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群众赛事活动的广泛开展涉及设施环境、人均活动面积、体育活动形式、体育赛事影响力等因素,本文针对沿黄地区目前存在的大型、特色赛事缺乏、赛事组织不够规范等问题,以沿黄地区城市群为研究主体,利用分层研究的思路对其区域内群众体育赛事活动进行分析和探索,提出适应沿黄城市群区域、具备黄河流域的特色、顺从黄河流域融合发展的体育赛事升级机制,达到扩大沿黄地区体育赛事影响力的目标并对举办有特色的体育赛事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体育强国;沿黄城市群;体育赛事;升级机制
城市群是当区域发展达到一定程度时,城市之间打破原有独立属性、增加共同发展联系的一种自然产物,一般是由多个发达城市聚集构建而成的联合体。有学者指出,当今全球各地区间的竞争以及各国家间的竞争实际上是各个城市群之间的竞争。作为我国内陆腹地,沿黄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但受到地理因素的影响,一直以来经济相对沿海城市较为落后。沿黄地区作为包含多个不同城市群的综合体,同时又是各个城市群的集合体,对于各城市群的发展乃至全国的发展都至关重要。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考察、调研黄河沿岸地区,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放在国家战略地位,为沿黄地区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机遇。体育产业在国外许多城市已成为支柱性产业,但在我国还存在较大差距,随着我国国力增强,体育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体育赛事作为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中可以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现状
沿黄地区包括9省38市,涵盖了中原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等多个城市群。其中包含引领沿黄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有传承中华文化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有引领中西部地区创新发展的先行区,还有内陆地区双开放的新高地。但是从客观上来说,沿黄地区城市群整体存在发展程度不高、城市规模不大,发展持续性不强等问题,与已属世界级城市群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对比还有很大差距。许多发达国家的体育产业经济效益显著,其产业链及配套政策相对完善,而我国体育产业起步相对国外发达城市较晚,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较小。如何深入分析各地特点,对各地体育产业前景进行探究,学习国内外优秀城市群的經验,借鉴先进的发展模式,应针对国家政策方针和各个城市群的特点,为实现沿黄城市群的协调发展和资源分配探寻适宜路径是我们今后的关键任务。
二、影响体育产业发展的因素
本文利用分层理论的思维,以研究沿黄地区城市群体育赛事升级机制为目标,根据对体育产业中各要素发挥的职能作用,构建以顶层设计和决策为核心的宏观层、以组织实施和管理运营为主要职责的中观层,以及以参与者和执行者为主力的微观层,各层级之间通过相同层级之间的资源共享、信息互享,相邻层级之间的统领协作、配合和反馈交流,以此来解决体育产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共同提升各个城市群的地位。宏观层包含各级政府,体育局等相关部门,作为管理层,是各个行业和整个蓝图的设计者,在体育赛事培育升级和体育产业的发展进步中起到统领作用,各级政府通过各种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质量提升、人才引进等方式帮助体育赛事的培育和发展;中观层包含各体育协会、企业和学校等机构和组织,在积极落实上层的政策和要求,发挥好体育人才的带头作用,吸引人流、资金注入、赛事宣传等方面起到社会带动作用;而作为实际的参与者和执行者的广大人民群众应发挥主观能动性作用,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类体育活动中来,共同促进当地体育赛事的发展。关于影响体育赛事可以从几个方面展开。
(一)政策的制定与落实
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是影响体育产业发展的首要因素。一方面,为了提高全国人民的身体素质,提升健康水平,充分展现体育产业的带动作用,实现体育行业的高速发展,国家相继发布了《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体育赛事活动管理办法》,还有关于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发展的等多个文件。这些政策的颁布和实施,表明党中央、国务院对体育事业的重视,为大众体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多项制度保障。另一方面,为了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落到实处,完成党中央的各项任务,真正将各地区发展提到更高水平,建立发展的新机制,中共中央国务院指出要以现有城市群各中心城市为核心带动周边区域发展,推动各区域各地区的融合发展,继而将各城市群联系起来完成国家重大区域战略。
