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书分为:规避自然灾害和与人为事故两篇。内容包括地震: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地震肆虐人类家园;如何衡量地震的大小;震惊中外的唐山大地震;地震为何多发生在夜间;气象异常与地震有关吗;植物怎样预测地震;动物能预报地震吗等。本刊摘发其中关于避震的内容。
在所有的自然灾害中,地震是对人类生存威胁最大的一种灾害。在全世界所有因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中,地震占了一半以上,是名副其实的“群灾之首”。即使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地震仍是人们最为恐惧的自然灾害。
地震具有很大的突发性。那么,当地震突然来临时,我们应该怎样有效地避震呢?在不同的场所,有不同的避震方式:
(1) 在家:躲在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
(2) 在学校: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必要时应在户外上课。
(3) 在公共场所: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免拥挤,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遭遇地震时: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书包等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迅速撤离。
在商場、书店、展览馆、地铁等处遭遇地震时,应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注意一定要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
在行驶的电(汽)车内遭遇地震时: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不要在高楼、烟囱、高压电线、狭窄巷道、桥梁等处停留。
(4) 在户外:就近选择开阔地避震;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避开危险物、高耸物或悬挂物;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不要随便返回室内。 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是指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过街桥、立交桥、高烟囱、水塔。
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是指变压器、电线杆、路灯、广告牌、吊车等。
其他危险场所,是指狭窄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女儿墙、高门脸、雨篷下,以及砖瓦、木料等物的堆放处。
(5) 在野外:避开山边的危险环境,躲避山崩、滑坡、泥石流;避开陡峭的山坡、山崖,以防地裂、滑坡等;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垂直于滚石前进的方向跑,切不可顺着滚石方向往下跑,也可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沟、坎下,特别要保护好头部。
(6) 遇到特殊危险时:燃气泄漏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千万不要使用明火,震后立即设法转移。
遇到火灾时: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地震停止后向安全地方转移,要匍匐逆风而进。
毒气泄漏时:遇到化工厂着火,毒气泄漏,不要沿顺风方向跑,要尽量绕到上风方向去,并尽量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应尽量避开的危险场所:生产危险品的工厂,易燃、易爆品仓库等。
在所有的自然灾害中,地震是对人类生存威胁最大的一种灾害。在全世界所有因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中,地震占了一半以上,是名副其实的“群灾之首”。即使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地震仍是人们最为恐惧的自然灾害。
地震具有很大的突发性。那么,当地震突然来临时,我们应该怎样有效地避震呢?在不同的场所,有不同的避震方式:
(1) 在家:躲在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
(2) 在学校: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必要时应在户外上课。
(3) 在公共场所: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免拥挤,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遭遇地震时: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书包等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迅速撤离。
在商場、书店、展览馆、地铁等处遭遇地震时,应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注意一定要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
在行驶的电(汽)车内遭遇地震时: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不要在高楼、烟囱、高压电线、狭窄巷道、桥梁等处停留。
(4) 在户外:就近选择开阔地避震;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避开危险物、高耸物或悬挂物;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不要随便返回室内。 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是指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过街桥、立交桥、高烟囱、水塔。
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是指变压器、电线杆、路灯、广告牌、吊车等。
其他危险场所,是指狭窄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女儿墙、高门脸、雨篷下,以及砖瓦、木料等物的堆放处。
(5) 在野外:避开山边的危险环境,躲避山崩、滑坡、泥石流;避开陡峭的山坡、山崖,以防地裂、滑坡等;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垂直于滚石前进的方向跑,切不可顺着滚石方向往下跑,也可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沟、坎下,特别要保护好头部。
(6) 遇到特殊危险时:燃气泄漏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千万不要使用明火,震后立即设法转移。
遇到火灾时: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地震停止后向安全地方转移,要匍匐逆风而进。
毒气泄漏时:遇到化工厂着火,毒气泄漏,不要沿顺风方向跑,要尽量绕到上风方向去,并尽量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应尽量避开的危险场所:生产危险品的工厂,易燃、易爆品仓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