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整合市场推广策略,将博物馆所有相关的品牌象征、图像、信息等整合在一起,有助于化解市场传播和市场推广中存在的曲解问题。……服务基本是无形的,而博物馆发现,将无形的产品有形化效果十分显著。……一座博物馆的标识(LOGO)可用作博物馆服务和体验的有形表示。
——《博物馆市场营销与战略》,尼尔·科特勒、菲利普·科特勒、温迪·科特勒著,雷虹霁、潘守永译,译林出版社2016年即将出版。
纽约人人都恨它!
刚刚启用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新LOGO是个失败案例吗?
总体来说,大名鼎鼎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最近实在是有点儿闹心。他们于近日正式公布了本馆的全新LOGO,人们非常熟悉的那个经典的“M”字符型标识自此退出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一款颇具70年代杂志风的“THE MET”标识。而这个标识,已于2016年3月1日——也即昨天,正式启用。
左:自1971年起使用的老版LOGO
右:最新发布的新款LOGO
Wesley Stuckey在Facebook上发布动图,展现了大都会logo的变化
“我们讨厌新LOGO!”
大都会新logo一经公布,外媒就炸了。随手截出的新闻标题的画风基本都是这样的↓
“……巴士车祸现场”
还是车祸……这次是火车……
“这奏是个错误……”
“纽约人讨厌它……”
“我们有话要问……”
“妥妥掉粉……”
拉了几页搜索记录,正面评论寥寥,满屏都是纽约人抑制不住的火气:这是个灾难!这是“图形设计失败的经典案例”!纽约乐评人及建筑学艺术批评家贾斯丁·戴维森(Justin Davidson)的评论被疯转,他说:
(在这个新Logo中,the Met变成了THE MET,两个挤扁的大红字堆在一起。整个看来,就像一辆紧急停车的双层巴士,乘客们挤成一团。还有更糟的——這个Logo的整个上半部分竟然是个毫无意义的“the”。)
“我们热爱老LOGO!”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似乎完全不符合大都会新老logo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当这个鲜红的新logo开始在各大媒体曝光时,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怀念起原先那个颇为经典的“M”标志。这个“M”来头不小,可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其整体元素是从卢卡·帕西奥利修士(Fra Luca Pacioli)著、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设计插图的木刻古书《神奇的比例》(Divina Proportione)中摘取的。在这个设计中,字母“M”覆盖在一个圆形和一个方形之上,每条衬线都贴合不同的小圆圈。这个造型也能回溯到达芬奇著名的维特鲁威人(Vitruvian Man)巧妙的几何比例。(参见Artnet News)
卢卡·帕西奥利修士所著《神奇的比例》中由达芬奇设计的字母M(1509)
? Courtesy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Vitruvian Man
大都会的声明以及设计师的愤怒
面对几乎一边倒的舆论压力,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官方于上月19日发布声明,对新logo作出了解释,全文如下(点击图片可看原图):
声明是诚恳的,结果也是不容改变的:新Logo的推行势在必行!同时在数字资源方面,网站等也将启用全新设计。结尾可谓整个声明的重点,大都会明确对“为何选择这个新logo”做出了回应:
“新logo代表了简单、大胆与不争——The Met就是这样一个向所有人敞开大门的地方。”
而媒体和观众们对于大都会的这项声明似乎依然并不买账,特别是广大的设计师们——这些平日里意气风发而又被客户折磨得死去活来的艺术家们,显然对于这个作品最终入选,有着一肚子气。
设计师们的疑惑在于,新logo的设计来自于知名的Wolff Olins设计事务所。作为一家专业的设计公司,这个作品真的能称之为合格吗?还是我们都没有get到某些(显然大都会官方已get到的)隐藏的点?
当然,不管大家如何纠结这两个版本的LOGO究竟哪个更好,新版LOGO已悄然全面登陆大都会博物馆的方方面面了。改变已经发生,争议也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淡去,而这个新LOGO——以及大都会近期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将会给这座举世瞩目的博物馆、给博物馆界带来怎样的影响,才是大家持续关注的视线所在。
参考资料:
HERE’S THE MET’S STATEMENT ABOUT ITS NEW LOGO
We Have One Big Question For Everyone Behind The Met Logo Redesign
New Met Logo Isn’t Winning a Lot of Fans
Metropolitan Museum Changes Logo, Chaos Ensues
Designers react to Wolff Olins' new Metropolitan Museum logo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s New Logo Is a Typographic Bus Crash
整合市场推广策略,将博物馆所有相关的品牌象征、图像、信息等整合在一起,有助于化解市场传播和市场推广中存在的曲解问题。……服务基本是无形的,而博物馆发现,将无形的产品有形化效果十分显著。……一座博物馆的标识(LOGO)可用作博物馆服务和体验的有形表示。
——《博物馆市场营销与战略》,尼尔·科特勒、菲利普·科特勒、温迪·科特勒著,雷虹霁、潘守永译,译林出版社2016年即将出版。
纽约人人都恨它!
