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出花样,唤醒觉主

来源 :莫愁·智慧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bent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她站着睡,走着睡,吃饭睡,开车睡……后来,她知道这是罕见的疾病,在中国约有70万患者,仅5000人被确诊。
  从此,她致力于提高公众认知,建立项目,发起行动,成为“秒睡族”的意见领袖。
  挣脱自责,嗜睡不是我们的错
  山东姑娘阿培,2015年毕业于美国南加州大学。从4岁起,阿培就和“发作性睡病”纠缠上,开始了悲喜交加的人生。那时每一天,去幼儿园的路上,熙攘人流中,父女俩以奇葩的方式蜗行。阿培被父亲用红绸带绑缚在车座上,因为她随时会睡着,摔下来。在校园里、课堂上,她时常开启短促睡眠模式,被同学称为“特困生”。
  上高中时,阿培和同学在操场上边跑步边侃大山,聊郭德纲的经典相声。笑得前仰后合之际,阿培一个趔趄滚倒在跑道上,又睡了。因为一笑就崩溃,平时,阿培看娱乐节目,得先把自己放倒在沙发上,严防猝倒。
  阿培过了托福考试,漂洋过海去留学。新生活开始了,和睡觉有关的烦恼更多了。课业、兼职双重压力之下,阿培的睡眠需求一再加重。原先每天只用睡八九个小时,现在上升到十七八个小时。
  所谓的睡,也不是深度睡眠。每一次,阿培总要经历一系列睡前幻觉,充斥着鬼怪、恐怖、灾难……她分不清到底在梦中还是在现实,像极了电影《盗墓空间》的情节。阿培焦躁、抑郁,日渐憔悴。
  大三时,阿培在高速路上秒睡,遭遇了车祸。美国同学提醒她“是不是患了Narcolepsy(发作性睡病)”。阿培上网一查,每一条病症都仿佛量身打造。阿培在医院做了详细的夜间多导睡眠监测,以及昼间多次小睡试验,结果令医生惊呆:“14秒入睡,31秒做梦,你的多项数据破了医院的纪录。”
  暗夜里,阿培一个人静静而坐。多年来的委屈、压抑、迷茫……汹涌而来,她哭了。同时,她又觉得幸运,因为她最终知道了相伴相杀的嗜睡是一种病,这并不是她的错。
  阿培对“发作性睡病”了解日深。这种早在1880年就被发现的疾病,在欧美的发病比例是1︰2000。由此推算,中國的患者可能达70万人。而资料显示,在中国的确诊人数仅5000例,许多未被诊断的患者一辈子都活在自责、抑郁中。
  此病通过中西医方法治疗,皆可缓解,同时配合心理调适,保持乐观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但也不宜过于兴奋。部分青少年期发病的患者,随年龄增长,可能逐渐痊愈。成年发病者多持续终生,但可以做好预防工作,减少发病次数。
  阿培觉得,这么多人做不了睡眠的主人,起码不能做它的奴隶。她决定做点什么。
  有意义的事情,得办得有意思
  从2014年开始,阿培花大量时间,搜集整理“发作性睡病”的资料,为提高中国公众的认知做准备。在欧美,无论线上线下,都有许多可借鉴的资源。
  不久,她遇见了美国“发作性睡病”公益行动发起人之一朱莉。朱莉为支持“发作性睡病”患者做了大量工作,还把五年公益路写成了一本书《清醒的梦》。当阿培在洛杉矶的活动现场见到朱莉时,她正高举“发作性睡病患者并不孤独”的标语,奔走呐喊。
  此后,阿培和朱莉多次交流,获取了有价值的经验和启示。她坚信每一个睡病患者都不该孤独,中国也应该打造一个支持他们的公益组织,那是患者的精神家园。
  2015年上半年,阿培着手做普及睡病的网站和视频。她还在美国注册了非营利组织“发作性睡病联盟”,建立了“中华觉主微信群”。在阿培看来,“觉主”这个称呼霸气又温暖,呵护了患者的心。
  在阿培努力下,联盟线上线下连续发力:出版了动画短片,发布了觉主神曲,制作了公益纪录片《觉主醒醒,我在找你》。在深圳华夏艺术中心,国内第一部讲述睡病的舞台剧在“开心麻花”的舞台上演,阿培在舞台上面对2000多名观众,讲述“觉主”故事,赢得了如潮掌声。
