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详细地介绍了玉米大垄地膜覆盖栽培与技术分析,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高产栽培;地膜覆盖
玉米是我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种植业重要的之柱产业,近三年播种面积均在50万亩左右,三年累计总播种面积在150万亩以上,占我区总播种面积的近40%。三年平均单产为505 kg,三年累计总产75750万公斤,三年累计总产值151500万元(玉米平均单价为2.0元/kg),总创收121500万元(亩投入按照200元)。可见玉米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县经济发展和农民科技致富奔小康的关键产业。为加快农业增产技术和新成果转化,增加玉米生产的投入,提高玉米生产的科技含量和优良品种的贡献率是努力方向。今年来我们探索和示范了玉米大垄地膜覆盖栽培,现将该技术的研究与示范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1 技术要点
该技术是耕作制度改革,通过应用优质、高产、抗逆(耐密)良种,应用大垄(宽窄行、比空等)栽培,加以地膜覆盖,科学施肥为主的种植方式。它在边际效应,提高光能利用率、提高玉米产量、提高品质(降低含水量)、效益等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被证明为玉米高产再高产、增加经济效益的技术路线。
2 田间示范效果
2.1基本情况
玉米应用品种为吉单517,熟期129 d,积温2500 ℃~2600 ℃左右,在我区地膜种植有一定增产潜力,通过大量的田间调查和室内考种分析表明:地膜玉米平均亩保苗为3745.76株,无空秆,平均株距为26.88 cm,平均株高为309.75 cm。整个大田生长旺盛,无病虫危害。
经对12个不同地块和不同农户进行了抽样采点采样,共采集36个点次,每点调查面积为52 m2,总面积为1872 m2,连续采集标本20穗,进行严格的室内考种分析。
2.2、产量调查与分析
2.2.1穗部性状
该品种平均穗长为23.8 cm,最长的也不超过26 cm;平均穗粗为16.1 cm,最粗的只有17.3 cm;穗行数平均为16.33行,最多的为18行;穗型属棒状,无秃尖。
2.2.2产量性状
平均行粒数为42.75个,最高的达47.3粒,穗粒数平均为699.1个,最高的穗粒数达756粒;百粒重平均为40.53 g,最高的只有43 g;平均穗粒重为282.13 g,最高的只有295. 2 g;平均亩产为955.03 kg,其中最高亩产为1063.7 kg和1032.20 kg。
2.3增产效果
项目田平均亩产为955.03 kg,比对照田平均亩产的603.95 kg,亩增产351.08 kg,增产58.13%。
2.4经济效果
项目田亩产值为1337.04元,比对照田平均亩产值的845.53元,亩增产值491.51元,增加58.13%。项目田平均亩收入为941.29元,比对照田平均亩收入的577.53元,纯增收363.76元,增收62.99%。
2.5产投比
项目田的亩投入为395.75元,比对照田平均亩投入的268元,亩增加投入127.75元,增加投入47.67%;项目田公斤粮成本为0.4144元,比对照田的公斤粮成本0.4440元,降低了0. 0296元,降低6.667%;项目田的公斤粮效益平均为0.986元,比对照公斤粮平均效益的0.956元,增加了0.030元,增加3.138%;产投比分别为1 : 3.785和1 : 3.155,比差为1 : 0.63,项目田的产投比比对照田的产投比提高19.97%。
3 技术建议
在开发玉米地膜生产中,首先必须加大投入,提高科技含量和优良品种的贡献率。
3.1选择良种
玉米大垄地膜覆盖栽培要选紧凑型、高光效和适密的高产高效良种,在我区可以选择熟期在130~135 d的晚熟品种,由于目前的日照、积温都在不断增加,否则浪费了充足的日照和有效的积温,同时也降低了效益。
3.2合理施肥
在施肥上必须做到肥量足,尤其要加大农肥的施入,并做到氮、磷、钾与微量元素结合,实现平衡施肥。钾肥亩用量不应低于10 kg。一般情况亩施优质农家肥平均在2.5 m3以上,亩施种肥37 kg,其中:优质复合肥及玉米专用肥25 kg,50%硫酸钾7.5 kg,尿素2.5 kg,硫酸锌2.0 kg,亩追尿素25kg,
3.3精细整地
做到秋整地,把好整地质量关,达到播种状态,做到地平、垄平、土细。无秋整地基础的实行早春深松旋耕起垄一次完成作业,播种覆膜一次作业完成。
3.4把好播种关
地块在待播状态下,应适早播种抢积温,我县应在4月20~25日之间,种子要进行严格的药剂处理和种子包衣,要以机播和机械覆膜为主,扣膜时应拉紧,两边压土10 cm,增加透光面积,播深为3~4 cm。在干旱条件下必须浇足底水,搞好封闭除草,做到边喷药边覆膜。
3.5加强管理
首先是要及时破膜掏苗,由于我区前期气温低,可延迟到二叶一心时进行,过晚易遇终霜冻危害;其次是要随时压好地膜防风揭膜,保证墒情;三是要在4~5叶时进行拉墒沟或深松,便于接纳雨水,同时可达到散寒增温和提高土壤抗旱能力。
3.6合理化控
积极选择优质高效化控剂(建议以吨田宝为主),控制植株旺长,实现壮秆防倒和扩穗增粒,实现增产的目的,经几年的实践和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玉米经化控后可亩增产达20%~40%,增产效果十分显著。
