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尸复活之谜

来源 :发明与创新(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zheng_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天,英国有个嗜酒如命的超级市场工作人员,不慎在装肉的大冰柜中睡着了,当别人将他从冰柜里抬出,时间已过了12小时。此时的他,冻得像冰块,呼吸和心跳都停了。医生一时间没法处理这个大冰坨,只得将冰坨放人特制的冰箱内慢慢解冻,而后再拼命的按摩他的大腿,手臂至全身。几个小时后他的体温升到了36℃。医生再给他输血,并将兴奋剂注入他的体内。那位幸运的工作人员终于得以生还;他的心脏开始怦怦跳动,口中发出了粗重的喘息声。
  
  一
  
  其实,冻尸复活的情况并非罕见。1987年7月的一天,英国登山队在海拔5100米的阿尔卑斯山脉冰川斜坡上,发现一个被冰雪埋着的人,仔细检查,他的心脏跳动极其微弱。从他身上穿的法国军装和怀中揣着的《士兵手册》得知,他是70年前在法意战场上失踪的法国士兵团第二旅下士普里斯。他马上被送往英国救治,尽管这名士兵最终仍然死了,但在抢救过程中,曾经出现过复活的生命迹象。
  1988年8月17日,十岁的瑞典男孩卡尔,为了取雪糕。而闯人大冷冻柜,不小心将门带上了。20天以后,小卡尔快速复活了。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1943年,一个希特勒派往苏联境内的女间谍艾妮·海玛斯梅被苏联红军俘获,关进了西伯利亚劳改营。1946年1月,她患了子宫癌。两个月后,她越狱逃跑,冻死在路上,医生们将冻得硬邦邦的冰尸进行处理后,艾妮居然奇迹般地死而复生,更令人惊奇的是,她的子宫癌也不治而愈了。
  
  二
  
  冻死几十天,几个月,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人能够被救治。那么冻死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人能不能被救治呢?
  不久以前,俄罗斯科学家在寒冷的华子西伯尔岛上厚厚的雪墙里,挖到了一个保存完好的女性冻尸。根据鉴定,这是一个600多年前被积雪掩埋的孕妇。人们将这具冻尸运了回去,并在铅制的专用箱内用水泡融化。他们小心谨慎地取出了孕妇腹内的胎儿。原先人们猜想,那胎儿可能已经僵死了,不料,胎儿的心脏竟然扑扑地跳了起来,顺利地活了3天。
  诸如此类的事也发生在格陵兰岛上,人们在挖开一道冰川时,发现了几具冰尸。这个因纽特人家庭的成员——父亲、母亲和两个孩子都被埋在倒塌的圆屋屋顶下。人们分析,他们可能是因为罕见的暴风雪围住了冰屋而冰死的。冻尸被装入特制容器运回哥本哈根,人们用常规的解冻方法将他们缓缓解冻,并用电击法刺激其中枢神经。冻尸终于复活了,先是一个男孩子的睫毛开始颤动,而后,其他三个人也都慢慢苏醒过来。可是,而对兴备异常的陌生人,而对陌生的环境,这些生活在2000多年以前的因纽特人实在难以适应,他们听不懂对方的语言,甚至连现代的因纽特语言也不能理解。
  
  三
  
  那么,冻尸为什么能复活泥?关于这个谜团,目前不外乎以下几种说法。一些人认为,能够复活的必须是突然被冻死的冻尸,由于冻得快,人体细胞内的水分还来不急凝结成大冰晶,因此细胞本身不会被冰晶涨破,造成细胞坏死。此外,由于温度下降的快,组成生命活动基础的那些大分子化合物也很少被破坏。因而当温度上升,细胞内那些微小的冰晶融化以后,细胞便很快恢复了原先的活力,冻尸不致于腐败、变质,这样,就给冻尸复活提供了物质基础。
  还有一些人则认为,除了结冰的时间长短,人体内储存的某些保护身体不被冻坏的特质也能促使冻尸复活。美国明尼苏大学的动物学家施密特曾经研究过一些蛙类。这些蛙类在—4-90C的情况下冻了7天,解冻2-4天以后就可以复原。施密持仔细研究的结果表明,这些蛙类的体内积聚了甘油,是甘油保护了它们免遭冻害,恢复生机。
  目前,对于冻尸复活的传闻,人们大都将信将疑。但是,将短期受冻的人予以解冻救治,目前已获得成功,与此相关的人工冬眠技术,存着非常重要的应用前景,如果此项成果被人类完全掌握,那么人类游太空深处或实现“长生不老”的梦想将会变成现实。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加髋动力带锁钢板微创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6月至2012年11月,对4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髋动力带锁钢板固定,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并发症
给孩子的一点建议:  1.非宁静无以致远,安静、沉着、细心、优雅是做好—件事情的先决条件。  2.多参加一些体育运动。  3.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小心驶得万年船。任何时候都要多长一个心眼,从最坏处着眼,从最难处考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坚强、勇敢是一个男孩子必须要具备的品质,也是男人立足于世界的支点。不要惧怕任何人任何事,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我们不要惹事,出事了我们也不
期刊
1987年2月23日发生了超新星爆发,在1987A超新星的第一批光子抵达前7.7h,意大利布朗峰下的探测器检测到第1批中微子到达,包含5个事件。而在第1批光子抵达前3h,第2批中微子抵达,日本
为提高通话环境中的回波抑制效果,提出了基于高斯混合模型下的残留回波抑制方法。首先以线性预测系数为特征提取近端用户语音的特征向量,然后在高斯混合模型下对其进行训练,
为了实现对网络视频质量的实时监测,提出一种包层视频质量评估模型.该模型无需对视频载荷信息进行解码,只通过分析视频包头信息评估网络视频的质量.首先,分析包头信息获取压缩码
传说,西边有座山,山上生长着一种仙果,吃了可包除百病,起死回生。  一天,一个瞎子和一个瘸子结伴去寻找那种仙果,他们一直走呀走,途中经过一个又一个山寨,渡过一条又一条大河,翻越无数座大山,头发开始变白。有一天,那瘸子对瞎子说:“天哪?我不干了,受不了了。”瞎子却说:“老兄,相信不远了,会找到的,只要心中存有希望,会找到的。”可瘸子执意要呆在途中的山寨中,瞎子便一个人上路了。  由于瞎子看不见,不知
期刊
一、起因:    初学立体几何,常有这样的问题:一个平面将空间分成几个区域,两个平面能将空间分成几个区域,三个平面能将空间分成几个区域,正方体的六个面向四周延伸将空间分成几个区域等,这些问题讲起来容易,但初学者不易理解,主要原因是其空间想像能力不够,若借助本教具演示,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学生容易接受,而且对加强空间概念教学,形成空间想像能力以及后段学习都很有帮助。    二、制作:    1.材料
期刊
我比较喜欢写信,长时间的信件交往,使我发现了普通信封有诸多不便:  当我们收到一封来信时,心情是兴奋的。便匆匆撕开,使原来整齐美观的信封,变得“丑陋不堪”了,甚至还会撕毁信件的内容,实为不便呀!  针对此现象,我设计了一种方便实用的信封(见图)。  ①仿制邮票上连成一排直线的小孔(便于撕开单个邮票),它的应用方便了人们收到信件时,既不必因心急撕坏信中的内容,又可以在撕后留下一条精美的齿轮印。  ②
期刊
为了提高燃气轮机拉杆式转子的动力分析中梁单元模型的计算精度,引入弹簧连接单元对变截面轴段和接触界面刚度削弱进行了模化且保留了模型的物理意义,弹簧连接单元的刚度和拉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