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能否在学生学习课文之前就激发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产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导入新课至关重要。本文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的导入艺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方面作一些探索。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导入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6-0165-02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导入语是一堂课的开场白,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同电影的序幕、相声的开篇,它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使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课本或本堂课的教学中去。好的导入,又如文章的"凤头",能在短时间内安定学生的情绪,诱发学生与课文学习相应的感情,激起学习兴趣,让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孜孜以求的心理进入学习的情境中。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为授课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下面,结合我自身教学的具体实例来谈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常见的几种导入方法。
一、由学生身边的实例导入
在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充满着许多学生熟悉的自然事物、社会事物。教师要联系学生实际善于挖掘生活中的素材,把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当作新课导入,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又有利于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方式。
二、由问题导入
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因此,在教学开始,编辑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渗透本课所学习的目标、研究的主题。例如:小学语文《飞夺泸定桥》一文,教师根据课题及课文内容设计问题:红军为什么夺泸定桥?飞夺泸定桥"题目中"飞"、"夺"究竟是什么意思?我军为什么要飞夺泸定桥,他们是怎么"飞夺"的?……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也很想知道,就自然会急于带着问题到文中去寻根问底,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
三、由故事导入
在人类的发展史中充满了动人的妙趣横生的故事,而小孩子都爱听故事。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选择故事片段或小故事进行导入。
四、由多媒体演示导入
教师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借助与紧密联系的歌曲、视频、动画作为课堂导入,这种方法既能让学生在情感上引起学生共鸣,又可活跃气氛,使他们在宽松的氛围中学习。从而创设一种和谐的教学环境,营造一种热烈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一年级教材《快乐的节日》播放歌曲导入课文;如教第九册课文《草原》时,首先播放音乐《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同时播放图文并茂的视频草原的画面,并请学生说说自己的体会。在学生的赞美声中,教师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创设情境导入
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认知的参与,更需要情感的投入,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走入学习的殿堂。创设情境,既渲染课堂氛围,又激发学生兴趣,萌发求知欲望。如教《卖火柴的小女孩》这课时,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大年夜对你们来说,是多么美好啊!可是在另一个社会里,却有一个小女孩,在又黑又冷的大年夜里光头赤脚,手拿一把火柴哆哆嗦嗦地走在街上,叫卖着。"教师富有情感的言语,把学生的思想感情带入了文中所描述是悲惨情境中,引起学生内心世界的强烈共鸣,促进了课堂交流的艺术效果。
六、揭题法导入
文题是文章的眼睛,它往往与文章的立意有密切联系,教师如果能从解题入手,自然导入,一定能帮助学生对课文的重点与难点的理解。这种方法一般在成语故事、童话、寓言故事一类的课文运用。
如《狐狸和乌鸦》的导入:"同学们,狐狸是一种很狡猾的动物,有一天,它看见树上一只乌鸦嘴里叼有一块肉,于是直流口水,很想得到这块肉,就骗起乌鸦。狐狸是如何骗乌鸦的?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则故事。"
七、用音乐、歌曲导入
讲课文之前,播放一段乐曲,在情感上能唤起学生的共鸣,从而创设一种和谐的教学环境,营造一种热烈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教《草原》一文,上课铃一响,一首悠扬的《牧羊曲》立即将学生带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茫茫草原。教《王二小》时,播放一首脍炙人口的《歌唱二小放牛郎》,更使学生对文章感到亲切。这样精心营造的教学氛围,以情激情,使学生学起来入情入境。
八、回忆导入法
这种方法一般用在第二课时,通过回忆再现上一节课的内容。有意地链接下一节课,使某一方面的知识更为系统化、承接化。让课文主要内容历历在目,为本节课作好铺垫。一般适用在回忆录,古诗之类的导入。利用回忆形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例如《草船借箭》的导入:"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草船借箭》这篇课文,你们读懂了什么?请大家回忆一下。还碰到哪些不明白的?稍后我们一起讨论。"
