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文学将刮港台风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短短一年间,内地读者对港台作家从陌生到如数家珍。张大春、齐邦媛、西西、蒋勋等港台作家在内地图书出版界的“全面开花”,成为现在最值得关注的现象之一。本文特遴选推荐其中部分作家及他们的新书,以飨读者。
  张大春:台湾资深的“文学顽童”
  张大春被誉为“文学顽童”,是当代最优秀的华语小说家之一,他曾经横扫台湾文坛所有奖项。内地读者了解张大春,始于《聆听父亲》和《认得几个字》,他文风戏谑、思维天马行空,对各类文学实验不遗余力,并自称“小说匠人”,得到内地读者和媒体的高度认可。
  2010年10月,小说《四喜忧国》、《小说稗类》被引进出版,终于让我们见识到张大春作为小说家出色的一面。《四喜忧国》的主人公朱四喜,是一个国共内战期间渡海来台的外省人。张大春通过朱四喜塑造出一个典型的荒唐、滑稽、奴性和不谙世事的小市民形象。此种形象在当时台湾的外省人群当中具有相当大的普遍性。张大春是台湾解严前后,文坛最具透视能力、最能揭穿历史骗局的作家。
  有人称张大春是小说家中“武器最齐备的侠客”。2011年,他赖以成名和为世人惊叹的武侠小说《城邦暴力团》在内地出版,这本书被人认为“金庸之后最伟大的武侠小说”。这是一个关于隐遁、逃亡、藏匿、流离的故事,讲述了1949年以后搬迁至台湾省的一代人的生死恩怨,也试图重述台湾地区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真实历史。《城邦暴力团》面市后获得热捧,引领了新一代武侠小说的热潮。
  齐邦媛:颠沛流离的命运与乡愁
  齐邦媛被台湾文坛称为“永远的齐老师”,是台湾文学和教育界最受敬重的前辈之一。她在81岁高龄开始创作《巨流河》,历时4年,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埋藏着巨大悲伤的时代。齐邦媛回顾了自己从东北流亡到关内、西南,然后在台湾落地生根的生命历程,以个人遭遇折射家国历史、新旧时代交替下女性的奋斗。
  《巨流河》是2009年港台地区口碑最好的一本书,很多人把它与龙应台的书相提并论。书里描述的,不单是一个家庭的流离史,更是20世纪中国的苦难史。在逃难的日子里,齐邦媛写到自己受许多名师的教益,如朱光潜、吴宓等人;到台湾大学任教后,她又与钱穆常有往来。这些学者在动荡时代的细节故事,读来颇多趣味。
  2010年10月,《巨流河》在内地出版后,位列各种“好书”榜之中,是各方评价较高的书本之一。和平年代长大的我们,就算是经历了各种政治运动折腾的一代,都难以体会中华民族在抗战中同仇敌忾的民族精神。“中国不亡,有我!”一个当时的小女孩的叙述,带来的震撼,超过至今读到的任何书籍。《巨流河》对历史细节的实录,在感人的故事后面,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日后深思。
  西西:视野广阔的香港才女
  女作家西西,是香港文学界最资深的老前辈,数十年纸上耕耘,硕果累累;她是一位姗姗来迟的文学大家,被学者陈子善认为是尚未被介绍的海外最后一位文学大家。2010年,香港作家西西作品系列之《我城》、《哀悼乳房》《像我这样一个女子》在内地推出。
  《我城》在香港文学史、香港社会发展史上都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1999年,《我城》被《亚洲周刊》评入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我城》出版30周年,香港报纸曾经专门设版纪念。《哀悼乳房》一书是以西西本人真实的患乳癌经历为蓝本进行的创作,与其说是以乳房为主题,倒不如说在书里她更关注的是“命运”这个主题。
