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发展

来源 :中国汽车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40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各界的质疑声中,自主品牌还是坚强地走了过来,这个过程有快乐,更有烦恼,技术的小过硬已成了自主品牌发展的硬伤,可喜的是,越来越多自主品牌已经开始了技术上的攻坚战。此外,通过记者对自主品牌企业的调进发现,这些企业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纷纷走出了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但是目的只有一个,希望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做大做强自己,在市场上争得自己的声音,在品牌中斩获自己的荣誉。
  
  一汽奔腾——树大好乘凉
  
  一汽曾是传说中的自主品牌“江湖老大”。红旗汽车承载了无数的历史荣耀,但那是属于历史的。更有说法红旗品牌价值50亿元,但那只是无形的。在现实中,红旗仍是卖不动的。
  一汽先是成立研发和销售独立的红旗事业部,并且铺设独立的红旗4s店网络,但这只是一厢情愿的“豪华梦”。一年后,红旗事业部撤销,红旗销售并入奔腾网络当中,这宣告了红旗第一次崛起的失败。或许这几年,红旗需要沉默一段时间了。红旗问题在于,不是靠将一些高端技术购买回来,再拼装起来就是豪华车了,而在于是否能用现代豪华汽车品牌理念去包装、推广,而获得高端消费者的认同。中国还没有出现高端汽车品牌,红旗尝试的失败并不为耻。
  不过,一汽奔腾倒是异军突起。独特的营销手法,高性价比车型,让奔腾B70在严峻的2008年仍然取得销售5万辆的好业绩,不禁令人侧目。奔腾销售掌门人葛树文属低调实干型,几乎从不接受媒体采访,一心一意做好奔腾。今年奔腾B50上市,其是否能延续B70的奇迹,业内拭目以待。一汽奔腾在不久前发布了清晰的产品序列,B30和890都在研发当中。奔腾品牌,似乎让一汽掌门人徐建一看到了新的希望。
  
  吉利——“品”字形战略序列
  
  作为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代表性企业之一,吉利汽车的市场形象一直被人描绘为低价劣质。产品形象不好,在市场上便卖不出好价钱,企业就不能盈利,产品就得不到提升。如何走出这个恶性循环的怪圈,是吉利提出战略转型最重要的背景原因。
  吉利高调宣布战略转型后,花数百万元巨资换标。按照品牌规划,吉利的全部产品将分属三个品牌:熊猫属“全球鹰”品牌,与之并列的将有CD-1,NL-1,CE-1和CE-2,上海将采用“上海英伦”品牌,未来还有TX-5、SL-1,NC-2等;另有一个高端品牌“帝豪”,产品有GC-1、FE-1、FE-2、HL—1、GL—1等。“全球鹰”是一个入门级的轿车平台,偏时尚、重个性:“上海英伦”比较经典,“帝豪”则是一个中高档车品牌。三大品牌构成未来吉利的产品群。
  吉利副总裁、吉利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金良从市场销售的立场出发,解释这种品牌划分的“理论基础”,是“用一升大的量器装一升米”,就是量体裁衣,一个品牌占有一套网络,一个网络只销售一个品牌。这样,在同一城市就可以有三五家经销商,就能更多地占有市场资源,每个品牌都有清晰的市场定位,各卖各的车,不会出现同门竞争。
  
  奇瑞——“弯道超车”
  
