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情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otianeryi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易班网络社区的快速推广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日趋凸显,对易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研究愈发迫切。易班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和优势,在以一般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和平台,应充分发挥其互联、互通、及时、高效的作用,坚持四个结合的原则,把握三种主要方式,坚持“寓教于情”,推动“易班”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发展。
  【关键词】易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9-0015-02
  易班(E-Class)是Web2.0的一款面向大学生的实名制信息交互平台,它以高校师生为应用对象,以班级、社团、支部等为基本单位。易班自2009年9月在上海部分高校试点以来,应用规模由上海扩展到全国,截至2015年12月已有190多所高校加入到易班网络社区。通过易班网络社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高校与高校之间实现了互动交流,教育教学资源实现共享,易班成为高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
  一、“易班”平台的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一)“易班”自身的独特性。“易班”所实现的无缝对接的窜台互动,满足了同学们在“易班”上寻找老同学、认识新朋友、结交知己的人性化需求。尤其,在“易班”平台,可以创建完善的班级管理系统,使师生交流更有意义;还可通过“设立班级群组”功能,使“易班”成为第二课堂,成为师生的另一个共同的家。[1]
  (二)“易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易班”作为以学生为主导的师生网络互动社区,带给师生丰富便捷的沟通方式、表达渠道以及创意舞台,以其强大的网络功能和网络应用,使学生的学习生活进一步与网络时代接轨。正因如此,利用“易班”开展的学生教育,促进学生品性养成和健康成长,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具体表现如下。一是强化阵地意识。“易班”建设,以其明确的价值功能———师生网络互动社区,彻底改变传统网络阵地意识不强的特点。建设“易班”的目的,就是要为数字化成长的学生带着对网络的部分嵌入、黏着、依赖,提供一个既可靠便捷、又能充分满足其个性化需求的网络阵地。可见,“易班”强大的教育阵地功能,能引导学生人格的不断成熟。二是组织监管给力。“易班”建设、运作及完善,需要依靠强大的组织力量来推动,引入“易班”的教学单位,不仅需要成立组织工作机构,还需配有专门的技术人员和工作人员,设“易班”工作站和班级管理员,负责抓“易班”的建设和维护。三是互动交流活跃。启动“易班”试点后,“发状态”、“刷微博”、“留言”、“私信”、“@我”成为校园师生之间流行的网络用语。他们在“易班”平台上,更愿意去发现生活中的风景,并乐于分享,享受围观。他们通过发日志、发状态、贴照片,记录生活感悟、阐发观点见解、反映情绪状态,并深切地渴望获得他人的关注、回复。而身边的同学和老师同时在线,因为彼此熟知,及时给予回应,交流体会,这种自我叙述和他人阅读之间的秒速链接与反馈,使学生的渴望和期待在第一时间得到了满足。
  二、“易班”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一)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结合的原则。“易班”作为一种科学的产物,只有与有价值型的思想政治相关内容才能产生产生强大的推动力和正面效应[2],并且“易班”这一教育因素要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各个环节,负责管理“易班”和提供相关教育内容的人也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素质。
  (二)虚拟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易班”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贯彻是一种虚拟化的科学产物,只是一种载体,而每个接触“易班”尤其是通过“易班”来传授知识的教师和通过“易班”来接受知识的学生,是整个教育教学有无成效的关键,所以要仅仅抓住“易班”内容的虚拟性与接触对性的现实性这一原则。
  (三)主体性与主导性相结合的原则。在“易班”上发布内容和接受内容的是整个教育教学的主体,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教育育人的楷模先锋作用,积极引导广大接受对象着的思想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在使用“易班”教学过程中的主导性原则。
  (四)主动传播与引导选择相结合的原则。“易班”作为一种工具,具体的内容和知识的发布还是要有具体的人员来负责,而受众对象对于打开手机就可以看到相关内容的这一现象有一定的“易班”主动传输作用,而在这个过程中,发布内容的主体要充分重视其引导作用,切实将主动与引导有机结合,提升教育实效性。
  三、“易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
  (一)主从式与并列式:一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综合。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时时伴随着身份的转换,那么教育与被教育也不例外,为此,在“易班”的使用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受众的知识教育与引导其自我教育有机结合,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有效性[3],同时,作为信息发布方,也要在不断与受众之间的互动中,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有机结合。二是现实方法与虚拟方法的综合。和上文提到的在“易班”使用过程中,要注重虚拟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那么在无论在“易班”信息的发布与信息的接收这一块,也要注重现实方法与虚拟方法的综合,要锻造不断在两者之间切换的能力,切实化现实于虚拟,化虚拟于真实,有力提升“易班”教育教學水平。三是教育与管理的综合。每个人无论学生、教师,在其一生的过程中,都有自由接收教育的必要,而这种自由接收教育的必要与自由度之间并没有存在一种天然正比或者反比的关系,也就是任何一个人在这个过程中,都不是随意的和绝对自由的,都必然要接受其管理,也只有在这个过程中才能接受到更有效的教育。
