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探析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17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教育作为基础教学的重要环节,开始愈来愈受社会各界的关注与重视.高中数学是高中教学当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最为关键的一门学科,高中数学教学也具有较高的难度系数.在高中数学教学当中,教师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对数学题目进行逻辑性解答,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因此教师应当高度重视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通过学生的解题环节,教师对学生学习知识的具体状况进行大致了解,从而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开展个性化教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数学能力.本文就结合数学教学实例,对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进行探索分析,以期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高中数学;解题能力;培养探析
  高中数学的知识涵盖面较广,而且每个知识点需要学生从多个方面进行灵活性的掌握.不少学生在进入高中数学学习后,还是使用初中数学的学习方法以及解题方法,因此会感觉到高中数学题目过于困难,从而丧失解题的自信心.针对于此,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培养更高水平的解题能力.教师可以针对每一章节的知识在课堂上针对相关的习题直接的讲解数学思想,让学生通过数学思想的建立将各个题目进行解答,诸如通过数形结合思想的建立,学生可以解决大部分数据问题以及几何问题;通过函数与方程结合思想,促进学生对高中数学重难点内容“函数”进行掌握.此外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帮助学生在接收到题目后正确的处理问题,还要注重学生对问题的反思.通过综合性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学生的数学能力将会得到大幅度提高.
  一、注重数形结合思想的培养
  在高中数学教学当中,提到数学解题思想,几乎每个人心中下意识的都是想到数形结合.数形结合作为最为常见的一种解题思想贯穿整个数学教学过程当中,在高中数学当中其重要作用更是不言而喻.但是不同于初小学,高中的数形结合将涵盖更多样的几何图形以及更全面的代数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呈现了数学题目的各个关系.学生将通过对这一系列已知关系与未知关系进行细致分析,从而更准确地、轻松地解决题目.高中数学的解题思想培养就应当从数形结合这一方面进行突破.
  在进行高中数学“集合”这一章节讲解时,教师就可以提倡学生使用数形结合思想对集合方面的题目进行准确且轻松地解答.比如,学生在进行解题时,可以先针对题目给出的范围,在数轴上进行表示,通过观察数轴中各个集合的交汇部分,从而求出集合之间的交集,通过观察数轴上各个集合所占的整体范围,就可以求出所有集合的并集.通過让学生对数形结合进行灵活地运用,保证了学生在解题时的思路更加清晰,答案更加准确.
  二、善于将函数与方程进行结合
  函数与方程是高中数学区别于初小学数学的重要部分,高中数学当中函数与方程占据了主要的内容,并且其难度较大.在解决不等式、数列、几何、方程等方面的题目时,函数思想甚为重要,方程思想则更多地倾向于计算类的数学题目解答.在高考试卷当中,最为主要的考察内容就是计算类型的题目,因此方程的思想是数学教学当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在进行授课时不妨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大量的练习,培养学生对于数字与函数的敏感性,从而保证学生的数学思想得以巩固.在进行高考试卷的最后第三道大题基本上就是圆锥曲线与函数的综合性习题,在对这一类型的题目进行解答时,就有必要将方程与函数进行结合,通过互相之间的关联点来达到解题的目的.针对于此,教师可以将题目拆分,单独将函数与方程分解出来,进行专项思想训练.
  三、培养学生强大的审题能力
  作为解题的开始阶段,审题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审题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学生整个解题过程的速度以及正确率.在解题之前,每个学生都有必要认真地对题目进行解读,在短时间内能够对题目当中的重要关系进行掌握,并能够对充分挖掘到题目当中的隐含条件.在进行审题能力的专项培养时,教师就可以尝试找出大量的题目,要求学生进行审题训练,在一定时间内找到题中所给出的所有解题条件.
  在进行“圆锥曲线”这一章节的解题过程当中,教师就可以找到大量的题目,要求学生对题目中的重要知识进行提炼.教师在学生阅读题目时,就可以要求学生把已知条件、关键词和问题都用特殊方式标注出来,避免学生在解题当中遗漏数学条件,从而对之后的解题产生不良影响.
  四、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解题能力
  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今天,对数学教学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需要在数学学习当中具备举一反三的解题能力.从而保证学生能够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等多方面进行进步.在解题之后,教师尽量要求学生、鼓励学生一题多解,在解决题目后还可以利用其他不同的知识进行讲解,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题目分析,并能够总结出来最优秀的解题方法.