关键词:玉米;高产栽培;地膜覆盖
玉米是我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种植业重要的之柱产业,近三年播种面积均在50万亩左右,三年累计总播种面积在150万亩以上,占我区总播种面积的近40%。三年平均单产为505 kg,三年累计总产75750万公斤,三年累计总产值151500万元(玉米平均单价为2.0元/kg),总创收121500万元(亩投入按照200元)。可见玉米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县经济发展和农民科技致富奔小康的关键产业。为加快农业增产技术和新成果转化,增加玉米生产的投入,提高玉米生产的科技含量和优良品种的贡献率是努力方向。今年来我们探索和示范了玉米大垄地膜覆盖栽培,现将该技术的研究与示范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1 技术要点
该技术是耕作制度改革,通过应用优质、高产、抗逆(耐密)良种,应用大垄(宽窄行、比空等)栽培,加以地膜覆盖,科学施肥为主的种植方式。它在边际效应,提高光能利用率、提高玉米产量、提高品质(降低含水量)、效益等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被证明为玉米高产再高产、增加经济效益的技术路线。
2 田间示范效果
2.1基本情况
玉米应用品种为吉单517,熟期129 d,积温2500 ℃~2600 ℃左右,在我区地膜种植有一定增产潜力,通过大量的田间调查和室内考种分析表明:地膜玉米平均亩保苗为3745.76株,无空秆,平均株距为26.88 cm,平均株高为309.75 cm。整个大田生长旺盛,无病虫危害。
经对12个不同地块和不同农户进行了抽样采点采样,共采集36个点次,每点调查面积为52 m2,总面积为1872 m2,连续采集标本20穗,进行严格的室内考种分析。
2.2、产量调查与分析
2.2.1穗部性状
该品种平均穗长为23.8 cm,最长的也不超过26 cm;平均穗粗为16.1 cm,最粗的只有17.3 cm;穗行数平均为16.33行,最多的为18行;穗型属棒状,无秃尖。
2.2.2产量性状
平均行粒数为42.75个,最高的达47.3粒,穗粒数平均为699.1个,最高的穗粒数达756粒;百粒重平均为40.53 g,最高的只有43 g;平均穗粒重为282.13 g,最高的只有295. 2 g;平均亩产为955.03 kg,其中最高亩产为1063.7 kg和1032.20 kg。
2.3增产效果
项目田平均亩产为955.03 kg,比对照田平均亩产的603.95 kg,亩增产351.08 kg,增产58.13%。
2.4经济效果
项目田亩产值为1337.04元,比对照田平均亩产值的845.53元,亩增产值491.51元,增加58.13%。项目田平均亩收入为941.29元,比对照田平均亩收入的577.53元,纯增收363.76元,增收62.99%。
2.5产投比
项目田的亩投入为395.75元,比对照田平均亩投入的268元,亩增加投入127.75元,增加投入47.67%;项目田公斤粮成本为0.4144元,比对照田的公斤粮成本0.4440元,降低了0. 0296元,降低6.667%;项目田的公斤粮效益平均为0.986元,比对照公斤粮平均效益的0.956元,增加了0.030元,增加3.138%;产投比分别为1 : 3.785和1 : 3.155,比差为1 : 0.63,项目田的产投比比对照田的产投比提高19.97%。
3 技术建议
在开发玉米地膜生产中,首先必须加大投入,提高科技含量和优良品种的贡献率。
3.1选择良种
玉米大垄地膜覆盖栽培要选紧凑型、高光效和适密的高产高效良种,在我区可以选择熟期在130~135 d的晚熟品种,由于目前的日照、积温都在不断增加,否则浪费了充足的日照和有效的积温,同时也降低了效益。
3.2合理施肥
在施肥上必须做到肥量足,尤其要加大农肥的施入,并做到氮、磷、钾与微量元素结合,实现平衡施肥。钾肥亩用量不应低于10 kg。一般情况亩施优质农家肥平均在2.5 m3以上,亩施种肥37 kg,其中:优质复合肥及玉米专用肥25 kg,50%硫酸钾7.5 kg,尿素2.5 kg,硫酸锌2.0 kg,亩追尿素25kg,
3.3精细整地
做到秋整地,把好整地质量关,达到播种状态,做到地平、垄平、土细。无秋整地基础的实行早春深松旋耕起垄一次完成作业,播种覆膜一次作业完成。
3.4把好播种关
地块在待播状态下,应适早播种抢积温,我县应在4月20~25日之间,种子要进行严格的药剂处理和种子包衣,要以机播和机械覆膜为主,扣膜时应拉紧,两边压土10 cm,增加透光面积,播深为3~4 cm。在干旱条件下必须浇足底水,搞好封闭除草,做到边喷药边覆膜。
3.5加强管理
首先是要及时破膜掏苗,由于我区前期气温低,可延迟到二叶一心时进行,过晚易遇终霜冻危害;其次是要随时压好地膜防风揭膜,保证墒情;三是要在4~5叶时进行拉墒沟或深松,便于接纳雨水,同时可达到散寒增温和提高土壤抗旱能力。
3.6合理化控
积极选择优质高效化控剂(建议以吨田宝为主),控制植株旺长,实现壮秆防倒和扩穗增粒,实现增产的目的,经几年的实践和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玉米经化控后可亩增产达20%~40%,增产效果十分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