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理性”的永恒冲突—任宏伟个展等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i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自然·理性”的永恒沖突—任宏伟个展
  2013.11.23-2013.12.23
  在3画廊(北京·798)
  艺术家任宏伟,他在作品中运用自然之物、汽油桶、佛祖等元素会让人自然联想到自然智慧的永恒冲突。作品“解脱”,好像喇嘛的思想被压制了,思想和智慧像汽油桶一样被压扁了,也许在思想和人类暴力的对决中,思想输了,输给了大自然和人类自己;而作品“神龙”则恰恰相反,一个自然的树根作为龙头,仿佛要挣脱作为人类行为的象征物—油桶的挤压,它表现出很愤怒的样子,并定格在那里。自然之物要努力从这非自然之物中挣脱出来。
  2 100X100=900国际录像艺术展
  2013.11.30-2013.12.01
  栗宪庭电影基金(北京)
  在录像艺术发端五十周年之际,Magmart国际录像艺术节邀请了100位国际录像艺术家参与此活动,每位艺术家经过软件随机抽选上世纪某一年份作为实验录像艺术短片的主题创作。该项目已在26个国家展映了52场,参展的百部作品也体现了世界录像艺术目前的整体面貌。
  3 冷3:关于精神独立的创作向度—青年艺术家邀请展
  2013.11.30-2013.12.22
  A12T当代艺术中心(北京·798)
  此次参展的三位艺术家选择了“冷”作为作品的基调。冷是清醒中立的表述方式,也是严肃独立的创作态度。以“冷”作为本次展览的线索来探讨艺术家在创作时的精神向度,一方面是艺术创作应当始终保持对于现实的批判性认知、理解和评价;另一方面也是让艺术创作保持文化的真知和个人独特经验。
  4 迷宫—姜个展
  2013.11.23-2014.01.12
  颖画廊(北京·草场地)
  姜琤的艺术是介于一种具体的现实图像与非真实场景之间的界限上,以一种意象的隐喻寻求对自我、对现实别有怀抱的判断、思考与表达。画面赋予的是一种繁复、颤动与脆弱的结构,他似乎有意打乱了视觉的次序,将其生存状态和内心觉知,转化并切割成无数粼光闪闪的碎片,营造了真实和梦幻的间隔与交集,弥漫着悲悯、惆怅、神秘的视觉效果。这实际是在隐喻性地显示着他本身的经历和境遇,抑或也是一种相互关系的感触。
  5 半自动方式
  2013.12.01-2014.01.05
  北京香格纳画廊(北京·草场地)
  “半自动”是一种创作的状态:没有完全自主的创作,当半自动方式取而代之作为一种创作或者思考方式来触及方案与实现、幕后与台前、作品与展览;这种半随机半刻意,半清醒半痴狂,半推半就,承认对自己的半加工状态也就能随时刷新自己,推翻那条不存在的生产线。在这种推翻与刷新的“半自动化”下,不以形式化框架去策划展览或作品,而是期待能突破群展本身的限制,以“半自动”化的生产方式去发现更多艺术创作的可能性。
  6 武艺个展“布拉格之夏”
  2013.11.28-2014.01.25
  Galerle Vaclava Spaly(布拉格)
  此次展览的作品延续了艺术家以往敏感、率性的画风,布拉格独特的风情、抒缓的节奏给予了武艺创作灵感。他并未用其所擅长的水墨去表现,而是用油彩和画布去感受着那些看似平常却栩栩如生的事物。如捷克摄影家Tono Stano所说:“武艺这批作品所描绘的内容都是摄影家觉得司空见惯的,但被他通过绘画表达出来却很独特和新鲜,其中一些画将捷克人带入了记忆深处”。
  7 linz&onechild 个人绘画作品展
  2013.11.30-2013.12.30
  MIDNICE Gallery(曼谷)
  艺术家林植从一开始就比较关注中国80后一代的年轻人的精神世界观念,同时也对现实生活产生了一些提问,比如说我要干什么?我们的未来怎么样?我们的梦想是什么?什么是政治?还有最重要的,什么是幸福?林植试图通过自己的创作来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此次的展览,依旧延续了林植个人比较习惯的水墨表现方式,表达的主题还是从07年就开始创作的孩子的形象,透过这些主题作品,或许你就能看到自己心中那一个迷失已久的孩子。
其他文献
由雅昌艺术网、太和艺术空间携手主办,贾廷峰策划、范迪安担任学术主持的“自由的尺度(第四回)—中国当代水墨走向巴塞尔”大型水墨展于11月16日14:30—16:00在北京798太和艺术空间举办新闻发布會。  本届展览作为巴塞尔沙滩艺术节期间最大的平行展,将于12月2日至12月25日在太和艺术空间美国分支机构—迈阿密尼娜·托瑞斯艺术画廊展出,本次展览邀请了水墨界老、中、青三代艺术家参展。此次的参展艺术
期刊
