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在教育信息化和基础教育方面不断发生重大改革,一系列的政策改革措施不断地对传统模式的教学制度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增强高中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是现阶段我国在学生基础教育阶段中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发展目标。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结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问题,提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对策,有利于促进现代信息化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问题;对策
【分类号】G633.67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对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要求标准不断提高,以计算机系统技术与网络应用技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都逐渐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无法避免的趋势。然而,现代信息技术的重点掌握,不但能够让学生可以学习到有用的计算机系统与网络技术知识,同时能够让学生可以明白现阶段社会的高速发展已经无法脱离信息技术,让他们对信息技术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将信息技术作为未来日常生活与工作过程中的重要技能。
一、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问题
1.对信息技术教学的认识不足
在高中课程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重点都倾斜在数学、英语、语文等相对比较重要的学科课程,因为信息技术课程在高考中有所涉及,已经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加入到实际的教学任务中去。然而,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无法与其他学科的教师具有同等地位,一般在学校中的信息技术专职教师基本都是一身兼多职的
2.教学课时的设置不足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规定,在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的教学总课时应当在70——140个学时,相应的折算到每一周的情况下,信息技术课程每周要有2——4 个教学课时,然而目前大部分学校开设的信息技术课程每周只有一个教学课时。在部分教学制度不严格的学校,每周只安排一个课时的信息技术都有可能会被其他科目的老师所挤占,安排上相对比较重要的课程,例如数学、英语、语文等。因为教学课时的严重不足,教师根本无法合理地制订教学计划,课程教材的章节内容在这仅有的几个教学课时里无法得到充分有效的讲解效果,大部分老师只可以在开课的前几节课中象征性地讲述一些题外话,后面阶段直接安排学生自习。
3.学生信息技术水平有差异
由于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各不相同,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一些家庭条件比较富裕的学生,从小就可以接触到计算机,可以熟练地使用各种计算机系统软件完成打字绘画等各种基础性的操作,然而另外一些学生因为家里没有计算机,能够接触到计算机的机会不多。学生信息技术能力水平的差异对老师的教学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另外,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学习,大部分学生都觉得枯燥乏味,在他们进入高中阶段之前,他们进入计算机机房关注的只是电子游戏或者看电影、网络聊天等,很少学生会踏踏实实地学习计算机的基本理论知识
4.信息技术的师资力量较差
在新课程标准下,我国社会对高中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水平具有一定的要求标准,这阶段的学习是学生积累能力的重要基础,因此需要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能力水平提出较高的要求标准。面对日益发展的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同样需要不断发展,教师的实际教学方法需要进行更新,教师的能力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目前,大多数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仍然是比较传统的老师,教学方式没有进行及时的更新,教学观念比较陈旧,对于新技术的学习掌握存在不足之处,这对于教学效果的影响是很大的。
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对策
1.树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理念,提高对信息技术教学的直观认识对信息技术教学应当有一个系统全面的直观认识,不能受到传统模式的升学教育观念所限制,应当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教学能够通过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与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来实现学生的学习目标,而并非是减少学生的学习时间,分散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为了能够实现传统教学观念的转变,应当从两个方面来着手分析,一方面是将信息技术作为一个学习工具,将信息技术和日常阶段的教学充分结合起来,有效地利用各方面的信息资源;另一方面是需要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交流学习过程中的实际作用,通过信息技术的系统学习促进学生进行主动的自主学习。同时,应当注重专职教师的能力培养,学校需要为信息技术专职教师的发展提供全面的基础条件,不可以因为信息技术的教学课程不在高考的考试范围之内而直接忽略信息技术教学。
2.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实行分层化教育
教师应当充分地认识学生对信息技术教学课程的学习掌握情况,在教学课程开展之前,老师需要通过基本形式的测试与访谈等各种方式对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进行摸底调查分析。老师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对学生进行合理有效的分组,将接触过计算机并且对计算机有一定了解的学生分成一组,计算机使用较少、基本操作存在困难的学生则成为另外一组。教师根据具体的分组情况来确定适当有效的课程教学计划,.这种分层化教育的方法有利于克服由于学生能力水平的差异从而形成的教学困难。
3.灵活运用课程教材
课程教材的作用是辅助学生学习的载体工具,老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加合适的学习内容,比如现阶段高中的信息技术课程教材中没有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的概述,例如Word 文档的实际应用,然而Word 文档在学生未来阶段的学习与工作过程中都会有非常大的实际作用,老师可以适当地增添部分相关应用知识的学习内容。教师应当做到灵活地运用教材、重视教材,充分有效地运用好教材,才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
4.认真设置练习,加入竞争模式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需要适当地设置课后练习,从而能够实现对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的加深巩固目的,在练习的设置过程中需要注重多元化的分布特点,除了可以设置部分选择、填空、简答等各种基础题型,能够适当地加入部分需要进行动手操作的题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学校可以适当地组织举办一些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各种趣味比赛,为学生信息技术的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能够适当地增加部分奖励机制,以利于提高学生们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信息技术教学是提高学生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新课程教学改革背景下,老师应当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防止产生不必要的误区,结合学生自身的接受能力特点,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让他们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出自身的积极主动性,更好地达到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的学习目的,从而培养一批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 姚苏玶;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浅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年06期