(二)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
我国人口众多,随着人民生活改善,体育活动需求提升,体育场地设施和体育用地明显不足,不能满足群众日常锻炼需要。同时,多数场地只能满足基本健身的要求,种类还不够丰富多样。所以如何规划用地,开放利用现有资源,利用承办大型赛事的后期影响都是制约体育赛事的关键因素。对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单靠政府的力量肯定是不够的,社会各界对体育竞赛活动的重视和支持也非常重要。总的来说,目前沿黄地区业余赛事数量相对较少,许多赛事都是以年为单位进行组织,不能很好地带动持续性运动。不少群众自发的民间社团组织,是某些项目的主要生力军。针对此情况,各政府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的重大部署情况,多部门配合管理的实施举措,相关协会、企业、学校等社会力量的带动作用,对各类赛事的宣传、引资、引流等都很重要。如何使宏观层和中观层积极参与到体育场地的建设中、体育产业的发展中、体育竞赛的服务中去保证服务、管理的灵活性,真正对体育赛事乃至体育产业的提升发展提供助力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三)体育产业的宣传引导
随着人民生活的改善,越来越多的民众走出家门探寻美好生活,体育需求也迅速提升。伴随着大众体育健身需求日渐多样化,我国当前的体育消费需求正在逐渐向参与型和观赏型消费扩展。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重视并逐渐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但由于上述多因素的限制,体育竞赛活动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还不能很好地解决人们“在哪练”和“想练什么”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同时为了激发市场活力和消费热情,引导群众养成主动锻炼的习惯,对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在挑战中寻求机遇。 (四)其他
除此之外,各地经济、交通、自然条件、地理位置、产业结构等许多因素,对于体育赛事的举办也有很大的影响。由于各地差异较大,需进行针对性的了解和分析,在此不做展开。
三、体育赛事升级机制
体育赛事在体育产业中占有重要席位的一环,体育赛事升级机制要从影响体育产业发展的各因素入手,深入发掘适宜各地实际情况的道路,借助当前国家大力发展体育产业的契机,结合现今沿黄地区各省体育赛事发展现状、区域特点和所具备的条件,对沿黄地区的体育政策和体育资源进行系统整合,优化体育产业发展机制,着重挖掘沿黄地区体育赛事发展潜力,从顶层设计到底层实施综合考虑,提出一套可借鉴的发展机制。
(一)完善现有赛事的发展机制
沿黄地区体育赛事发展,首先要保证体育赛事机制的长期稳定运行。现有赛事的发展离不开宏观层的支持和投入,解决制约因素,完善相关政策,将体育赛事发展融入各城市群发展大局。众所周知,每项赛事的规模和影响力都是依靠多年的经验和努力发展壮大起来的。目前各地都具有或大或小规模的赛事,应选择性推广发展现有特色赛事,克服办赛初期的困难,坚持连续办赛增加影响力,同时要逐渐扩大赛事规模让更多运动爱好者参与其中,努力将现有赛事打造成品牌赛事。以“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城市网球赛”为例,四届赛事的举行促进了三省四市之间的体育文化交流,深化了三省四市之间的体育事业合作,但整体规模还相对较小,对周边的影响力还不够大,在逐年办赛的过程中,各地应不断吸入新的血液,带动更多人参与其中,力争将此项赛事打造为沿黄地区多省参与的大型赛事。
(二)建立特色新型赛事的创新机制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的健全,各地办赛条件逐渐得到满足,此时一方面要加强政策推动,扩大宣传提升群众体育需求;另一方面要重视创新,培育具有特色的新赛事。《纲要》还提出,要促进体育与相关行业的共同发展,提高各地区间体育产业的相互作用,采用“体育+”融合发展,开展新型体育赛事,以旅游、文化等特色带动体育赛事扩大的同时促进当地消费、带动经济发展,以此构建新型赛事发展的创新机制。
(三)探索引进大型赛事的培育机制
引进大型赛事或创新培育品牌赛事对于沿黄地区的各城市群中心城市的发展可以起到以点带面的积极效果。许多经济基础好的城市正是由于一些知名赛事,既提高了媒体关注也吸引了更大的市场,从而对城市的知名度和形象有显著提升。有研究表明,许多发达地区每年可举办上百次大型赛事,对当地及周边的经济发展、文化传播等都非常有利,而沿黄城市这方面办赛能力和条件相对欠缺。众所周知,许多城市都因某项大型赛事或体育运动队而著名,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因每年举办澳网,F1赛事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已远远超出体育界的范围,极大地带动了墨尔本市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发展。通过城市群不同層级之间协调运作、取长补短形成强大合力,以政府引领、企业和组织合作协助、社会大众共同参与的形式打造一批真正具有影响力的特色体育赛事,并以此为突破口建立并加强与常规赛事的交流合作机制,走出城市群体育产业发展的特色道路。