  (二)协调式与交替式:第一,与其他学科交替教学,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任何学科的发展都必然不是一种的单一发展,就像任何人的发展也必然不会是自己脱离于整个社会环境而自由成长发张一样,所以在采用“易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充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并积极利用这种交叉,逐步探讨其存在的研究亮点,以此提升受众兴趣。第二,教育内容多角度、多侧面教育。任何一种知识也好能力也好的教育方式,其必然不是单一的,所以作为知识的传授方,那么我们对教育教学内容的发布与阐释也必然不是单一的,要充分发挥我们自身的聪明才智,紧密结合受众自身的兴趣点,积极多角度教育,多侧面教育,力争有所成效。第三,利用辅导员联盟教学法。“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人的力量必将是有限的,对于像思想政治教育这么一个宏大的课题而言,仅凭一个团队或者一个教师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要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着力将辅导员够结成一个联盟,充分发挥集体智慧,有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在“易班”应用下的成效。   (三)渗透式与融合式:第一,抓住其他学科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性。任何一门学科必然不是单一的发展,它在自身建设和推进过程中,必然与其他学科存在着一种不以任何意志为转移的联系,所以我们在利用“易班”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及时思考和发展其与其他学科存在的共性特点,抓住共性与非共性特点,也就自然会在信息发布、受众分析中更有优势和针对性。第二,要以时事热点、学科活动、案例分析为载体,坚持按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有机统一的原则。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懂政治的人,一种是不懂政治的人”,所以作為自然人,社会人,每天都自觉不自觉的接触着政治,那么对于“易班”这一新兴载体,要不断抓住我们身边的时事热点、紧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特点,结合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案例并进行剖析,以此在思想、知识、趣味的基础上,提升效果。第三,发动对学科知识点的竞赛、讨论、分享和研究。“易班”的使用这,通常为高校,那么其受众也就自然聚焦于学生,学生有其年轻的优势、思维灵活的优势、接收新知识快速的优势[4],那么结合青年学生的这些特点,时不时开展一些富有创新性、有吸引力的网上竞答活动,专区讨论,微论坛、微课程,那么必然引起广大青年朋友们亲赖,也就自然更有效果。
  四、坚持“寓教于情”,努力推动“易班”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发展
  (一)“易班”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精神培养。人矗立于这个世界上,必然是以其精神矗立,那么为此我们要紧密结合“易班”这一新兴媒体的优势,切实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内涵的注入和发展,努力提升所有使用“易班”人的生活品味,努力提升其思想质量,在无形中推定“易班”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发展,“易班”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发展,又反过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切实融入进一种情怀,推定两者有机结合中实现螺旋式上升和发展。
  (二)“易班”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环境创造。当今社会更注重一个人情商的高低,而情商高低与一个人人文素养高低是紧密相关的,为此在我们使用“易班”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要不断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并在这个过程中,积极培育起这种文化,在这个过程中,营造起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环境,这种浓郁的人文环境在推动“易班”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进步的同时,也助力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形式多样化、丰富化、内涵化的建设和发展,必将有力推动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
  (三)“易班”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的体现与渗透。“易班”作为社交媒体的一种延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结合QQ生日提醒,蛋糕发送、微薄@一个人所带来的感动、温馨与欣喜、人人带来的校友或者家情怀以及微信定向分组亲友的互动等人文弥漫优势,再结合自身对受众进行思想教育的自身优势,不断在这个优化设计的过程中,有力提升对每一个受众的人文关怀,自己也在这个发布人文关怀的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实现自身的良好发展,两者统一于思想政治教育有实效。
  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长发展于教育环境中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也是扩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5]只有把思想政治教育根植于校园文化之中,才能使“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得以贯彻实施并深入人心,才能真正把思想政治教育的触角延伸到校园的各个角落,才能从学生的行动、崭新的精神面貌上看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形效果和持久作用力。
  参考文献
  [1]曾国勇,“易班”教育功能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教学与管理》,2014(3).
