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不断的实验

来源 :投资与理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j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段少锋和朱利页策划的“地下实验场:10×1×∞”于7月10日在元典美术馆开幕。展览本着实验性和开放性的原则,策展人召集艺术家进行关于艺术可能性的讨论创作,展览现场更像是一个制作现场,并且艺术家的制作过程将持续在整个展览期间,期间将与观众互动,或者进行延伸创作。这是一个意在讨论艺术在未来无限可能性的展览。在展览的布展阶段,艺术家充分考虑美术馆空间,实际上是在对于美术馆空间考察的基础上,进行自己的创作。
  在展览中,艺术家利用现成品以及多种媒体为表现方式,从二维平面到三维立体创作无所不包含,从装置到影像,从二维到观念,关于艺术观念的讨论将贯穿展览始终。
  这次现场艺术活动,设定了一个大家都赞同的主要方向,即艺术家的创作动机集中在对艺术本体语言的关注上,不设其它主题。活动为期一周:7月2日到7月8日,在这一周的过程中,艺术家们集中在同一空间制作作品。一周后,展览开幕,艺术家仍可以继续在闭幕前的任何时间内,继续他的创作;艺术家对空间的运用,也将会在制作过程中不断调整。
  13个夜晚,13个故事
  元元在今日美术馆的个展《十三夜》开幕,低调而朴素,正如美术馆二层上的小隔间,冷静而真实。她要用这个场地,在7月1日至13日的每一个夜晚邀请一位志愿者,在这里完成13个访谈。而策展人彭锋,用“打发时间”的描述来消解宏大的意义。
  令人佩服的是一位青年女艺术家找到了一个如此严肃的话题,来实现自己的艺术理想。《十三夜》的创作动机来自于她黑桥的生活经历,夜里拾荒者打发时间的方式触动了元元——为什么他们不像她一样画画?为什么她不像他们一样打发时光?于是元元在13天展期内,将邀请13位志愿者于今日美术馆布置温馨的空间中展开对话,并用影像记录这一夜,在隔壁的空间中播放。
  四机位投影重现的播放效果场面宏大。占满美术馆墙壁的展示空间颇具气场,特写镜头中的拾荒者拘谨、惊喜、不知所措,复杂的情绪掺和在一起,在突如其来的人文关怀下,已经完全不知道应该如何表现,才能适应这种有人端茶倒水削苹果的“贵族”生活。简单的对话完全是初识彼此的陌生人之间的寒暄,而艺术家和拾荒者之间的关系也在这里显得十分微妙。元元在谈话中的主导更多是来自物质和身份上的自信,随机的对话又以艺术项目为依托,而朝向一个大致清晰的方向。而拾荒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一无所有,他们的焦虑、紧张、抑或难以控制的受宠若惊,让我们感受到的是社会底层在独特的生活体验中生长出来的对身份最基本的认知。
  13个夜晚,13个故事。伴随着这些朴实对话,同时展出的还有元元近年来在绘画领域中进行的探索。波普的靓丽重复,彰显着消费时代的繁华,与二楼展厅肃穆的黑白设计呼应,光鲜与落魄同时呈现13天的世界。
  庆澳门回归,孙蒋涛画展国博开幕
  “庆祝澳门回归十五周年——孙蒋涛画展”开幕式于7月5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
  澳门虽然是中西文化交流和碰撞的前沿阵地,但是,这一地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一如既往的感情,孙蒋涛这样的画家能够得以生存和发展,并融入其中。孙蒋涛的山水是澳门艺坛的一朵奇葩,他增加了澳门文化的丰富性,也加强了澳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
  城市,女性的温室?
  2014年6月12日,旅美艺术家安心的首次个展“城市·温室——安心装置”在北京金宝街金宝汇艺术中心开幕。此次展览的学术主持为今日美术馆馆长高鹏,展览作品包括油画、装置、多媒体等艺术类型,其中4件大型装置引起参观者的关注。
  展览题目为“城市·温室”,现代女性获得参与外部世界的权利,却面临着更多重的社会压力,在职场与婚姻中,现代社会并没有给予女性客观的平等的权利。这也要求现代女性更加理性、独立,但这与女性本身的感性有时却是相悖的。艺术家安心以花朵为隐喻,展示了各种当下的女性的生活姿态。她轻描淡写地描写女性的生活状态,单纯真实地呈现女性的内心世界。
  装置作品《我与你的N种相遇》、《当你恋爱时,你在想些什么》、《迷失》等,让更多人了解了“90后”女艺术家的真实面貌。装置的意象,就连它的创作者也无法完全解读,因此,“读者”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地进行解读。
  艺术家安心长期受到西式教育的影响,这在造就了她的理性的个性之外,也影响了她的作品风格。她的作品更注重表达一种工业文明下的精神状态,她擅长使用三角形、直线结构的柱状色块。这种作品形式严谨而又稳定,成为她的艺术语言的显著特征。
  元素 有形无形
  元素,有形无形——嘎玛·多吉次仁(吾要)作品展将于2014年7月20日,在798艺术区白玛梅朵艺术中心展出。
  嘎玛·多吉次仁(吾要),著名藏族综合艺术家, 1963年生于青海玉树囊谦县孜曲河(澜沧江支流)畔邦达卡村庄,现为民族出版社美术编辑。作品涉及油画、线描、版画、装帧设计、藏书票设计等领域。
  嘎玛·多吉次仁在30多年的艺术实践中,积累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与符号元素。作品根植于藏族传统文化的意境,把传统文化的要素抽象地概括于哲学的层面,用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内心的悲悯情怀,拓展和延伸思想的张力,透射出深邃的人文内涵,具有独特的审美视角。此次展览中喜马拉雅山脉系列,用象征的手法表现人与大自然的相互依存,用微观表达自然万物有情和谐共存的有形状态与无形情怀,呼唤人类呵护关爱有限空间。相信观众们从他的作品中能够品出源自古老游牧部落纯朴气息和时代语境相融合的艺术追求,领悟到生命“元素”散发出来的强大能量。