顾名思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顯然具有不可再创性,故而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得到大众的关注。然而,现在,“非遗”正在面临着消亡,政府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力量是有限的。商业对非物质文化的开发虽然起到了传播作用,但更多时候是对于利益的追逐构成了反向破坏的力量。非物质文化要生存必得立足于大众,而对于大众的传播,显然是一个艰巨的任务。而艺术家傅文俊正在用自己手里的相机做着
期刊
“切分音”指改变乐曲中强拍上出现重音的规律,使弱拍或強拍弱部分的音,因时值延长而 成为重音。这种二元对立式的“反传统”的技法如今以被普遍运用在音乐演奏中。在各类型艺术创作中,二元角色塑造极易展现与树立创作者的意图与思路。 11月8日,由郑衍方,张腾策划的“ ‘切分’—灯笼当代艺术展览 ”在灯笼俱乐部开幕,试图在展现二元对立式的“反传统”技法。展览邀请了田晓磊、李金国、无人生还小组、孙红宾、罗苇、胡
期刊
2013年11月9日《真实的慌乱》摄影展在大碗岛画廊Bowl Island开幕,此次展览艺术家李光、任航作品中蕴含了80年代一代人的情感转变和对待生活世界的观点。  李光的作品中充斥着对所谓“真實”的质疑,他将一些真实拍摄证实身份的照片作为创作题材进行截取和修改,去掉象征人类的毛发创造出一个个不真实的人物。在他的感受中毛发也许被附加了一些深层的含义。任航作品中其实潜藏着人性释放的观点,且着力用这种
期刊
今日中国水墨画坛无疑已经是70 后艺术家主打的时代,从各大美术馆的水墨画展到艺术品拍卖会水墨专场,70后水墨艺术家频频胜出。  11月15日,由杨维民策划,集结70后水墨艺术家的“学院新方阵—2013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家提名展”在今日美术馆开幕。《学院新方阵》展于2008年在上海首次亮相,自此至今六个年度里《学院新方阵》在上海多伦美术馆、北京今日美术馆、西安美术博物馆、岭南美术馆、兰州美术馆和上海美
期刊
11月13日,“无界:中国当代青年艺术家作品展”在德国柏林市克林霍夫大街21号柏林中国文化中心隆重开幕。策展人王栋栋认为:在中国,汪建伟、艾未未、张晓刚等名家之外,很多年轻艺术家同样才华卓越。出席本次展览的重要嘉宾还有中国驻德国大使馆文化参赞陈平先生、柏林中国文化中心副主任王彦军先生和中展德美(北京)展览有限责任公司代表尤舒女士。  本次展览强调单一的视觉转向完整的思维,并试图让这种思维方式为人类
期刊
有位作家说,融入一个城市的最好办法是打开自己的内心。对于有着多年传统文化积淀,有着在东西方不同城市生活、创作经历的台湾艺术家黄致阳来说,他的方式是开放个人的身体的敏感度,用心去对应整个空间的景象,抽离出来某些精炼的属于他个人的记号,作品即是在这个过程中产生出的某种开放性物件。而组成这些物件的元素,可能有笔墨、宣纸、绢、丙烯,也可能是岩石、贝壳、竹木、水、空间甚至观众。  因为不断的在时间、空间里面
期刊
编者按  新馆 新展 新艺像  在这个天气渐冷的12月里,北京出奇的少了些雾霾,多了些天朗气清的日子,随着2013年年末的临近,艺术圈似乎也开始在筹备一场跨年的艺术狂欢季,不仅有大批新美术馆呈现的精彩开馆展,更有多个重量级展览携手为公众带来一场艺术上的年终盛宴。南京四方当代美术馆新馆的开馆展“歧异花园”,不仅重新思考了以中国文人园林中的隐逸精神为根基的乌托邦传统,更呈现了大量精品馆藏;在北京正观美
期刊
冷峻的色彩,复杂的笔调,精湛又随意的技巧和不乏幽默的画面,这是陆超“黑森林”个展给人的第一印象。11月24日在北京Hadrien de Montferrand 画廊开幕的展览里,集中展示了陆超三年来所创作的“人群”系列作品,包括油画,素描及草图等。  据称最初灵感来源于北京地铁站拥挤的人群, 以及由此引发的对中国及世界人口爆炸问题的思考。陆超曾表示对人群充满热爱,恐惧和好奇,希望自己像旁观者一样来
期刊
1地中海文明—法國卢浮宫博物馆藏文物精品展  2013.10.29-2014.02.09  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  地中海文明—法国卢浮宫博物馆藏文物精品展是中国国家博物馆与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在展览方面的首次合作,展览从卢浮宫博物馆丰富的馆藏中甄选了280件珍贵藏品,以全新的视角诠释了地中海地区的文明历史。本展览以时间为序,呈现了地中海地区重要历史时期的文明发展历程。  2鲁本斯、凡·戴克与佛兰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