  作为一位风格独特、视野广阔的多产作家,西西被认为是香港最有才华的女作家。西西的小说有强烈的“香港意识”,因为以前一些作家写香港,并不是把香港当成主要的环境,而是仅仅把香港当成一个藩篱,甚至当作一个恶劣的对照。西西则是把香港当成家,当成一个她想要生活下来的地方。西西对于香港文学的重要意义在于:如果香港文学后来终于发展出它的城市性格,或者成为开始关注自己城市的文学,西西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蒋勋:贯通多领域的台湾名士
  现今两岸文艺界,能够贯通于文学、美学、艺术、绘画等领域,并仍有公众影响力的大家屈指可数,台湾名士蒋勋无疑是其中一位。有人称蒋勋为“台北风流人物”,是台北诗酒风流的产物,是从容、雍雅、慧黠、自适的“神仙”。
  在台湾,蒋勋开办的“红学讲堂”吸引了众多名流,著名影星林青霞每周必从香港乘飞机去台湾聆听该讲座,并表示:“蒋勋是我唯一的偶像,半颗安眠药。”从《孤独六讲》到《生活十讲》,蒋勋写这些书,意在消解现代人的积怨,解放他们于庸碌、机械、封闭或狭隘的内心,认识到冰冷、矛盾的社会体系中依然有美的存在。
  2010年,蒋勋在内地先后出版了《美的曙光》、《蒋勋说红楼梦》等著作。在《蒋勋说红楼梦》中,蒋勋根据其对中国文化美学的精深研究,从人性的、文学的角度挖掘了《红楼梦》独特的人文内涵,还原《红楼梦》真正的文学内蕴,让读者不再陷入诸如考据、论证、红学派别的迷阵,真正感受到这部伟大的中国文学巨著非凡的魅力。
  朱天心:人潮中逆行的宝岛传奇
  台湾著名女作家朱天心,纵横台湾文坛几十年。《击壤歌》是朱天心最畅销的书。出版头5年,销售过30万册,至今仍年年再版,2010年2月,才被引进内地出版。这是一本自传体小说,描写朱天心自己17岁读北一女中时的生活和情感。或许,《击壤歌》被热读,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书中以“爷爷”代称的那个人,他就是朱家姐妹的老师胡兰成。《击壤歌》所焕发的率性浪漫,不啻是《未央歌》的一脉真传。
  2010年8月,朱天心在内地出版的《初夏荷花时期的爱情》,被誉为“一笔写完所有男人和女人的爱情结局”。书名很浪漫,故事却是很现实。不是重写《击壤歌》式的年轻情爱,而是窥探中年之后爱情和婚姻的真实走向。书中残酷再现了一对没打算离婚,只因彼此互为习惯,感情淡薄如隔夜冷茶的中年夫妻的情感危机。
  朱天心的姐姐朱天文,也是深受读者喜爱的华语作家。十几年前,作家骆以军就感叹过朱氏姐妹的素朴:一方面是“美到冒泡,美如天仙”,另一方面是“其实很穷,难以想象,过非常清苦的生活”。朱天文也在内地出版了作品集,分别为《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传说》、《炎夏之都》和《世纪末的华丽》。
  唐诺:一个恬淡嗜好的“猎书人”
  唐诺与夫人朱天心是台湾文坛最著名的夫妇之一,两人早在读高中时就认识了,十年后“应读者的强烈要求”结婚。夫妇俩每天九点准时去“办公室”上班,“办公室”其实是离家不远的一家普通的咖啡馆,夫妇一起抱着纸笔去咖啡馆开工,又一起回家,日日如此。
  唐诺是学历史出身,杂家风格,嗜好通俗化的写作,为普通读者做些导读一类的普及工作。2010年,唐诺的《文字的故事》和《阅读的故事》,先后在内地出版。后者是唐诺以拉美大文豪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小说《迷宫中的将军》的片段文字打开每一章话题,带出书籍和阅读的本质问题。书里涉及阅读的各个方面:阅读的困惑、时间、开始、代价、方式等等,试图劝诱人阅读,帮人解决阅读中可能遭遇的常见难题,旁征博引,并指出现代书写者与出版业面临的种种问题。
  唐诺是一个在阅读方面近乎无所不知、无所不深思的人。这也正是唐诺文字的妙处,香港《亚洲周刊》在十大中文好书的评语中这样赞扬他的书写风格:唐诺的“强项”不在记忆力,而在谈天说地的“随意性”,尽管叙说主线不离书、阅读与写作,也谈时政,但惟其娓娓道来的恬淡,才深具震撼力,才能谈出创意与精彩,道出真理。