四、结语
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对于沿岸各地乃至全国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古以来黄河的治理都是治国安邦的大事。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很关注母亲河的治理、保护和发展,“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提出,将沿黄地区放在国家重大战略地位,不仅对黄河流域这一历史重地的保护和治理提出新的要求,也对黄河流域城市群的发展提供新的方向和机遇。应对此机遇需要沿黄九省区各城市群协同共进,将政策落到实处,大力发展沿黄地区各城市群经济、政治、文化,还需要社会各界发挥积极力量,协调优化好城市群内部的公共资源配置,为沿黄地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助力,为各地区体育赛事的联合开展增加可行性,切实提升人民利益,将体育产业做成惠民、利民、促发展的支柱性产业,真正让我们的母亲河发展成为“幸福河”,让体育产业成为造福群众的“幸福产业”。
参考文献
[1]朱洪军,张建辉,梁婷婷,等.粤港澳大湾区体育赛事一体化与保障机制研究[J].体育学刊,2019(5):49–55.
[2]陈林会.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结构升级与政策保障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9(4):8–14.
[3]温阳,余方亮,于文兵.长三角体育赛事区域发展现状和趋势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0–67.
[4]康晓磊,朱传耿.新时代江苏体育文化强省建设的实践与路径研究[J].体育学研究,2019(5):80–86.
[5]宋昱.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组织创新与布局优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9(4):15–22.
[6]鲍明晓.贯彻《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办好人民满意的体育事业[J].体育科学,2019(9):3–13.
[7]张永韬.四川省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6):99–104.
关键词:体育强国;沿黄城市群;体育赛事;升级机制
城市群是当区域发展达到一定程度时,城市之间打破原有独立属性、增加共同发展联系的一种自然产物,一般是由多个发达城市聚集构建而成的联合体。有学者指出,当今全球各地区间的竞争以及各国家间的竞争实际上是各个城市群之间的竞争。作为我国内陆腹地,沿黄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但受到地理因素的影响,一直以来经济相对沿海城市较为落后。沿黄地区作为包含多个不同城市群的综合体,同时又是各个城市群的集合体,对于各城市群的发展乃至全国的发展都至关重要。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考察、调研黄河沿岸地区,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放在国家战略地位,为沿黄地区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机遇。体育产业在国外许多城市已成为支柱性产业,但在我国还存在较大差距,随着我国国力增强,体育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体育赛事作为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中可以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现状
沿黄地区包括9省38市,涵盖了中原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等多个城市群。其中包含引领沿黄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有传承中华文化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有引领中西部地区创新发展的先行区,还有内陆地区双开放的新高地。但是从客观上来说,沿黄地区城市群整体存在发展程度不高、城市规模不大,发展持续性不强等问题,与已属世界级城市群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对比还有很大差距。许多发达国家的体育产业经济效益显著,其产业链及配套政策相对完善,而我国体育产业起步相对国外发达城市较晚,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较小。如何深入分析各地特点,对各地体育产业前景进行探究,学习国内外优秀城市群的經验,借鉴先进的发展模式,应针对国家政策方针和各个城市群的特点,为实现沿黄城市群的协调发展和资源分配探寻适宜路径是我们今后的关键任务。