  阿培还登上了安徽卫视的健康类公益节目《超级诊疗室》,以亲身经历、切肤之痛向观众普及睡病常识。节目进行当中,阿培进入了短暂睡眠,令在场观众真切地见证了此类患者的困扰。一位年近六旬的天津“资深觉主”现身说法,无疑是对广大患者最好的慰藉。4位爱心大使对阿培大加赞赏,还表明了对联盟给予资金、资源支持的意向,令阿培深受鼓舞。随后,阿培登上了江苏卫视的《一站到底》、云南卫视的《让我帮助你》等节目。这样一来,许多患者纷纷聚拢联盟:“找到组织的感觉,真好。”
  即便如此,阿培还是觉得宣传力度不够,传播速度比预期的相差好多。2016年11月,联盟策划了一个“我请你睡觉”的公益活动。只需在社交媒体晒一张自己在“不该睡觉的地方睡着”的照片或视频就可以。小伙伴们笑称,这可是全宇宙第一个躺着就能支持的公益项目,有意思。
  活动上线后,即刻霸屏微博、微信朋友圈。滴滴出行、果壳等60多个品牌机构都大开脑洞,花式“请你睡觉”。30多家媒体报道了“发作性睡病”,20多位公众人物在各类社交媒体公开支持并参与。截止到2016年底,整个公益行动浏览量超过5100万。
  生活处处有bug,拥抱就有能量
  2017年1月,阿培带领运营团队加入明日基金会,任联席CMO,随即建立了“明日醒醒”公益项目,并任执行长。
  “明日醒醒”承担着延续公益行动的使命,致力于为“觉主”打造一站式线上咨询,以及线下互助平台,建立中国最有价值的专题社区。
  短短两三年间,阿培马不停蹄,奔波于各个城市做社区服务,接触了越来越多不同类型的“觉主”。从样本分析中,她发现:在中国,有超过三分之二的睡病患者是儿童时期起病。睡病使他们体重猛增、悲观易怒、影响学业。而家长们往往极端焦虑,巴不得马上找到根治方法,这反而不利于治疗。阿培希望通过社区的有效引导,让患者家庭少走弯路,以科学的方式对待,以温暖的方式陪伴。
  阿培决定慢下节奏,精耕细作,把目光锁定在青少年群体。世界罕见病日、世界睡眠周、世界睡眠日都是不可错过的宣传时机。2017年3月,“明日醒醒”联合“人人公益”,打造了首个“百校睡眠保卫战”公益创新大赛。短短三天,就招募了100多家高校团队。
  大赛汇集各校的创意,让更多好玩的内容广泛传播。活动方式还被注入多种时尚元素,包括摆拍、漫画、快闪、街舞、定向越野等。北京服装学院发起了“晒太阳”的校园行为艺术,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发动了百人集体睡操场的“101睡”,使用了无人机跟拍……这么多人的创意和行动力,在全国掀起了保卫睡眠的风潮。
  2017年4月,阿培参加了“创意talk”,在深圳腾讯大厦分享了她的公益人生。她说:“生活处处有bug(缺陷),要从bug中发现能量。”她引用了一位小“觉主”日记:“既然是病,就得治。从药物着手,多运动少饮食;从心理着手,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愿和我一样特别的你们,如同开在暴风雨中的野花,永不凋落,愈加灿烂。”阿培说,这就是和自身bug的和解,当你坦然接纳,就可能从其中发掘巨大能量。
  阿培耐心地等待更多的“觉主”汇聚,共同打造一个让身心健康的社区。目前,她正着力准备睡眠健康类的公益创业,想创办一个社会企业。毕竟,有些事不是一个人做了很多,而是每个人做了一点点。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赵莹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总想告诉人们我并非与众不同  1972年1月,妮基·黑莉出生在美国南部的印度移民家庭。她父亲原本是印度旁遮普农业大学的教授,母亲也获得了德里大学的法学学位。  一家人最初移民加拿大,后来父亲去了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一所大学,母亲跟随过来,在公立学校当了老师。他们终于结束了漂泊的日子,稳定下来。  母亲一直对美有着独到眼光,加上她对做生意感兴趣,女儿出生后,家里开销增大,母亲便从学校辞职,开了家女装店
期刊
若不是对木头有特殊偏爱,郑安全就不会在17岁那年去学做家具。  如果不会做家具,他就不会有机会进入那扇门,遇上愿意用一生去守护的人。  正因为遇见了那个人,才有了用木料为她做手工日用品的坚持,也在这个过程中,不知不觉从木工蜕变为匠人。  好的爱,是对成长的成全,不是吗?  一把木剑承载说不出的情  郑安全出生在绍兴塘栖。他18岁那年,已经出落成一个邻里街坊屡屡称赞的木匠了。正赶上有一户姓金的人家要
