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短短一年间,内地读者对港台作家从陌生到如数家珍。张大春、齐邦媛、西西、蒋勋等港台作家在内地图书出版界的“全面开花”,成为现在最值得关注的现象之一。本文特遴选推荐其中部分作家及他们的新书,以飨读者。
张大春:台湾资深的“文学顽童”
张大春被誉为“文学顽童”,是当代最优秀的华语小说家之一,他曾经横扫台湾文坛所有奖项。内地读者了解张大春,始于《聆听父亲》和《认得几个字》,他文风戏谑、思维天马行空,对各类文学实验不遗余力,并自称“小说匠人”,得到内地读者和媒体的高度认可。
2010年10月,小说《四喜忧国》、《小说稗类》被引进出版,终于让我们见识到张大春作为小说家出色的一面。《四喜忧国》的主人公朱四喜,是一个国共内战期间渡海来台的外省人。张大春通过朱四喜塑造出一个典型的荒唐、滑稽、奴性和不谙世事的小市民形象。此种形象在当时台湾的外省人群当中具有相当大的普遍性。张大春是台湾解严前后,文坛最具透视能力、最能揭穿历史骗局的作家。
有人称张大春是小说家中“武器最齐备的侠客”。2011年,他赖以成名和为世人惊叹的武侠小说《城邦暴力团》在内地出版,这本书被人认为“金庸之后最伟大的武侠小说”。这是一个关于隐遁、逃亡、藏匿、流离的故事,讲述了1949年以后搬迁至台湾省的一代人的生死恩怨,也试图重述台湾地区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真实历史。《城邦暴力团》面市后获得热捧,引领了新一代武侠小说的热潮。
齐邦媛:颠沛流离的命运与乡愁
齐邦媛被台湾文坛称为“永远的齐老师”,是台湾文学和教育界最受敬重的前辈之一。她在81岁高龄开始创作《巨流河》,历时4年,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埋藏着巨大悲伤的时代。齐邦媛回顾了自己从东北流亡到关内、西南,然后在台湾落地生根的生命历程,以个人遭遇折射家国历史、新旧时代交替下女性的奋斗。
《巨流河》是2009年港台地区口碑最好的一本书,很多人把它与龙应台的书相提并论。书里描述的,不单是一个家庭的流离史,更是20世纪中国的苦难史。在逃难的日子里,齐邦媛写到自己受许多名师的教益,如朱光潜、吴宓等人;到台湾大学任教后,她又与钱穆常有往来。这些学者在动荡时代的细节故事,读来颇多趣味。
2010年10月,《巨流河》在内地出版后,位列各种“好书”榜之中,是各方评价较高的书本之一。和平年代长大的我们,就算是经历了各种政治运动折腾的一代,都难以体会中华民族在抗战中同仇敌忾的民族精神。“中国不亡,有我!”一个当时的小女孩的叙述,带来的震撼,超过至今读到的任何书籍。《巨流河》对历史细节的实录,在感人的故事后面,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日后深思。
西西:视野广阔的香港才女
女作家西西,是香港文学界最资深的老前辈,数十年纸上耕耘,硕果累累;她是一位姗姗来迟的文学大家,被学者陈子善认为是尚未被介绍的海外最后一位文学大家。2010年,香港作家西西作品系列之《我城》、《哀悼乳房》《像我这样一个女子》在内地推出。
《我城》在香港文学史、香港社会发展史上都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1999年,《我城》被《亚洲周刊》评入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我城》出版30周年,香港报纸曾经专门设版纪念。《哀悼乳房》一书是以西西本人真实的患乳癌经历为蓝本进行的创作,与其说是以乳房为主题,倒不如说在书里她更关注的是“命运”这个主题。
