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诗歌教学有效性初探

来源 :科教新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i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陶冶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的子孙。随着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入,诗歌类电视节目的热播,诗歌的人文价值开始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通过学习诗歌,可以提高中学生的文学素养已成为语文界的共识。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诗歌教学已提出了更深层次的教学目标。新课改背景下的诗歌教学要致力于“有效教学”的探索,才能更好传承传统文化,促进学生的发展。
   但是,面对娱乐媒介的多样化,面对激烈的高考,在功利的社会评价标准面前,在长期的工具性观念影响下,中学诗歌教学现状并不乐观,其中存在着许多亟需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从教师层面上来看,教师存在着理念缺失、教法失当等问题,下面笔者就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谈谈古典诗歌教学中的几种弊病:
   1.过分考虑应试而忽略了美育功能。诗词教学观念上的保守与滞后,必然会导致教学方式和方法的陈旧与过时。在教学中许多教师为了提高答题的规范化,把古诗词教学切割成了形象、思想情感、表达技巧、语言、观点态度等模块进行考点演练,甚至逐一列出答题步骤和方法模式,一首音韵美、节奏美、意境美、情意美的诗词往往被肢解成索然无味的一堆文字符号。长此以往,不仅无法提高学生的实际鉴赏能力,而且会使学生的学习态度蒙上功利的阴影。
   2.“提问教学法”是否真的有效?课改实行后,原先的“灌输式教学、填鸭式教学”方式被否认了,教师基于“注重学生的主体性”考虑,课堂上刮起了“问题教学法”的新风,但提问是否有效,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成效。有的老师设置了大量“是不是”“对不对”的无效问题;有的老师一节课竟向学生问了几十个问题;有的老师设置的问题预设性太强以致学生被牵着鼻子走;有的老师设置的问题把模糊当成开放……凡此种种都会限制学生的思维空间,阻碍教学对话的开展,从而影响一节语文课的“含金量”。在这些问题中,课堂提问预设性太强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以教授李煜的《虞美人》为例,一个教师在引导学生鉴赏“春花秋月何时了?”这一诗句时设置了这么几个问题:
  “春花秋月”是美好的事物吗?你希望美好的事物早点结束吗?多数人都希望美好的事物永存,只有遭遇严重变故的人才会希望美好的事物早点结束,李煜为什么希望它早点结束呢?……以上课堂提问的设置根本谈不上启发和引导,是用“新瓶”装“旧酒”,是“填鸭式”教学的再包装,与新课程的理念完全背道而驰。
   3.不是所有的拓展都能让学生有所收获。新课标的“指导思想”里提出“高中语文课程要为造就时代所需要的多方面人才,增强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拓展”也就成了许多语文教师课堂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一些教师忽视文本本身丰厚的内涵和语文本身的规律,不当地拓展文本,本末倒置,大大降低了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比如有一个教师教授《将进酒》时,花了大半节课讲酒文化,从“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开始,列举了“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等等,整节课给人的感觉好像是在讲“酒”,而不是诗歌本身,这显然偏离了诗歌的教学目的。一节课下来学生对这首詩的内涵,语言的艺术表现力等,又能收获多少呢?
   4.教学辅助也会喧宾夺主。有的教师对新课标理解不准、不透,盲目地在教学形式上求新求奇,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上遗忘了文本的解读,在技术横行下遗忘了语言的接触,诗歌鉴赏课上多媒体这一辅助性的教学工具俨然成了主角,这样的课堂表面上是热闹了,学生情绪被调动了,但文本的情、意、言被模式化了,学生对文本体味和领悟过程被剥夺了,联想、想象能力被扼杀了。这样的课堂与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已经相背离,又谈何有效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呢?
