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随着人们意识的转变,环境保护已成为所有人都不再陌生的话题。我们不仅要加大对城市硬件设施的建设,更要加强对环境建设的重视。园林建设工程主要指的是在充分考虑环境特点、植物习性等条件下,对灌木、花草、乔木等进行合理地配置,塑造某种艺术景观的工程,对其设计有效性的探讨是非常关键的。本文就将对园林设计以及种植设计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1、植物在风景园林工程中的作用
植物在园林工程中可以起到构成空间、形成一定的障景、控制私密性等作用。植物在构成园林空间时,由植物体作为物质实体围合、划分相应的空间,以植物本身的位置、大小、尺度、形态、色彩以及肌理的视觉要素来引发不同的空间感受。在园林工程中,植物还可以以其不同疏密度的叶丛,在园林中发挥相关框景以及漏景等的作用。植物在园林景观空间建构中的作用是基于植物体本身可以作为园林空间中的物质实体来构成,如建筑中的垂直面、顶平面和地平面,形成实在的或暗小性的空间限定。
2、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重点分析
2.1、种植设计的程序分析
园林种植设计的程序是贯穿于园林设计的始终,并与之相同步的。园林设计要尽早考虑种植设计。从场地的调查、到方案设计、扩初设计、直至施工图设计,种植设计都是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园林种植的主要做法是在园林施工结束后对植物就再不管不问,而园林设计意图的最终形成并不是在园林施工结束后就能够立即见效的,由于植物的生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在园林中很多植物景观的形成要经过好几年的时间才能完成,而在这个具体的完成过程中,植物会受到环境、人为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在具体的园林施工过程中所选用的一些小规格的苗木,它们往往要经历相当长时间的生长、定型才能形成相对稳定的园林景观。
2.2、种植设计的图纸表达分析
园林设计图纸是表达园林相关设计理念的主要媒介。对于植物种植的设计图纸也是通过一系列的平面图以及透视图来主要表达出来的。对于园林种植设计的技术性图纸,其主要包括有设计平面图、立面图以及详图和相关的苗木表。在这其中,对于园林种植的设计平面图,其主要是反映园林植物之间以及植物和其他园林要素空间关系的重要媒介。
4、改善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方法探讨
4.1、优化园林植被种植设计施工
要注意在园林建设中,对于种植的设计,必须要充分的考虑其近期的效果以及长远的规划。对于植物的配植要保证其科学、合理以及实用性相结合。对其栽种的设计要注意考虑相关的客观条件,比如在园林种植中,栽种的距离远有利于植物较大空间的生长,但是游人穿行于树丛之中的时候,就会存在攀折其枝叶的可能,因此可能使得整个区域产生由点到面的整体影响,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对于园林种植的设计要注意从群殴实用性出发,合理的密植植物,以此降低游人在绿地随意穿行的几率。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在园林工作中对围栏以及绿篱的替代设计,改变风景园林设计理念,以人为本,在园林绿地的边角处,增设一些健身的场地,补充相关的健身器材等等,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4.2、结合城市特点,因地制宜
在具体的园林工作中,要强化每一个细节的管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具体的工作中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的相关设计理念。我们知道每一个城市都有其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以及特色。所以对于园林相关工作人员来说,应该在园林规划设计中利用城市自身多种元素,有效拉近园林和民众的距离,让人们真正感受到园林工作的意义以及重要性。
4.3、注重设计的后期科学发展
城市园林设计项目的综合性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单一项目具备综合功能,也就是在园林工作中,一项景观设计作品在具备休闲娱乐等常规功能外,还要具备商业活动、集会、社区交流甚至防洪管理、净化污染土地等多种功能;另一方面表现在园林工作中,对于其设计与其它市政项目更为密切的配合。
4.4、植物景观具体规划
4.4.1、植物景观空间规划
现代大尺度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占有较大比重,一般性公园70%以上的陆地面积是绿化用地。因此,植物景观的空间布局结构对项目的成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构成植物景观的空间类型多样,尺度变化的范围也较大。在概念及详细规划阶段,以宏观尺度的空间疏密分布及其序列为植物景观空间规划的重点。空间疏密主要是指植物覆盖地表的程度,一般分为密林、疏林和疏林草地3类。随着现代风景园林规划尺度的增大,需求的功能越来越多,植物景观空间类型可进一步丰富、细化,以便更好地把控整个项目的植物景观基调。
4.4.2、植物景观特色规划
植物景观特色规划是丰富植物景观内容的关键。其内容包括在了解场地功能定位的基础上,结合现状分析,在适宜地段营造适宜的植物景观,构建植物景观特色分区,确定分区基调树种。植物景观特色分区是植物景观的立意表达,各特色分区之间有主次之分,同时也是一个有序的整体。在面对大尺度风景园林规划项目时,植物景观的分区规划是指导植物景观深化设計工作的有效手法之一。
4.4.3、植物景观时序规划