  比如,在进行“解三角形”这一章节的讲解的过程当中,就可以尝试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题目运算.比如在进行正弦定理sinA=ac的题目解析时,就可以尝试让学生通过灵活的运用余弦定理以及正切定理地题目进行转化,通过余弦定理cosA=bc和正切定理tanA=sinAcosB转化为以余弦定理为主的题目,通过互相之间的转化,能够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更灵活的掌握,同时也能够对知识进行充足的理解.不仅仅是针对解例题这一方面,教师还应当鼓励学生在课下完成作业时也能够自主地对题目进行转化,能够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寻找出更优秀的解题方式.
  五、结 语
  本文主要是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背景下,结合相关的教学实际.分析了当前高中数学教学当中解题能力的培养方案,对针对相关的教学案例进行解题能力培养的相关策略.教师应当深知高中数学中解题能力的重要性,不断地创新教学形式,有效树立学生正确的解题思想,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解题方案.
  【参考文献】
  [1]杨云飞.波利亚解题模型在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的应用\[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2]杨江.变式训练在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的应用\[J\].高中数理化,2013(18):25.
其他文献
自去年以来,在河南、山东、安徽等北方地区,养鸡场相继出现一种以心包积液为特征的流行性疾病。经过实验室检测,其病原主要为腺病毒,发生的疾病即所谓的“心包积液综合征”。
近期迈入秋冬季节,连续多天的阴雨天气,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变大,鸡的呼吸道疾病多发,要注意呼吸道疾病的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发病原因较多,其中致病病原就有新城疫病毒、传染性
DOI:10.19392/j.cnki.16717341.201722071  摘要:市政给排水系统为城市居民正常生活提供了重要保障,然而当前我国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中存在着大量问题,对于给排水效果的提升极为不利,对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也非常不利。基于此,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以给水系统、排水系统及污水系统为对象对其规划设计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的建议,供大家参考
欧盟委员会在最新发布的月度报告里调低了2015/16年度(7月到6月)欧盟玉米的饲料用量数据,因为小麦的饲料消费前景改善,导致玉米饲料消费需求相应受到制约。
摘 要:天气学基础知识课程中开展范例教学有重要意义,范例教学中范例的选取和设计是开展此类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结合天气学基础知识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学员实际情况,详细说明范例的选取和设计需要注意的事项,为气象部门在职人员天气学基础知识课程范例教学提供良好的建议。  关键词:范例教学;天气学;在职培训  Case selection and Design in Basic Synoptic Meteoro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地质勘探过程中应用的技术也在日益丰富与完善。诸多勘查技术中,物化探技术最具代表性,对我国矿产勘查水平的提升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极大的加快了
摘 要:统计建国以来中国煤矿事故相关数据,分析事故的发生规律,认清中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煤矿事故;规律  1 建国以来我国煤矿总体安全形势分析。  从全国煤矿死亡人数看,1960年达到一个峰值6036人,当时国家处于经济严重困难时期,对煤矿安全重视不足。从1985年至2005年的经济快速发展期,死亡人数在6000人上下浮动,1994年达到最高峰值7016人。2005年至今
摘 要:阐述了质谱示教仪的设计原理及实验方法,利用串口通信等技术,在实验教学中引入包含硬件仪器和仿真质谱系统的仿真系统,针对高校实验的需求,在丰富实验课堂教学的同时,使学生更加深刻理解质谱仪的使用方法及实验原理,同时能够较好弥补目前教学仪器缺失的现状。  关键词:质谱示教仪;串口通信;虚拟仿真;高校实验  中图分类号:TP391.9 文献标识码:A  质谱仪技术的开发在不断更新,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
摘要:工具显微镜的测量过程比较繁琐,劳动强度大,测量效率低,人为误差大。根据当前国内外同类仪器数字化的趋势,应用光栅位移测试技术、CCD摄像技术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将工具显微镜改造成为微机型工具显微镜——准自动化数字仪器。使之操作简单,具有丰富测量功能。这样既简化了操作过程、提高测量速度,又提升了测量性能。改造后的数字化显微镜能够测量处于同一平面的各种几何参数,计算距离、夹角、位置等简单的几何量以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教育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严格,我国教育体制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教学实践是教学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小学数学是小学教育的基础学科,对我国学生未来的教育和发展有突出作用,为了保证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主要对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及其构成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广大同行带来一定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能力;创新  一、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