也鲜有较为成功的工学结合课程模式,见诸报道的大多是某门应用工具软件型课程的案例教学或项目教学方案。本文针对高职计算机类专业的工学结合教学改革所面临的关键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工学结合课程设置的指导原则。这对于高职计算机类专业的工学结合教学改革模式的探索具有实际意义。
1 专业课程设置的两个误区
我国高职教育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是一些早期积累的缺陷逐渐显露无疑。其中最主要的表现是高职院校毕业生按专业培养目标对应的岗位就业率偏低,在计算机相关专业尤其突出。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与我国实际就业岗位需求相脱节、与高职院校整体生源的知识能力水平相脱节是重要原因。以下两种专业课程建设方式在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中具有代表性。
1.1“压缩饼干”式的课程体系
这类课程体系虽然在形式上也按照就业岗位群划分了不同的专业课程模块,课程内容也部分采用了案例化教学方式,然而无论是课程体系还是课程内容,其本质还是沿用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科体系和教学大纲。其专业课程一般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选修课。专业基础课程往往包括了完整的计算机学科基础课:离散数学、数字电路、微机原理、汇编语言、C语言、操作系统原理、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安全等。此基础上,按照各自的培养方向以专业必修/选修课的形式增设专业课程模块。例如,软件工程方向增加VC、C 、Java、.NET和C#、J2EE、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软件工程、软件测试等课程;信息管理方向增加Windows XP/Windows Server、Linux Desktop/Linux Server、SQL Server、ORACLE、Web数据库技术、网站设计开发等课程。
这种方式的出发点是强调了专业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有利于学生拓展就业渠道和适应计算机专业知识日新月异的发展需要。然而,由于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强调宽专业、厚基础,对学习时限以及学生的文化基础要求较高。简单照搬大学的专业课程体系必然与我国高职院校的生源实际学习能力水平有较大差距,其结果是学生难学、教师难教,预定的教学目标难以完成。
1.2高职院校按照专业方向自行设置课程体系、编写校本教材
这种课程体系的设置基本上是由学院的任课教师自行完成的,所作的企业调研往往采用座谈会或问卷调查方式进行。由于我国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任教师中普遍缺乏高层次的计算机专业教学骨干,多数教师是由其他专业改行过来的。由于没有专业权威的参与,无论是在专业就业岗位技能知识调研以及专业教材内容的开发都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弊病,导致所编教材缺乏科学性和适用性。以下问题在高职计算机类专业教材中具有典型性:
问题之一:课程内容随意设置,教学大纲因人而异。由于缺少权威性,专业教材往往由任课教师决定,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缺乏稳定性和延续性。其结果,一方面,教学质量难以有效保障;另一方面,无法保证前续、后继课程的有机衔接。
问题之二:一味迎合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合理地删减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对理论知识有畏难心理;加之对“工学结合”课程改革的理解简单化,以为“就业导向”的课程就是只讲授操作技术,不需要原理知识。有的院校便将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删除殆尽,代之以软件实操课。例如,将操作系统原理代之以Windows XP/Windows Server操作,将数据库原理代之以SQL Server。这种简单化的做法使得所传授的知识失去完整性和延续性,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之感。此外,由于教材编撰者或讲授者知识的局限性,很难把握删减尺度,容易导致教材内容的科学性、合理性受到损害。
计算机类教材在我国因为全民信息化教育的普及而曾经热销一时,出现了许多以编教材为生的职业出书人,商业化泛滥的结果是导致计算机教材质量低劣、错误百出,几年前国家教委曾为此专门发文要求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使用国外影印版教材。然而,高职类计算机专业教材的问题依然严峻。自编教材的质量普遍不高,很少考虑专业知识体系的严谨性、完整性和连贯性,以及学习认知规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编写校本教材决不是任课教师一个人能做好的,一定要从专业知识体系的整体衔接性出发,做到既能兼顾知识的前继后续性又能兼顾学生的认知能力,简单地参考本科教材或者行业培训教材进行改编都很难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2 目标就业岗位的特殊性
2.1专业技术的二重性
高职培养的是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其从业人员需要掌握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与传统工科专业技术不同,计算机技术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呈现出独特的专业特性。由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它不但成为二十实际发展最快的产业,而且已经渗透到所有的行业中,计算机技术作为专业知识往往表现出“二重性”:
一方面,计算机技术可以作为应用技术直接对应产品生产岗位的工作技能。典型的如软件开发公司以及硬件系统设备研发企业。在这种情形下,计算机专业知识对于就业岗位技能需求来说具有充分必要性。但是这类工作岗位对于系统的专业学科知识、理论分析能力以及学习能力有较高要求。
另一方面,计算机技术也可以作为应用工具而成为其他行业的岗位技术基础,如多媒体技术、数控技术、动漫制作、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以及信息系统管理等。从业者不需要深而全的计算机专业理论知识,只是需要简单的系统应用维护知识以及专业软件的应用能力。
从国内外的经验来看,高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应该侧重于后一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2.2目标就业岗位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必须体现职业性,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要目的。工学结合的课程改革必须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主体,以职业或岗位所需能力为导向。高职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准确定位目标就业岗位。
从我们多年来对高职院校计算机类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经验来看,高职层次毕业生最广阔的就业空间是我国众多的非IT类中小私营企业。而对于与软件开发、硬件系统研制和生产相关的IT企业工作岗位,要么需要具有较强的系统分析能力,要么需要掌握扎实的程序开发知识,并且要求具有很强的专业知识的自我学习能力以适应日新月异的IT技术发展需要。这类岗位更适宜于本科及其以上层次的专业毕业生,高职毕业生不具备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