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腊月二十八,我们村的男女老少从早上起来都在忙活着同一件事——打糍粑。洗米、浸米、蒸米、洗臼……“涮涮涮”的洗米声,“噼里啪啦”的火苗声交织在一起,像一支美妙的乐曲。我和小伙伴们像一只只快乐的小鸟在大人们忙碌的身影间穿梭。
婶婶端出一盆热气腾腾的糯米饭倒在石臼里,爸爸和叔叔抡起粑具,你一下我一下舂起来。
糯米饭捣黏后,爸爸用粑具将它卷成团,妈妈用棕叶把饭团从粑具上刮下来。我学着婶婶的样子在手上涂了些鸡蛋黄,从中拿起一坨饭团。真烫呀!我从左手放到右手,马上又从右手放回左手,来回不停地翻滚着,希望它快点凉。
妈妈在旁边催促我:“快点!糍粑要趁热才容易成形。”我顾不得手烫,用手扯了扯饭团四周,然后塞进左手的食指和大拇指间,用手一捏,挤出了一个圆嘟嘟的小球,再把它拧下来放在塑料布上。
一会儿,小球已经摆满了一桌。妈妈把早已涂好鸡蛋黄和油的塑料布盖在小球上,再将一张方桌倒压在上面。为了加压,妈妈把我抱上了方桌,我在上面不停地跳着、跺着,开心极了。
糍粑压好了,它们像一张张白净的小脸。我抢过婶婶手中的印章,给糍粑盖上了红红的笑脸。
(指导教师 刘琼 杨秋云)评委点评:
糍粑是湖南的特产,打糍粑也是年前每家每户的盛事。小作者以自己的亲身体验来写家乡“打糍粑”这一特色活动,生动、细致,有趣、有味。
婶婶端出一盆热气腾腾的糯米饭倒在石臼里,爸爸和叔叔抡起粑具,你一下我一下舂起来。
糯米饭捣黏后,爸爸用粑具将它卷成团,妈妈用棕叶把饭团从粑具上刮下来。我学着婶婶的样子在手上涂了些鸡蛋黄,从中拿起一坨饭团。真烫呀!我从左手放到右手,马上又从右手放回左手,来回不停地翻滚着,希望它快点凉。
妈妈在旁边催促我:“快点!糍粑要趁热才容易成形。”我顾不得手烫,用手扯了扯饭团四周,然后塞进左手的食指和大拇指间,用手一捏,挤出了一个圆嘟嘟的小球,再把它拧下来放在塑料布上。
一会儿,小球已经摆满了一桌。妈妈把早已涂好鸡蛋黄和油的塑料布盖在小球上,再将一张方桌倒压在上面。为了加压,妈妈把我抱上了方桌,我在上面不停地跳着、跺着,开心极了。
糍粑压好了,它们像一张张白净的小脸。我抢过婶婶手中的印章,给糍粑盖上了红红的笑脸。
(指导教师 刘琼 杨秋云)评委点评:
糍粑是湖南的特产,打糍粑也是年前每家每户的盛事。小作者以自己的亲身体验来写家乡“打糍粑”这一特色活动,生动、细致,有趣、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