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安定中毒;院前急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6019-(2010)04-54-02
宁夏银川市紧急救援中心自2008年1月成立至2009年12月,共接诊口服安定中毒病人472例,通过急救和护理472例患者全部治愈,本文就口服安定自杀中毒的有关问题讨论如下。
1资料与方法
本组472例口服安定自杀中毒者中,男123例,占26%,女349例,占74%;年龄最小13岁,最大74岁;其中13-19岁者33例,占7%,20-29岁者203例,占43%,30-39岁者123例,占26%,40-49岁者52例,占11%,50-59岁者37例,占8%,60岁以上者24例,占5%。救诊时间为服药后10min到24h不等,472例口服安定中毒者自杀原因、性别、年龄分析如下。
1.1自杀原因
恋爱、婚姻、家庭事件自杀者231例,占49%,因升学、就业、人际关系服药者127例,占27%,邻里不和、经济纠纷等服药者95例,占20%,严重精神病、某些晚期疾病者19例,占4%。
1.2性别
女性多于男性,女性349例,占74%,男性123例,占26%,这与女性感情脆弱、自控能力差有关〔1〕。
1.3年龄
20岁以下者33例,占7%,多因考试、升学失利、与同学、老师、朋友之间发生矛盾,20-49岁378例,占80%,这部分患者多因恋爱、家庭、就业、人际冲突等,50岁以上61例,占13%,多因精神病、身体多种疾病、晚期肿瘤、与子女邻里不和、老年无人照看。
2急救及护理
2.1急救治疗
(1)口服催吐:对于意识清醒、具有呕吐反射,且能合作配合的急性中毒者应首先鼓励口服催吐,患者取坐位,频繁口服大量洗胃液400-700ml,随即取压舌板刺激咽后壁引起反射性呕吐,直至排出的洗胃液清晰无味为止;(2)洗胃和导泻:对于意识障碍及不合作者,立即用1∶2000-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温盐水洗胃,每次300-500mL,反复冲洗,直至胃液完全澄清,最后吸净胃内液体,注入20%活性碳混悬液50mL和硫酸钠40-60mL;(3)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伴有呼吸衰竭者可作气管插管,人工辅助呼吸;(4)药物治疗:洗胃后按轻、中、重给与纳洛酮0.4-1.2mg,中、重度中毒用药30min-1h不清醒者可重复推0.4-0.8mg,直到病人清醒,总量不超过40mg。血压下降者可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如血容量不足,血压仍不升者,可给予阿拉明10-20mg或多巴胺20-40mg加入5%葡萄糖500mL静滴,呼吸抑制者给予尼可刹米或洛贝林,出现昏迷给予美解眠50-100mg加入100-200ml葡萄糖滴注。
2.2护理
(1)基础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置病人于平卧位或侧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窒息;注意保暖,保持担架整洁,如有呕吐物、排泄物应及时清理;立即建立静脉通路,保持输液通畅,准确记录液体入量;给予患者持续低流量氧气吸入;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有变化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2)洗胃的护理:选择合适的洗胃液-清水、温盐水、1∶2000-1∶5000高锰酸钾溶液,温度在25-28℃,一次量不应超过500mL,总液量根据病情洗10000-30000mL;插管时手法要轻,一般从鼻腔插入,如鼻腔狭窄,不能插入时可口腔插入。插管后应先抽吸胃内容物,确定胃管在胃内后开始洗胃,洗胃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病人有腹痛或虚脱现象应立即停止洗胃,并告知医生处理,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3)做好院前院内交接:病人在院前所做检查、治疗、处置和测量生命体征,并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后,详细填写院前交接单〔2〕,双方确认后签字。
3讨论
