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帽子”戴多久?

来源 :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vic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红豆不同,是在劳作合作基础上的资本合作。我们大家拥有这个公司的股权,既是劳动者,又是股东,在现阶段来讲,这种模式是最有力量的,最切合实际的。”
  “中国的情况比较特殊。一个企业的发展环境需要有领导的支持,这涉及到企业合理的生存问题。”
  “职业经理人目前在国际上来讲好一些,因为完善的社会环境、制度,完善的个人教育,但是在中国这都不具备。中国的职业经理人很多的道德水平相对来说还不是很高。”
  
  为什么周家没控股?
  
  《英才》:中国有句古训,居安思危。你觉得红豆现在主要有什么危机?
  周海江:我想红豆公司肯定存在危机,因为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规模越来越大,而人才队伍的建设、管理上的进一步提升相对要滞后一些。
  《英才》:说到人才,我们了解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你们创业的8个元老现在执掌着红豆8家公司的大印,这其中包括你。在红豆的高层管理中,几乎看不到后来者,我想知道,这样的高层管理人员格局是不是在一定程度上排斥人才的进入呢?
  周海江:这8家公司的总裁的确是开始创业的几个人,他们构成了红豆集团的主体,但并不是说在其他高级岗位就没有后来进入公司的高级管理人才,2000年我父亲曾经花了100万的年薪从加拿大请来一名总经理。
  《英才》:这些元老一直对红豆不离不弃,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周海江:最主要的还是公司的制度设计比较好。红豆原来是一家典型的苏南乡镇企业,一切都是集体的,好像这个企业是大家的。后来红豆改制了,改成了股份制,有人说这个企业是一个人的。现在看来,这两种角度都有问题。我不知道其他地区的人是怎么想,在苏南,如果说一个企业是一个人的,那么这个人的积极性肯定是很高的,但是其他人的积极性就不一定很高了,古人云:财散人进,财进人散。如果只有一个人有股权,那么这个企业的员工是不会把它当做自己的事业来干的。
  现在我们采取的制度是什么呢?就是让下面的干部全部都参与股份,大家有了股份以后,既圆了当老板的梦,又把这个企业当做自己的企业来看。比如说我们在没有改制的时候,我们的销售科长、技术科长这些人,给他奖励太少,就不愿意干了。当时我们就想奖励太少的确不行,那么给你十万块钱的奖励。但是这个销售科长也不来,为什么呢?他买了20台机器,自己当老板了。红豆是做服装的,门槛很低,员工自己要创业的话非常简单。正是因为我们有股权分配,有文化理念,所以大家一直抱得这么紧,因为大家的股权捆在一起,利益绑在一起。
  《英才》:你怎么定义红豆的公司体制?你父亲发明了一个概念,叫“新集体企业”。
  周海江:我的定义很简单:股权制。
  《英才》:但很多人说起现在的红豆集团,都以为是周家的家族企业。你怎么理解?
  周海江:我认为我们红豆的股权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股权制,这个股权制比较适合中国的现在。什么道理呢?现在其他公司的股份制,主要是外面的人或者团体参与,股东来自四面八方,是一种劳动资本的合作,而不是劳动的合作,很多股东不参与公司的管理,只是投资分红。我们红豆不同,是在劳作合作基础上的资本合作。我们大家拥有这个公司的股权,既是劳动者,又是股东,在现阶段来讲,这种模式是最有力量的,最切合实际的。
  《英才》:但是现在红豆已经是一家上市公司了,你不可能要求每个股东都是公司的劳动者,或者是管理者,很多人只能是投资,然后分红。
  周海江:这只是红豆股份有限公司一部分,其他七个部分依然是劳动者和投资者的统一体。刚才讲的是一个优势,第二个优势是我们的股份制不是大一统的股份制,我们是一小块一小块的股份制,8家公司的资本中,集团公司占了60%的股份,40%的股份由这些公司里面的中高层管理者拥有。
  《英才》:那60%的股权归谁呢?
  周海江:放在总公司60%的股份依然由很多股东构成,我们只是把股权分成两块。上面有一块,下面又有一块,这样做的目的是强化责任意识与权利意识。
  《英才》:不管是国内的经济学家还是国外的经济学家,都在提倡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权明晰。
  周海江:但是我们的集体是新的,这个新的集体是由很多的私人协同组成的一个股份制企业。这在本质上应该是私营的,是大家持股的一个企业,不是一个集体性的企业。
  《英才》:既然如此,为什么周家没控股?
  周海江:从一开始,我父亲就反对一个人控股,所以现在的红豆不是一个人控股,而是有一个控股层。
  《英才》:既然你们周家没有控股,周家如何得来的管理权?
  周海江:从某种角度来讲,应该说我跟我父亲的股权加起来在全公司是最大的。
  《英才》:占多少?
  周海江:我跟我父亲,还有我弟弟,加起来可能是15%左右。
  