作为一位风格独特、视野广阔的多产作家,西西被认为是香港最有才华的女作家。西西的小说有强烈的“香港意识”,因为以前一些作家写香港,并不是把香港当成主要的环境,而是仅仅把香港当成一个藩篱,甚至当作一个恶劣的对照。西西则是把香港当成家,当成一个她想要生活下来的地方。西西对于香港文学的重要意义在于:如果香港文学后来终于发展出它的城市性格,或者成为开始关注自己城市的文学,西西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蒋勋:贯通多领域的台湾名士
现今两岸文艺界,能够贯通于文学、美学、艺术、绘画等领域,并仍有公众影响力的大家屈指可数,台湾名士蒋勋无疑是其中一位。有人称蒋勋为“台北风流人物”,是台北诗酒风流的产物,是从容、雍雅、慧黠、自适的“神仙”。
在台湾,蒋勋开办的“红学讲堂”吸引了众多名流,著名影星林青霞每周必从香港乘飞机去台湾聆听该讲座,并表示:“蒋勋是我唯一的偶像,半颗安眠药。”从《孤独六讲》到《生活十讲》,蒋勋写这些书,意在消解现代人的积怨,解放他们于庸碌、机械、封闭或狭隘的内心,认识到冰冷、矛盾的社会体系中依然有美的存在。
2010年,蒋勋在内地先后出版了《美的曙光》、《蒋勋说红楼梦》等著作。在《蒋勋说红楼梦》中,蒋勋根据其对中国文化美学的精深研究,从人性的、文学的角度挖掘了《红楼梦》独特的人文内涵,还原《红楼梦》真正的文学内蕴,让读者不再陷入诸如考据、论证、红学派别的迷阵,真正感受到这部伟大的中国文学巨著非凡的魅力。
朱天心:人潮中逆行的宝岛传奇
台湾著名女作家朱天心,纵横台湾文坛几十年。《击壤歌》是朱天心最畅销的书。出版头5年,销售过30万册,至今仍年年再版,2010年2月,才被引进内地出版。这是一本自传体小说,描写朱天心自己17岁读北一女中时的生活和情感。或许,《击壤歌》被热读,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书中以“爷爷”代称的那个人,他就是朱家姐妹的老师胡兰成。《击壤歌》所焕发的率性浪漫,不啻是《未央歌》的一脉真传。
2010年8月,朱天心在内地出版的《初夏荷花时期的爱情》,被誉为“一笔写完所有男人和女人的爱情结局”。书名很浪漫,故事却是很现实。不是重写《击壤歌》式的年轻情爱,而是窥探中年之后爱情和婚姻的真实走向。书中残酷再现了一对没打算离婚,只因彼此互为习惯,感情淡薄如隔夜冷茶的中年夫妻的情感危机。
朱天心的姐姐朱天文,也是深受读者喜爱的华语作家。十几年前,作家骆以军就感叹过朱氏姐妹的素朴:一方面是“美到冒泡,美如天仙”,另一方面是“其实很穷,难以想象,过非常清苦的生活”。朱天文也在内地出版了作品集,分别为《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传说》、《炎夏之都》和《世纪末的华丽》。
唐诺:一个恬淡嗜好的“猎书人”
唐诺与夫人朱天心是台湾文坛最著名的夫妇之一,两人早在读高中时就认识了,十年后“应读者的强烈要求”结婚。夫妇俩每天九点准时去“办公室”上班,“办公室”其实是离家不远的一家普通的咖啡馆,夫妇一起抱着纸笔去咖啡馆开工,又一起回家,日日如此。
唐诺是学历史出身,杂家风格,嗜好通俗化的写作,为普通读者做些导读一类的普及工作。2010年,唐诺的《文字的故事》和《阅读的故事》,先后在内地出版。后者是唐诺以拉美大文豪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小说《迷宫中的将军》的片段文字打开每一章话题,带出书籍和阅读的本质问题。书里涉及阅读的各个方面:阅读的困惑、时间、开始、代价、方式等等,试图劝诱人阅读,帮人解决阅读中可能遭遇的常见难题,旁征博引,并指出现代书写者与出版业面临的种种问题。
唐诺是一个在阅读方面近乎无所不知、无所不深思的人。这也正是唐诺文字的妙处,香港《亚洲周刊》在十大中文好书的评语中这样赞扬他的书写风格:唐诺的“强项”不在记忆力,而在谈天说地的“随意性”,尽管叙说主线不离书、阅读与写作,也谈时政,但惟其娓娓道来的恬淡,才深具震撼力,才能谈出创意与精彩,道出真理。
董启章:香港纯文学的守候者
