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北京市丰台区的一处画室第一次见到陈溪峋,与印象中的画家形象没有太多的出入。齐肩的头发略有些斑白,鼻梁上银边的眼镜在说话的时候时不时被他提到额头,一身中式对襟长衣、长裤和一双老北京布鞋,足以嗅出这个土生土长的老北京国画家的味道。
五岁拿画笔
陈溪峋不会忘记自己与绘画结缘的那一天。
五岁时,由于父母是双职工,照顾他的时间不多,父母怕他不懂事,出去惹是非,便要求他每天必须画一幅画,画完才允许他出去玩。
玩耍的时间被束缚了,但是陈溪峋对绘画却没有表现出格格不入的抵触和反感。一次偶然的机会,父亲带他去了琉璃厂的一个画室。这次偶然的“参观”让陈溪峋大开眼界,“那次我是第一次领略到国画之美。”有了这样的感触,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陈溪峋每天一画的功课再也不用父母催着完成了。
不光如此,用陈溪峋的话说,当时,他对绘画已经达到了自我追求的阶段,甚至经常逃课去画室看画。这些改变也让他在当时的北京市地区美术展览中连续三年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大概在13岁的时候,我才算得上正式步入书画领域。”那时的他开始真正系统地学习绘画的构图和理念,并师从国画名家刘松岩与刘占江,深造于北京画院国画系。
毕业后,陈溪峋被分配到北京金漆镶嵌厂上班。那时他的工作内容是古建筑风格设计与装修,与他喜欢的国画并无太大关系。但是设计装修与绘画却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工作和画画,陈溪峋自然更喜欢拿起画笔的感觉。但在以工作为主要谋生手段的那些年,陈溪峋无法脱离工作把自己完全投入到绘画中。虽然工作占据了大部分时间,留给绘画的所剩无几,但是陈溪峋始终保持着绘画的热情。
尽管如此,但陈溪峋在工作上依旧取得了很多的好成绩。建国50周年大庆时,陈溪峋直接参与了天安门城楼上家具的摆放和设计,“到现在天安门管理处还保留着当年我绘制的设计图呢。”谈到这些,陈溪峋显得很兴奋。
再后来,陈溪峋辞职了。正因于此,陈溪峋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艺术创作与人生的思考。
再唱《东方红》
生于1961年的陈溪峋,对毛泽东和那个时代有着特殊的感情和认知。在毛主席诞辰的一个纪念日前后,陈溪峋绘制了一幅《东方红》。
陈溪峋说,在这幅作品中,他大量运用了红色,他想用红色与黑色的巧妙结合来衬托出千山万壑的险峻和巍峨,以此来表达他对毛主席的敬仰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像《东方红》一样,陈溪峋对他的每一幅作品都有着自己独到的阐释。
在陈溪峋的作品中,有一幅他很满意的创作《雾霭酿诗图》。据陈溪峋介绍,这幅画真正体现了艺术离不开偶然天成的道理。在这幅作品里,陈溪峋在构图上大量留白,给人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由于水墨的浸透,留白部分产生了颜色变化,而这变化却让整幅作品变得愈加浑然一体。“有很多人问我这一部分的用墨和手法是如何掌握的,我只能实话实说,就是偶然天成。”
如今的陈溪峋主攻山水,其山水作品融南北山水之长,既有北方山体的浑茫豪放之气势,又兼南方云水的空灵浩渺之气韵,去除一切繁杂污浊之气,只取山水之精魂进行表现,传达了独特的审美理想。最难得的是他博采岭南画派微妙的色彩变化,使得其山水既开阔深邃又高古典丽,极具大家风范;在花卉创作方面,陈溪峋的作品空灵中尽显秀美,看似笔拙而实妙。他通过极富节奏感的线条、错落有致的分白布黑、传神的点染调色,使得作品全然不拘泥于形似,宛若春花之灿,给人以非人力而是天工之感。
众所周知,梅花香自苦寒来。
