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逢其时①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_bet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千年华夏历史,三千年人类文明。每一个历史时期都给予不同的历史机遇,也正因不同,人生才得以多彩,更因多彩的人生,时代的光华从未黯淡。漫长的封建时代里,有人豪情在胸、才华横溢却未遇明主,叹息生不逢时;有人庸庸碌碌、无才无德却安分随时,安于时日流转。而我辈青年,生逢21世纪的盛世,当乘时代之东风,扶摇直上九万里,方不负这万事可为的时代。
  新中国成立至今七十余载,短暂的岁月却风云激荡,劈波斩浪的先辈给我们留下弥足珍贵的红色精神。恰值建党百年,那血泪染成的红旗带来了和平和富足,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回首华夏往昔,革命先辈勇立潮头,并非在生不逢时的哀叹中消沉,攻坚克难、改革开放为我们创造了盛世伟业。百年后的我们站在了这片鲜红的土地,红色精神蕴含在我们血脉之中,这便是时下青年最好的传承。
  时代的大道铺展向前,每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时代,每个人在特定时代中的人生道路各不相同,所谓“圣人非造势也,順势也”,站在时代的十字路口的我们,要引领新中国的战车去往何方。习主席谆谆寄语:“时代发展的方向,要由国家的青年人来决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代共呼吸,与民族同脉动。时代是一条长河奔腾入海,我们必须站在高处瞭望,看清前进的方向,才可以驾驶国家这艘巨轮,在时代长河里扬帆起航。
  疫情席卷下的中国,曾经是阴霾遍布。如今灾难已然走远,看似“云销雨霁”,然而邻国病疫未消,他国又环伺四周。一个民族是否能再次迎来高光时刻,考验它的,往往就是“乍暖还寒时候”。时刻持有危机意识,才是顺利淌过时代浅滩的唯一突进。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随着局面平稳,不戴口罩的人多了,频繁聚会的人多了,甚至四处游走的人也开始慢慢增加,一旦危机意识的线被崩断,那么离时代再次狠狠教训我们的时候也就不远了。我们是生逢其时,便应一切以家国为重,那才能让中国不在时代变化之际被淘汰。
  时下正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生逢盛世,“躺平”“佛系”“淡漠”却渐次流行,这些看似在功利时代是云淡风轻的选择,实则对社会进步毫无益处。一个人的辉煌人生,离不开时代的红利,也离不开国家和民族的兜底。无论你感叹生不逢时,还是安分随时,都应向阳生长,顺流而进。当我们顺应了这个时代的潮流,国家就适应了时代的潮涌,那么时代的波涌就会让华夏的古船行以致远。

■名师点评


  多用长句,说理有力。在深入论述某观点的时候,长句往往有利于让主旨更加深入,本文的句式选择经典,紧扣关键词展开,同时又联系了现实生活中的“躺平”“佛系”来论证时代中人应该做什么,写出了“青年与时代”“青年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逻辑清晰,语言有力,说理深刻。
  多用比喻,引用妥帖。本文以“五千年华夏历史,三千年人类文明”,奠定了宏观的历史视角,然后引用材料,以经典妥帖的四字句写出不同时代下人们的不同选择,顺势写入对“青年在万事可为的时代”的号召,接着回顾建国的艰辛,对比时下的盛世,将时代比喻为“长河”“大道”,将国家比喻为“巨轮”“战车”,青年则是“舵手”,生动地写出了青年在时代中的作用,最后再来呼吁人们投身建设时代,感染力强。
  (点评人:黄雅丽)
其他文献
“理想”两个字合在一起是个名词,象征人们对生活的期盼或是不切实际的天马行空,可当你把理想拆开来看,它又成了动词,“理”清思路,“想”出办法。汉代扬雄曾说过:“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可见,先确定理想然后付出行动,理想才会实现。  理清基础,明确目标。在中国正处于“山河破碎风飘絮”的时代,一少年立于课堂上发出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理想,他就是周总理。少小便立志如此
期刊
“对于没有目标的船,任何方向的风都是逆风。”人生的航船上,理想就是最好的方向;青年的彼岸上,理想就是最美的芬芳。乘风破浪,一苇以航,理想之路,当如此。  古人曾以射箭为喻,强调理想于人的重要性。我以为,以目标为舟,以方法为桨,以意志为风,青年一定能披荆斩棘,踏浪而往,驶向理想的国度,收获人生的幸福。  确立目标,热爱不息。  正如汪曾祺所言:“一定要爱着点什么,恰似草木对光阴的钟情。”青年人一定要
期刊