一向被称作“文化沙漠”的香港有没有纯文学?这是很多人的疑问。即使在香港,董启章也不是人人熟知的作家。甘于寂寞和物质匮乏的董启章,在纯文学日益衰弱的香港,不媚俗,不从众。董启章1967年生于香港,1992年从事写作,先后斩获“《亚洲周刊》中文十大好书”、“红楼梦奖评审团奖”等头衔。董启章在书中,探索的是社会与城市、自我与精神等问题。
2010年,董启章在内地出版的《体育时期》和《天工开物·栩栩如真》,代表着香港严肃文学的水平,在他的笔下,企图构造一个不一样的香港。《天工开物·栩栩如真》是一本很物化的史诗般的小说,小说中涉及大量物件的发展史,比如收音机、电报、电话等,展现出人与物共生的历程和图景。小说既为书信,又是剖白,由家世见城事,由城事证国史,家友亲朋所见所感俱在其中,不乏喜泪与悲怆。
作为香港小说家的代表,董启章毫无疑问是一位坚守者,不断抵抗中间路线的诱惑,书写着一个有别于类型片所营造的虚拟的香港。董启章的小说,写出了香港这座城市特有的资本主义历史风貌,恰如其分,匠心独运。
葛亮:最具大师潜力的小说家
葛亮看上去就是一个阳光帅气的大男孩,但却被评论界视为“当代最具大师潜力的年轻小说家”。他的太舅公是陈独秀,祖父葛康俞是著名艺术史家,叔公则是中国原子弹之父邓稼先。除了显赫的家世背景,生于1978年的葛亮不久前刚以香港作家身份加入了中国作协,而其短篇小说《阿霞》也入围去年鲁迅文学奖评选。
2010年9月出版的《朱雀》,被媒体评价为“是那种属于‘鸿篇巨制’的大作品,寥寥几笔感天动地,文学功力与用心直逼张爱玲”。《朱雀》写的就是葛亮的“家”——南京发生的故事:千禧年之交,苏格兰华裔青年许廷迈回到父亲的家乡南京留学,在秦淮河畔邂逅了神秘女子程囡,由此引生了三个时代的传奇。《朱雀》以故事的形式,企图唤起人们对历史的追溯感。
葛亮原籍南京,定居香港,而首先在中国台湾崭露头角,独特的成长经历暗合了新世代华文作家生存形态日益国际化的趋势。其实,他在港台地区成名与中国内地80后作家崛起的时间是同步的。在香港,他已经被视为香港本土文学的一面旗帜。
以上的港台作家,只是揭开了“港台文学风”的瓶盖,内里还有很多深藏的东西未被发掘。像张大春、西西这样的资深作家,正式“登陆”内地,还在2010年。所以说,这一波的“港台文学风”是一次“迟来的发现”。
张大春:台湾资深的“文学顽童”
张大春被誉为“文学顽童”,是当代最优秀的华语小说家之一,他曾经横扫台湾文坛所有奖项。内地读者了解张大春,始于《聆听父亲》和《认得几个字》,他文风戏谑、思维天马行空,对各类文学实验不遗余力,并自称“小说匠人”,得到内地读者和媒体的高度认可。
2010年10月,小说《四喜忧国》、《小说稗类》被引进出版,终于让我们见识到张大春作为小说家出色的一面。《四喜忧国》的主人公朱四喜,是一个国共内战期间渡海来台的外省人。张大春通过朱四喜塑造出一个典型的荒唐、滑稽、奴性和不谙世事的小市民形象。此种形象在当时台湾的外省人群当中具有相当大的普遍性。张大春是台湾解严前后,文坛最具透视能力、最能揭穿历史骗局的作家。
有人称张大春是小说家中“武器最齐备的侠客”。2011年,他赖以成名和为世人惊叹的武侠小说《城邦暴力团》在内地出版,这本书被人认为“金庸之后最伟大的武侠小说”。这是一个关于隐遁、逃亡、藏匿、流离的故事,讲述了1949年以后搬迁至台湾省的一代人的生死恩怨,也试图重述台湾地区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真实历史。《城邦暴力团》面市后获得热捧,引领了新一代武侠小说的热潮。
齐邦媛:颠沛流离的命运与乡愁
齐邦媛被台湾文坛称为“永远的齐老师”,是台湾文学和教育界最受敬重的前辈之一。她在81岁高龄开始创作《巨流河》,历时4年,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埋藏着巨大悲伤的时代。齐邦媛回顾了自己从东北流亡到关内、西南,然后在台湾落地生根的生命历程,以个人遭遇折射家国历史、新旧时代交替下女性的奋斗。
