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曾说,教育的真谛是对人的独特个性的宽容与尊重。工作中,我常这样对自己说:发怒是无能的表现,我就是为孩子的错误而来的。当学生有错误时,我首先想到的是:我该承担什么责任,我又该如何因势利导?
下面是我工作的两点体会。
一、宽容学生,容忍学生的过失和错误并创造改正补过的机会
宽容不是撒手不管,而是不断地给他们补过的机会,不断地给予引导,让学生在教师的微笑里,心悦诚服地、自觉地改正自己的不足。
(一)学生是人,不是没有生命的物体和容器。人和没有生命的器物的最大区别在于人有思想和感情,他不可能像某件器物一样只会被动地接受,任人摆布,所以教师不能高高在上,认为我就是权威,你就得听我的,我是传道者你就是接受者,你就只得像容器一样接受知识。试想如果我们教的学生都是教师说一他不说二,教师说西他不敢说东的人,这可能就是我们教育的最大悲哀。
(二)学生是正在成长中的人。每个人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不犯错误的人是没有的。其实每一次错误都会积累一次经历,在错误中、在磨炼中学生才会慢慢成长,日益完善。不知是谁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人就是在不断地犯错和改错中慢慢长大的。有一次正走在上班的路上,一骑在摩托上的男子喊我老师,我半天没认出他来,他赶忙说,我就是那个早自习没背书你一掌把我推到后门上的那个学生——赵文,当时我的脸一下子就红了,一下子就想起当时的情景。这件事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会成为我永远的痛并时时提醒我:学生记忆有差异,同一时间内不能记住规定内容的人大有人在,何必气愤不已,大动肝火呢,多给他一点时间未尝不可。所以现在每次学生背书背不下时,我从不发火,我总是让学生自己定时间,只要他在自己规定的时间内背完就行了。我现在常想,要是当初少一些粗暴多一些宽容,就不会有现在面对学生脸红时的尴尬了。
(三)学生是不断发展中的人。学生年龄小,正处在发展变化之中,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如果老师有意识地在各方面强化训练,为学生提供各种可能的优质服务。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能力将不断得到巩固和提高。现在的学生潜力无穷,他们的未来用一句广告词说就是:一切皆有可能。现在小学阶段只是打基础,他们的将来会怎样发展还是一个未知数,现在的每一个个体都还是一个变量,既然是变量,老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向好的方向变化,不要对学生过早下一些不好的评语。也许我们在教学中生气时会说一些类似于“你怎么这么笨,将来会有什么出息”之类的话,这对学生心灵的伤害是很大的。
二、尊重学生,让学生在宽容中学会自爱
依据多重智力理论,素质教育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潜能差异,反对用同一目标培养人,同一模式教育人,同一标准评价人。从本质上讲这是对学生个性的尊重,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受到尊重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
(一)给学生自主的空间。
每一个学生都蕴藏着想学习的可能性,每一个学生都拥有学习和发展的权利。我们要必须真正把学习的自由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学习的空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欢乐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条件去自主探索,去读书研究,真正实现自我发现和发展。尽量让学生独立观察,尽量让学生独立思考,尽量让学生多读多说,尽量让学生总结归纳,尽量让学生多练多做,变课堂为一个充满创造与发现的乐园,创造自主的空间。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像他们的脸一样各不相同。正是他们无时无刻地表现自己的个性,才使得今天这个世界如此多彩。”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因为,每一个学生具体的阅读,有着各自的焦点,每一位学生的理解,都与原有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生活经验和阅读习惯等有关。
(三)给学生以激励。
激励是利用外部诱因来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只有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使学生的创新行为得以体现,个性得以弘扬。行为科学认为一个人在没有受到刺激的情况下,他的能力仅能发挥20—30﹪,如果受到正确而充分的刺激,能力就可能发挥到80—90﹪,以至更多。
我们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唤醒那沉睡的主体意识和巨大潜能,发现学生的个性,激活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个性。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你的肯定和期待会给予对方一种信念,会帮他挖掘无限的潜能,唤起他对美的不懈追求。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运用语言、体态、暗示、情感、需要目标、环境、竞争、成功等多种激励方式来肯定学生。
波利亚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内在的规律与联系。”学生的发现都有独特的感悟,独特的见解,学生乐意展现自己,教师应认真对待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哪怕是幼稚可笑的问题,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逐步形成他们自己的独立个性。
