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与地坛》看散文写作的真情与滥情

来源 :颂雅风·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smi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与地坛》是“写真实、说真话的散文革命”中脱颖的一匹骏马,它感悟生命的永恒和宇宙的不息超越了一般的抒情述景散文,是浩瀚篇章中的夺目明珠。
  关键词:我与地坛 大散文 真情 滥情
  《我与地坛》是作者在苦难病痛中生活的呕心之作。作者史铁生在青年下乡时就发现疾病,后双腿残疾靠轮椅生活,病痛的折磨让他一度消沉,活动范围的局限使得附近的地坛成为他常去之处。幽静的地坛,残酷的现实,对个体情感和生命意义的冷峻思索,使作者思想超越了个体命运的挫折和苦难,进而感悟生命的永恒和宇宙的不息,使得此文超越了一般的抒情述景散文,成为浩瀚篇章中的夺目明珠。在借物抒情甚至是“借物歌德”类散文主导的年代,《我与地坛》无疑是另类,使人们恍然原来散文还可以这样写。
  《我与地坛》1991年发表,一些散文选本与小说选本都将此文列入,经过一段时间沉淀后才被大家公认为是散文。这与大散文的兴起、散文题材的多样性更广泛多少有些关系。擅长写小说的史铁生很清楚小说的写作可以虚构,而《我与地坛》倾诉的是作者的所思所感、所见所闻,作者是按散文的思路来写作发挥的,如果按小说去对待显然与作者的写作意图完全两样。这就是写作时“虚”与“实”的不同,《我与地坛》是作者将多年来的经历、思索用饱含情感、直指心灵的文字展现,只有散文才是展现真情实感的合适载体。
  1949年后的整体文学创作是被束缚后的平庸,思想解放后最先喷薄的是诗人激情的头脑,小说家当仁不让地跟上。“伤痕”带动了老一辈作家的反思,巴金在经历过苦难后深刻反思,呼唤人性,从而引发了一场写真实、说真话的散文革命。“假大空”的所谓散文没有了市场,让散文一下子就找准位置开始复苏。但这种复苏短暂而单薄,很快被当时此起彼伏的文学热潮掩映,直到《文化苦旅》横空出世掀起的热潮让文化散文成为散文的主流,也让散文由文学配角成为主角,经济市场的及时回应让更多作者加入到散文的写作中。
  同时期贾平凹提出“大散文”推动了文化散文的创作。贾平凹的大散文一说不仅是指题材广泛,还意指境界大。题材广泛自不必说,散文创作早已跳出杨朔式特殊时代散文的窠臼,转而进入到百花齐放春满园的热闹场面,一些擅长写小说、诗歌等文体的作家闲暇之余也笔耕散文,让散文创作争奇斗艳。名家大家用老练深厚的写作技巧在谋篇构思、文字精巧方面让文化散文创作的厚度和高度不断增强。但文化散文以及国学热的浪潮,让一些缺乏底蕴的人纷纷跟风,为赋新词强说愁,钻进故纸堆里搜罗扫荡,市面上充斥了不少挂着“文化”游荡的散文作品。大散文对散文文体要求的宽松化让理论界及一些作者自觉性的试图“规范”散文文体落空。散文成了筐,筐里东西装杂乱了就需要整理,会发现许多文化散文已经泛滥到“滥情”的程度了。这种过于追求大题材与大感情的文章往往能引起崇拜知识的青年读者共鸣,但理性读者在表象的亢奋过后却发现没有多少回味的内容,尤其是眼中总是充斥这种除了人物、情节不同,叙事方式雷同却缺乏个体体验和心灵渗透的文化散文会产生審美疲劳,人毕竟不能持续亢奋。许多名家的文化散文,一味用过度抒情的笔法堆砌编排史料,通篇文章以个人偏好为导向高歌猛进。更可怕的是诸多文化散文成了“文化陷阱”,缺乏考证的史料、对历史人物尤其是政治人物不假思索的褒贬,很容易落下硬伤,被人指责。
  散文究竟要不要回归真情,答案是必要的。在1980年代林非先生针对一段时期以来的散文“假大空”现象提出了真情实感论,引起了关于散文真情实感的讨论,真情实感被当作散文的本体性要求给散文创作带来理论导向。当然任何一种理论的提出总有质疑者,孙绍振老师就对真情实感论提出强烈质疑。林非先生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真情实感论是及时而必要的,有进步意义,对这个观点林非先生并没有过多进行深入阐释,多年后他也感到遗憾。文学创作与理论没有终极真理,在不断的实践、质疑中碰撞后再回首思索,会去重新理解真情实感论。文学作品是作者主观意识思索后按照一定文体规范通过文字来表达所思所想,这决定了文学作品存在主观性,不能狭义地将真情实感定义为客观再现,即使是报告文学也存在艺术加工。对散文创作的真情实感关键在“情与感”的真,可以虚构但不能虚伪,可以夸张但不能夸大。这种虚构与夸张要限制在写作技巧性的范畴,写作者如果主观不能掌控虚构与夸张的度,那不如直接去构思小说或者诗歌。
  什么是经典文章?经典文章就是可以让人读许多遍,若干年后依然可以回味,能带给人美感的文章。经典需要时间的沉淀选筛,各种评奖及选本评选的文章通常是按官职、名气排序,这样的所谓“经典”只能蒙蔽许多素养不高的爱好者。而读《我与地坛》时会被张弛有序、开合穿插的步调带动进入的精美画面,读完余味悠长,掩卷长思,这才是经典的精妙处。当年被认为篇幅过长,如今对比有些大而无当、长而拖沓的文化散文,《我与地坛》就愈显精美。
  参考文献:
  [1]孙绍振.从文体的失落到回归和超越[J].名作欣赏,2008(23).