理想,是每一位积极进取者奋斗的目标。何以追求理想?我们的祖先也常常在寻找答案,他们常从基础、路径、目标等等方面入手,汉代扬雄曾讲,以射箭的“弓”“矢”“的”喻追求理想之路的“修身”“矫思”“立义”,表明抵达理想之岸的条件。作为新时代新青年,以矫思为舟,以修身为桨,以立義为漫漫大海中的航行方向,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首先,矫思有助于摘取理想之花。矫思就是端正态度,就像是在浩瀚的海洋中能继续航行的勇
期刊
看到这则材料,脑海中立即浮现出昨天我们的最后一次升旗仪式。鲜艳的五星红旗在蓝天下迎风招展,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在校园里荡气回肠,红衣的少年和老师在国旗下庄严宣誓。一幕幕、一曲曲都让我热血沸腾,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缔造了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那么在今天,我发誓,思想上不能“佛系”,行动上不能“躺平”,生活中不能用“内卷”做借口,做“无为”青年,我要在大有可为的时代做有为青年。  有为青年要想大有
期刊
你看,诗仙李白多豪迈:“天生我材必有用!”往事越千年,走进新时代,我们生逢其时,恰逢盛世,因此绝不能辜负这个美好年代,必当有所作为,不白活一回,奋斗搏一世,才能够对得起大中国眼前这个最好的时代。  如今我们面临的新时代,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代,我们深感生逢其时、时不我待。从五四运动到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在我们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是划时代的沧桑巨变!
期刊
“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长大后世界就没童话;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我宁愿永远都笨又傻……”哼唱着S.H.E演唱的《不想长大》,我回到了家,正好中午十二点。  我是农民的儿子,我家就住在学校新大门对面,租的,母亲来陪读了,因为我在学校玩手机、上课睡大觉、九科挂红灯,还和班上同学打起来了,班主任处分了我,不让我寄宿了,叫我家长到学校沟通交流,父亲给我办了退宿手续,母亲就来陪读了,我失去了好多自由。  
期刊
在子弹射入梵高头颅的十年后,他的《向日葵》才被以高价卖出;布鲁诺在鲜花广场被燃为灰烬的300年后,才得到了罗马教皇的平反;马克思在摇椅上永远安眠了20年后,他的理论才第一次得到了实践。《向日葵》,日心说,共产主义的价值本身并不会随着时间改变,人们对它们价值的认知却会随着时间而改变。  如果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如今改变历史的重大发现的诞生,通常伴随着“异端”的质疑。莱特兄弟在第一架飞机成功以后,
期刊
为了防止疫情蔓延,小区实行管控。  这不,我正在认真检查一位外出居民的通行證,耳边传来父母的言语,父亲说:“这小子,不错啊,懂得担当了,还知道为小区做事呢!”母亲说:“是啊,这成熟的样子真可爱,这才是我想要的儿子。”  听着他们交谈的言语,心中窃喜:“原来,这才是成熟的模样。”是的,我应该长大了。  几天前的我,只有身体的野蛮生长,而心智却缺钙。  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小区居民也不安了,小区群里躁动
期刊
陈晨  1920年4月。新旧思想在激烈角逐中,乾坤变革在悄然酝酿中。新生的苏维埃俄国关注着中国,列宁的目光注视着东方。  维经斯基一行到达上海的时候是个雨天。四月的上海,正是乍暖还寒的时节,阴晴不定,一出太阳就春光明媚鸟語花香,下点小雨就阴冷缠绵满地泥泞。呼吸着潮湿的空气,看着雨幕里朦朦胧胧的城市街景,维经斯基有点怀念北京,尽管昨天才刚刚离开。这个季节的北京天清气朗,干爽明丽。那是一个不爱下雨的城
期刊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花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贵之时期也。”凭栏远眺,洗刷过腥风血雨,问鼎过谁主沉浮的汉文字中,似乎早已倾注好了“人”的全部内涵,一撇一捺间,是厚积薄发,行思中正,描红的个个墨渍间,是久久为功,心敬神往。这个字给予新青年很多力量,也造就一批批国之栋梁。  青年以沉潜厚积,蓄力青春正人生。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纵然疫情不止,但已阻挡不了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