  接班人如何选定的?
  
  《英才》:为什么你们要采取这样一种中庸的产权结构?有谁限制红豆的家族化吗?
  周海江:这个原因说来话长,可能与我父亲的经历、信仰、心态有关,很复杂,不是一句两句可以说清楚的。
  《英才》:红豆给外人的感觉在结构上有一些集体经济的色彩,但是在管理上却有明显的家族痕迹?
  周海江:可能我父亲是主席,我是副主席,家庭关系摆在那里,所以很容易就得出结论。但是我想说的是,我本人并不是在我父亲发展起来以后才到这里来的,我是跟他一起来创业,一起把红豆发展起来的。
  《英才》:问题不仅仅是你,还有你弟弟,你老婆,你弟媳妇,都在红豆的高级管理层,所以大家认为红豆是家族企业是有道理的。
  周海江:是有一点这样的影子,不过我还是认为我们的公司是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按照规范的企业制度来运作,是很不错的股份制企业。
  《英才》:家族企业,至少在产权上是清晰的,如果红豆老是用所谓的“新集体经济”来给自己戴“红帽子”,反而让人看不懂。
  周海江:不过我还是觉得现在的这个模式比纯粹家庭控制的要好得多。比如说杜邦,他的家族股份也是3%多,很少了。看一个公司有没有实力,不是看谁控制的股权比例有多少,而是看整个规模的大小,发展能力的高低。
  《英才》:你当时担任董事会第一副主席,是谁任命的?
  周海江:董事会一致通过。
  《英才》:如果你不是董事长的儿子,继承红豆权柄的可能性有多大?
  周海江:关于接班人的问题,肯定很多人关心,事实上我认为红豆的模式是比较成功的。这个模式不光是私营企业,其他的企业都值得参考和学习。很多企业选接班人,不好把握。你如果在副总经理当中选择,成功的机率可能50%都不到。那么怎么样确保成功,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模式,把集团的副总经理、副董事长、党委副书记通通都分下去,每人管一块,分成8块。我父亲当时就明确,8个人,资源是一样多的,十年下来,看谁发展的规模大,谁发展得好,就由这个人来负责以后集团核心权力的接班。
  《英才》:你是说,在8个人当中,你做得最好?
  周海江:当然。
  《英才》:有个人叫戴克新,是红豆南方橡胶公司的总经理,集团的董事,听说他能力也不错。
  周海江:对。
  《英才》:在8家公司里,他的效益比你的公司好还是差?
  周海江:他的利润可能暂时比我好一点,但是他的规模不如我大,从后劲来说不如我大,有的计算口径也不太一致。
  《英才》:既然他的效益比你好,为什么他没有接任董事局第一副主席这个位置呢?
  周海江:戴总是非常使个性的人。
  《英才》:你觉得你的优势在哪些方面?
  周海江:比如说在整个集团发展的思路上,在指导下面企业当中,我积累的理论知识和宏观把握能力要比他强得多。
  《英才》:他的学养没你好?
  周海江:他是实干型的。
  《英才》:他有意见吗?
  周海江:没有。
  《英才》:在红豆,你父亲个人的魅力是强大的。
  周海江:有一点。
  《英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周海江:比如股权问题,他对自己股权的问题根本不在乎,只在乎企业的发展。他甚至讲过把他的股权通通拿出来,谁接任这个董事局的主席他就把这个股权给谁。
  《英才》:这话别人会产生怀疑的,肯定是你接任了,明摆着就是把他的股份给你。
  周海江:不是这个意思。我父亲要在中国创立出一种叫董事长股权的制度,谁接任董事局主席,公司给他20%的股权。父亲还有一层意思,他将来离任的时候,他个人的股权是不带走的。
  
  父子冲突在哪里?
  
