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顺利推进,尊重学生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对此,我在认同这一理念的大前提下有点不识时务地想谈点建议:倡导尊重学生,也需理性把握,尊重教育规律,从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教育环境良性循环的角度出发,那才是真正地尊重学生。
一、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素质的有效提升。
传统教育中确实较为普遍地存在众所周知的老师独角表演,学生被动接受的现象,严重压抑了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把学生视为接受知识的机器,严重背离了教育的本质,违背了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难以实现新课程所要求的“三维目标”。我们应该与时俱进,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情感表现,尊重学生的自尊心理,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逐步把学生引入通向成功的轨道。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因为每位学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我们应尊重学生人格,善待学生的错误,给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不讽刺挖苦学生,不歧视后进生,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关心学生冷暖,爱生如子,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与学生保持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都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严于律己,积极作为的事情。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的露珠是可爱的,却又十分脆弱,一不小心滚落了就会破碎。回答问题出错、作业有问题、守纪上出差错,都可以从头再来,但如果我们挫伤了那颗稚嫩的心,就可能留下永远难以抹去的伤痕。
二、教书育人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方能实现教学的高效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同行在“分层教学”上的实践实际上也是因材施教的成功范例。学生的天赋条件、知识基础、家庭环境、性格习惯、价值观念等可以说是千差万别,这个客观事实,我们做为教育工作者绝不可以忽视,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对他们的学业要求、教育方式上应尽量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以求实效。管理相对简单,可以诉诸权力实现,教育却是复杂的,需要诉诸受教育者的内心。当然,在这方面,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特别是在当前许多学校大班制盛行的形势下,老师要做到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更是难上加难,有许许多多的细致工作等待我们去做。不过,绝大多数的老师都怀着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热爱,怀着对学生负责任的态度,在迎难而上,想方设法,力求做到因材施教,不尽人意之处,相信社会也能理解。毕竟,老师是人,不是神!
三、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就尊重学生的问题应有个一致的理性认识。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只有不善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等等教育理念盛行,把学生对老师的满意度做为老师工作质量优劣的评价标准,这在学校管理中也较为盛行。“一切为了学生”即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服务学生而开展的;“为了一切学生”就是要面向全体,公平对待学生,不搞歧视,这都好理解和接受,但“为了学生的一切”就有点让人不好捉摸,不好把握了。这个“一切”的概念外延实在太大,老师、学生及社会人士要把握好这个度恐怕不易。从字面上看,学生上网,乃至黄色网站;学生早恋,乃至泛滥成灾;学生斗殴,乃至手段残忍;学生冷漠,哪怕老师父母,对此教师只能去为这“一切”提供优质服务,创造良好轻松的环境吗?或者,既便觉得要扭转这种局面,也只能按某些专家的理念去依照学生的需要,尊重他们,好言相劝让他们回头吗?这等专家要么根本没在中小学教育一线呆过,不了解教育现状,要么就是纯粹的理想主义者!教育不是万能的!社会栋梁、社会垃圾、平庸之辈、罪犯恶人,在已“普九”的当今社会又有几人不是从学校里走出来的呢?说什么“只有不善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种光辉论断在茶余饭后聊聊就算了,做为教育界权威论断出来,让人觉得此人要么是不尊重教育规律者,要么是站着说话不腰痛,闭门造车、哗众取宠之流。略有头脑者,略微深思一下,就会觉得此语虽然豪壮动听,但实在禁不起推敲。
媒体上报道某校校长向全体学生下跪,请求学生遵守校纪,良苦用心到如此地步,我认为这不仅荒唐,更是中国教育的悲哀!某校有老师守在教室里听凭学生打架,直至打死人都不去管,这些事情应该值得全社会去深思。把这类事情放大到整个教育界,试想一下,当所有的校长都在跪着求学生守纪的时候,当所有的老师都在为“尊重学生”,自我保护而不越雷池半步,选择不作为的时候,那将是一种什么样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又将是怎样的下一代!
