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出发,探讨了高中政治教育的现状以及其与新课程要求之间存在的差距,最后针对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了一些策略,希望使高中教育能走出困境,从而更好的推动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高中政治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政治课承担着基础常识教学和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培养其实际应用能力等方面的职能。高中的新课程改革对此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然而本人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发现高中政治教育的教学工作仍然普遍的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利于新课改的推进。下面就对此作以分析和阐述,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解决的策略。
1 高中政治新课改的思想和目标
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了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的指导思想,其中明确指出“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学的总目标是“具备在社会生活中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态度,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情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体规定了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的分类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①
分类目标中的知识目标是目标中的基础,在传统的教育中知识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主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甚至用满堂灌的说教方式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死记硬背,新课改则要求通过更加科学的方式来让学生主动的获取知识,吸收消化知识,最后获得自身的全面发展;能力目标注重学生学习能力与学习方法的培养,教师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调整来提高学生对于问题的观察、分析和解决的能力,这对于克服传统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目标实现的弊端大有了改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主要是让学生在体验中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点是对传统教学的创新,体现了我国教育正向着人文化的方向迈进。
这三个分类目标让我们对新课程的改革有了清楚地了解。我们可以看出,高中政治教育不仅仅局限在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方面,更重要的是承担着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
2 当今高中政治教育的现状
上面我们了解了新课程改革对高中政治教育提出的明确要求,然而从很多学校高中政治教育的现状我们可以发现,距离新课改的要求我们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面临很多的问题
基于本人近十年的教学经验和观察,发现高中政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以下不足:
2.1 缺乏重視
在现有的考试制度下,很多学校的教师甚至位居一线的政治教育工作者们都存在着对政治教学重视不够的问题。教师和学生大部分时间只围绕着考试来转,认为语文、英语、数学、物理科目比政治课重要的多,诸多的教学工作者也只是负责把教材中的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至于学生理解多少,吸收了没有等等问题都被抛之脑后了。
2.2 教学形式呆板单一
思想政治学科具有较强的时代性与现实性,教学工作也应该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就要在教学式和教学手段上做文章。几年来,高中政治学科在教学改革方面实现了有效突破,但距离完全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还有较大差距,这当中教育手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也是一方面。部分政治教师闭门搞教育,对多媒体教学设备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仍然采用陈旧的教学设施和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也严重滞后于教育发展得需要。这些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严重的阻碍着教育向现代化方向发展的步伐。
2.3 学生兴趣的缺乏
高中生一般处于16~20岁间,身心发展逐步成熟,但存在着控制能力不强等问题,面对不良诱惑时抵抗能力偏弱。在学习政治理论知识时,个别学生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学习障碍,例如产生厌学情绪,学习动力偏弱,心理压力过大,从厌恶某一位老师发展到对其所教学的厌恶等。学校与家庭对这些情况认识不够,有效措施偏少。当学习障碍严重时,有的学生就会逃避学习,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2.4 教学内容死板空洞
当前社会发展迅速,各种隐性矛盾逐渐显现,社会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各种制度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在思想发展领域出现多种潮流,一些西方盛行的不良思潮趁机抬头,高中生思想发展面临许多困惑。而高中政治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与学生周围接触的实际产生了一些差距,学生在思想上出现矛盾冲突,对思想政治教育成效产生了负面作用。教师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将会影响教学效果。而长期以来,因为高中政治教学缺少开放性,师生的感知基础、情感能力等因素没有被融入教学过程之中,本来应该丰富的教学活动成了机械的知识灌输,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积极性和思维创造性严重的受到了限制,教师沦为教材的既定执行人,其作用就像一只大话筒,将教材知识喊出来,毫无新意,单纯为了教学而教学,仅和考试发生关系。而且某些教师只是局限在教材的条条框框中,每天照本宣科,根本不注重吸纳最前沿的东西,使得政治课堂枯燥无味,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能力了。②