  《英才》:我观察到你和你父亲还是有区别的,你父亲在每个场合都强调“新集体经济”,甚至强调公有制。但是你觉得红豆公司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以私有为主体,是很多私人组成的私有企业。
  周海江:对。
  《英才》:你觉得你们之间的差别主要在什么地方?
  周海江:他是从一个特殊的年代走过来的人,受党的教育这么多年,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这么多年,一直都在按照集体企业的思维操作,传统的东西比较多一些。我经常跟他交流,我们现在的体制跟个人参股是不一样的,集体融资的概念已经过时了,当然这种有融资色彩的制度也有有利的一方面,甚至取得的效果跟规范的股份制取得的效果是一致的,所以,我跟我父亲在一个问题上是一致的,不是一个人要富裕,而是大家一起来富裕,共同富裕。
  《英才》:在工作方法上呢?因为观念上的差异,你跟父亲会经常有冲突吗?
  周海江:如果我认为我的方法更符合实际,更具有现代科学性,我会坚持我的方法,父亲也会理解我。
  《英才》:举个例子。
  周海江:比如说百万年薪招聘总经理的问题。我认为就目前的中国国情这是不成熟的。但是父亲认为整个集团发展很快,希望找一个职业经理人提升公司的管理,我知道父亲是要在人才上有所突破,但我当时就表示了反对意见。
  《英才》:害怕这个外面来的职业经理人影响你在公司的地位吗?
  周海江:不是。职业经理人目前在国际上来讲好一些,因为完善的社会环境、制度,完善的个人教育,但是在中国这都不具备。1997年,我在美国学习的时候,观察到美国的职业经理人阶层是非常有秩序的,比如说他今天去玩了,打私人电话,绝对不会拿公司的电话卡来打私人电话,绝对是拿自己的电话卡。但是目前中国的职业经理人很多的道德水平相对来说还不是很高。
  我举个例子,有个朋友他买了几条轮船,规模大了,就聘了一名经理人,让他管这些轮船。过了不久,有人反映说他老是把乱七八糟的发票捡来报销。朋友很生气,说这样吧,我给你一些钱,你不要再去捡发票了。
  《英才》:你有没有想过,你父亲为什么一定要去找一名职业经理人呢?
  周海江:我父亲的思维在某些方面非常领先,在这个问题上,他一直认为我们这些人还需要锻炼,而从外部引进一个很有才华,很有能力的有着国际化管理背景的人才来管理集团,对于我来说,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怎样运用政治资源?
  
  《英才》:说到学习,你曾经去过中央党校学习,是这样的吗?
  周海江:是的,我参加了中央党校27期培训班。
  《英才》:你自己想去的还是公司安排的?
  周海江:当时红豆是国务院120家改革的试点企业,所以我参加了中央党校第27期培训班。
  《英才》:这次学习有什么收获?
  周海江:最起码的感受是中央党校人才济济。说实话,以前没跟这些人接触过,一接触,发现并不是人们想像的那样,这些人层次非常高,他们做人处事都很深刻,协调能力强,平衡能力强。同时我发现,中央党校的思想非常解放,不是外界议论的如何保守,这里的人敢讲敢做。
   《英才》:他们多是从政一方、主管一方的官员,这些人应该对你公司的经营、市场方面有所帮助。
  周海江:是的,他们经常抽时间到我这里来看,给我们一些指导,这些都是高层次的。而且对我来讲,无论是在公司的方法上,还是在个人的认识上,他们对我是很有帮助的。
  《英才》:跟他们直接做生意吗?
  周海江:做生意不多。
  《英才》:比如说你的产品要打入某一个地区,有没有找过他们,他们给你帮助没有?
  周海江:应该说还是有帮助的。
  《英才》:看来你到中央党校学习的确受益匪浅,听说你弟弟也去学习过,你父亲为他争取的机会?
  周海江:去过。
  《英才》:你弟弟跟你比,谁在中央党校的感悟更深一些?
  周海江:可能我跟我弟弟不一样,我弟弟可能跟着就把这个关系用来做生意,我则是把他们当朋友,在思想上进行一些交流,精神层面多一些。
  《英才》:你觉得你跟你弟弟有什么区别?
  周海江:他一直在市场上摸爬滚打,在抓市场方面比我可能更准、力量更强。在宏观的把握上面我觉得比他强。
  《英才》:周鸣江现在也是公司的高层之一,平时你管他吗?
  周海江:也要管他。
   《英才》:我看了红豆的宣传资料,里面有很多你父亲和领导人的合影,而且很醒目,显示出你们非常看重政治资源。
  周海江:我是这样看的。中国的情况比较特殊。一个企业的发展环境需要有领导的支持,这涉及到企业合理的生存问题。我举一个小例子,像我们这种企业,因为有领导的支持,各方面找麻烦的很少。
  《英才》:比较起来,温州人跟你们苏南人很不一样,温州的企业家往往忽视这些,第一,它产权很清晰,绝对的家族企业;第二,他没有跟政府跟领导取得特别依赖的关系,而是集中精力做市场。反之,我在苏南看到的更多是政府的影子。
  周海江: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小企业主要精力是在市场上面,大企业必须要为这个企业创造很好的发展环境。如果企业做大了,在产业的导向,政策的理解上,政府的支持很重要,我坚持认为,没有政府支持,你要做这么大的企业,很难。
  
