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有名的“数字诗”

来源 :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as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到数字诗,就不能不说宋朝理学家邵雍(康节)的《蒙学诗》:“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寥寥几笔,就使乡村宜人的景色展现在读者面前。这首诗把十个数字嵌入诗中,可以说是开了“十字诗”的先河。现在小孩子学习从一到十,还经常背这首数学科普诗歌。
  清朝的乾隆皇帝,特别喜欢作诗。有一次游玩时,天降大雪,乾隆即兴赋诗一首:“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十一片,飞入芦花都不见。”这首诗四句里竟然用了11个数字,形象地描绘了雪花入芦花的情景。
  清代有位叫何佩玉的女诗人,擅长用数字作诗,她有一首:“一花一柳一鱼矶,一抹斜阳一鸟飞。一山一水中一寺,一片黄叶一僧归。”此诗连用10个一字,读起来却不觉得重复,且所写景色引人入胜。
  这三首诗歌能在后世广为流传,或多或少也与数字有些关系吧。
其他文献
元符三年(一一○○),苏轼自海南岛赦还时吟出“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之句(《六月二十日夜渡海》)。此联首句借用《论语·公冶长》“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之典,精当蕴藉。毫无疑问,自孔子至苏轼,那片位于大陆边缘的海洋,总系联着荒蛮与神秘。这种认识,事实上涉及的是地理学观念。若考察千年以来古人对海洋认识的变迁,以及海洋在中国古代文明中的地位,则进入了地理学思想史的范畴。  以地理学思想史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虫草活力素的抗肿瘤及增强免疫的作用。方法接种动物或人体肿瘤后虫草活力素联合放化疗,计算抑瘤率、合并效应或生命延长率;制备脾细胞悬液,进行免疫学试验,计算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