自杀是一个重要的医学和社会问题。国外于1939年成立了国际自杀预防学会,国内于1994年11月在常州成立了自杀预防及危机干预专业委员会〔3〕,足以表明自杀已经引起全社会的重视。由于社会、家庭、个人等多种原因,一些病人在短时间内思想情绪不稳定,想通过自杀解决问题,或了结一生,解除痛苦。故在抢救自杀中毒病人时,护理人员应该做到“三准”、“三极”、“三观”。“三准”:(1)准确的中毒药物名称和剂量;(2)准确的服药时间和途径;(3)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三极”:(1)极早给予抢救处理方法;(2)急早应用特效解毒药物;(3)急早给予并发症的处理。“三观”:(1)密切观察病人的一般情况;(2)密切观察病人用药后的效果;(3)密切观察病人的药物毒性反应。“三准”是病人存活的基础,尤其是对剧毒类药物,“三准”能使医务人员准确及时地采取抢救方法,合理选用给药途径和特效解毒剂,也是提高治愈率,减少病人死亡率的重要环节。“三极”是抢救病人的关键,如大量服毒,尤其是剧毒类,应及早洗胃,早用特效解毒药,早预防各种并发症。“三观”既是衡量一个急救医务人员的责任感,也是判断病人预后的标准,除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外,更重要的是观察病人对各种治疗后的效果〔4〕。另外无论什么原因服毒自杀的病人,早期情绪均不稳定,有些甚至有再次服毒自杀的可能。此时,护理人员应细心观察了解病人的心态,做好思想工作,提醒家庭、单位、学校,重视中青年人特别是女性的思想教育,正确对待人生,珍惜生命,尊敬老人。关心疾残者,同时加强药品管理。希望全社会对自杀者给予关注,最大限度的减少自杀的发生。医护人员对自杀者除给予药物治疗外,还需要重视心理护理。
4参考文献
1李兴才,曹建林.女性服毒自杀与月经期及年龄的关系〔J〕.中华精神杂志,1996,29(4).
2张玲,朱玉兰.浅谈急诊护理工作中应注意的基本问题〔J〕.西南军医,2009:2.
3华清,张培琰.青少年自杀行为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中华精神杂志,1996,29(3).
4曹秀华,刘志宏.服毒自杀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华实用医学杂志,2001,3(4).
〔收稿日期:2010-03-10〕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6019-(2010)04-54-02
宁夏银川市紧急救援中心自2008年1月成立至2009年12月,共接诊口服安定中毒病人472例,通过急救和护理472例患者全部治愈,本文就口服安定自杀中毒的有关问题讨论如下。
1资料与方法
本组472例口服安定自杀中毒者中,男123例,占26%,女349例,占74%;年龄最小13岁,最大74岁;其中13-19岁者33例,占7%,20-29岁者203例,占43%,30-39岁者123例,占26%,40-49岁者52例,占11%,50-59岁者37例,占8%,60岁以上者24例,占5%。救诊时间为服药后10min到24h不等,472例口服安定中毒者自杀原因、性别、年龄分析如下。
1.1自杀原因
恋爱、婚姻、家庭事件自杀者231例,占49%,因升学、就业、人际关系服药者127例,占27%,邻里不和、经济纠纷等服药者95例,占20%,严重精神病、某些晚期疾病者19例,占4%。
1.2性别
女性多于男性,女性349例,占74%,男性123例,占26%,这与女性感情脆弱、自控能力差有关〔1〕。
1.3年龄
20岁以下者33例,占7%,多因考试、升学失利、与同学、老师、朋友之间发生矛盾,20-49岁378例,占80%,这部分患者多因恋爱、家庭、就业、人际冲突等,50岁以上61例,占13%,多因精神病、身体多种疾病、晚期肿瘤、与子女邻里不和、老年无人照看。
2急救及护理
2.1急救治疗
(1)口服催吐:对于意识清醒、具有呕吐反射,且能合作配合的急性中毒者应首先鼓励口服催吐,患者取坐位,频繁口服大量洗胃液400-700ml,随即取压舌板刺激咽后壁引起反射性呕吐,直至排出的洗胃液清晰无味为止;(2)洗胃和导泻:对于意识障碍及不合作者,立即用1∶2000-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温盐水洗胃,每次300-500mL,反复冲洗,直至胃液完全澄清,最后吸净胃内液体,注入20%活性碳混悬液50mL和硫酸钠40-60mL;(3)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伴有呼吸衰竭者可作气管插管,人工辅助呼吸;(4)药物治疗:洗胃后按轻、中、重给与纳洛酮0.4-1.2mg,中、重度中毒用药30min-1h不清醒者可重复推0.4-0.8mg,直到病人清醒,总量不超过40mg。血压下降者可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如血容量不足,血压仍不升者,可给予阿拉明10-20mg或多巴胺20-40mg加入5%葡萄糖500mL静滴,呼吸抑制者给予尼可刹米或洛贝林,出现昏迷给予美解眠50-100mg加入100-200ml葡萄糖滴注。