总之,语文课的导入要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来定夺。导入的方法是多种多样,不管采用哪种导入方法都应该简洁,富于启发性和感召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崔锐.新课程课堂教学技能指导与训练·小学语文[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王宗海.上好课:问题与对策·小学语文[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导入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6-0165-02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导入语是一堂课的开场白,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同电影的序幕、相声的开篇,它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使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课本或本堂课的教学中去。好的导入,又如文章的"凤头",能在短时间内安定学生的情绪,诱发学生与课文学习相应的感情,激起学习兴趣,让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孜孜以求的心理进入学习的情境中。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为授课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下面,结合我自身教学的具体实例来谈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常见的几种导入方法。
一、由学生身边的实例导入
在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充满着许多学生熟悉的自然事物、社会事物。教师要联系学生实际善于挖掘生活中的素材,把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当作新课导入,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又有利于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方式。
二、由问题导入
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因此,在教学开始,编辑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渗透本课所学习的目标、研究的主题。例如:小学语文《飞夺泸定桥》一文,教师根据课题及课文内容设计问题:红军为什么夺泸定桥?飞夺泸定桥"题目中"飞"、"夺"究竟是什么意思?我军为什么要飞夺泸定桥,他们是怎么"飞夺"的?……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也很想知道,就自然会急于带着问题到文中去寻根问底,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
三、由故事导入
在人类的发展史中充满了动人的妙趣横生的故事,而小孩子都爱听故事。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选择故事片段或小故事进行导入。
四、由多媒体演示导入
教师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借助与紧密联系的歌曲、视频、动画作为课堂导入,这种方法既能让学生在情感上引起学生共鸣,又可活跃气氛,使他们在宽松的氛围中学习。从而创设一种和谐的教学环境,营造一种热烈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一年级教材《快乐的节日》播放歌曲导入课文;如教第九册课文《草原》时,首先播放音乐《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同时播放图文并茂的视频草原的画面,并请学生说说自己的体会。在学生的赞美声中,教师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创设情境导入
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认知的参与,更需要情感的投入,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走入学习的殿堂。创设情境,既渲染课堂氛围,又激发学生兴趣,萌发求知欲望。如教《卖火柴的小女孩》这课时,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大年夜对你们来说,是多么美好啊!可是在另一个社会里,却有一个小女孩,在又黑又冷的大年夜里光头赤脚,手拿一把火柴哆哆嗦嗦地走在街上,叫卖着。"教师富有情感的言语,把学生的思想感情带入了文中所描述是悲惨情境中,引起学生内心世界的强烈共鸣,促进了课堂交流的艺术效果。
六、揭题法导入
文题是文章的眼睛,它往往与文章的立意有密切联系,教师如果能从解题入手,自然导入,一定能帮助学生对课文的重点与难点的理解。这种方法一般在成语故事、童话、寓言故事一类的课文运用。
如《狐狸和乌鸦》的导入:"同学们,狐狸是一种很狡猾的动物,有一天,它看见树上一只乌鸦嘴里叼有一块肉,于是直流口水,很想得到这块肉,就骗起乌鸦。狐狸是如何骗乌鸦的?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则故事。"
七、用音乐、歌曲导入
讲课文之前,播放一段乐曲,在情感上能唤起学生的共鸣,从而创设一种和谐的教学环境,营造一种热烈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教《草原》一文,上课铃一响,一首悠扬的《牧羊曲》立即将学生带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茫茫草原。教《王二小》时,播放一首脍炙人口的《歌唱二小放牛郎》,更使学生对文章感到亲切。这样精心营造的教学氛围,以情激情,使学生学起来入情入境。
八、回忆导入法
这种方法一般用在第二课时,通过回忆再现上一节课的内容。有意地链接下一节课,使某一方面的知识更为系统化、承接化。让课文主要内容历历在目,为本节课作好铺垫。一般适用在回忆录,古诗之类的导入。利用回忆形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例如《草船借箭》的导入:"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草船借箭》这篇课文,你们读懂了什么?请大家回忆一下。还碰到哪些不明白的?稍后我们一起讨论。"
总之,语文课的导入要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来定夺。导入的方法是多种多样,不管采用哪种导入方法都应该简洁,富于启发性和感召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崔锐.新课程课堂教学技能指导与训练·小学语文[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王宗海.上好课:问题与对策·小学语文[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