  未来的红豆往哪儿走?
  
  《英才》:因此在产权上你们并没有指向家族化,私有化,说的好听一点是中庸,说的不好听一点,是不是在你们的内心有着一种莫名的恐惧?
  周海江:我不明白你的意思。
  《英才》:在个人利益保障方面,你和你父亲似乎一直有着某种担心,这是导致你们采取目前这样的公司治理结构的最大原因。我算了一下你的收入,一是工资,二是奖金,三是分红。你工资是多少?
  周海江:倒不是很多,一个月几千元。
  《英才》:你有海外学习的背景,有十几年在国内企业摸爬滚打的经验,如果你是职业经理人,别人要聘你,你的年薪不会低于100万。
  周海江:我还有股权分红这块,还有奖励这块。
  《英才》:你有多少钱?
  周海江:这个?反正我现在这样讲吧,我有1000多万股。1000多万股,经过我们的资产评估以后,每一股就是具体的多少钱。
  《英才》:那你自己觉得在中国富翁排行榜可以有你的一席之地吗?
  周海江:在国内的排行榜,我觉得我个人还排不上。
  《英才》:你觉得你对公司的贡献跟你的利益成正比吗?
  周海江:应该说还算正常吧。
  《英才》:对于周家的股权比例问题,你有什么打算?
  周海江:暂时没有考虑。
  《英才》:你不觉得你的内心深处有一点点遗憾吗?
  周海江:我们现在正考虑股权相对集中的问题,看来你们对红豆研究得很深啊。
  《英才》:你对红豆的最终定义是建立一个科学的,适合现代经济发展规律的制度,或者干脆说,你未来要带领红豆走向私有化。这应该是你的理想吧?
  周海江:我的理想是再通过20年的奋斗,这个企业在我手里能成为世界500强。
  《英才》:这是一个宏观的远景,你在体制方面的构想是什么?
  周海江:我觉得应该是一个现代股份制的模式,可能我会控股。
  《英才》:一定会控股?
  周海江:对。
其他文献
他们,想人所不敢想,在冰天雪地,在荒郊野岛设“局”,引人入胜。  他们,能人所不能,促成政商巨鳄同台谈经论道,撮合产学大佬共桌谋篇布局。  他们在关系圈中长袖善舞。  他们在人脉圈中草船借箭。  在达沃斯论坛、财富论坛的光环诱惑下,他们不惜血本用资金、资源、关系反复煸炒一样东西——人气。  有了人气,他们的梦想就会开始变成真实……
期刊
“不能因为自己的方法在瑞士、在美国管用,就要让别人去适应自己,认为它是惟一的放之四海的办法,只要能达到同样的目的,方式可以有相应的改变。”  刘保罗办公桌的对面挂着一副用狂放的字体写的名句;“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他说自己最崇敬的人就是岳飞。身为一个出生在香港,却大半辈子“周游列国”的他,对职业经理人的体会已经超越了民族和国家的制约。从1963年起,他的从业经历跨越了机械设计、会计师事
期刊
“挑选好的投资项目很不容易,所以分析人就比较重要。当我看到一个民营或国营企业的老板举止行事如同皇帝一样,独断专行,基本上就意味着合作的不可操作性。”  “在道德层面上,瑞士银行一直恪守着‘沉默是金’的原则,被认为是全球最令人信赖的银行。所以,世界上约有四分之一的个人财富被存放在我们的金库里。”瑞士信贷银行中国大区总裁布克曼一边讲,一边用手不停地拂着裤子上并不存在的灰尘。  其实,瑞士银行为客户“保
期刊
“我从一个长线思维的人逐渐变成了一个中线思维的人,某种程度上,中国人这种做事的风格看起来更有效率些。”  也许是源于儿时对飞行的热切感受,瑞士国际航空公司中国区总经理柯勒说每次看到红底白十字的瑞航航班起飞或降落时,心中都会涌动起难于言表的激动。  追溯新成立的瑞士国际航空公司的历史,不得不从曾闻名于世的瑞士航空集团说起。  在专业领域,瑞士航空以“先行者”著称,早在33年前他们就率先引进了航空服务