2.2护理
(1)基础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置病人于平卧位或侧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窒息;注意保暖,保持担架整洁,如有呕吐物、排泄物应及时清理;立即建立静脉通路,保持输液通畅,准确记录液体入量;给予患者持续低流量氧气吸入;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有变化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2)洗胃的护理:选择合适的洗胃液-清水、温盐水、1∶2000-1∶5000高锰酸钾溶液,温度在25-28℃,一次量不应超过500mL,总液量根据病情洗10000-30000mL;插管时手法要轻,一般从鼻腔插入,如鼻腔狭窄,不能插入时可口腔插入。插管后应先抽吸胃内容物,确定胃管在胃内后开始洗胃,洗胃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病人有腹痛或虚脱现象应立即停止洗胃,并告知医生处理,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3)做好院前院内交接:病人在院前所做检查、治疗、处置和测量生命体征,并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后,详细填写院前交接单〔2〕,双方确认后签字。
3讨论
自杀是一个重要的医学和社会问题。国外于1939年成立了国际自杀预防学会,国内于1994年11月在常州成立了自杀预防及危机干预专业委员会〔3〕,足以表明自杀已经引起全社会的重视。由于社会、家庭、个人等多种原因,一些病人在短时间内思想情绪不稳定,想通过自杀解决问题,或了结一生,解除痛苦。故在抢救自杀中毒病人时,护理人员应该做到“三准”、“三极”、“三观”。“三准”:(1)准确的中毒药物名称和剂量;(2)准确的服药时间和途径;(3)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三极”:(1)极早给予抢救处理方法;(2)急早应用特效解毒药物;(3)急早给予并发症的处理。“三观”:(1)密切观察病人的一般情况;(2)密切观察病人用药后的效果;(3)密切观察病人的药物毒性反应。“三准”是病人存活的基础,尤其是对剧毒类药物,“三准”能使医务人员准确及时地采取抢救方法,合理选用给药途径和特效解毒剂,也是提高治愈率,减少病人死亡率的重要环节。“三极”是抢救病人的关键,如大量服毒,尤其是剧毒类,应及早洗胃,早用特效解毒药,早预防各种并发症。“三观”既是衡量一个急救医务人员的责任感,也是判断病人预后的标准,除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外,更重要的是观察病人对各种治疗后的效果〔4〕。另外无论什么原因服毒自杀的病人,早期情绪均不稳定,有些甚至有再次服毒自杀的可能。此时,护理人员应细心观察了解病人的心态,做好思想工作,提醒家庭、单位、学校,重视中青年人特别是女性的思想教育,正确对待人生,珍惜生命,尊敬老人。关心疾残者,同时加强药品管理。希望全社会对自杀者给予关注,最大限度的减少自杀的发生。医护人员对自杀者除给予药物治疗外,还需要重视心理护理。
4参考文献
1李兴才,曹建林.女性服毒自杀与月经期及年龄的关系〔J〕.中华精神杂志,1996,29(4).
2张玲,朱玉兰.浅谈急诊护理工作中应注意的基本问题〔J〕.西南军医,2009:2.
3华清,张培琰.青少年自杀行为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中华精神杂志,1996,29(3).
4曹秀华,刘志宏.服毒自杀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华实用医学杂志,2001,3(4).
〔收稿日期:201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