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秧苗管理
(一)立苗
立苗期保温保湿,一般温度控制在30℃左右,超过35℃时应揭膜降温。相对湿度保持在80%以上。遇到大雨要及时排水,避免苗床积水。
(二)炼苗
一般在秧苗出土2厘米左右时揭膜炼苗。揭膜原则:由部分至全部逐渐揭;晴天傍晚揭,阴天上午揭;小雨雨前揭,大雨雨后揭;日平均气温低于12℃时不宜揭膜。温室育秧炼苗温度,白天控制在20~25℃,超过25℃通风降温;晚上低于12℃要盖膜护苗。
(三)水肥管理
先湿后干,秧苗三叶期以前,保持盘土或床土湿润不发白。移栽前控水,促进秧苗盘根老健。根据苗情及时追肥。
(四)病虫害防治
秧苗期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做好防治工作。同时,应经常拔除杂株和杂草,保证秧苗纯度。
(五)秧苗标准
适宜机械化插秧的秧苗应根系发达、苗高适宜、茎部粗壮、叶挺色绿、均匀整齐。参考标准为:叶龄为3叶1心,苗高12~20厘米,茎基宽不小于2毫米,每苗根数12~15条时最佳。
三、机械化插秧
机械化插秧具有定苗定穴、栽深一致等特点。
(一)大田质量要求
机插水稻采用中、小苗移栽,耕整地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机械化插秧作业质量,要求田块平整,田面整洁、上细下粗、细而不糊、上烂下实、泥浆沉实,水层适中。
综合土壤的地力、茬口等因素,可结合旋耕作业施用适量有机肥和无机肥。
整地后保持水层2~3天,进行适度沉实和病虫草害的防治,即可薄水机插。
(二)秧块准备
插前,秧块床土含水率40%左右(用手指按住底土,以能够稍微按进去为宜)。
将秧苗起盘后小心卷起,叠放于运秧车上,堆放层数一般以2~3层为宜,运至田头应随即卸下平放(清除田头放秧位置的石头、砖块等,防止粘在秧块上,打坏秧针),使秧苗自然舒展;做到随起随运随插,避免烈日伤苗。
双膜育秧应按插秧机作业要求切块起秧,将整块秧板切成适合机插的标准秧块,宽为27.5~28厘米、长为58厘米左右。
(三)插秧作业
1.插秧前的准备
插秧作业前,机手须对插秧机做一次全面检查调试,各运行部件应转动灵活,无碰撞卡滞现象。转动部件要加注润滑油,以确保插秧机能够正常工作。
装秧苗前须将空秧箱移动到导轨的一端再装秧苗,防止漏插。秧块要紧贴秧箱,不拱起,两片秧块接头处要对齐,不留间隙,必要时秧块与秧箱间要洒水润滑,使秧块下滑顺畅。
按照农艺要求,确定株距和每穴秧苗的株数,调节好相应的株距和取秧量,保证每667平方米(1亩)大田适宜的基本苗。
根据大田泥脚深度,调整插秧机插秧深度,并根据土壤软硬度,通过调节仿形机构灵敏度来控制插深的一致性,达到不漂不倒,深浅适宜。
选择适宜的栽插行走路线,正确使用划印器和侧对行器,以保证插秧的直线度和邻接行距。
2.插秧作业质量
机械化插秧的作业质量对水稻的高产、稳产影响至关重要。作业质量必须达到以下要求:
漏插:指机插后插穴内无秧苗。漏插率小于或等于5%。
伤秧:指秧苗插后茎基部有折伤、刺伤和切断现象。伤秧率小于或等于4%。
漂秧:指插后秧苗漂浮在水(泥)面。漂秧率小于或等于3%。
勾秧:指插后秧苗茎基部90°以上的弯曲。勾秧率小于或等于4%。
翻倒:指秧苗倒于田中,叶梢部与泥面接触。翻倒率小于或等于4%。
均匀度:指各穴秧苗株数与其平均株数的接近程度。均匀度合格率大于或等于85%。
插秧深度一致性:一般插秧深度在0~10毫米(以秧苗土层上表面为基准)。
四、大田管理
(一)施肥
肥料种类和施肥量与当地的常规栽插相似。基肥为有机肥和无机肥结合施用;分蘖肥宜分多次施用;穗肥以促花肥和保花肥相结合,以促花肥为主。
(二)管水
栽后及时灌浅水护苗活棵,栽后2~7天间歇灌溉,扎根立苗。活棵分蘖期浅水勤灌,促根促蘖;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及时晒田,以“轻晒、勤晒”为主;拔节孕穗期保持10~15天浅水层,其他时间采用间歇湿润灌溉;抽穗扬花期保持浅水层;灌浆结实期干湿交替,防止断水过早。(全文完)(农业部)