   综合以上对古典诗歌教学的现状的分析,笔者觉得要“疗治”这些弊病,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来改变诗歌课堂“费时低效”的现状:
   1.问题少而精,优化教学主问题的设置。首先,问题不易过多过细,“过多”势必会减少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而过细又会有越俎代庖之嫌,会框定学生的思维。其次,在教学主问题的设计方面,要充分考虑到主问题对全诗内容的统领作用与对教学过程的贯穿作用。比如教授《将进酒》时,可以从解题入手,围绕“进酒”设计诸如“劝谁进酒”“怎么进酒”“为何要纵酒”等问题。这些问题关涉到对诗歌基本内容的理解、感情的把握、对诗人人生观、价值观的感悟等重要的教学内容,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既能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又能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有助于教学的三维目标的有效实现。
   2.拓展延伸科学合理,紧扣教学目标。课改后,更注意拓展延伸,重视学生能力发展。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审慎地在一节课内选几个知识点向知识的广度深度延伸扩展,可以让语文课堂融丰富知识、陶冶性情、培养兴趣、活跃思维于一体,让学生在一节课中有更多的收获。但这种拓展延伸就像是放风筝一样,不论飞多高,授课者手中都必须紧紧地拽住风筝的线——本课教学的三维目标,合理地设计拓展环节,调控学生拓展活动,以避免师生活动游离于教学的三维目标之外。就诗歌教学而言,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合理地设置拓展延伸:
   (1)查阅资料,以点带面。比如教授《梦游天姥吟留别》,学习完该作品后布置学生通过网络主动去了解李白生活的时代,以及创作这首作品的背景,也可以把这首作品和李白其他的作品进行横纵向比较鉴赏,以《梦游天姥吟留别》为点,对李白的诗歌的技巧和风格进行探讨,拓展课堂的广度和深度。
   (2)谈古论今,思辨创新。比如教授《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你认为‘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是否消极呢?”要引导、鼓励学生既要会用历史的眼光审视古代文学作品,也可以用现代观念提出自己独特的看法,从而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鉴赏能力、思考判断能力。
   3.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用适度,与传统教学方式优势互补。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要致力于“有效教学”的探索,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语文教师如果能将传统教学方式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科学有机整合,实现优势互补,就能更好地让原本单一的文字变得直观、生动、有趣,进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效果。那么,在诗歌教学中怎么使用多媒体才是适度的呢?笔者认为下面几种情况下使用多媒体是适度有效的:
   (1)化抽象为形象,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比如在教授《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可以在上阕的教学中再现“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惊心动魄的场面,为下阙词句的品味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更多的学生进入诗境,领略这一优秀词作的艺术魅力。
   (2)从课内到课外,扩充文本内容。比如诗歌的比较鉴赏中利用多媒体展示该作者的其他作品或其他作家的同类作品等,都可以带领学生利用多媒体从课内到课外,既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更多的信息,又解放了教师,避免课堂费时耗力的大量板书,这就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3)复杂的问题直观化,提高理解能力。在诗歌习题进行讲评的时候,可将习题、试卷上传到电脑中,进行因材施教地指导、讲评、订正,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甚至可以使有些较复杂难于用语言来描述清楚的问题,通过多媒体让学生们一目了然。
   综上,笔者认为新课程背景下诗歌教学有效性的探索尽管任重道远,但只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秉持“淡泊”“宁静”的心态,克服急功近利的心理,静下心来读诗,沉下心来教学,就能在课堂上运用自己的教学智慧来帮助学生有效解读诗歌,让诗歌的课堂教学成为学生依恋的一个精神家园。
其他文献
本報讯(通讯员 李新春 刘太平)“垃圾分分类,资源不浪费。”9月9日,在祁阳县龙山街道民生小学,教师雷晖利用自制小道具组织垃圾分类小游戏,小朋友们根据卡片上画的垃圾所属种类,将指代的垃圾投放到相应的迷你垃圾桶中,40分钟的课程令人意犹未尽。   秋季开学以来,祁阳县教育局狠抓入学教育,联合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办,倡导全县15万余名师生,参与到垃圾分类宣传和具体分类行动中去。各学校举办“垃圾分类