期刊
两支烈焰汇聚,生命因爱丰满  “未名湖畔的两只小鸟,是普普通通、飞不高也飞不远的一对,他们喜欢自由,却常常身陷牢笼;他们向往逍遥,却总有俗事缠身。现在,小鸟已变成老鸟,但他们依旧在绕湖同行。”在与妻子乐黛云合著的《同行在未名湖畔的两只小鸟》中,汤一介在序中这样说。从青春到迟暮,在未名湖的见证下,他们风雨同舟。  1948年,17岁的乐黛云怀着革命热忱报考了北京大学英文系,父亲是中学英文教师,她从小
期刊
我们可以梦想成真,区别只不过是别人在做梦的时候,我在种花和搬砖。  阿狸和船长是一对平凡夫妻,为了抵御生活的平庸和艰难,他们在洪湖之滨筑起了一片繁花似锦的胭脂水岸,寻常的日子变得甘甜如饴。  归隐田园,远比想象中痛苦  十年前,阿狸和丈夫船长在广东打工。两人省吃俭用,计划攒钱买房。但攒来攒去,积蓄仍然不够买套小房子。于是,两人商量把钱都拿出来,做小生意。没多久就赔光了本钱,心灰意冷之下,船长带着阿
期刊
斯蒂芬·金是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惊悚小说之王、畅销书作家,他每部作品的版税都逾千万美元,32岁时就成为亿万富翁,几乎每部作品都被改编成影视剧。  艰难时光中相依相随  两人相识在一个美好的季节。那是初夏的一天,22岁的斯蒂芬·金和几个同学在缅因州立大学学校书店后面的草坪吃午饭,一个女孩的笑声吸引了他的注意:“我不相信一个大学女生会发出那样美妙、无所畏惧的笑声。”他以为她是“当地披萨连锁店里一个爱读书
期刊
公公从没想过,晚年生活竟跟两根竹子胶着上了。  这事,最初源于大孙子的出生。  当我娘家按照风俗,送来两根带根的竹子时,公公慎重地考察了屋前屋后的空地,决定将这两根寄托茁壮成长之意的竹子“定位”在河边的蔬菜地里。那块地,七八张方桌大,却掌管着全家一年四季的蔬菜瓜果。  公公殷切地关注竹子的长势,就像关切动不动就拉稀、感冒的大孙子。好在,两者都没辜负他的期盼。大孙子20岁的时候,一米八几的个头,都要
期刊
前同事从小城来上海,想去安安家里坐坐,于是安安把地址发给了她。两人以前关系还不错,但如今多年未联系,自然疏离许多。下班后,安安火速回家,剛整好三菜一汤,前同事就到了。  相谈之下,安安得知前同事弟弟在上海某医院做颈椎手术,她是来服侍弟弟的,来安安家是想在她家住几日。  既然对方开口,安安只好客气留宿。晚上,安安又胸闷了,只要家里有客人来住,她就各种纠结。上回,安安的妯娌来上海照顾生病住院的妹妹,曾
期刊
Q:昨晚我和老公吵架,当着孩子的面,他又动手打我。我俩脾气都很冲,每次争吵都想争上风,他说不过我,就直接动手。这次我把我父母叫了过来,不想跟他过了,但走出家门又后悔了。我还是觉得他没那么狠心,都是因为我脾气不好他才动手,毕竟我们在一起七年多了。现在我想分开住,但在农村找房子不方便,我的工资也负担不起住旅馆的费用。想回去,又怕这样的日子还会继续。我该怎么办?  A:你用亲身经历,真实地演绎了家暴是如
期刊
蒋虹越 34岁 山东济南 小学老师  得知我和朱建华离婚,姑姑和姐姐指着我的鼻子骂:“我看看你还能嫁给谁!”在她们看来,我腿瘸是天大的缺陷,有人不嫌弃我,我就该珍惜。  3岁时,因为患小儿麻痹症,我的右小腿变形,右腿比左腿短了三厘米。从此,自卑便一直伴随我。我努力变得开朗,以让亲戚朋友更好地接纳我;我刻苦学习,试图用优异的成绩,获得同学们的喜欢和老师的青睐。在大家的印象里,我开朗、幽默、健谈,可无
期刊
如果不加班,又碰上运气不错,路上没有堵车,我傍晚六点左右可以回到家。  换鞋,洗手,打开音乐,进厨房开冰箱,这些动作像一个浑然天成的系列,被瞬时完成。在厨房忙碌是听不到乐声的,仍然要让音响开着。若有若无的音乐,像是陪伴,亦像一个仪式,让空置了一天的家,实现由“空”到“满”的转变。轻柔和缓的乐声,拂过桌椅和瓶中鲜花,在门窗墙壁上稍做逗留后,又欢快地飘出窗外。  把瘦肉和猪骨头,置于盛有温水的盆中解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