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段少锋和朱利页策划的“地下实验场:10×1×∞”于7月10日在元典美术馆开幕。展览本着实验性和开放性的原则,策展人召集艺术家进行关于艺术可能性的讨论创作,展览现场更像是一个制作现场,并且艺术家的制作过程将持续在整个展览期间,期间将与观众互动,或者进行延伸创作。这是一个意在讨论艺术在未来无限可能性的展览。在展览的布展阶段,艺术家充分考虑美术馆空间,实际上是在对于美术馆空间考察的基础上,进行自己的创作。
在展览中,艺术家利用现成品以及多种媒体为表现方式,从二维平面到三维立体创作无所不包含,从装置到影像,从二维到观念,关于艺术观念的讨论将贯穿展览始终。
这次现场艺术活动,设定了一个大家都赞同的主要方向,即艺术家的创作动机集中在对艺术本体语言的关注上,不设其它主题。活动为期一周:7月2日到7月8日,在这一周的过程中,艺术家们集中在同一空间制作作品。一周后,展览开幕,艺术家仍可以继续在闭幕前的任何时间内,继续他的创作;艺术家对空间的运用,也将会在制作过程中不断调整。
13个夜晚,13个故事
元元在今日美术馆的个展《十三夜》开幕,低调而朴素,正如美术馆二层上的小隔间,冷静而真实。她要用这个场地,在7月1日至13日的每一个夜晚邀请一位志愿者,在这里完成13个访谈。而策展人彭锋,用“打发时间”的描述来消解宏大的意义。
令人佩服的是一位青年女艺术家找到了一个如此严肃的话题,来实现自己的艺术理想。《十三夜》的创作动机来自于她黑桥的生活经历,夜里拾荒者打发时间的方式触动了元元——为什么他们不像她一样画画?为什么她不像他们一样打发时光?于是元元在13天展期内,将邀请13位志愿者于今日美术馆布置温馨的空间中展开对话,并用影像记录这一夜,在隔壁的空间中播放。
四机位投影重现的播放效果场面宏大。占满美术馆墙壁的展示空间颇具气场,特写镜头中的拾荒者拘谨、惊喜、不知所措,复杂的情绪掺和在一起,在突如其来的人文关怀下,已经完全不知道应该如何表现,才能适应这种有人端茶倒水削苹果的“贵族”生活。简单的对话完全是初识彼此的陌生人之间的寒暄,而艺术家和拾荒者之间的关系也在这里显得十分微妙。元元在谈话中的主导更多是来自物质和身份上的自信,随机的对话又以艺术项目为依托,而朝向一个大致清晰的方向。而拾荒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一无所有,他们的焦虑、紧张、抑或难以控制的受宠若惊,让我们感受到的是社会底层在独特的生活体验中生长出来的对身份最基本的认知。
13个夜晚,13个故事。伴随着这些朴实对话,同时展出的还有元元近年来在绘画领域中进行的探索。波普的靓丽重复,彰显着消费时代的繁华,与二楼展厅肃穆的黑白设计呼应,光鲜与落魄同时呈现13天的世界。
庆澳门回归,孙蒋涛画展国博开幕
“庆祝澳门回归十五周年——孙蒋涛画展”开幕式于7月5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
澳门虽然是中西文化交流和碰撞的前沿阵地,但是,这一地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一如既往的感情,孙蒋涛这样的画家能够得以生存和发展,并融入其中。孙蒋涛的山水是澳门艺坛的一朵奇葩,他增加了澳门文化的丰富性,也加强了澳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
城市,女性的温室?
2014年6月12日,旅美艺术家安心的首次个展“城市·温室——安心装置”在北京金宝街金宝汇艺术中心开幕。此次展览的学术主持为今日美术馆馆长高鹏,展览作品包括油画、装置、多媒体等艺术类型,其中4件大型装置引起参观者的关注。
展览题目为“城市·温室”,现代女性获得参与外部世界的权利,却面临着更多重的社会压力,在职场与婚姻中,现代社会并没有给予女性客观的平等的权利。这也要求现代女性更加理性、独立,但这与女性本身的感性有时却是相悖的。艺术家安心以花朵为隐喻,展示了各种当下的女性的生活姿态。她轻描淡写地描写女性的生活状态,单纯真实地呈现女性的内心世界。
装置作品《我与你的N种相遇》、《当你恋爱时,你在想些什么》、《迷失》等,让更多人了解了“90后”女艺术家的真实面貌。装置的意象,就连它的创作者也无法完全解读,因此,“读者”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地进行解读。
艺术家安心长期受到西式教育的影响,这在造就了她的理性的个性之外,也影响了她的作品风格。她的作品更注重表达一种工业文明下的精神状态,她擅长使用三角形、直线结构的柱状色块。这种作品形式严谨而又稳定,成为她的艺术语言的显著特征。
元素 有形无形
元素,有形无形——嘎玛·多吉次仁(吾要)作品展将于2014年7月20日,在798艺术区白玛梅朵艺术中心展出。
嘎玛·多吉次仁(吾要),著名藏族综合艺术家, 1963年生于青海玉树囊谦县孜曲河(澜沧江支流)畔邦达卡村庄,现为民族出版社美术编辑。作品涉及油画、线描、版画、装帧设计、藏书票设计等领域。
嘎玛·多吉次仁在30多年的艺术实践中,积累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与符号元素。作品根植于藏族传统文化的意境,把传统文化的要素抽象地概括于哲学的层面,用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内心的悲悯情怀,拓展和延伸思想的张力,透射出深邃的人文内涵,具有独特的审美视角。此次展览中喜马拉雅山脉系列,用象征的手法表现人与大自然的相互依存,用微观表达自然万物有情和谐共存的有形状态与无形情怀,呼唤人类呵护关爱有限空间。相信观众们从他的作品中能够品出源自古老游牧部落纯朴气息和时代语境相融合的艺术追求,领悟到生命“元素”散发出来的强大能量。