四、在尊重学生的同时,不能忽视应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珍爱生命,勇担责任等优秀品性。
尊重学生不等于无条件地迁就学生,不等于唯学生是尊,学生就是上帝,学生就是祖宗,要置于神龛上供起来,不能有丝毫不敬。学生是受教育者,虽然我们现在不提倡以前那种“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天地君亲师”之类的师道尊严,我们提倡的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但是师生间那种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是永远不能改变的,“教学相长”,若以牺牲老师家长的尊严为代价换来所谓的“尊重学生”,如此“尊重”下成长起来的学生又将是一代什么样的人?除了老子天下第一,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颐指气使,缺乏爱心和责任感,又还有什么?我们的教学活动也要关注教师的教学需要和教师“主导作用”,这才客观辩证的,也是不容置疑的。俗话说“敬人敬自己”,只有懂得尊重他人的人,才会赢得别人对他的尊重,这是必须让学生明白的道理。一个只懂得需要尊重,享受尊重,而不会去主动尊重别人的人又如何去赢得他人的认同,如何在社会上立足和发展?前面许多的典型示例也在告诫我们:在尊重学生的同时,务必注重培养他们尊重他人、勇担责任、珍爱生命等优秀品性及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
总之,在新形势下,全社会应理智看待尊重学生问题,我们教师应该依法执教,为学生健康成长竭诚服务,尊重学生但有原则,教育为本,爱之有度。将“尊重学生合理的需要”与“合理地尊重学生需要”相结合,以求学生的需要真正得到尊重和满足。
一、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素质的有效提升。
传统教育中确实较为普遍地存在众所周知的老师独角表演,学生被动接受的现象,严重压抑了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把学生视为接受知识的机器,严重背离了教育的本质,违背了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难以实现新课程所要求的“三维目标”。我们应该与时俱进,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情感表现,尊重学生的自尊心理,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逐步把学生引入通向成功的轨道。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因为每位学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我们应尊重学生人格,善待学生的错误,给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不讽刺挖苦学生,不歧视后进生,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关心学生冷暖,爱生如子,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与学生保持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都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严于律己,积极作为的事情。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的露珠是可爱的,却又十分脆弱,一不小心滚落了就会破碎。回答问题出错、作业有问题、守纪上出差错,都可以从头再来,但如果我们挫伤了那颗稚嫩的心,就可能留下永远难以抹去的伤痕。
二、教书育人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方能实现教学的高效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同行在“分层教学”上的实践实际上也是因材施教的成功范例。学生的天赋条件、知识基础、家庭环境、性格习惯、价值观念等可以说是千差万别,这个客观事实,我们做为教育工作者绝不可以忽视,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对他们的学业要求、教育方式上应尽量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以求实效。管理相对简单,可以诉诸权力实现,教育却是复杂的,需要诉诸受教育者的内心。当然,在这方面,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特别是在当前许多学校大班制盛行的形势下,老师要做到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更是难上加难,有许许多多的细致工作等待我们去做。不过,绝大多数的老师都怀着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热爱,怀着对学生负责任的态度,在迎难而上,想方设法,力求做到因材施教,不尽人意之处,相信社会也能理解。毕竟,老师是人,不是神!
三、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就尊重学生的问题应有个一致的理性认识。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只有不善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等等教育理念盛行,把学生对老师的满意度做为老师工作质量优劣的评价标准,这在学校管理中也较为盛行。“一切为了学生”即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服务学生而开展的;“为了一切学生”就是要面向全体,公平对待学生,不搞歧视,这都好理解和接受,但“为了学生的一切”就有点让人不好捉摸,不好把握了。这个“一切”的概念外延实在太大,老师、学生及社会人士要把握好这个度恐怕不易。从字面上看,学生上网,乃至黄色网站;学生早恋,乃至泛滥成灾;学生斗殴,乃至手段残忍;学生冷漠,哪怕老师父母,对此教师只能去为这“一切”提供优质服务,创造良好轻松的环境吗?或者,既便觉得要扭转这种局面,也只能按某些专家的理念去依照学生的需要,尊重他们,好言相劝让他们回头吗?这等专家要么根本没在中小学教育一线呆过,不了解教育现状,要么就是纯粹的理想主义者!教育不是万能的!社会栋梁、社会垃圾、平庸之辈、罪犯恶人,在已“普九”的当今社会又有几人不是从学校里走出来的呢?说什么“只有不善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种光辉论断在茶余饭后聊聊就算了,做为教育界权威论断出来,让人觉得此人要么是不尊重教育规律者,要么是站着说话不腰痛,闭门造车、哗众取宠之流。略有头脑者,略微深思一下,就会觉得此语虽然豪壮动听,但实在禁不起推敲。
媒体上报道某校校长向全体学生下跪,请求学生遵守校纪,良苦用心到如此地步,我认为这不仅荒唐,更是中国教育的悲哀!某校有老师守在教室里听凭学生打架,直至打死人都不去管,这些事情应该值得全社会去深思。把这类事情放大到整个教育界,试想一下,当所有的校长都在跪着求学生守纪的时候,当所有的老师都在为“尊重学生”,自我保护而不越雷池半步,选择不作为的时候,那将是一种什么样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又将是怎样的下一代!
四、在尊重学生的同时,不能忽视应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珍爱生命,勇担责任等优秀品性。
尊重学生不等于无条件地迁就学生,不等于唯学生是尊,学生就是上帝,学生就是祖宗,要置于神龛上供起来,不能有丝毫不敬。学生是受教育者,虽然我们现在不提倡以前那种“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天地君亲师”之类的师道尊严,我们提倡的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但是师生间那种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是永远不能改变的,“教学相长”,若以牺牲老师家长的尊严为代价换来所谓的“尊重学生”,如此“尊重”下成长起来的学生又将是一代什么样的人?除了老子天下第一,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颐指气使,缺乏爱心和责任感,又还有什么?我们的教学活动也要关注教师的教学需要和教师“主导作用”,这才客观辩证的,也是不容置疑的。俗话说“敬人敬自己”,只有懂得尊重他人的人,才会赢得别人对他的尊重,这是必须让学生明白的道理。一个只懂得需要尊重,享受尊重,而不会去主动尊重别人的人又如何去赢得他人的认同,如何在社会上立足和发展?前面许多的典型示例也在告诫我们:在尊重学生的同时,务必注重培养他们尊重他人、勇担责任、珍爱生命等优秀品性及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
总之,在新形势下,全社会应理智看待尊重学生问题,我们教师应该依法执教,为学生健康成长竭诚服务,尊重学生但有原则,教育为本,爱之有度。将“尊重学生合理的需要”与“合理地尊重学生需要”相结合,以求学生的需要真正得到尊重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