二、影响体育产业发展的因素
本文利用分层理论的思维,以研究沿黄地区城市群体育赛事升级机制为目标,根据对体育产业中各要素发挥的职能作用,构建以顶层设计和决策为核心的宏观层、以组织实施和管理运营为主要职责的中观层,以及以参与者和执行者为主力的微观层,各层级之间通过相同层级之间的资源共享、信息互享,相邻层级之间的统领协作、配合和反馈交流,以此来解决体育产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共同提升各个城市群的地位。宏观层包含各级政府,体育局等相关部门,作为管理层,是各个行业和整个蓝图的设计者,在体育赛事培育升级和体育产业的发展进步中起到统领作用,各级政府通过各种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质量提升、人才引进等方式帮助体育赛事的培育和发展;中观层包含各体育协会、企业和学校等机构和组织,在积极落实上层的政策和要求,发挥好体育人才的带头作用,吸引人流、资金注入、赛事宣传等方面起到社会带动作用;而作为实际的参与者和执行者的广大人民群众应发挥主观能动性作用,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类体育活动中来,共同促进当地体育赛事的发展。关于影响体育赛事可以从几个方面展开。
(一)政策的制定与落实
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是影响体育产业发展的首要因素。一方面,为了提高全国人民的身体素质,提升健康水平,充分展现体育产业的带动作用,实现体育行业的高速发展,国家相继发布了《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体育赛事活动管理办法》,还有关于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发展的等多个文件。这些政策的颁布和实施,表明党中央、国务院对体育事业的重视,为大众体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多项制度保障。另一方面,为了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落到实处,完成党中央的各项任务,真正将各地区发展提到更高水平,建立发展的新机制,中共中央国务院指出要以现有城市群各中心城市为核心带动周边区域发展,推动各区域各地区的融合发展,继而将各城市群联系起来完成国家重大区域战略。
(二)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
我国人口众多,随着人民生活改善,体育活动需求提升,体育场地设施和体育用地明显不足,不能满足群众日常锻炼需要。同时,多数场地只能满足基本健身的要求,种类还不够丰富多样。所以如何规划用地,开放利用现有资源,利用承办大型赛事的后期影响都是制约体育赛事的关键因素。对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单靠政府的力量肯定是不够的,社会各界对体育竞赛活动的重视和支持也非常重要。总的来说,目前沿黄地区业余赛事数量相对较少,许多赛事都是以年为单位进行组织,不能很好地带动持续性运动。不少群众自发的民间社团组织,是某些项目的主要生力军。针对此情况,各政府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的重大部署情况,多部门配合管理的实施举措,相关协会、企业、学校等社会力量的带动作用,对各类赛事的宣传、引资、引流等都很重要。如何使宏观层和中观层积极参与到体育场地的建设中、体育产业的发展中、体育竞赛的服务中去保证服务、管理的灵活性,真正对体育赛事乃至体育产业的提升发展提供助力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三)体育产业的宣传引导
随着人民生活的改善,越来越多的民众走出家门探寻美好生活,体育需求也迅速提升。伴随着大众体育健身需求日渐多样化,我国当前的体育消费需求正在逐渐向参与型和观赏型消费扩展。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重视并逐渐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但由于上述多因素的限制,体育竞赛活动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还不能很好地解决人们“在哪练”和“想练什么”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同时为了激发市场活力和消费热情,引导群众养成主动锻炼的习惯,对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在挑战中寻求机遇。 (四)其他
除此之外,各地经济、交通、自然条件、地理位置、产业结构等许多因素,对于体育赛事的举办也有很大的影响。由于各地差异较大,需进行针对性的了解和分析,在此不做展开。
三、体育赛事升级机制
体育赛事在体育产业中占有重要席位的一环,体育赛事升级机制要从影响体育产业发展的各因素入手,深入发掘适宜各地实际情况的道路,借助当前国家大力发展体育产业的契机,结合现今沿黄地区各省体育赛事发展现状、区域特点和所具备的条件,对沿黄地区的体育政策和体育资源进行系统整合,优化体育产业发展机制,着重挖掘沿黄地区体育赛事发展潜力,从顶层设计到底层实施综合考虑,提出一套可借鉴的发展机制。