刚刚启用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新LOGO是个失败案例吗?
总体来说,大名鼎鼎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最近实在是有点儿闹心。他们于近日正式公布了本馆的全新LOGO,人们非常熟悉的那个经典的“M”字符型标识自此退出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一款颇具70年代杂志风的“THE MET”标识。而这个标识,已于2016年3月1日——也即昨天,正式启用。
左:自1971年起使用的老版LOGO
右:最新发布的新款LOGO
Wesley Stuckey在Facebook上发布动图,展现了大都会logo的变化
“我们讨厌新LOGO!”
大都会新logo一经公布,外媒就炸了。随手截出的新闻标题的画风基本都是这样的↓
“……巴士车祸现场”
还是车祸……这次是火车……
“这奏是个错误……”
“纽约人讨厌它……”
“我们有话要问……”
“妥妥掉粉……”
拉了几页搜索记录,正面评论寥寥,满屏都是纽约人抑制不住的火气:这是个灾难!这是“图形设计失败的经典案例”!纽约乐评人及建筑学艺术批评家贾斯丁·戴维森(Justin Davidson)的评论被疯转,他说:
(在这个新Logo中,the Met变成了THE MET,两个挤扁的大红字堆在一起。整个看来,就像一辆紧急停车的双层巴士,乘客们挤成一团。还有更糟的——這个Logo的整个上半部分竟然是个毫无意义的“the”。)
“我们热爱老LOGO!”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似乎完全不符合大都会新老logo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当这个鲜红的新logo开始在各大媒体曝光时,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怀念起原先那个颇为经典的“M”标志。这个“M”来头不小,可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其整体元素是从卢卡·帕西奥利修士(Fra Luca Pacioli)著、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设计插图的木刻古书《神奇的比例》(Divina Proportione)中摘取的。在这个设计中,字母“M”覆盖在一个圆形和一个方形之上,每条衬线都贴合不同的小圆圈。这个造型也能回溯到达芬奇著名的维特鲁威人(Vitruvian Man)巧妙的几何比例。(参见Artnet News)
卢卡·帕西奥利修士所著《神奇的比例》中由达芬奇设计的字母M(1509)
? Courtesy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Vitruvian Man
大都会的声明以及设计师的愤怒
面对几乎一边倒的舆论压力,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官方于上月19日发布声明,对新logo作出了解释,全文如下(点击图片可看原图):
声明是诚恳的,结果也是不容改变的:新Logo的推行势在必行!同时在数字资源方面,网站等也将启用全新设计。结尾可谓整个声明的重点,大都会明确对“为何选择这个新logo”做出了回应:
“新logo代表了简单、大胆与不争——The Met就是这样一个向所有人敞开大门的地方。”
而媒体和观众们对于大都会的这项声明似乎依然并不买账,特别是广大的设计师们——这些平日里意气风发而又被客户折磨得死去活来的艺术家们,显然对于这个作品最终入选,有着一肚子气。
设计师们的疑惑在于,新logo的设计来自于知名的Wolff Olins设计事务所。作为一家专业的设计公司,这个作品真的能称之为合格吗?还是我们都没有get到某些(显然大都会官方已get到的)隐藏的点?
当然,不管大家如何纠结这两个版本的LOGO究竟哪个更好,新版LOGO已悄然全面登陆大都会博物馆的方方面面了。改变已经发生,争议也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淡去,而这个新LOGO——以及大都会近期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将会给这座举世瞩目的博物馆、给博物馆界带来怎样的影响,才是大家持续关注的视线所在。
参考资料:
HERE’S THE MET’S STATEMENT ABOUT ITS NEW LOGO
We Have One Big Question For Everyone Behind The Met Logo Redesign
New Met Logo Isn’t Winning a Lot of Fans
Metropolitan Museum Changes Logo, Chaos Ensues
Designers react to Wolff Olins' new Metropolitan Museum logo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s New Logo Is a Typographic Bus Cr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