《巨流河》是2009年港台地区口碑最好的一本书,很多人把它与龙应台的书相提并论。书里描述的,不单是一个家庭的流离史,更是20世纪中国的苦难史。在逃难的日子里,齐邦媛写到自己受许多名师的教益,如朱光潜、吴宓等人;到台湾大学任教后,她又与钱穆常有往来。这些学者在动荡时代的细节故事,读来颇多趣味。
2010年10月,《巨流河》在内地出版后,位列各种“好书”榜之中,是各方评价较高的书本之一。和平年代长大的我们,就算是经历了各种政治运动折腾的一代,都难以体会中华民族在抗战中同仇敌忾的民族精神。“中国不亡,有我!”一个当时的小女孩的叙述,带来的震撼,超过至今读到的任何书籍。《巨流河》对历史细节的实录,在感人的故事后面,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日后深思。
西西:视野广阔的香港才女
女作家西西,是香港文学界最资深的老前辈,数十年纸上耕耘,硕果累累;她是一位姗姗来迟的文学大家,被学者陈子善认为是尚未被介绍的海外最后一位文学大家。2010年,香港作家西西作品系列之《我城》、《哀悼乳房》《像我这样一个女子》在内地推出。
《我城》在香港文学史、香港社会发展史上都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1999年,《我城》被《亚洲周刊》评入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我城》出版30周年,香港报纸曾经专门设版纪念。《哀悼乳房》一书是以西西本人真实的患乳癌经历为蓝本进行的创作,与其说是以乳房为主题,倒不如说在书里她更关注的是“命运”这个主题。
作为一位风格独特、视野广阔的多产作家,西西被认为是香港最有才华的女作家。西西的小说有强烈的“香港意识”,因为以前一些作家写香港,并不是把香港当成主要的环境,而是仅仅把香港当成一个藩篱,甚至当作一个恶劣的对照。西西则是把香港当成家,当成一个她想要生活下来的地方。西西对于香港文学的重要意义在于:如果香港文学后来终于发展出它的城市性格,或者成为开始关注自己城市的文学,西西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蒋勋:贯通多领域的台湾名士
现今两岸文艺界,能够贯通于文学、美学、艺术、绘画等领域,并仍有公众影响力的大家屈指可数,台湾名士蒋勋无疑是其中一位。有人称蒋勋为“台北风流人物”,是台北诗酒风流的产物,是从容、雍雅、慧黠、自适的“神仙”。
在台湾,蒋勋开办的“红学讲堂”吸引了众多名流,著名影星林青霞每周必从香港乘飞机去台湾聆听该讲座,并表示:“蒋勋是我唯一的偶像,半颗安眠药。”从《孤独六讲》到《生活十讲》,蒋勋写这些书,意在消解现代人的积怨,解放他们于庸碌、机械、封闭或狭隘的内心,认识到冰冷、矛盾的社会体系中依然有美的存在。
2010年,蒋勋在内地先后出版了《美的曙光》、《蒋勋说红楼梦》等著作。在《蒋勋说红楼梦》中,蒋勋根据其对中国文化美学的精深研究,从人性的、文学的角度挖掘了《红楼梦》独特的人文内涵,还原《红楼梦》真正的文学内蕴,让读者不再陷入诸如考据、论证、红学派别的迷阵,真正感受到这部伟大的中国文学巨著非凡的魅力。
朱天心:人潮中逆行的宝岛传奇
台湾著名女作家朱天心,纵横台湾文坛几十年。《击壤歌》是朱天心最畅销的书。出版头5年,销售过30万册,至今仍年年再版,2010年2月,才被引进内地出版。这是一本自传体小说,描写朱天心自己17岁读北一女中时的生活和情感。或许,《击壤歌》被热读,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书中以“爷爷”代称的那个人,他就是朱家姐妹的老师胡兰成。《击壤歌》所焕发的率性浪漫,不啻是《未央歌》的一脉真传。
2010年8月,朱天心在内地出版的《初夏荷花时期的爱情》,被誉为“一笔写完所有男人和女人的爱情结局”。书名很浪漫,故事却是很现实。不是重写《击壤歌》式的年轻情爱,而是窥探中年之后爱情和婚姻的真实走向。书中残酷再现了一对没打算离婚,只因彼此互为习惯,感情淡薄如隔夜冷茶的中年夫妻的情感危机。