植物景观的时序变化是不同于其他景观要素的独特之处。时序变化包括日变化和年变化。日变化主要体现在小尺度空间内。在概念及详细规划阶段,植物景观的年周期变化是规划重点,包括季相变化和近、远景规划。将植物不同的季相景观统筹在园林空间中,通过植物不同的季相景观特征强化空间中的时序性。植物景观季相规划要与植物景观特色分区相结合,不同的特色主题对应不同的季相变化。植物景观远景规划,一般选择20年或50年作为调整节点。根据植物预期的生长速度和变化速度,对目前的植物规划提出调整建议,进行远景规划。
4.4.4、植物景观色彩规划
色彩是对植物景观欣赏最直接、最敏感的内容。在植物景观营造中,色彩不仅可以使植物景观变得更有趣,而且还可以引起人们的情绪变化。植物景观色彩规划从宏观层面确定植物色彩的基调及布局,明确植物景观主题立意。
4.4.5、植物群落结构规划
植物群落是植物景观构成的基本单元。乔灌草复层混交的自然式群落结构形式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受功能及植物景观立意需求的影响,植物群落结构形式趋于多样化,包含乔木单层结构;草本地被单层结构;乔木与草本地被、灌木与草本地被的2层结构以及乔灌草复层结构。在概念及详细规划阶段,应从宏观层面梳理植物群落结构的布局,初步确定主要植物群落结构类型的分布。植物景观概念及详细规划从宏观层面把控植物景观的整体发展方向,有力地指导下一步方案设计阶段的工作。
总之,随着可持续设计、景观都市主义等设计思潮的大放光彩,植物景观在风景园林设计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一趋势也在大量设计实践中得到证实。随着植物景观设计在整个项目设计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特别是在大尺度项目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程序和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采取正确、合理的设计原则、程序和方法,可以大幅度提高工作效能,有效地控制设计质量,保障合理的工作进度,进而更好地控制项目的实施效果。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广大园林设计师、景观师必须重视和提倡在园林建设以绿色植物造景,以植物景观为主的指导思想。以此使得以具有生命活力的生物绿色植物所组成的园林景观有效地呈现出其优美性以及实用性,最终改善人们的生态环境,使人们获得最实际的环境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朱宇. 关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探讨[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1:141.
[2]李春娇,贾培义,董丽. 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程序与方法[J]. 中国园林,2014,01:93-99.
[3]潘剑彬,李树华. 基于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适地适树理论新解[J]. 中国园林,2013,04:5-7.
[4]王跃,胡艺馨.种植设计中园林景观空间的探析[J].现代园艺,2014,12:93.
关键词: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1、植物在风景园林工程中的作用
植物在园林工程中可以起到构成空间、形成一定的障景、控制私密性等作用。植物在构成园林空间时,由植物体作为物质实体围合、划分相应的空间,以植物本身的位置、大小、尺度、形态、色彩以及肌理的视觉要素来引发不同的空间感受。在园林工程中,植物还可以以其不同疏密度的叶丛,在园林中发挥相关框景以及漏景等的作用。植物在园林景观空间建构中的作用是基于植物体本身可以作为园林空间中的物质实体来构成,如建筑中的垂直面、顶平面和地平面,形成实在的或暗小性的空间限定。
2、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重点分析
2.1、种植设计的程序分析
园林种植设计的程序是贯穿于园林设计的始终,并与之相同步的。园林设计要尽早考虑种植设计。从场地的调查、到方案设计、扩初设计、直至施工图设计,种植设计都是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园林种植的主要做法是在园林施工结束后对植物就再不管不问,而园林设计意图的最终形成并不是在园林施工结束后就能够立即见效的,由于植物的生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在园林中很多植物景观的形成要经过好几年的时间才能完成,而在这个具体的完成过程中,植物会受到环境、人为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在具体的园林施工过程中所选用的一些小规格的苗木,它们往往要经历相当长时间的生长、定型才能形成相对稳定的园林景观。
2.2、种植设计的图纸表达分析
园林设计图纸是表达园林相关设计理念的主要媒介。对于植物种植的设计图纸也是通过一系列的平面图以及透视图来主要表达出来的。对于园林种植设计的技术性图纸,其主要包括有设计平面图、立面图以及详图和相关的苗木表。在这其中,对于园林种植的设计平面图,其主要是反映园林植物之间以及植物和其他园林要素空间关系的重要媒介。
4、改善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方法探讨
4.1、优化园林植被种植设计施工
要注意在园林建设中,对于种植的设计,必须要充分的考虑其近期的效果以及长远的规划。对于植物的配植要保证其科学、合理以及实用性相结合。对其栽种的设计要注意考虑相关的客观条件,比如在园林种植中,栽种的距离远有利于植物较大空间的生长,但是游人穿行于树丛之中的时候,就会存在攀折其枝叶的可能,因此可能使得整个区域产生由点到面的整体影响,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对于园林种植的设计要注意从群殴实用性出发,合理的密植植物,以此降低游人在绿地随意穿行的几率。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在园林工作中对围栏以及绿篱的替代设计,改变风景园林设计理念,以人为本,在园林绿地的边角处,增设一些健身的场地,补充相关的健身器材等等,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4.2、结合城市特点,因地制宜