期刊
均衡发展不是“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该县倡导“五联帮扶”的同时,教体局对结对帮扶学校进行捆绑考核、综合评价,从而推动城乡之间、乡镇之间、校际之间不断缩小差距,一体化发展。   月田镇中心学校是一所偏远的规模较大的农村中学。去年,岳阳县八中帮扶该校以来,从帮扶管理入手,和该校共同制定出符合校情的联盟管理模式,在规划上相互修正,在管理上相互指导,在文化上相互融合;确立了“学校发展规划共同确立、管理模
期刊
曾经有一本很火的书叫《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为一名班主任,我认为,一千个家长有一千个教育理念,只有保持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才能给孩子们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经验告诉我,架设“家校共育”之桥,诀窍在于两“心”。   第一“心”:巧用社交媒体,有一颗参与之心。“家校共育”是基于一种共同的责任,源于同一颗爱孩子的心。目前的家校平台以微信群最为活跃,平常除了发送一些通知信息外,还可以利用这个平
期刊
本报讯(记者 王燕) 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35个教师节。记者从省教育厅获悉,2019年,我省共有110名优秀教师获教育部等部门表彰,8名教师代表日前已进京领奖。   据悉,在教育部今年推选的“全国教书育人楷模”10人名单中,中南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桂卫华上榜。他从教38年,培養了上百位硕士、博士、博士后,为我国自动化领域输送了一批高层次人才。在教育部表彰的1432名“全国优秀教师”中,新
期刊
“师者,人之模范也”。第35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中宣部发布陈立群的先进事迹,授予其“时代楷模”称号。2016年,杭州学军中学校长陈立群放弃了民办学校百万年薪,前往贵州台江支教,让一个贫困县走出了数百名大学生。让亿万读者为之动容的,是他点燃孩子们心中的那把火、点亮大山深处的那束光,成为引领孩子们一生的精神力量。这是国家和民族尊师重教的价值表达。   三尺讲台的价值,绝不仅仅是教人学识,更有人才的培护
期刊
一、产生背景   近年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加,留守儿童也越来越多。许多留守儿童因“情感饥饿”而产生了自卑、抑郁等不良心理,并对他们的社会行为产生了不良的影响,甚至导致部分留守儿童步入歧途。娄底市娄星区石井镇河北小学地处农村,留守儿童较多,本学期450名在籍学生中,有132名留守儿童,占到了总人数的29.3%。留守儿童学业失教,生活失助,心理失衡,亲情失落,安全失保等问题,
期刊
王东云,生于1981年,自幼家境贫困,但她坚信读书能改变命运,一直努力学习,于1997年7月考上衡陽幼师。2000年站上三尺讲台,开启教书育人模式。先后任教祁东县太和堂镇包山小学、太和堂镇中学,目前在太和堂镇姜乂小学任总务主任。   从教以来,王东云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对学生关怀备至,每个她教过的学生都难以忘怀。用她自己的话说:“我是一名农村教师,我知道农村孩子读书的艰难,我要全心全意地爱护他们。
期刊
国瓷釉下五彩瓷问世已有千年历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陶瓷文化的珍宝。   湖南省醴陵市是世界釉下五彩瓷原产地,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悠久,人才辈出。醴陵高温釉下五彩瓷曾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高温釉下五彩手工艺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千年古邑文脉相传,瓷器宁静真素雅,历史厚重,人文鼎盛。   《黄一健陶瓷艺术作品选》由黄一健著,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是一本图集。作
期刊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青春,是生命的春天;青春,是理想的火把。青春,是一个人生命的聚光点,布满彩色与梦幻;青春是人生之花的蓓蕾,绚丽夺目。我的十七岁,有青春带来的烦恼,也有成长赋予的快乐。我的十七岁,满怀对未来的期待,也想要认真把握住现在。   十七岁,是花季。它意味着我们在祖国的沃土上,得到滋养、慢慢成长,并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接班人。被称为“00后”的我们,承载着来自社会、来自家庭很
期刊
当前,医改进入攻坚阶段。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的主体,是医改的“大头”和“重头”。公立医院改革的好坏,直接关乎医改成败。公立医院既面临着来自医疗市场竞争带来的生存与发展的压力,还面临着政府要求的各种指令性、公益性的工作任务。作为人们概念中“体制内”的医院,公立医院往往集各种问题和矛盾于一身。   党的十九大将人民健康作为国家战略,明确指出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公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