3 设计策略,推进新课改的实施
从新课改的要求和目标我们可以看出新课改之所以新时因为它主要积极倡导自主的学习模式,要求教师要和政治课程同步发展,可上面论述的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和新课改是相差甚远的。为了使高中政治学科在教学改革方面实现有线突破,针对以上四点问题我们应当采取如下的策略:
首先,教师应当加强自身的学习,完善知识体系,正确把握高中政治课程的结构和目标。华东师范大学的钟启泉教授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是教师的专业化。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了。所以政治教师应该以新课改的理念为指导,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准确把握课程的目标,结合自身的工作,转变观念,加强自身的修养,提高师德素养和教学能力。除了熟悉教材的内容之外,还要广泛涉猎多方面的知识,尤其是与教学有密切关系的教育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也要关注热点问题,把社会的新动态用教材的原理来分析,使旧知识新化。
其次,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可笔者觉得更不如“授人以欲”。因此政治教师在全面的把握了政治教学的目标和结构之后应该精心的选择课程内容,充分的利用先进的教学设施,把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到政治教学课堂,扩充学生的知识,补充教学的内容。教师通过各种设施能在课堂上选择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来激发他们对知识渴求的欲望,才能更好的让政治课堂动起来,让课堂充满活力。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对原本枯燥的政治课堂产生兴趣,也只要这样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最后,要构建新型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只注重教师知识的传授,教学方式的取向往往以教师为中心。而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因此可见在新课改的指导下,构建新型师生互动教学模式是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不仅能使沉默的课堂充满生气和乐趣而且也能使教学变的更有趣味性,让学生能主动参与的知识的分析、问题的质疑之中,从而也更好地锻炼了他们的能力,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品质,对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③
最后,让我们所有的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都争取向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方向来努力,尽量把传统教育留给我们的一些陈旧思想转化为新课程的指导思想,树立新型的教育观念,把高中政治教育推向现代化的教育轨道。
注释
①教育部.普通高中. 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②徐贵权.走进高中新课改(政治教师必读)[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③冯旷.新课改下创新高中政治教育观念的思考[M].北海: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高中政治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政治课承担着基础常识教学和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培养其实际应用能力等方面的职能。高中的新课程改革对此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然而本人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发现高中政治教育的教学工作仍然普遍的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利于新课改的推进。下面就对此作以分析和阐述,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解决的策略。
1 高中政治新课改的思想和目标
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了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的指导思想,其中明确指出“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学的总目标是“具备在社会生活中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态度,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情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体规定了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的分类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①
分类目标中的知识目标是目标中的基础,在传统的教育中知识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主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甚至用满堂灌的说教方式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死记硬背,新课改则要求通过更加科学的方式来让学生主动的获取知识,吸收消化知识,最后获得自身的全面发展;能力目标注重学生学习能力与学习方法的培养,教师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调整来提高学生对于问题的观察、分析和解决的能力,这对于克服传统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目标实现的弊端大有了改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主要是让学生在体验中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点是对传统教学的创新,体现了我国教育正向着人文化的方向迈进。
这三个分类目标让我们对新课程的改革有了清楚地了解。我们可以看出,高中政治教育不仅仅局限在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方面,更重要的是承担着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
2 当今高中政治教育的现状