  董启章:香港纯文学的守候者
  一向被称作“文化沙漠”的香港有没有纯文学?这是很多人的疑问。即使在香港,董启章也不是人人熟知的作家。甘于寂寞和物质匮乏的董启章,在纯文学日益衰弱的香港,不媚俗,不从众。董启章1967年生于香港,1992年从事写作,先后斩获“《亚洲周刊》中文十大好书”、“红楼梦奖评审团奖”等头衔。董启章在书中,探索的是社会与城市、自我与精神等问题。
  2010年,董启章在内地出版的《体育时期》和《天工开物·栩栩如真》,代表着香港严肃文学的水平,在他的笔下,企图构造一个不一样的香港。《天工开物·栩栩如真》是一本很物化的史诗般的小说,小说中涉及大量物件的发展史,比如收音机、电报、电话等,展现出人与物共生的历程和图景。小说既为书信,又是剖白,由家世见城事,由城事证国史,家友亲朋所见所感俱在其中,不乏喜泪与悲怆。
  作为香港小说家的代表,董启章毫无疑问是一位坚守者,不断抵抗中间路线的诱惑,书写着一个有别于类型片所营造的虚拟的香港。董启章的小说,写出了香港这座城市特有的资本主义历史风貌,恰如其分,匠心独运。
  葛亮:最具大师潜力的小说家
  葛亮看上去就是一个阳光帅气的大男孩,但却被评论界视为“当代最具大师潜力的年轻小说家”。他的太舅公是陈独秀,祖父葛康俞是著名艺术史家,叔公则是中国原子弹之父邓稼先。除了显赫的家世背景,生于1978年的葛亮不久前刚以香港作家身份加入了中国作协,而其短篇小说《阿霞》也入围去年鲁迅文学奖评选。
  2010年9月出版的《朱雀》,被媒体评价为“是那种属于‘鸿篇巨制’的大作品,寥寥几笔感天动地,文学功力与用心直逼张爱玲”。《朱雀》写的就是葛亮的“家”——南京发生的故事:千禧年之交,苏格兰华裔青年许廷迈回到父亲的家乡南京留学,在秦淮河畔邂逅了神秘女子程囡,由此引生了三个时代的传奇。《朱雀》以故事的形式,企图唤起人们对历史的追溯感。
  葛亮原籍南京,定居香港,而首先在中国台湾崭露头角,独特的成长经历暗合了新世代华文作家生存形态日益国际化的趋势。其实,他在港台地区成名与中国内地80后作家崛起的时间是同步的。在香港,他已经被视为香港本土文学的一面旗帜。
  以上的港台作家,只是揭开了“港台文学风”的瓶盖,内里还有很多深藏的东西未被发掘。像张大春、西西这样的资深作家,正式“登陆”内地,还在2010年。所以说,这一波的“港台文学风”是一次“迟来的发现”。
其他文献
某夜,独坐窗前,孤寂之时,翻看以前的读书笔记,无意中看到清代学者朱锡绶在《幽梦续影》中的几句话:素食则气不浊,独窗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好诗如清风,佳句似佳茗,细细玩味,顿觉心清气爽。遂把这几句箴言发给一个很要好的朋友,他很快给我回了八个字——“从容入世,清淡出尘”。  好个“清淡出尘”,恰似一轮窗前明月,朗朗我心;宛如一剪河堤绿柳,映辉蓬壁;就像一缕三月清风,一扫胸中烟尘。  在
期刊
流年梦语  高三(4)班 陈 婧   我喜爱那种落红无数飘满清清溪流的唯美意境,花瓣与流水的结合,总让我觉得有一份惬意,一份如诗的心灵呼应。  当年住在故乡的老院时,我还小,总是爱用竹竿敲打树上的花瓣,所以记忆里的老院总是满地落花,我想,儿时的我是渴望接触美的,这种渴望来自潜意识,来自不经意。现在,稍稍大了一些,十七八岁的女生对美有一种独特的感受。枝头的一抹绚烂,让我情不自禁地靠近它、感受它,却
期刊
答 复  海 子  麦地  别人看见你  觉得你温暖?摇美丽  我则站在你痛苦质问的中心  被你灼伤  我站在太阳?摇痛苦的芒上    麦地  神秘的质问者啊    当我痛苦地站在你的面前  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  你不能说我两手空空    北方农村的农民总是对麦地拥有一种感恩的情怀,何况敏感多情的诗人。“麦地”是诗人海子诗歌中的经典意象。  在这首诗中,诗人在主体“我”与“麦地”之间建立了一种平等