  奇瑞是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中,首家累计产量突破一百万辆大关的企业。还在1999年12月18日,首辆奇瑞轿车下线之时,许多人并不看好奇瑞,认为撑不了多长时间。没想到短短几年,奇瑞一举跻身于中国十大汽车厂家之列。
  从第1辆车到第20万辆,奇瑞用了53个月;从第20万辆到50万辆,奇瑞用了23个月,而从第50万辆到100万辆,奇瑞仅用了17个月。这标志着奇瑞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也标志着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正在由学习阶段步入不断成熟阶段。
  7月份,奇瑞延续前一阶段的辉煌销售战绩,以3.48万辆的销售成绩,继续全线飘红。这是奇瑞继取得首季过10万、累计逾1.50万、4月同比增幅30.5%的优异成绩后,再度稳居自主品牌汽车销量排行榜首位。
  探究奇瑞今年一系列辉煌业绩的成功因素,不少的业界专家一致认为,有大环境的推动,也有奇瑞自身的努力。今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振兴汽车产业的政策,为汽车生产和销售创造了一个良好发展的大环境。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自国家全面实行1.6L及以下车辆购置税减半政策施行以来,小排量汽车一跃成为黄金车型,出现久违的热销。
  针对市场的变化,以生产经济型、入门型、节能型汽车为主的奇瑞汽车,凭借“弯道超车”的战略,迅速适应市场,抓住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从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开始,以“精细营销,赢在09”为指导思想,积极开拓市场,形成一片热销的局面,连续取得了可喜的销售成绩。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销售公司总经理马德骥表示,让奇瑞汽车在2009年取得优异的销售成绩的,还要归功于奇瑞一系列全新营销战术的推出,如对奇瑞来说,即抓住“汽车下乡”这个难得的市场机遇,全面进入具有发展潜力的边线城市和农村市场,从决胜终端的角度出发,大力在各级县乡级市场开拓新局面。
  马德骥还表示,针对全国各地不同的区域特点,奇瑞为各大区经销商量身定做各分区域的营销策略,如针对山西市场的“赢冀划”,广东省的“卓粤计划”等一系列推陈出新的营销手法,让广阔农村中的消费者真正受惠,而奇瑞A3,瑞虎09款等多款脍炙人口的精品车型,更是为奇瑞打赢区域市场攻坚战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从而实现了二三级市场的全面突围。
  
  比亚迪——严把品质关
  
  显然,国家出台的各项汽车产业扶持政策在市场层面已经取得初步成效,自主品牌正成为政策的受益者,并在过去数月中大举发力。
  全系产品热销奠定比亚迪产业增长冠军。根据乘联会统计数据显示,比亚迪7月全系车型一共销售3.17万辆,取得了国内自主品牌轿车销量亚军的位置,旗下各款在售车型销量均位居所处细分市场的前列。其中,单车销量冠军F3在比亚迪全系车中继续处于主导地位,并有继续增长的趋势,精品小车FO上市之初曾触及月销万辆的高点,之后销量也基本维持在5000辆以上,成为目前比亚迪主要的销量贡献车型,该车的热销受小排量政策推动十分明显。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去年曾一度遭受市场冷遇的F6以及F3R两款车型,销量亦有大幅度的回升。F6继一季度销量首度突破4000辆后,更是一路走高,成为中高级车领域最为畅销的车型之一。而F3R也取得了不错的销售成绩,在两厢车市场为自主品牌占据了一席之地。各款车型均衡发力令比亚迪整体的销售结构更趋合理,未来市场空间有望进一步扩大。
  比亚迪相关人士就此表示,把握政策机遇对他们而言是非常基础的一课。只有深刻理解了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并积极做出响应,企业才能顺应时势取得更大的市场成功。今年以来,比亚迪汽车取得非常骄人的业绩,其快速增长势头也成为当下汽车产业振兴政策的最好诠释。
  产品品质的稳定也助比亚迪夯实了热销 基石,就在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把握市场机遇的同时,拥有lT精细化,高密度化生产经验的比亚迪,在汽车制造上也将品质控制视为最核心的竞争力。
  影响汽车制造的主要是两大要点:一是在研发过程中的技术开发设计水平,二是在制造过程中的工艺制造水平和质量保证能力。目前,比亚迪专门制定了“整车741”项目,来提升汽车的品质。该项目从汽车的研发到生产直到最后的销售环节,都制定了严格的品质监查体系,确保每一辆车的每一个部位的品质都达到高标准,提高整车的品质。目前,比亚迪的品质控制能力已达到合资品牌的水准。
  作为耐用消费品的一种,汽车销售长期以来受口碑影响相当明显。一款车能在市场上长盛不衰,归根结底与其出色的产品品质以及良好的市场口碑密切相关。F3的长期热销恰好证明了这点。连续四年,F3—再刷新销售纪录,最终成为所处细分市场的销量冠军。而目前各车型的全面发力,也证实了比亚迪在品质管理体系里面获得的巨大成功。
  如果说比亚迪全系车型热销有秘诀,那归根结底无非两句话靠品质和超值赢口碑,靠口碑赢销量。在经过了上海车展的展示后,比亚迪以新车在下半年继续发力。
  