(一)立苗
立苗期保温保湿,一般温度控制在30℃左右,超过35℃时应揭膜降温。相对湿度保持在80%以上。遇到大雨要及时排水,避免苗床积水。
(二)炼苗
一般在秧苗出土2厘米左右时揭膜炼苗。揭膜原则:由部分至全部逐渐揭;晴天傍晚揭,阴天上午揭;小雨雨前揭,大雨雨后揭;日平均气温低于12℃时不宜揭膜。温室育秧炼苗温度,白天控制在20~25℃,超过25℃通风降温;晚上低于12℃要盖膜护苗。
(三)水肥管理
先湿后干,秧苗三叶期以前,保持盘土或床土湿润不发白。移栽前控水,促进秧苗盘根老健。根据苗情及时追肥。
(四)病虫害防治
秧苗期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做好防治工作。同时,应经常拔除杂株和杂草,保证秧苗纯度。
(五)秧苗标准
适宜机械化插秧的秧苗应根系发达、苗高适宜、茎部粗壮、叶挺色绿、均匀整齐。参考标准为:叶龄为3叶1心,苗高12~20厘米,茎基宽不小于2毫米,每苗根数12~15条时最佳。
三、机械化插秧
机械化插秧具有定苗定穴、栽深一致等特点。
(一)大田质量要求
机插水稻采用中、小苗移栽,耕整地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机械化插秧作业质量,要求田块平整,田面整洁、上细下粗、细而不糊、上烂下实、泥浆沉实,水层适中。
综合土壤的地力、茬口等因素,可结合旋耕作业施用适量有机肥和无机肥。
整地后保持水层2~3天,进行适度沉实和病虫草害的防治,即可薄水机插。
(二)秧块准备
插前,秧块床土含水率40%左右(用手指按住底土,以能够稍微按进去为宜)。
将秧苗起盘后小心卷起,叠放于运秧车上,堆放层数一般以2~3层为宜,运至田头应随即卸下平放(清除田头放秧位置的石头、砖块等,防止粘在秧块上,打坏秧针),使秧苗自然舒展;做到随起随运随插,避免烈日伤苗。
双膜育秧应按插秧机作业要求切块起秧,将整块秧板切成适合机插的标准秧块,宽为27.5~28厘米、长为58厘米左右。
(三)插秧作业
1.插秧前的准备
插秧作业前,机手须对插秧机做一次全面检查调试,各运行部件应转动灵活,无碰撞卡滞现象。转动部件要加注润滑油,以确保插秧机能够正常工作。
装秧苗前须将空秧箱移动到导轨的一端再装秧苗,防止漏插。秧块要紧贴秧箱,不拱起,两片秧块接头处要对齐,不留间隙,必要时秧块与秧箱间要洒水润滑,使秧块下滑顺畅。
按照农艺要求,确定株距和每穴秧苗的株数,调节好相应的株距和取秧量,保证每667平方米(1亩)大田适宜的基本苗。
根据大田泥脚深度,调整插秧机插秧深度,并根据土壤软硬度,通过调节仿形机构灵敏度来控制插深的一致性,达到不漂不倒,深浅适宜。
选择适宜的栽插行走路线,正确使用划印器和侧对行器,以保证插秧的直线度和邻接行距。
2.插秧作业质量
机械化插秧的作业质量对水稻的高产、稳产影响至关重要。作业质量必须达到以下要求:
漏插:指机插后插穴内无秧苗。漏插率小于或等于5%。
伤秧:指秧苗插后茎基部有折伤、刺伤和切断现象。伤秧率小于或等于4%。
漂秧:指插后秧苗漂浮在水(泥)面。漂秧率小于或等于3%。
勾秧:指插后秧苗茎基部90°以上的弯曲。勾秧率小于或等于4%。
翻倒:指秧苗倒于田中,叶梢部与泥面接触。翻倒率小于或等于4%。
均匀度:指各穴秧苗株数与其平均株数的接近程度。均匀度合格率大于或等于85%。
插秧深度一致性:一般插秧深度在0~10毫米(以秧苗土层上表面为基准)。
四、大田管理
(一)施肥
肥料种类和施肥量与当地的常规栽插相似。基肥为有机肥和无机肥结合施用;分蘖肥宜分多次施用;穗肥以促花肥和保花肥相结合,以促花肥为主。
(二)管水
栽后及时灌浅水护苗活棵,栽后2~7天间歇灌溉,扎根立苗。活棵分蘖期浅水勤灌,促根促蘖;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及时晒田,以“轻晒、勤晒”为主;拔节孕穗期保持10~15天浅水层,其他时间采用间歇湿润灌溉;抽穗扬花期保持浅水层;灌浆结实期干湿交替,防止断水过早。(全文完)(农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