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时研读教材的几点思考

来源 :中学课程资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iveloveyou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如何上好一门课,确保教学效果的优质化,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重点。一个良好的开始对于成功课堂教学而言极为重要。因此,为了上好一门课,教师要做好课前备课工作。在备课中,以研读教材为基础,加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予以妥善解决,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备课 研读教材 思考
  我最喜欢教的课是时文课,因为教材内容没有被教参“框死”,可以自由发挥与解读,使课堂教学更具个性化。多年前,我曾在由教育学会主办的省级优质课比赛中讲解了一篇时文,对文中几处省略号的解读成了课堂的亮点。在那次比赛中,我收获了许多较成功的经验。我坚信:个性化研读教材,不受太多限定的教学,能呈现独特的课堂。
  一、站在读者(学生)角度研读教材
  教材的阅读对象是学生,我们教学的对象也是学生。我们是否把一篇文章教好了,主要还是看学生对文章的掌握程度如何。所以,我研读教材的第一步就是把自己当作学生,“放空”自己已有的知识来读文章。这时,我会发现有很多地方读不明白,这可能就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例如,《我的老师》一文,初读时会发现,文中的很多词或句将会成为理解文意的障碍。如榆钱是什么?有多大?长在老师脸上是不是很难看?石板和石笔是什么?对学习有什么作用?军阀混战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跟了军阀就会生死难料?时辰是计时的,但具体又是怎样的?类似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那么,我在教这篇文章时,就要补充一些材料,帮助学生理解文章。
  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帮助教师“备课”。这是很多教师的做法,但因重视程度不够,其效果并不明显。我们教学案中有一项是让学生写下预习后的疑问,这部分内容在批改预习作业时尤其重要。在预习《我的老师》一文时,有位学生写道:从对蔡老师的外貌描写看,她并不漂亮吧?对于这样细小的问题,我们都认为没有必要问,但这却能更好地看出外表不出众的蔡老师那温柔、善良、慈爱的魅力。这是对蔡老师人格魅力进行分析的较好切入口。
  站在学生角度来研读文章,我们才能找到学生真正需要教师教授的问题。
  二、站在作者角度研读教材
  在平时的生活、工作中,我常常会自觉地进行换位思考,心理学上称之为“移情”。当我们学会换位和移情时,很多事情就容易理解和解决了,读文章也是如此。
  对文章作者生平的了解,对文章写作背景的了解都有助于我们研读教材。记得有一年,我参加区里基本功竞赛,说课的材料是迟子建的《时间怎样地行走》。我把文章读十遍都找不到突破口,于是就上网查找了有关迟子建的个人介绍和其他文章。细细读来,终于明白这篇文章不仅要告诉我们“珍惜时间”这一浅显的道理,还有更深刻的主题,这便与她的人生经历有关。在她生活正美好的时候就失去了爱人,那是怎样的悲痛呢?让她重新站起来,勇敢面对生活的就是文学。她说过:“依靠文学,从哀恸中活过来,经由写作,获得生之幸福。”她的小说《世界上所有的夜晚》,让我看到一个内心细腻、温柔的迟子建。再研读教材,我被文中的“一根白发”“眼角的鱼尾纹”“车轮的锈迹”等词语所深深打动,甚至留下了眼泪。那是作者对时间易逝的感叹,更是对生命的解读和尊重。所以,我在设计教案时,有了这样的想法:迟子建的文章没有急功近利、没有争分夺秒,而是充满着温情、纯粹、朴素与闲静。她的写作意图是让读者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美、生命的可贵。这与作者的个人经历和写作风格有着密切关系。教师可结合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主题。教师应让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而不能让学生认为“珍惜时间就是一味地追求‘快速’”。适度、合理地利用时间来感受生活的美好,这才是珍惜时间、珍视生命。
  如果我们能更多地了解作者和其作品,我们的眼界就会更加广阔,思路就会更加开阔,研读的文章内涵也会更加深刻。
  三、站在教者角度研读教材
  我们站在讲台上,就要向学生教授知识。我们要用已有的语文知识和生活经验来读文章,抓住文章的亮点和难点,并要注意知识点的衔接。
  例如,《人物风采》这个单元,从主题就可以看出,这个单元的文章是以人物为对象,教师应教会学生分析和描写人物的方法。那么,在研读这个单元的每篇文章时,对人物描写的研读就是重点,教学时应使之突出。《一面》一文中要求学生背诵的部分,则体现了作者与鲁迅先生的“一面”对其所产生的极大的激励作用,体现了文章的主旨。但文中的重点应该是对鲁迅先生的几次外貌描写,突出了他的瘦,更能看出人物的精神品质,切合单元主题。其实,这样的重点描写更能形象地体现人物精神力量的影响力。每一篇文章都会有多处亮点,我们在研读和教学时会很难取舍。所以,很多时候就“大而全”地教学,结果重点和难点没有得到有效突出,而其他非重难点的内容,学生也是一知半解。还不如让学生“一课一得”,“少而精”的课堂教学,学生会更加喜欢,也更容易接受。
  作为教者,在研读教材时,应关注课标学段的要求,准确把控“究竟该教些什么”“教师应达到怎样的程度”。教者应对“教材资源从哪里寻找”“该如何应用”“教学重点在哪儿”等问题进行探究,避免无效备课状况的出现。指导学生要掌握所处学段应掌握的语言技能,学习并感受人生智慧,进而形成一种健康的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科学而综合化的备课极为重要。教师应站在学生、作者以及教者的角度,从教材文章入手,对其进行充分地探究、审视,丰富教学内容,指导学生科学解读文章,从而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及效率,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峰.试论小学语文教师的备课关键——教材研读[J].现代交际,2013,(11).
  [2]张国朝.浅谈备课之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12).
  [3]刘秀艳.深层对话教材,探索有效备课的佳径[J].小学数学教育,2013(4).
  [4]张洪生.深度备课从研读教材开始[J].广西教育A(小教版),2015(1).
其他文献
中共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要求,把富民作为强烈的发展导向,富民的难点和重点在农村,着力提高农业农村发展水平,努力实现农业现代化,让广大农民尽快富起来,这是今后五年江苏省高
英语阅读教学应以核心素养为指导思想,将抽象的核心素养分解细化形成层级结构,明确教学目标,将其融入阅读教学的每个环节,促进学生的语言发展,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形成
教师应构建组内、校内、校际三个层次的协同教学团队,从协同课务、协同规划、协同讲授、协同研讨、协同反馈五个方面实施牛顿第二定律的协同教学。协同教学模式发挥了团队教
运用具体的生活实例使学生了解力学核心概念的形成过程,加深学生对于力学核心概念的理解,结合生活问题进行变式练习,有效提升高中物理力学核心概念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