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人人都恨它!刚刚启用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新LOGO是个失败案例吗?

来源 :国际博物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songzhao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整合市场推广策略,将博物馆所有相关的品牌象征、图像、信息等整合在一起,有助于化解市场传播和市场推广中存在的曲解问题。……服务基本是无形的,而博物馆发现,将无形的产品有形化效果十分显著。……一座博物馆的标识(LOGO)可用作博物馆服务和体验的有形表示。
  ——《博物馆市场营销与战略》,尼尔·科特勒、菲利普·科特勒、温迪·科特勒著,雷虹霁、潘守永译,译林出版社2016年即将出版。
  纽约人人都恨它!
  刚刚启用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新LOGO是个失败案例吗?
  总体来说,大名鼎鼎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最近实在是有点儿闹心。他们于近日正式公布了本馆的全新LOGO,人们非常熟悉的那个经典的“M”字符型标识自此退出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一款颇具70年代杂志风的“THE MET”标识。而这个标识,已于2016年3月1日——也即昨天,正式启用。
  左:自1971年起使用的老版LOGO
  右:最新发布的新款LOGO
  Wesley Stuckey在Facebook上发布动图,展现了大都会logo的变化
  “我们讨厌新LOGO!”
  大都会新logo一经公布,外媒就炸了。随手截出的新闻标题的画风基本都是这样的↓
  “……巴士车祸现场”
  还是车祸……这次是火车……
  “这奏是个错误……”
  “纽约人讨厌它……”
  “我们有话要问……”
  “妥妥掉粉……”
  拉了几页搜索记录,正面评论寥寥,满屏都是纽约人抑制不住的火气:这是个灾难!这是“图形设计失败的经典案例”!纽约乐评人及建筑学艺术批评家贾斯丁·戴维森(Justin Davidson)的评论被疯转,他说:
  (在这个新Logo中,the Met变成了THE MET,两个挤扁的大红字堆在一起。整个看来,就像一辆紧急停车的双层巴士,乘客们挤成一团。还有更糟的——這个Logo的整个上半部分竟然是个毫无意义的“the”。)
  “我们热爱老LOGO!”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似乎完全不符合大都会新老logo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当这个鲜红的新logo开始在各大媒体曝光时,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怀念起原先那个颇为经典的“M”标志。这个“M”来头不小,可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其整体元素是从卢卡·帕西奥利修士(Fra Luca Pacioli)著、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设计插图的木刻古书《神奇的比例》(Divina Proportione)中摘取的。在这个设计中,字母“M”覆盖在一个圆形和一个方形之上,每条衬线都贴合不同的小圆圈。这个造型也能回溯到达芬奇著名的维特鲁威人(Vitruvian Man)巧妙的几何比例。(参见Artnet News)
  卢卡·帕西奥利修士所著《神奇的比例》中由达芬奇设计的字母M(1509)
  ? Courtesy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Vitruvian Man
  大都会的声明以及设计师的愤怒
  面对几乎一边倒的舆论压力,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官方于上月19日发布声明,对新logo作出了解释,全文如下(点击图片可看原图):
  声明是诚恳的,结果也是不容改变的:新Logo的推行势在必行!同时在数字资源方面,网站等也将启用全新设计。结尾可谓整个声明的重点,大都会明确对“为何选择这个新logo”做出了回应:
  “新logo代表了简单、大胆与不争——The Met就是这样一个向所有人敞开大门的地方。”
  而媒体和观众们对于大都会的这项声明似乎依然并不买账,特别是广大的设计师们——这些平日里意气风发而又被客户折磨得死去活来的艺术家们,显然对于这个作品最终入选,有着一肚子气。
  设计师们的疑惑在于,新logo的设计来自于知名的Wolff Olins设计事务所。作为一家专业的设计公司,这个作品真的能称之为合格吗?还是我们都没有get到某些(显然大都会官方已get到的)隐藏的点?