朱天心的姐姐朱天文,也是深受读者喜爱的华语作家。十几年前,作家骆以军就感叹过朱氏姐妹的素朴:一方面是“美到冒泡,美如天仙”,另一方面是“其实很穷,难以想象,过非常清苦的生活”。朱天文也在内地出版了作品集,分别为《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传说》、《炎夏之都》和《世纪末的华丽》。
唐诺:一个恬淡嗜好的“猎书人”
唐诺与夫人朱天心是台湾文坛最著名的夫妇之一,两人早在读高中时就认识了,十年后“应读者的强烈要求”结婚。夫妇俩每天九点准时去“办公室”上班,“办公室”其实是离家不远的一家普通的咖啡馆,夫妇一起抱着纸笔去咖啡馆开工,又一起回家,日日如此。
唐诺是学历史出身,杂家风格,嗜好通俗化的写作,为普通读者做些导读一类的普及工作。2010年,唐诺的《文字的故事》和《阅读的故事》,先后在内地出版。后者是唐诺以拉美大文豪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小说《迷宫中的将军》的片段文字打开每一章话题,带出书籍和阅读的本质问题。书里涉及阅读的各个方面:阅读的困惑、时间、开始、代价、方式等等,试图劝诱人阅读,帮人解决阅读中可能遭遇的常见难题,旁征博引,并指出现代书写者与出版业面临的种种问题。
唐诺是一个在阅读方面近乎无所不知、无所不深思的人。这也正是唐诺文字的妙处,香港《亚洲周刊》在十大中文好书的评语中这样赞扬他的书写风格:唐诺的“强项”不在记忆力,而在谈天说地的“随意性”,尽管叙说主线不离书、阅读与写作,也谈时政,但惟其娓娓道来的恬淡,才深具震撼力,才能谈出创意与精彩,道出真理。
董启章:香港纯文学的守候者
一向被称作“文化沙漠”的香港有没有纯文学?这是很多人的疑问。即使在香港,董启章也不是人人熟知的作家。甘于寂寞和物质匮乏的董启章,在纯文学日益衰弱的香港,不媚俗,不从众。董启章1967年生于香港,1992年从事写作,先后斩获“《亚洲周刊》中文十大好书”、“红楼梦奖评审团奖”等头衔。董启章在书中,探索的是社会与城市、自我与精神等问题。
2010年,董启章在内地出版的《体育时期》和《天工开物·栩栩如真》,代表着香港严肃文学的水平,在他的笔下,企图构造一个不一样的香港。《天工开物·栩栩如真》是一本很物化的史诗般的小说,小说中涉及大量物件的发展史,比如收音机、电报、电话等,展现出人与物共生的历程和图景。小说既为书信,又是剖白,由家世见城事,由城事证国史,家友亲朋所见所感俱在其中,不乏喜泪与悲怆。
作为香港小说家的代表,董启章毫无疑问是一位坚守者,不断抵抗中间路线的诱惑,书写着一个有别于类型片所营造的虚拟的香港。董启章的小说,写出了香港这座城市特有的资本主义历史风貌,恰如其分,匠心独运。
葛亮:最具大师潜力的小说家
葛亮看上去就是一个阳光帅气的大男孩,但却被评论界视为“当代最具大师潜力的年轻小说家”。他的太舅公是陈独秀,祖父葛康俞是著名艺术史家,叔公则是中国原子弹之父邓稼先。除了显赫的家世背景,生于1978年的葛亮不久前刚以香港作家身份加入了中国作协,而其短篇小说《阿霞》也入围去年鲁迅文学奖评选。
2010年9月出版的《朱雀》,被媒体评价为“是那种属于‘鸿篇巨制’的大作品,寥寥几笔感天动地,文学功力与用心直逼张爱玲”。《朱雀》写的就是葛亮的“家”——南京发生的故事:千禧年之交,苏格兰华裔青年许廷迈回到父亲的家乡南京留学,在秦淮河畔邂逅了神秘女子程囡,由此引生了三个时代的传奇。《朱雀》以故事的形式,企图唤起人们对历史的追溯感。
葛亮原籍南京,定居香港,而首先在中国台湾崭露头角,独特的成长经历暗合了新世代华文作家生存形态日益国际化的趋势。其实,他在港台地区成名与中国内地80后作家崛起的时间是同步的。在香港,他已经被视为香港本土文学的一面旗帜。
以上的港台作家,只是揭开了“港台文学风”的瓶盖,内里还有很多深藏的东西未被发掘。像张大春、西西这样的资深作家,正式“登陆”内地,还在2010年。所以说,这一波的“港台文学风”是一次“迟来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