  [2]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关成华.北京大学校园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贺小光,兰讽.网络社区研究综述[J].情报科学,2011,(8).
  [5]杨娜,刘朋,校园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新手段,[J].学术论坛,2009,(3).
其他文献
国务院颁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明确提出:“初步认识科学本质”将成为我国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也指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要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本质。小学开展科学教育的本质不是让学生记住具体的事实性知识,而是让学生理解具体的事实性知识背后的深层次思想。因此,作为小学科学教师,应发掘隐藏在事实性知识背后的观念,
期刊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小学生数学学習习惯的培养做了一定要求,而预习习惯又是学习习惯中重要的一部分。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在上课时做到目标集中,掌握学习的主动权。然而,不少农村小学教师,忽视了这一重要部分。笔者针对这一问题,结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经验,谈一谈如何培养农村小学学生数学预习的习惯。  一、课前预习的重要性  笔者通过实践发现,让学生在上课前进行有效的预习,带着问题走进
期刊
传统民间艺术是综合实践课程的重要教学资源,在这方面,安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安海的“嗦啰嗹”是端午节的活动,流传至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同时它也是一项独一无二的民俗活动,2008年6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传承这一民俗特色,笔者所在校把“嗦啰嗹”作为“乡土文化”引进校园,引导师生创编相关舞蹈、体操,结合不同学科特色走进课堂。基于此,笔者产生了開发“嗦啰嗹”相关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想法。  
期刊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8至20页。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猜想、操作、想象、推理、探索等教学活动,自主探索长方体、正方体关于面、棱、顶点的特征,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的含义。  2. 立足想象和操作,自主探索并发现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之间的关系,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3. 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增强与同伴交流的意识,体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
期刊
教学就是师生一道分享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发现和认识,分享在更大背景下对智力劳动、精神生活的热忱。分享的课堂是充满生命气息的课堂,是生命化的课堂,是师生彼此激励、相互启迪、视界融合的课堂。  分享首先意味着师生之间彼此的关切,意味着要关注对方的现实生活处境、学习过程中的需要与感受以及学习新知识所具备的经验背景、知识基础、认知发展水平和学习偏好。在课堂上,教师要做到“每个学生都在你的眼中,每个学生都在你
期刊
【教学片段1】  (新课伊始,王崧舟娓娓叙述,提供给学生一个令人惊讶,引人深思的信息——1998年,美国著名的《时代周刊》把地球评选为世界“年度新闻人物”!听着王老师那深沉的叙述,望着屏幕上那裹着一层水蓝色纱衣的星球,学生惊讶,怀疑,继而沉思)  师:当你从老师口中知道这个消息时,你有什么想法?  生:我很吃惊,地球是个星球,又不是人,怎么能当选为年度新闻人物呢?  师:是啊,地球不是一个人,怎么
期刊
“以逸待劳”属“三十六计”之“胜战计”,是处于势均力敌态势下所用的谋略。其计曰:“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以逸待劳”意谓作战时不直接进攻而采用积极防御、养精蓄锐的战术,以待敌之师劳力竭,乃战而胜之。李牧之久守雁门而不与匈奴战,及至双方势力彼消我长,遂一举破之,用的便是此计。   等待是一种教育的智慧。“以逸待劳”作为一种学校教育谋略,其玄机亦全在一个“待”字。且看下面的教育案例:   晚
期刊
十多年的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争其实是一致的。显赫与卑微折射出学科地位的两极分化,考试把百分制弄丢了,人们还能适应吗?还能找回昔日的100分吗?   社会进步需要各类人才,考试天生具有人才选拔功能,这就是各级各类考试现实存在的合理依据,我们不可能指望取消它们;更何况像高考、中考能力化综合化生活化的命题趋势越发与素质教育改革浪潮合拍,越发令人欣慰让人期待。   有感于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曾经的姓“资”与
期刊
在教育改革中,课程的改革是核心。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     一、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即促进者,指教师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 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 。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
期刊
【编者按】人们常用“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春蚕”“蜡烛”等词语来赞美乐于奉献、敬业爱生的教师,教师职业的社会作用和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但教师收入相对偏低、荣誉相对较少,这也是众所周知的。那么,教师的收入机制如何厘清?教师要淡泊名利吗?本专题刊登的这几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來谈论这些问题,或许会引起读者的共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