陈溪峋也曾遭遇绘画的“瓶颈”——虽然遍临诸多名家的作品,但自我的风格却不明显。“一天,在研习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学我者生,似我者亡’这句话,这是齐白石老前辈教育弟子的一句话。”这句话让陈溪峋终于悟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在接下来的创作中,他学习傅抱石、吴昌硕、魏紫熙等名家的长处,融会贯通,同时形成独有的思维方式和作画风格,最终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看透浮夸
如今陈溪峋作品的经济价值有着很大的上涨空间,主动邀约求画买画的人络绎不绝。尽管如此,陈溪峋会常用一句话来告诫自己:“一定要为了画而画,不要为了钱而画。”
“如今有些所谓的画家非常浮夸,一门心思想赚钱,而不专心于绘画。而现在社会上真正懂画的人又非常少,多数人只看炒作效果不看内容。”陈溪峋认为在这样的社会风气下就需要画师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因为素质决定艺术。
陈溪峋告诉《民生周刊》记者,现在有很多人来求他的画,要求他仿大家的作品,然后再印上一些大家的印章出去鱼目混珠。每每遇到这样的“混账”要求,他都会毫不客气地把对方请出画室,拒绝交谈。陈溪峋说,“我从开始画画以来,从来不主动去申请这个会员,那个理事。没用,画自己的画就好。”
他认为,一个画家的艺术高度不是靠社会地位决定的,而是靠阅历积累起来的。他还认为,画师一定要把性格融入到笔墨里,这样的画才能有内容,不显空洞。
借物言志,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一种共识,和陈溪峋聊画,其实聊的亦是人生。他经常说,画要画得好,做人则要更好才行。每一幅作品,他都能从其中讲出些许的人生道理,就像笔法的运用,有的要圆滑,有的要尖锐。
当《民生周刊》记者问到陈溪峋接下来的创作打算时,他利落地走到画案前,拿起一款印章,在一张白纸上深深地按了下去,纸上留下了清晰的“再画三日”。
没有完结,永远追求下去或许就是陈溪峋的绘画人生。
五岁拿画笔
陈溪峋不会忘记自己与绘画结缘的那一天。
五岁时,由于父母是双职工,照顾他的时间不多,父母怕他不懂事,出去惹是非,便要求他每天必须画一幅画,画完才允许他出去玩。
玩耍的时间被束缚了,但是陈溪峋对绘画却没有表现出格格不入的抵触和反感。一次偶然的机会,父亲带他去了琉璃厂的一个画室。这次偶然的“参观”让陈溪峋大开眼界,“那次我是第一次领略到国画之美。”有了这样的感触,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陈溪峋每天一画的功课再也不用父母催着完成了。
不光如此,用陈溪峋的话说,当时,他对绘画已经达到了自我追求的阶段,甚至经常逃课去画室看画。这些改变也让他在当时的北京市地区美术展览中连续三年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大概在13岁的时候,我才算得上正式步入书画领域。”那时的他开始真正系统地学习绘画的构图和理念,并师从国画名家刘松岩与刘占江,深造于北京画院国画系。
毕业后,陈溪峋被分配到北京金漆镶嵌厂上班。那时他的工作内容是古建筑风格设计与装修,与他喜欢的国画并无太大关系。但是设计装修与绘画却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工作和画画,陈溪峋自然更喜欢拿起画笔的感觉。但在以工作为主要谋生手段的那些年,陈溪峋无法脱离工作把自己完全投入到绘画中。虽然工作占据了大部分时间,留给绘画的所剩无几,但是陈溪峋始终保持着绘画的热情。
尽管如此,但陈溪峋在工作上依旧取得了很多的好成绩。建国50周年大庆时,陈溪峋直接参与了天安门城楼上家具的摆放和设计,“到现在天安门管理处还保留着当年我绘制的设计图呢。”谈到这些,陈溪峋显得很兴奋。
