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介绍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颅内血肿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Y2-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选择合适病例,在CT下定位或根据CT片定位后确定穿刺点及靶点,将微创针钻入血肿。若为硬膜外血肿或脑内血肿,在抽除血肿液体部分后注入血肿溶解剂;若为亚急性或慢性血肿,无论硬膜外、硬膜下血肿无需使用血肿溶解剂。结果:本组1例因硬膜外血肿较大改行开颅手术,1例巨大硬膜外血肿合并严重原发性脑干损伤死亡,3例基底节区出血,出血量大且延误时间>1天死亡外,其余均在术后短期内神志、意识及肌力都得以迅速改善,无继发出血及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微创穿刺引流术在治疗颅内血肿,尤其是亚急性或慢性血肿中疗效确切、创伤小、操作简单,值得应用。
关键词 微创穿刺引流术 颅内血肿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20.023
资料与方法
2007~2009年采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颅内血肿126例,男118例,女8例;硬膜外血肿16例;硬膜下血肿或积液91例,其中单例74例,双例17例;高血压脑出血11例,所有病例均存在神志、意识障碍和(或)对侧肢体肌力减退,年龄8~82岁。
治疗方法:患者入院后即开放静脉通道,保持呼吸道通畅。高颅压症状明显者20%甘露醇125ml+呋噻咪10mg快速静滴。及时剃发、备皮;在CT下或根据CT定位确定穿刺点及靶点。确定穿刺点及靶點的原则为:穿刺点应避开头皮重要血管及颅内重要静脉窦及动脉血管等重要结构。穿刺点确定后选择长短适中的穿刺针,若无合适穿刺针,穿刺针过长时则使用限位器;消毒、铺巾。在穿刺点作局部麻醉,在助手帮助下将微创针套入手枪式电,检查电工作是否正常、微创针有无摆动,沿假想的穿刺平面将针垂直于靶点迅速钻入血肿,剪断针钻连接,取掉针尾盖帽,放入针形血肿粉碎器,连接引流管、袋。若为双侧血肿则以同法穿刺另一侧血肿。抽除血肿液体后,视血肿情况决定是否使用血肿溶解剂。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神志、瞳孔变化,并记录引流量,视引流情况重复使用血肿溶解剂及使用生理盐水冲洗,直至CT复查,证实血肿消失,拔除微创针[1]。若拔针后有脑脊渗漏,则加压包扎,一般1~2天即可停止。拔针后继续观察至少3~5天即可出院。
结 果
本组126例病例,1例急性硬膜外血肿因血肿大、年老体弱且合并严重原发性脑干损伤死亡;3例高血压基底节出血,因出血量大且延误时间超过1天死亡;1例作为术前减压转开颅手术外,其余病例均在术后短期内神志、意识、肢体肌力迅速改善,无严重并发症及后遗症发生。参照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本组优良率>92%[2]。
讨 论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交通条件的改善,建筑坠落及交通事故所引发的颅内血肿日趋增多。颅内血肿占闭合性颅脑损伤的8%~10%,占重度颅脑损伤的40%~50%。其中硬膜外血肿在闭合性颅脑损伤的发生率为2%~3%,约占外伤性颅内血肿的30%;硬膜下血肿在闭合性颅脑损伤中占5%~6%,在颅内血肿中占50%~60%[5]。伤后3周以上出现血肿症状者称慢性硬膜下血肿,占颅内血肿10%左右,是较常见的颅内疾患,年发病率(1~2)/10万,老年人约16.5/10万。传统手术存在风险高、创伤大、失血多、对大脑皮层及深部扰动大、治疗费用高等缺点,且遗留颅骨缺损等后遗症。微创引流术则有方法简单、创伤小、操作要求不太高、仅需局部麻醉,术后恢复迅速、治疗费用低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年老体弱、不能耐受传统手术的患者,尤其是亚急性或慢性颅内血肿患者;而且可作为传统开颅术前的急诊减压,为开颅手术争取时间。不失为基层医院治疗颅内血肿的理想选择。
参考文献
1 胡长林,吕涌涛,李志超.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技术规范化治疗指南,84-101.
2 江基尧,朱诚.现代颅脑损伤学:479.
关键词 微创穿刺引流术 颅内血肿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20.023
资料与方法
2007~2009年采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颅内血肿126例,男118例,女8例;硬膜外血肿16例;硬膜下血肿或积液91例,其中单例74例,双例17例;高血压脑出血11例,所有病例均存在神志、意识障碍和(或)对侧肢体肌力减退,年龄8~82岁。
治疗方法:患者入院后即开放静脉通道,保持呼吸道通畅。高颅压症状明显者20%甘露醇125ml+呋噻咪10mg快速静滴。及时剃发、备皮;在CT下或根据CT定位确定穿刺点及靶点。确定穿刺点及靶點的原则为:穿刺点应避开头皮重要血管及颅内重要静脉窦及动脉血管等重要结构。穿刺点确定后选择长短适中的穿刺针,若无合适穿刺针,穿刺针过长时则使用限位器;消毒、铺巾。在穿刺点作局部麻醉,在助手帮助下将微创针套入手枪式电,检查电工作是否正常、微创针有无摆动,沿假想的穿刺平面将针垂直于靶点迅速钻入血肿,剪断针钻连接,取掉针尾盖帽,放入针形血肿粉碎器,连接引流管、袋。若为双侧血肿则以同法穿刺另一侧血肿。抽除血肿液体后,视血肿情况决定是否使用血肿溶解剂。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神志、瞳孔变化,并记录引流量,视引流情况重复使用血肿溶解剂及使用生理盐水冲洗,直至CT复查,证实血肿消失,拔除微创针[1]。若拔针后有脑脊渗漏,则加压包扎,一般1~2天即可停止。拔针后继续观察至少3~5天即可出院。
结 果
本组126例病例,1例急性硬膜外血肿因血肿大、年老体弱且合并严重原发性脑干损伤死亡;3例高血压基底节出血,因出血量大且延误时间超过1天死亡;1例作为术前减压转开颅手术外,其余病例均在术后短期内神志、意识、肢体肌力迅速改善,无严重并发症及后遗症发生。参照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本组优良率>92%[2]。
讨 论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交通条件的改善,建筑坠落及交通事故所引发的颅内血肿日趋增多。颅内血肿占闭合性颅脑损伤的8%~10%,占重度颅脑损伤的40%~50%。其中硬膜外血肿在闭合性颅脑损伤的发生率为2%~3%,约占外伤性颅内血肿的30%;硬膜下血肿在闭合性颅脑损伤中占5%~6%,在颅内血肿中占50%~60%[5]。伤后3周以上出现血肿症状者称慢性硬膜下血肿,占颅内血肿10%左右,是较常见的颅内疾患,年发病率(1~2)/10万,老年人约16.5/10万。传统手术存在风险高、创伤大、失血多、对大脑皮层及深部扰动大、治疗费用高等缺点,且遗留颅骨缺损等后遗症。微创引流术则有方法简单、创伤小、操作要求不太高、仅需局部麻醉,术后恢复迅速、治疗费用低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年老体弱、不能耐受传统手术的患者,尤其是亚急性或慢性颅内血肿患者;而且可作为传统开颅术前的急诊减压,为开颅手术争取时间。不失为基层医院治疗颅内血肿的理想选择。
参考文献
1 胡长林,吕涌涛,李志超.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技术规范化治疗指南,84-101.
2 江基尧,朱诚.现代颅脑损伤学: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