上面我们了解了新课程改革对高中政治教育提出的明确要求,然而从很多学校高中政治教育的现状我们可以发现,距离新课改的要求我们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面临很多的问题
基于本人近十年的教学经验和观察,发现高中政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以下不足:
2.1 缺乏重視
在现有的考试制度下,很多学校的教师甚至位居一线的政治教育工作者们都存在着对政治教学重视不够的问题。教师和学生大部分时间只围绕着考试来转,认为语文、英语、数学、物理科目比政治课重要的多,诸多的教学工作者也只是负责把教材中的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至于学生理解多少,吸收了没有等等问题都被抛之脑后了。
2.2 教学形式呆板单一
思想政治学科具有较强的时代性与现实性,教学工作也应该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就要在教学式和教学手段上做文章。几年来,高中政治学科在教学改革方面实现了有效突破,但距离完全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还有较大差距,这当中教育手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也是一方面。部分政治教师闭门搞教育,对多媒体教学设备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仍然采用陈旧的教学设施和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也严重滞后于教育发展得需要。这些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严重的阻碍着教育向现代化方向发展的步伐。
2.3 学生兴趣的缺乏
高中生一般处于16~20岁间,身心发展逐步成熟,但存在着控制能力不强等问题,面对不良诱惑时抵抗能力偏弱。在学习政治理论知识时,个别学生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学习障碍,例如产生厌学情绪,学习动力偏弱,心理压力过大,从厌恶某一位老师发展到对其所教学的厌恶等。学校与家庭对这些情况认识不够,有效措施偏少。当学习障碍严重时,有的学生就会逃避学习,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2.4 教学内容死板空洞
当前社会发展迅速,各种隐性矛盾逐渐显现,社会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各种制度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在思想发展领域出现多种潮流,一些西方盛行的不良思潮趁机抬头,高中生思想发展面临许多困惑。而高中政治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与学生周围接触的实际产生了一些差距,学生在思想上出现矛盾冲突,对思想政治教育成效产生了负面作用。教师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将会影响教学效果。而长期以来,因为高中政治教学缺少开放性,师生的感知基础、情感能力等因素没有被融入教学过程之中,本来应该丰富的教学活动成了机械的知识灌输,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积极性和思维创造性严重的受到了限制,教师沦为教材的既定执行人,其作用就像一只大话筒,将教材知识喊出来,毫无新意,单纯为了教学而教学,仅和考试发生关系。而且某些教师只是局限在教材的条条框框中,每天照本宣科,根本不注重吸纳最前沿的东西,使得政治课堂枯燥无味,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能力了。②
3 设计策略,推进新课改的实施
从新课改的要求和目标我们可以看出新课改之所以新时因为它主要积极倡导自主的学习模式,要求教师要和政治课程同步发展,可上面论述的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和新课改是相差甚远的。为了使高中政治学科在教学改革方面实现有线突破,针对以上四点问题我们应当采取如下的策略:
首先,教师应当加强自身的学习,完善知识体系,正确把握高中政治课程的结构和目标。华东师范大学的钟启泉教授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是教师的专业化。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了。所以政治教师应该以新课改的理念为指导,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准确把握课程的目标,结合自身的工作,转变观念,加强自身的修养,提高师德素养和教学能力。除了熟悉教材的内容之外,还要广泛涉猎多方面的知识,尤其是与教学有密切关系的教育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也要关注热点问题,把社会的新动态用教材的原理来分析,使旧知识新化。
其次,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可笔者觉得更不如“授人以欲”。因此政治教师在全面的把握了政治教学的目标和结构之后应该精心的选择课程内容,充分的利用先进的教学设施,把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到政治教学课堂,扩充学生的知识,补充教学的内容。教师通过各种设施能在课堂上选择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来激发他们对知识渴求的欲望,才能更好的让政治课堂动起来,让课堂充满活力。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对原本枯燥的政治课堂产生兴趣,也只要这样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最后,要构建新型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只注重教师知识的传授,教学方式的取向往往以教师为中心。而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因此可见在新课改的指导下,构建新型师生互动教学模式是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不仅能使沉默的课堂充满生气和乐趣而且也能使教学变的更有趣味性,让学生能主动参与的知识的分析、问题的质疑之中,从而也更好地锻炼了他们的能力,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品质,对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③
最后,让我们所有的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都争取向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方向来努力,尽量把传统教育留给我们的一些陈旧思想转化为新课程的指导思想,树立新型的教育观念,把高中政治教育推向现代化的教育轨道。
注释
①教育部.普通高中. 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②徐贵权.走进高中新课改(政治教师必读)[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③冯旷.新课改下创新高中政治教育观念的思考[M].北海: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