  长安——加快海外布局
  
  随着奔奔伊朗建厂项目的正式启动,长安向海外大进军的步伐悄然迈出。习惯在海外战略宣传上低调的长安,转而高调公布自己的一揽子海外计划,足以带给业界无限的遐想,长安的海外战局已经悄然发力。
  的确,伊朗项目只是长安大力推行的海外建厂计划中的冰山一角。长安汽车国际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品牌总监杨世春告诉记者:“除了这个中东项目,我们还在非洲、东欧、南美,东南亚4个地区进行选点和布局。目前,马来西亚的工厂设备早在5月底已经调试完毕,而非洲等地的工厂选址已经完成。”
  “到2010年长安要实现200万辆的产销目标,自主品牌轿车板块将打主力,而海外工厂部分又将是自主品牌板块的主力。”杨世春流露出十足的信心。
  长安制定的“8882”战略规划清晰地勾勒出了其海外布局的雏形:到2010年,长安将在海外主推8款车型、形成8大核心市场、组建8大海外生产基地及实现海外销售20万辆的目标。
  杨世春进一步解释说,推出的8款车型中4款为乘用车,分别是自主品牌长安奔奔、长安杰勋,长安CV8志翔和长安CM8:8大核心市场分别为南非、叙利亚、阿尔及利亚、哥伦比亚、委内瑞拉、俄罗斯、乌克兰和墨西哥:8大海外生产基地分别为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埃及、阿根廷、越南、伊朗、乌克兰和马来西亚。
  杨世春介绍,长安海外扩张前期的主要方式是技术输出,以后也会考虑采取合资的方式。他还透露:“在伊朗设立生产线只是第一步,下一步工作将是设立合资销售公司。”
  同时,长安已经建立起重庆,河北,江西三大出口基地,其中重庆以出口轿车、轻型载重车为主,河北以出口微型车为主,江西以出口SUV、皮卡为主。
  “到2010年,长安自主品牌汽车产销量将占整个集团总产销量的60%,而海外出口将占到自主品牌汽车销量的20%以上。”杨世春表示。
  (李佳杨、宋驻 整理)
其他文献
2000辆,这是风神$30下线10天后接到的订单数。紧张工作了4年的东风乘用车团队终于可以稍稍喘口气,东风25年来苦苦追寻的汽车梦想也随着一辆辆新车驶出工厂变得真实可触,“双飞燕”要振翅高飞了。    梦回1984  1984年,国家解除县团级以下单位不得配用轿车的规定,关闭已久、水位骤涨的闸门突然打开,几十万辆外国轿车几年间通过合法甚至并不合法的渠道源源不断地拥入,中国的汽车产业面临着被“洪水”
期刊
“东风商用车兴,十堰基地则兴。”近日,在东风商用车公司召开的庆祝建党88周年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上,东风商用车公司发布了“863”振兴计划。  在发布仪式上,东风公司副总经理,东风商用车公司总经理童东城表示:“东风商用车公司发布的‘DFCV-863’振兴计划以商用车公司的战略发展为基础,并以党委决议的形式正式发布,就是为了提高对‘DFCV-863’振兴计划的认识,强调振兴计划的严肃性和
期刊
家用汽车的发展无疑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捷与舒适,同时也为中国的汽车工业,科技及技术的发展带来了长足的进步和促进。而各车企在家用汽车研发、生产等各个流程所积累的管理经验和教训,不但能够为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带来更多的无形贡献,并带动整个汽车行业水平的提升。  私家车的发展历程是中国汽车社会生活意识确立的过程,中国车企这些年也面临着的“成长的烦恼”。这种成长的烦恼就在于如何利用自身品牌优势项目和集
期刊