期刊
我有一个抽屉,装满了来自于生活的疼痛的碎片。  第一次和爱人看电影时的电影票。为她擦过眼泪的一块手帕。爱情转身的时候,我最后一次送她离去的站台票。  被撕碎的结婚照片。被摔碎的半块镜子。被诅咒过的一个陌生男人的来信。一枚占卜过我的命运的硬币。一张表情麻木的下岗通知。  一些朋友的信。一些嘘寒问暖,一些善意的忠告和安慰,一些委婉的拒绝。  女儿的成绩单。各种各样的获奖证书。她偷偷为我买回来的胃药和嘱
期刊
许多同学写议论文往往在文章提出论点后,再举出二至三个事例作为论据就算完事。这样的文章,说服力不强,很难使读者信服并接受。一篇好的议论文,光有观点、事例还不够,还要学会辩证分析。“辩证性”是一篇议论文的灵魂,只有用辩证的观点去看待事物,才有可能得出比较中肯的结论。而对问题进行辩证的分析,关键要掌握“五字诀”,这“五字诀”就是“三要三不要”。  “三要”就是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用全面的观点分析事物
期刊
与李贺共饮  洛 夫    石破  天惊  秋雨吓得骤然凝在半空  这时,我乍见窗外  有客骑驴自长安来  背了一布袋的  骇人的意象  人未至,冰雹般的诗句  已挟冷雨而降  我隔着玻璃再一次听到  羲和敲日的叮当声  哦!好瘦好瘦的一位书生    瘦得  犹如一支精致的狼毫  你那宽大的蓝布衫,随风  涌起千顷波涛    嚼五香蚕豆似的  嚼着绝句。绝句。绝句。  你激情的眼中  温有一壶新酿
期刊
夏天正热烈的时候,我去寻找荷花,意外撞见一块美丽的草地。草地傍河,旁有小土丘作假山。假山上丝竹环绕,绿草如茵,花开数朵,虫鸣其间,自得其乐。  我便常常在那里流连。有月的夜晚,在家里坐不住,我关上门,邀个人一起,走上二三里的路,奔了那里去。盘腿坐在草地上,听风吹,听虫叫,听花开,听草与草的喁喁私语。夜的声音,丰富得令人惊奇。  月亮掉在河里。河水清幽幽的,河里的月亮,便显得格外俏皮。像喜欢探险的孩
期刊
小小说《一条忧心忡忡的蛇》以一种波澜不惊的叙述向我们呈现了一种未经戏剧化的日常生活状态。读到最后,我们会发现这篇小小说并没有出现一个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戏剧性的结尾,其实小说里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但细心的读者、善于思考的读者能够从作者平静的叙述中发现小说反映了当今社会的一个非常严重的现实问题。  小说真正震撼人心的力量潜伏于不断展开的细密叙述中。开头两段不啻一幅极简练的静物写生,“墙角有青苔层
期刊
在现实生活中,漂亮的女子、优美的景色总是让人乐于多看两眼的。我们的作文,尤其是长于说理的议论文,怎样才能让人多看几眼,看了又看,看而难忘呢?我们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合理使用修辞格,增强说理的形象性  有人曾说“修辞是作文的魔水”,在议论文中恰当地运用排比、比喻、设问、反问、引用等修辞格,既能为议论文语言的形象性增添色彩,也有助于阐明道理,增加文章的说服力,读来上口,品来有味。如巴甫洛夫
期刊
我们当然应该努力做到最好,但人是无法要求完美的。我们面对的情况如此复杂,以致无人能始终都不出错。  好几次,当我必须告诉我的孩子们我在某件事上做错了时,我多害怕他们不再爱戴我。但我非常惊奇地发现,他们因为我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而更爱我。比较起来,他们更需要我诚实、正直。  然而,有时人们并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过失。也许我们的父母期望我们完美无瑕;也许我们的朋友常念叨我们的缺点,因为他们希望我们能够改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