(责编 钟 岚)
下面是我工作的两点体会。
一、宽容学生,容忍学生的过失和错误并创造改正补过的机会
宽容不是撒手不管,而是不断地给他们补过的机会,不断地给予引导,让学生在教师的微笑里,心悦诚服地、自觉地改正自己的不足。
(一)学生是人,不是没有生命的物体和容器。人和没有生命的器物的最大区别在于人有思想和感情,他不可能像某件器物一样只会被动地接受,任人摆布,所以教师不能高高在上,认为我就是权威,你就得听我的,我是传道者你就是接受者,你就只得像容器一样接受知识。试想如果我们教的学生都是教师说一他不说二,教师说西他不敢说东的人,这可能就是我们教育的最大悲哀。
(二)学生是正在成长中的人。每个人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不犯错误的人是没有的。其实每一次错误都会积累一次经历,在错误中、在磨炼中学生才会慢慢成长,日益完善。不知是谁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人就是在不断地犯错和改错中慢慢长大的。有一次正走在上班的路上,一骑在摩托上的男子喊我老师,我半天没认出他来,他赶忙说,我就是那个早自习没背书你一掌把我推到后门上的那个学生——赵文,当时我的脸一下子就红了,一下子就想起当时的情景。这件事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会成为我永远的痛并时时提醒我:学生记忆有差异,同一时间内不能记住规定内容的人大有人在,何必气愤不已,大动肝火呢,多给他一点时间未尝不可。所以现在每次学生背书背不下时,我从不发火,我总是让学生自己定时间,只要他在自己规定的时间内背完就行了。我现在常想,要是当初少一些粗暴多一些宽容,就不会有现在面对学生脸红时的尴尬了。
(三)学生是不断发展中的人。学生年龄小,正处在发展变化之中,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如果老师有意识地在各方面强化训练,为学生提供各种可能的优质服务。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能力将不断得到巩固和提高。现在的学生潜力无穷,他们的未来用一句广告词说就是:一切皆有可能。现在小学阶段只是打基础,他们的将来会怎样发展还是一个未知数,现在的每一个个体都还是一个变量,既然是变量,老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向好的方向变化,不要对学生过早下一些不好的评语。也许我们在教学中生气时会说一些类似于“你怎么这么笨,将来会有什么出息”之类的话,这对学生心灵的伤害是很大的。
二、尊重学生,让学生在宽容中学会自爱
依据多重智力理论,素质教育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潜能差异,反对用同一目标培养人,同一模式教育人,同一标准评价人。从本质上讲这是对学生个性的尊重,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受到尊重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
(一)给学生自主的空间。
每一个学生都蕴藏着想学习的可能性,每一个学生都拥有学习和发展的权利。我们要必须真正把学习的自由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学习的空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欢乐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条件去自主探索,去读书研究,真正实现自我发现和发展。尽量让学生独立观察,尽量让学生独立思考,尽量让学生多读多说,尽量让学生总结归纳,尽量让学生多练多做,变课堂为一个充满创造与发现的乐园,创造自主的空间。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像他们的脸一样各不相同。正是他们无时无刻地表现自己的个性,才使得今天这个世界如此多彩。”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因为,每一个学生具体的阅读,有着各自的焦点,每一位学生的理解,都与原有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生活经验和阅读习惯等有关。
(三)给学生以激励。
激励是利用外部诱因来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只有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使学生的创新行为得以体现,个性得以弘扬。行为科学认为一个人在没有受到刺激的情况下,他的能力仅能发挥20—30﹪,如果受到正确而充分的刺激,能力就可能发挥到80—90﹪,以至更多。
我们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唤醒那沉睡的主体意识和巨大潜能,发现学生的个性,激活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个性。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你的肯定和期待会给予对方一种信念,会帮他挖掘无限的潜能,唤起他对美的不懈追求。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运用语言、体态、暗示、情感、需要目标、环境、竞争、成功等多种激励方式来肯定学生。
波利亚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内在的规律与联系。”学生的发现都有独特的感悟,独特的见解,学生乐意展现自己,教师应认真对待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哪怕是幼稚可笑的问题,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逐步形成他们自己的独立个性。
(责编 钟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