随着暑气的渐渐退去,徐徐的秋风拂过,放眼望去,又到一年金秋时。  秋天,永远是丰收的同义词,农业如此,工业亦是如此。汽车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丰收与否,意义重大。由于今年年初,中国的汽车工业遇到了相对较好“播种期”,随后又是一个健全的增长期,所以,有关各方都对汽车工业在金秋丰收寄予了厚望。  今年又喜逢新中国60年华诞,喜庆的气氛早已笼罩在了中国的大地上。对于中国的汽车业来说,可谓是双喜临
期刊
8月3日,艳阳高照。  记者顶着烈日走进位于海淀区杏石口路15号的北京华日通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原本以为在这样一个炎热的下午,4s店内顾客应该不会很多,却没想到这里竟然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好不容易找到了张辉,他却用略带沙哑的声音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张辉抱歉地向记者解释说这段时间前来店里买车的顾客实在太多,现有的销售人员根本忙不过来,前几天病倒了好几位员工,公司临时决定几位高层下一线轮流值班,没想
期刊
速腾1.4TSI+DSG有望8月上市 替代原有2.0L车型  继迈腾DSG之后,大众今年又将推出另一款TSI加DSG组合新车──速腾1.4TSI+DSG,其有望在8月份左右上市。  在此前闭幕的上海车展上,一汽大众展台推出了速腾1.4TSI+DSG,这款车型将会在今年下半年上市。速腾1.4TSI+DSG采用了DSG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和1.4TSI涡轮增压缸内直喷发动机,在平均油耗和瞬间加速上都有了明
期刊
26年前,当凯美瑞第一次亮相在世人面前,便以其完美的外观设计、人性化的控制台选项、卓越的制造工艺和持久的稳定性让全世界为之惊叹。凯美瑞在中高档汽车市场的一路高歌猛进并没有阻挡住它自身进步的步伐,不断创新的性价比让它始终能够占据销量排行榜的前列。  自2006年6月上市至今,凯美瑞一直保持着畅销的势头,在中国轿车市场上已经创造了两年累计销售30多万辆的奇迹。目前,凯美瑞拥有E、G、V 三个系列9款产
期刊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新能源客车已经火了一年多了。国内各个客车生产企业纷纷上马新能源客车,但是,国内公交客运市场对于新能源产品的应用却是寥寥无几。面对生产“热”,销售“冷”的尴尬局面,一些新能源客车生产企业开始了海外淘金之旅。    “墙外”成了“香饽饽”  前不久,台湾成云汽车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台湾成云》与福田正式签订了采购75辆福田欧V混合动力新能源客车的购买意向合同,这批车将于明年2月份在
期刊
第65届全国汽配会的华丽大幕已经落下,主办方、参展商以及业内各方已经在为第66届全国汽配会在长沙的成功举办积极地准备着。但是,在金融危机下成功召开的第65届全国汽配会,依然值得我们去回味。在第65届全国汽配会上,不仅很多出口导向型企业转向国内市场的开发,而且更多的零部件企业越来越重视品牌的宣传,重量级商用车企业也纷纷加盟汽配会。此外,多场增值服务论坛的召开不仅丰富了展会内容,而且让更多的参展商从中
期刊
上一代飞度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了,时尚的外观、极佳的燃油经济性以及擅长城市路况,几乎成为了飞度的代名词。飞度经过改款后,显得更为漂亮了,是一款非常年轻的车。尤其是它的AT炫酷运动版,其各方面均衡得都不错,驾驶、动力、舒适性等,基本上都是恰到好处,没有明显的缺点。而后部空间,在这一级别的车型里显得很宽敞。    轻盈而飘逸的外形  AT炫酷运动版的外观起初是有争议,更犀利的样式让传统消费者难以接受。但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