在展览中,艺术家利用现成品以及多种媒体为表现方式,从二维平面到三维立体创作无所不包含,从装置到影像,从二维到观念,关于艺术观念的讨论将贯穿展览始终。
这次现场艺术活动,设定了一个大家都赞同的主要方向,即艺术家的创作动机集中在对艺术本体语言的关注上,不设其它主题。活动为期一周:7月2日到7月8日,在这一周的过程中,艺术家们集中在同一空间制作作品。一周后,展览开幕,艺术家仍可以继续在闭幕前的任何时间内,继续他的创作;艺术家对空间的运用,也将会在制作过程中不断调整。
13个夜晚,13个故事
元元在今日美术馆的个展《十三夜》开幕,低调而朴素,正如美术馆二层上的小隔间,冷静而真实。她要用这个场地,在7月1日至13日的每一个夜晚邀请一位志愿者,在这里完成13个访谈。而策展人彭锋,用“打发时间”的描述来消解宏大的意义。
令人佩服的是一位青年女艺术家找到了一个如此严肃的话题,来实现自己的艺术理想。《十三夜》的创作动机来自于她黑桥的生活经历,夜里拾荒者打发时间的方式触动了元元——为什么他们不像她一样画画?为什么她不像他们一样打发时光?于是元元在13天展期内,将邀请13位志愿者于今日美术馆布置温馨的空间中展开对话,并用影像记录这一夜,在隔壁的空间中播放。
四机位投影重现的播放效果场面宏大。占满美术馆墙壁的展示空间颇具气场,特写镜头中的拾荒者拘谨、惊喜、不知所措,复杂的情绪掺和在一起,在突如其来的人文关怀下,已经完全不知道应该如何表现,才能适应这种有人端茶倒水削苹果的“贵族”生活。简单的对话完全是初识彼此的陌生人之间的寒暄,而艺术家和拾荒者之间的关系也在这里显得十分微妙。元元在谈话中的主导更多是来自物质和身份上的自信,随机的对话又以艺术项目为依托,而朝向一个大致清晰的方向。而拾荒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一无所有,他们的焦虑、紧张、抑或难以控制的受宠若惊,让我们感受到的是社会底层在独特的生活体验中生长出来的对身份最基本的认知。
13个夜晚,13个故事。伴随着这些朴实对话,同时展出的还有元元近年来在绘画领域中进行的探索。波普的靓丽重复,彰显着消费时代的繁华,与二楼展厅肃穆的黑白设计呼应,光鲜与落魄同时呈现13天的世界。
庆澳门回归,孙蒋涛画展国博开幕
“庆祝澳门回归十五周年——孙蒋涛画展”开幕式于7月5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
澳门虽然是中西文化交流和碰撞的前沿阵地,但是,这一地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一如既往的感情,孙蒋涛这样的画家能够得以生存和发展,并融入其中。孙蒋涛的山水是澳门艺坛的一朵奇葩,他增加了澳门文化的丰富性,也加强了澳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
城市,女性的温室?
2014年6月12日,旅美艺术家安心的首次个展“城市·温室——安心装置”在北京金宝街金宝汇艺术中心开幕。此次展览的学术主持为今日美术馆馆长高鹏,展览作品包括油画、装置、多媒体等艺术类型,其中4件大型装置引起参观者的关注。
展览题目为“城市·温室”,现代女性获得参与外部世界的权利,却面临着更多重的社会压力,在职场与婚姻中,现代社会并没有给予女性客观的平等的权利。这也要求现代女性更加理性、独立,但这与女性本身的感性有时却是相悖的。艺术家安心以花朵为隐喻,展示了各种当下的女性的生活姿态。她轻描淡写地描写女性的生活状态,单纯真实地呈现女性的内心世界。
装置作品《我与你的N种相遇》、《当你恋爱时,你在想些什么》、《迷失》等,让更多人了解了“90后”女艺术家的真实面貌。装置的意象,就连它的创作者也无法完全解读,因此,“读者”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地进行解读。
艺术家安心长期受到西式教育的影响,这在造就了她的理性的个性之外,也影响了她的作品风格。她的作品更注重表达一种工业文明下的精神状态,她擅长使用三角形、直线结构的柱状色块。这种作品形式严谨而又稳定,成为她的艺术语言的显著特征。
元素 有形无形
元素,有形无形——嘎玛·多吉次仁(吾要)作品展将于2014年7月20日,在798艺术区白玛梅朵艺术中心展出。
嘎玛·多吉次仁(吾要),著名藏族综合艺术家, 1963年生于青海玉树囊谦县孜曲河(澜沧江支流)畔邦达卡村庄,现为民族出版社美术编辑。作品涉及油画、线描、版画、装帧设计、藏书票设计等领域。
嘎玛·多吉次仁在30多年的艺术实践中,积累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与符号元素。作品根植于藏族传统文化的意境,把传统文化的要素抽象地概括于哲学的层面,用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内心的悲悯情怀,拓展和延伸思想的张力,透射出深邃的人文内涵,具有独特的审美视角。此次展览中喜马拉雅山脉系列,用象征的手法表现人与大自然的相互依存,用微观表达自然万物有情和谐共存的有形状态与无形情怀,呼唤人类呵护关爱有限空间。相信观众们从他的作品中能够品出源自古老游牧部落纯朴气息和时代语境相融合的艺术追求,领悟到生命“元素”散发出来的强大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