期刊
“中国人有时候不假思索开步就走;香港人会想一下去哪里再迈出步伐;而新加坡人往往考虑再三,却仍在原地徘徊,这一性格上的缺点让我们失去了不少机遇。”  自称改革家的新加坡新工产业管理服务私人有限公司(简称新工产业管理)董事经理林兆宗,声言18年前就已经开始了改变。“当时,市场环境很严峻,公司决定只负责高技术和专业知识含量高的服务工作,其他服务从市场购买,因此‘放’四五千人到外面去。” 公司只保留200
期刊
齿轮火车小心翼翼地把游客们拉到海拔3454公尺高的少女峰上。此地是欧洲最高的火车站,对于一个初到瑞士的游客来说,攀登阿尔卑斯山,饱览美景绝对是件赏心悦目的事情。  在一次瑞士达沃斯论坛的专题会上,东道国瑞士联邦主席奥吉也提到了“登山”。但他的那番话却有着醉翁之意:“现在,许多瑞士人对经济全球化抱有一种抵触情绪,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们在全球化的过程中自身利益受到了损害,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奥吉指
期刊
“我是首批进入华融资产公司的员工之一,当时信息科技部只有3个人,除此以外,什么东西都没有。”艾军是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信息科技部总经理,他的主要职责,是为这家注册资本金为100亿元、要处理4000多亿不良资产的公司提供信息技术支持,同时还要承担业务统计工作。  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于1999年10月,信息科技部的工作则是从2000年才正式展开。“当时有不少软件公司找上门来,说在短期内就可以帮我们
期刊
在香港经济持续性调整中,恒生指数连跌三年,蓝筹公司业绩欠佳,本土企业步履维艰,投资者的情绪普遍看淡,商家对未来的信心低沉依然。但从几家曝光不多的香港中小型公司身上,仍可清晰地看到凭借人员、战略和运营三个核心流程的积极操作,企业也能在逆境中应对裕如。   依据净资产额判断,德永佳、爱高集团、大家乐、叶氏化工、创科实业、嘉利国际和城市电讯等7家公司当为典型的香港中小型企业,虽然他们涉足业务领域不
期刊
耶鲁大学2000年毕业典礼上,甲骨文软件公司CEO官拉瑞·艾里森言出惊人:“……说实话,今天我站在这里,并没有看到1000个毕业生的灿烂未来;我没有看到1000个行业的1000名卓越领导者;我只看到了1000个Loser(失败者)。你们感到沮丧,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我,这个行星上第二富有的人,是个退学生,而你不是;因为比尔·盖茨,这个行星上最富有的人,是个退学生,而你不是;因为保罗·艾伦,这个行
期刊
荷兰很小,以至于荷兰人自己也不否认这一点。本土诗人弗罗曼这样描述它:“谈话等于向人脸上呵气,打手势如同对人挥拳。人们为笑声所震惊,分不出亲近与仇恨。”诗人易犯的错误往往是从个人的角度看待周围的一切。然而,“上帝造海,荷兰人造陆”却是世人对荷兰人公允而客观的评价。  不容置疑的是,世界上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东印度公司就诞生在荷兰。在中国的皇帝们沿着内陆的运河游山玩水之际,“海上马车夫”们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