其他文献
“我报考什么专业好呢?”高考成绩出来后,笔者接到表妹的询问电话。当时,笔者脑海中想到的第一个专业便是会计。记得笔者高考那会儿,叔辈们都建议我报考会计,我却没有听,执意报考了新闻专业。工作多年后,笔者才体会到叔辈们的良苦用心。会计不但是就业率最高的专业之一,也是薪资升涨空间最大的行业之一。  据麦可思《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3届高校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在91%左右,其中会计以94%
期刊
本人参加工作已经4年,从开始工作的时候就强制储蓄,目前已经有了一笔数额不小的存款。储蓄是很有学问的一件事,存钱多年,我也总结出了一些小经验。  关于储蓄和理财的几个误区  储蓄期间我读了不少理财书,也了解过同事、朋友的理财观念。总结出几个关于储蓄常见的误区,希望你没有“躺枪”。  1、赚得多就不用储蓄  很多人认为,我赚的钱已经足够消费了,为什么还要多花心思去储蓄?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衡量财富的多
期刊
撰写本书的初衷,是希望帮助众筹服务模式在中国落地。  信贷权是基本人权。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孟加拉乡村银行总裁尤努斯教授认为,每个人都应该享有获得金融服务机会的权利。只有每个人都拥有金融服务的机会,才能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经济的发展,才能让每个人都有机会享有财务自由和精神自由,才能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建立和谐美好的世界。  当前的中国,以网络支付、信贷、众筹的兴起为标志,新兴互联网金融极大地丰富了普惠
期刊
鄂尔多斯已经成为中国高利贷崩盘的典型城市。这个曾经“大家都来吃高利贷”的城市,也被人说成是十个人中有九个放贷。结果,拿钱的开发商“跑路”了,高利贷灾难爆发,留下一大批要不到债而躲在家里哭泣的小老百姓。  2012年8月的鄂尔多斯,到处是停工的烂尾楼和焦急的讨债者。  康巴什新区早已成为一座大量房屋无人居住的“鬼城”,老城东胜区也变身为一个充满着钢筋水泥烂尾楼的“怪胎”。  一位当地人说,从上年10
期刊
艺术的创作总是困扰着艺术家的思绪,而艺术家总是乐此不疲地流连于这种纠结的过程,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日常的生活状态——宏大抱负与潜心自省的两种互相交织的生活方式。艺术圈这点事都绕不开以上情形。无论如何,自在成为一种常态的形式,作品的内核也就随之形成。个人的意志和作品的风格仍存在于一种品格的需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点明了艺术的方式。  “云合云开楼上下,月升月落榻东西。侧身枕畔低回看,身与雷峰塔顶
期刊
井士剑作品表达了现实与人的紧张关系,这种紧张关系是人的精神与社会物质的紧张关系的缩影。在现实与精神之间,井士剑没有采取调和的态度,在他看来,这种调和的瞬间的诗意不足以弥合现代社会的裂变。也许是这个原因,井士剑没有在象征主义的视觉图像中止步,而是更进一步地走向视觉的寓言。在本雅明看来,寓言是我们在这个时代所拥有的特权,它意味着在这个世界上把握自身的体验并将它成形,意味着把握广阔的真实图景,并持续不断
期刊
在不少观众的心里,只有30多岁的郑国霖,却已经是一个出道近20年的“老戏骨”了。记者粗略统计,郑国霖曾在近60部影视剧中饰演重要角色,也就是说,平均每年,他都要拍摄3部以上的影视剧。  演戏前做过上班族 计划开餐厅和酒吧  “演戏我很专业,自己当老板也不是难事,但要经营良好并赚到钱,就需要有自己的团队。所以,我在不断地积累资金,做各方面筹备。”——郑国霖  近期刚刚结束拍摄《红色追剿1949》的郑
期刊
很多人在投资的时候,更关注自己买了股票会赚多少,而不考虑损失的可能性;过度自信,经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或运气。而在投资领域,长期的赢家往往会努力避免失败,不失败或者少失败,时间长了就是成功。我喜欢看行业如何由景气变得落寞、企业如何由繁盛变得衰败,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查理说,如果你想变得比平常人稍微聪明,就要不停地问自己“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我们会死在哪里?我们是否考虑过这样的问题?在投资领域
期刊
中国书画艺术是中华文化奇葩,画种多样。指墨书画乃中国书画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据文献记载,唐代就有画家论及指墨画, 惜无作品流传。而清代的“二高”先生(高其佩、高凤翰)使指墨得以独树一帜,留名画史。近代以降,真正将指墨画推向高峰的是潘天寿先生。其后复趋冷落。崔如琢先生誓愿宏深,绍续前贤,于今振而兴之。  崔如琢先生1944年生于北京,是当代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书画家、鉴藏家,曾执教于中央工艺美院。19
期刊
李可染先生说过,造就一个大艺术家,必须具备四个条件:天才、勤奋、修养、长寿。对照这四个条件,他的弟子周思聪前三条都够格,只差长寿。周思聪于57岁英年早逝,何其短暂的一生,却在中国美术史上写下深情一笔。  周思聪是一个才女。我觉得,她的可贵还在于,她是一个才女,却没有才女的矫情;她是一个艺术家,却没有艺术家的造作。  周思聪生于1939年,即使活到今天,也才只有75岁。周思聪生在一个旧式大家庭,少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