(一)完善现有赛事的发展机制
沿黄地区体育赛事发展,首先要保证体育赛事机制的长期稳定运行。现有赛事的发展离不开宏观层的支持和投入,解决制约因素,完善相关政策,将体育赛事发展融入各城市群发展大局。众所周知,每项赛事的规模和影响力都是依靠多年的经验和努力发展壮大起来的。目前各地都具有或大或小规模的赛事,应选择性推广发展现有特色赛事,克服办赛初期的困难,坚持连续办赛增加影响力,同时要逐渐扩大赛事规模让更多运动爱好者参与其中,努力将现有赛事打造成品牌赛事。以“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城市网球赛”为例,四届赛事的举行促进了三省四市之间的体育文化交流,深化了三省四市之间的体育事业合作,但整体规模还相对较小,对周边的影响力还不够大,在逐年办赛的过程中,各地应不断吸入新的血液,带动更多人参与其中,力争将此项赛事打造为沿黄地区多省参与的大型赛事。
(二)建立特色新型赛事的创新机制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的健全,各地办赛条件逐渐得到满足,此时一方面要加强政策推动,扩大宣传提升群众体育需求;另一方面要重视创新,培育具有特色的新赛事。《纲要》还提出,要促进体育与相关行业的共同发展,提高各地区间体育产业的相互作用,采用“体育+”融合发展,开展新型体育赛事,以旅游、文化等特色带动体育赛事扩大的同时促进当地消费、带动经济发展,以此构建新型赛事发展的创新机制。
(三)探索引进大型赛事的培育机制
引进大型赛事或创新培育品牌赛事对于沿黄地区的各城市群中心城市的发展可以起到以点带面的积极效果。许多经济基础好的城市正是由于一些知名赛事,既提高了媒体关注也吸引了更大的市场,从而对城市的知名度和形象有显著提升。有研究表明,许多发达地区每年可举办上百次大型赛事,对当地及周边的经济发展、文化传播等都非常有利,而沿黄城市这方面办赛能力和条件相对欠缺。众所周知,许多城市都因某项大型赛事或体育运动队而著名,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因每年举办澳网,F1赛事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已远远超出体育界的范围,极大地带动了墨尔本市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发展。通过城市群不同層级之间协调运作、取长补短形成强大合力,以政府引领、企业和组织合作协助、社会大众共同参与的形式打造一批真正具有影响力的特色体育赛事,并以此为突破口建立并加强与常规赛事的交流合作机制,走出城市群体育产业发展的特色道路。
四、结语
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对于沿岸各地乃至全国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古以来黄河的治理都是治国安邦的大事。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很关注母亲河的治理、保护和发展,“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提出,将沿黄地区放在国家重大战略地位,不仅对黄河流域这一历史重地的保护和治理提出新的要求,也对黄河流域城市群的发展提供新的方向和机遇。应对此机遇需要沿黄九省区各城市群协同共进,将政策落到实处,大力发展沿黄地区各城市群经济、政治、文化,还需要社会各界发挥积极力量,协调优化好城市群内部的公共资源配置,为沿黄地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助力,为各地区体育赛事的联合开展增加可行性,切实提升人民利益,将体育产业做成惠民、利民、促发展的支柱性产业,真正让我们的母亲河发展成为“幸福河”,让体育产业成为造福群众的“幸福产业”。
参考文献
[1]朱洪军,张建辉,梁婷婷,等.粤港澳大湾区体育赛事一体化与保障机制研究[J].体育学刊,2019(5):49–55.
[2]陈林会.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结构升级与政策保障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9(4):8–14.
[3]温阳,余方亮,于文兵.长三角体育赛事区域发展现状和趋势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0–67.
[4]康晓磊,朱传耿.新时代江苏体育文化强省建设的实践与路径研究[J].体育学研究,2019(5):80–86.
[5]宋昱.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组织创新与布局优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9(4):15–22.
[6]鲍明晓.贯彻《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办好人民满意的体育事业[J].体育科学,2019(9):3–13.
[7]张永韬.四川省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6):99–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