  当然,不管大家如何纠结这两个版本的LOGO究竟哪个更好,新版LOGO已悄然全面登陆大都会博物馆的方方面面了。改变已经发生,争议也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淡去,而这个新LOGO——以及大都会近期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将会给这座举世瞩目的博物馆、给博物馆界带来怎样的影响,才是大家持续关注的视线所在。
  参考资料:
  HERE’S THE MET’S STATEMENT ABOUT ITS NEW LOGO
  We Have One Big Question For Everyone Behind The Met Logo Redesign
  New Met Logo Isn’t Winning a Lot of Fans
  Metropolitan Museum Changes Logo, Chaos Ensues
  Designers react to Wolff Olins' new Metropolitan Museum logo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s New Logo Is a Typographic Bus Crash
其他文献
「访英之旅」绝对是上周的大热新闻,礼炮马车,奢华晚宴,球星自拍,霸屏一周妥妥的~ 当然了,在广大小伙伴被彭女士的时尚秀美得不要不要的时候,英方此次据称提前一年就开始准备的国宴,也的确吸引了不少注意。讲真,除了「料理黑洞」与大腐国这两个(似乎永远玩不腻的)梗之外,英国还有哪些值得我们津津乐道的点?  由英国埃塞克斯郡科尔切斯特和伊普斯维奇博物馆与南京博物院联合举办的「乔治王时代:1714—1830年
期刊
根据2010年Horizon Report: Museum Edition,未来4年内将在博物馆流行和成熟起来的科技应用包括:  ·2011年:手机和社会化媒体 (Mobile/Social Media)  ·2013年:增强现实与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Augmented Reality/Location-based Services )  ·2015年:基于手势的运算和语义网(Gesture-ba
期刊
9月7日,纪录片《纯真的记忆:奥尔罕·帕慕克的博物馆与伊斯坦布尔》(Innocence of Memories: Orhan Pamuk's Museum and Istanbul)在第72屆威尼斯电影节上首映。自此,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土耳其作家费里特·奥尔汗·帕穆克(Ferit Orhan Pamuk)构建的纯真博物馆已有了三种存在形式:2008年出版的书、2012年落成的博物馆以
期刊
1  博物馆办展览,需要出展览图录,通常还是花钱出。这时,出版社的编辑就成为天然的乙方。然而,如果仅仅满足于组稿,收稿,排版,印制,收钱,那只能算是一个合格的文字编辑。只有不断地敢于挑战甲方,在博物馆各种压力下发声,才有可能做出不一样的展览图录。  策展与策书的过程是有许多共同点的。同样都是围绕一个主题,组织材料,搭建框架,寻找合适的表现形式,最终提供精神产品。同样要兼顾学术性与可看/可读性,也都
期刊
摘要:和谐社会的提出是党对三大规律进一步深化认识的结果。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这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的结果;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扩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四位一体,这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经验的深刻总结与提升;把构建和谐社会当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经验的总结与对社会动力与平衡机制运行规律的进一步揭示。
期刊
2015年,全球哪家博物馆拥有最多访客? The Art Newspaper在一年一度的博物馆和展览参观人数调查报告中为我们揭晓了答案。  1  最受欢迎博物馆篇  据各个博物馆提供给这份杂志的数据显示,法国巴黎卢浮宫(the Louvre)依然保持着博物馆界的霸主地位,在2015年以860万人次的访问量位居榜首(门票为15欧元,约合110.64元人民币)。  图片由微君亲摄(2015年2月),当
期刊
前天推送的「英国乔治王时代|这些英式ZAKKA小物不可能这么可爱!」大家都看了吗?有没有觉得很动心呢~ 继续展览硬广时间,想要看展的童鞋,请等到本月底,就可以在南京博物院特展馆看到「乔治王时代:1714—1830年的英国社会」展咯~ 同期开幕的还有「南腔北调:传统戏曲艺术展」,具体信息都可关注南京博物院官方微信(微信号:njmuseum)了解~  今天微君将继续带大家看看乔治王时代的英国,关键词嘛
期刊
摘要: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又是农民赖以生存的主要生活资料。由于人口不断增加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加大了对非农建设用地的需求,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必须严格规范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程序,确保农村土地使用权在流转中增值和维护农民权益。  关键词: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农民权益  中图分类号:P3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05)01-0074—03
期刊
一线人员多年精心编写  各种大纲范本、合同范本集结  文博展览新手必备图书  《博物馆临时展览工作基础实务》  高红清 著  北京燕山出版社2016年4月出版  68.00元  “  博物馆是保存人类文化记忆物质载体的社会公共机构,同时也是向大众输出历史文化信息的重要场所,其文化信息输出的主要形式是基本陈列和临时展览。临时展览因其流动性和多样性,能够很好地补充基本陈列的不足;同时,临时展览的频次和
期刊
中国博物馆事业已经走过了110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值此中国第一座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诞生110周年之际,中国博物馆协会拟于2015年11月26日——28日在江苏南通召开“反思·前瞻:博物馆在中国——纪念中国博物馆事业110周年”学术研讨会。  会议由中国博物馆协会、南通市人民政府主办,江苏省博物馆学会、南通市文广新局协办,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专业委员会、南通博物苑、《中国博物馆》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