[2]姚苏。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浅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6)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问题;对策
【分类号】G633.67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对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要求标准不断提高,以计算机系统技术与网络应用技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都逐渐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无法避免的趋势。然而,现代信息技术的重点掌握,不但能够让学生可以学习到有用的计算机系统与网络技术知识,同时能够让学生可以明白现阶段社会的高速发展已经无法脱离信息技术,让他们对信息技术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将信息技术作为未来日常生活与工作过程中的重要技能。
一、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问题
1.对信息技术教学的认识不足
在高中课程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重点都倾斜在数学、英语、语文等相对比较重要的学科课程,因为信息技术课程在高考中有所涉及,已经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加入到实际的教学任务中去。然而,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无法与其他学科的教师具有同等地位,一般在学校中的信息技术专职教师基本都是一身兼多职的
2.教学课时的设置不足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规定,在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的教学总课时应当在70——140个学时,相应的折算到每一周的情况下,信息技术课程每周要有2——4 个教学课时,然而目前大部分学校开设的信息技术课程每周只有一个教学课时。在部分教学制度不严格的学校,每周只安排一个课时的信息技术都有可能会被其他科目的老师所挤占,安排上相对比较重要的课程,例如数学、英语、语文等。因为教学课时的严重不足,教师根本无法合理地制订教学计划,课程教材的章节内容在这仅有的几个教学课时里无法得到充分有效的讲解效果,大部分老师只可以在开课的前几节课中象征性地讲述一些题外话,后面阶段直接安排学生自习。
3.学生信息技术水平有差异
由于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各不相同,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一些家庭条件比较富裕的学生,从小就可以接触到计算机,可以熟练地使用各种计算机系统软件完成打字绘画等各种基础性的操作,然而另外一些学生因为家里没有计算机,能够接触到计算机的机会不多。学生信息技术能力水平的差异对老师的教学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另外,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学习,大部分学生都觉得枯燥乏味,在他们进入高中阶段之前,他们进入计算机机房关注的只是电子游戏或者看电影、网络聊天等,很少学生会踏踏实实地学习计算机的基本理论知识
4.信息技术的师资力量较差
在新课程标准下,我国社会对高中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水平具有一定的要求标准,这阶段的学习是学生积累能力的重要基础,因此需要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能力水平提出较高的要求标准。面对日益发展的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同样需要不断发展,教师的实际教学方法需要进行更新,教师的能力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目前,大多数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仍然是比较传统的老师,教学方式没有进行及时的更新,教学观念比较陈旧,对于新技术的学习掌握存在不足之处,这对于教学效果的影响是很大的。
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对策
1.树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理念,提高对信息技术教学的直观认识对信息技术教学应当有一个系统全面的直观认识,不能受到传统模式的升学教育观念所限制,应当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教学能够通过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与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来实现学生的学习目标,而并非是减少学生的学习时间,分散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为了能够实现传统教学观念的转变,应当从两个方面来着手分析,一方面是将信息技术作为一个学习工具,将信息技术和日常阶段的教学充分结合起来,有效地利用各方面的信息资源;另一方面是需要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交流学习过程中的实际作用,通过信息技术的系统学习促进学生进行主动的自主学习。同时,应当注重专职教师的能力培养,学校需要为信息技术专职教师的发展提供全面的基础条件,不可以因为信息技术的教学课程不在高考的考试范围之内而直接忽略信息技术教学。
2.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实行分层化教育
教师应当充分地认识学生对信息技术教学课程的学习掌握情况,在教学课程开展之前,老师需要通过基本形式的测试与访谈等各种方式对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进行摸底调查分析。老师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对学生进行合理有效的分组,将接触过计算机并且对计算机有一定了解的学生分成一组,计算机使用较少、基本操作存在困难的学生则成为另外一组。教师根据具体的分组情况来确定适当有效的课程教学计划,.这种分层化教育的方法有利于克服由于学生能力水平的差异从而形成的教学困难。
3.灵活运用课程教材
课程教材的作用是辅助学生学习的载体工具,老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加合适的学习内容,比如现阶段高中的信息技术课程教材中没有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的概述,例如Word 文档的实际应用,然而Word 文档在学生未来阶段的学习与工作过程中都会有非常大的实际作用,老师可以适当地增添部分相关应用知识的学习内容。教师应当做到灵活地运用教材、重视教材,充分有效地运用好教材,才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
4.认真设置练习,加入竞争模式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需要适当地设置课后练习,从而能够实现对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的加深巩固目的,在练习的设置过程中需要注重多元化的分布特点,除了可以设置部分选择、填空、简答等各种基础题型,能够适当地加入部分需要进行动手操作的题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学校可以适当地组织举办一些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各种趣味比赛,为学生信息技术的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能够适当地增加部分奖励机制,以利于提高学生们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信息技术教学是提高学生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新课程教学改革背景下,老师应当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防止产生不必要的误区,结合学生自身的接受能力特点,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让他们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出自身的积极主动性,更好地达到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的学习目的,从而培养一批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 姚苏玶;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浅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年06期
[2]姚苏。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浅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