在具体的园林工作中,要强化每一个细节的管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具体的工作中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的相关设计理念。我们知道每一个城市都有其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以及特色。所以对于园林相关工作人员来说,应该在园林规划设计中利用城市自身多种元素,有效拉近园林和民众的距离,让人们真正感受到园林工作的意义以及重要性。
4.3、注重设计的后期科学发展
城市园林设计项目的综合性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单一项目具备综合功能,也就是在园林工作中,一项景观设计作品在具备休闲娱乐等常规功能外,还要具备商业活动、集会、社区交流甚至防洪管理、净化污染土地等多种功能;另一方面表现在园林工作中,对于其设计与其它市政项目更为密切的配合。
4.4、植物景观具体规划
4.4.1、植物景观空间规划
现代大尺度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占有较大比重,一般性公园70%以上的陆地面积是绿化用地。因此,植物景观的空间布局结构对项目的成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构成植物景观的空间类型多样,尺度变化的范围也较大。在概念及详细规划阶段,以宏观尺度的空间疏密分布及其序列为植物景观空间规划的重点。空间疏密主要是指植物覆盖地表的程度,一般分为密林、疏林和疏林草地3类。随着现代风景园林规划尺度的增大,需求的功能越来越多,植物景观空间类型可进一步丰富、细化,以便更好地把控整个项目的植物景观基调。
4.4.2、植物景观特色规划
植物景观特色规划是丰富植物景观内容的关键。其内容包括在了解场地功能定位的基础上,结合现状分析,在适宜地段营造适宜的植物景观,构建植物景观特色分区,确定分区基调树种。植物景观特色分区是植物景观的立意表达,各特色分区之间有主次之分,同时也是一个有序的整体。在面对大尺度风景园林规划项目时,植物景观的分区规划是指导植物景观深化设計工作的有效手法之一。
4.4.3、植物景观时序规划
植物景观的时序变化是不同于其他景观要素的独特之处。时序变化包括日变化和年变化。日变化主要体现在小尺度空间内。在概念及详细规划阶段,植物景观的年周期变化是规划重点,包括季相变化和近、远景规划。将植物不同的季相景观统筹在园林空间中,通过植物不同的季相景观特征强化空间中的时序性。植物景观季相规划要与植物景观特色分区相结合,不同的特色主题对应不同的季相变化。植物景观远景规划,一般选择20年或50年作为调整节点。根据植物预期的生长速度和变化速度,对目前的植物规划提出调整建议,进行远景规划。
4.4.4、植物景观色彩规划
色彩是对植物景观欣赏最直接、最敏感的内容。在植物景观营造中,色彩不仅可以使植物景观变得更有趣,而且还可以引起人们的情绪变化。植物景观色彩规划从宏观层面确定植物色彩的基调及布局,明确植物景观主题立意。
4.4.5、植物群落结构规划
植物群落是植物景观构成的基本单元。乔灌草复层混交的自然式群落结构形式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受功能及植物景观立意需求的影响,植物群落结构形式趋于多样化,包含乔木单层结构;草本地被单层结构;乔木与草本地被、灌木与草本地被的2层结构以及乔灌草复层结构。在概念及详细规划阶段,应从宏观层面梳理植物群落结构的布局,初步确定主要植物群落结构类型的分布。植物景观概念及详细规划从宏观层面把控植物景观的整体发展方向,有力地指导下一步方案设计阶段的工作。
总之,随着可持续设计、景观都市主义等设计思潮的大放光彩,植物景观在风景园林设计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一趋势也在大量设计实践中得到证实。随着植物景观设计在整个项目设计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特别是在大尺度项目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程序和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采取正确、合理的设计原则、程序和方法,可以大幅度提高工作效能,有效地控制设计质量,保障合理的工作进度,进而更好地控制项目的实施效果。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广大园林设计师、景观师必须重视和提倡在园林建设以绿色植物造景,以植物景观为主的指导思想。以此使得以具有生命活力的生物绿色植物所组成的园林景观有效地呈现出其优美性以及实用性,最终改善人们的生态环境,使人们获得最实际的环境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朱宇. 关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探讨[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1:141.
[2]李春娇,贾培义,董丽. 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程序与方法[J]. 中国园林,2014,01:93-99.
[3]潘剑彬,李树华. 基于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适地适树理论新解[J]. 中国园林,2013,04:5-7.
[4]王跃,胡艺馨.种植设计中园林景观空间的探析[J].现代园艺,2014,1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