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关键核心技术主要依赖他人到逐步在一些领域实现自主可控,“十三五”以来,贵州坚持以大数据为引领,实施区域科技创新战略,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道路,在改革创新、研究问题、破解难题中逐渐形成特色优势,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差异化创新路子。
据省科技厅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省区域创新能力由2015年全国第22位提升至2020年第20位,区域科技创新水平由2015年的全国第30位提升至2020年第27位,彻底摆脱“十二五”期间长期停滞在全国第30位的落后趋势,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实现赶超进位的历史性跨越。
科技创新综合实力不断提升,既是贵州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的体现,也是贵州立足自身实际,找准科技创新发力点,突出重点,不断补齐短板的结果。
仅2020年,贵州在十大工业领域组织实施科技支撑计划68项,科技成果转化计划51项,科技重大专项2项。
在项目引导下,全省拳头产品不断涌现。由奇瑞万达、翰凯斯、智诚科技等公司联合实施的智能网联汽车项目,研制出自动驾驶公交车、全矩阵多尺寸自动驾驶通用底盘以及车路协同中控平台;遵义天义技术公司实施的“无人工厂”项目,融合多项技术打造了从原料入厂到成品出厂,全程全场无人化的智能工厂。
贵州自身科技资源匮乏,迫切需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汇聚各方创新资源。“十三五”以来,聚焦这一短板,贵州通过高新区培育建设、科技创新基地提质等举措,海纳百川、扬长补短,充分用足用好國际国内创新资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赋能。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建成使用,FAST成为贵州的世界级创新名片;贵州科学城建成投入运营,多家科研机构入驻,创新资源加速聚集;省级高新区达到9家、国家级高新区达到2家,成为全省开放创新的重要载体、区域创新发展的主阵地;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实现“零”的突破;遵循“少而精”的原则,面向重大需求择优部署新建一批支撑战略发展的高水平科技创新基地,其中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别达到62家、141家……
开放式创新环境的形成,推动各类领军人才、高端人才和团队不断集聚贵州,为贵州发展提供了积极的智力支撑。
站在“十四五”的起点,贵州提出,力争到2025年区域创新能力进入全国前15位,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进入全国前20位,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6%,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基本建成开放式创新体系,培育一批关键技术、拳头产品、龙头企业和领军人才,以变革性技术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
(编辑/高纬时)
据省科技厅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省区域创新能力由2015年全国第22位提升至2020年第20位,区域科技创新水平由2015年的全国第30位提升至2020年第27位,彻底摆脱“十二五”期间长期停滞在全国第30位的落后趋势,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实现赶超进位的历史性跨越。
科技创新综合实力不断提升,既是贵州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的体现,也是贵州立足自身实际,找准科技创新发力点,突出重点,不断补齐短板的结果。
仅2020年,贵州在十大工业领域组织实施科技支撑计划68项,科技成果转化计划51项,科技重大专项2项。
在项目引导下,全省拳头产品不断涌现。由奇瑞万达、翰凯斯、智诚科技等公司联合实施的智能网联汽车项目,研制出自动驾驶公交车、全矩阵多尺寸自动驾驶通用底盘以及车路协同中控平台;遵义天义技术公司实施的“无人工厂”项目,融合多项技术打造了从原料入厂到成品出厂,全程全场无人化的智能工厂。
贵州自身科技资源匮乏,迫切需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汇聚各方创新资源。“十三五”以来,聚焦这一短板,贵州通过高新区培育建设、科技创新基地提质等举措,海纳百川、扬长补短,充分用足用好國际国内创新资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赋能。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建成使用,FAST成为贵州的世界级创新名片;贵州科学城建成投入运营,多家科研机构入驻,创新资源加速聚集;省级高新区达到9家、国家级高新区达到2家,成为全省开放创新的重要载体、区域创新发展的主阵地;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实现“零”的突破;遵循“少而精”的原则,面向重大需求择优部署新建一批支撑战略发展的高水平科技创新基地,其中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别达到62家、141家……
开放式创新环境的形成,推动各类领军人才、高端人才和团队不断集聚贵州,为贵州发展提供了积极的智力支撑。
站在“十四五”的起点,贵州提出,力争到2025年区域创新能力进入全国前15位,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进入全国前20位,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6%,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基本建成开放式创新体系,培育一批关键技术、拳头产品、龙头企业和领军人才,以变革性技术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
(编辑/高纬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