再后来,陈溪峋辞职了。正因于此,陈溪峋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艺术创作与人生的思考。
再唱《东方红》
生于1961年的陈溪峋,对毛泽东和那个时代有着特殊的感情和认知。在毛主席诞辰的一个纪念日前后,陈溪峋绘制了一幅《东方红》。
陈溪峋说,在这幅作品中,他大量运用了红色,他想用红色与黑色的巧妙结合来衬托出千山万壑的险峻和巍峨,以此来表达他对毛主席的敬仰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像《东方红》一样,陈溪峋对他的每一幅作品都有着自己独到的阐释。
在陈溪峋的作品中,有一幅他很满意的创作《雾霭酿诗图》。据陈溪峋介绍,这幅画真正体现了艺术离不开偶然天成的道理。在这幅作品里,陈溪峋在构图上大量留白,给人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由于水墨的浸透,留白部分产生了颜色变化,而这变化却让整幅作品变得愈加浑然一体。“有很多人问我这一部分的用墨和手法是如何掌握的,我只能实话实说,就是偶然天成。”
如今的陈溪峋主攻山水,其山水作品融南北山水之长,既有北方山体的浑茫豪放之气势,又兼南方云水的空灵浩渺之气韵,去除一切繁杂污浊之气,只取山水之精魂进行表现,传达了独特的审美理想。最难得的是他博采岭南画派微妙的色彩变化,使得其山水既开阔深邃又高古典丽,极具大家风范;在花卉创作方面,陈溪峋的作品空灵中尽显秀美,看似笔拙而实妙。他通过极富节奏感的线条、错落有致的分白布黑、传神的点染调色,使得作品全然不拘泥于形似,宛若春花之灿,给人以非人力而是天工之感。
众所周知,梅花香自苦寒来。
陈溪峋也曾遭遇绘画的“瓶颈”——虽然遍临诸多名家的作品,但自我的风格却不明显。“一天,在研习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学我者生,似我者亡’这句话,这是齐白石老前辈教育弟子的一句话。”这句话让陈溪峋终于悟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在接下来的创作中,他学习傅抱石、吴昌硕、魏紫熙等名家的长处,融会贯通,同时形成独有的思维方式和作画风格,最终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看透浮夸
如今陈溪峋作品的经济价值有着很大的上涨空间,主动邀约求画买画的人络绎不绝。尽管如此,陈溪峋会常用一句话来告诫自己:“一定要为了画而画,不要为了钱而画。”
“如今有些所谓的画家非常浮夸,一门心思想赚钱,而不专心于绘画。而现在社会上真正懂画的人又非常少,多数人只看炒作效果不看内容。”陈溪峋认为在这样的社会风气下就需要画师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因为素质决定艺术。
陈溪峋告诉《民生周刊》记者,现在有很多人来求他的画,要求他仿大家的作品,然后再印上一些大家的印章出去鱼目混珠。每每遇到这样的“混账”要求,他都会毫不客气地把对方请出画室,拒绝交谈。陈溪峋说,“我从开始画画以来,从来不主动去申请这个会员,那个理事。没用,画自己的画就好。”
他认为,一个画家的艺术高度不是靠社会地位决定的,而是靠阅历积累起来的。他还认为,画师一定要把性格融入到笔墨里,这样的画才能有内容,不显空洞。
借物言志,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一种共识,和陈溪峋聊画,其实聊的亦是人生。他经常说,画要画得好,做人则要更好才行。每一幅作品,他都能从其中讲出些许的人生道理,就像笔法的运用,有的要圆滑,有的要尖锐。
当《民生周刊》记者问到陈溪峋接下来的创作打算时,他利落地走到画案前,拿起一款印章,在一张白纸上深深地按了下去,纸上留下了清晰的“再画三日”。
没有完结,永远追求下去或许就是陈溪峋的绘画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