  [2]林非.散文创作的昨日和明日[J].文学评论,1987(3).
  [3]史铁生.我与地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汉中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语言艺术缤纷多彩,情感表达需要语言传达,个体的喜怒哀乐同样在语言中得到体现。作为教师更是时刻离不开语言媒介,好的语言运用及表达更能在课堂中发挥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也只有多运用语言艺术,充分发挥言语中的微表情、微动作,才能更好地服务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受到课堂学生的欢迎。  关键词:语言艺术 微表情 微动作 课堂教学  中华民族语言丰富,各族人民语言各异,都在人们生活中发挥了积极连通彼此的作用
期刊
摘要:自唐宋以来,诗词一直都是古代文人抒发情感、表达思想的最佳载体,其意蕴深远、文化厚重,累计了两千年来汉字文化的艺术美、精神美和情感美,是现代人品味古人情怀,寻求思想共鸣的良好途径。在当代教育体系下,学生需要从小接受古诗词的熏陶,读古人之风骨,品文人之精神,对于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即探析小学阶段的古诗文鉴赏技巧。  关键词:古诗词 鉴赏 意境  古诗词是汉语文学中的精华,其格
期刊
摘要: 本文通过对《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的解读,深入解析中小学书法教学既要承载语文教学中的“写字”功用,还需要兼顾普及书法文化传承和提高审美能力的作用。同时分学段进行书法教学的有效分析与思考,阐述中小学书法教学中“书写意识”的转变是十分有必要的。  关键词:书法教学 书写意识 实用与审美  2019年1月17日北京市中考《考試说明》发布,北京市将在今后的中考语文学科中,增加对书法基础文化常识
期刊
摘要:本文开宗明义对校园书法教学自定义,在指出由于当今社会的负面影响而必须强化校园书法教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的基础上,联系笔者长期进行学生书法教学和参与组织学校开展“书法进校园”活动的实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同时根据实践提出了书法教学四大方面的思考性启示。  关键词: 校园 书法教学 思考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净化校园语言文字环境,全面提
期刊
摘要:书法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瑰宝,传神地展现着文人墨客的艺术情操和个性风骨。在大学教育体系中设置书法教学,是大学生掌握书法知识、感受书法魅力、汲取艺术精华、弘扬民族文化的有力途径。课堂上,教师应注重实践教学,结合校内外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形式,以达到提升学生书法水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大学 实践教学 书法课堂 运用分析  对于大学生的培养,重点在于素质教育,因而书法教学是整个大学教育体系中不
期刊
摘要:美术是艺术教育中比较宽泛的一个学科,其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为学生的艺术思维发展开辟途径,为他们将来的生活创造艺术氛围和应用空间。因此,美术教学的意义非凡,教师必须要掌握美术教学的核心目标,为学生学习制造更加舒适的环境。本文即以《学习服装的色彩搭配》一课为例,探析在多元教学视角下美术教学的设计与应用途径。  关键词:多元教学 美术教学 色彩搭配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期刊
摘要:纵观古今,似乎越是优秀的诗人,经历越是坎坷,最伟大的诗人往往不是居于庙堂之上的掌权者,而是壮志难酬、郁郁寡欢的可怜人。李太白空有满腹经纶却始终无法接近权力的中心;杜子美心怀天下,可这天下却不容他,饥寒甚至夺去了他的幼子;而苏东坡,在诗作成就上虽比不上太白的浪漫洒脱、开创一代先河,也比不上子美以诗写史,录人间疾苦,但他的诗别有一番滋味,融合了儒释道三种思想,达到了极高的精神境界。  关键词:苏
期刊
摘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人们生活的精神家园。新时代下,我们应明确群众文化产生的历史渊源以及现如今的发展趋势,明确其创新策略,从而对群众文化的协同治理进行深入思考,在坚守文化阵地同时,丰富群众文化活动,推动基层群众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达到坚定文化自信的目的,实现群众文化治理的现代化发展。本文针对新时代群众文化的协同治理与创新策略展开了以下研究。  关键词:新时期 群众文化 协同治理 创新策略 
期刊
摘要:美术课堂教学不仅是学生学习美术技能的重要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和美育的有效途径。教师营造美的课堂氛围,展现美的教学艺术,精选美的教学资源,运用美的教学方法,学生才会去欣赏美、体验美,进而能表达美。  关键词:美术 美感 课堂教学  美术课堂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阵地,能激发学生追求美、感知美、创造美。怎么实施美感教学呢?本文将围绕笔者去年上过的《创意粘土青花瓷瓶》(以下简称“本课”)课堂
期刊
摘要:非遗传统技艺是历代先辈留给我们的历史瑰宝,对于继承和发扬我国优质文化与传统技艺有着无可取代的作用。利用博物馆展陈的方式将其深刻内涵以及精湛工艺展示出来,不仅对于提升我国人民文化自信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还对丰富我国传统技艺保存形式、推动我国传统技艺现代化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博物馆 展陈模式 探究  “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这是习近平总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