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语》和孔子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教学《论语》可以让那些简明流畅、含蓄隽永的语言,那些至今还活跃在我们生活中的格言、警句、成语内化为学生的素养;可以让孔子的人格、精神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人生观、价值观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论语》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时间了,学生和教师对它都比较陌生,而且材料零碎,篇目多,时间紧,因此,我们教师应该怎样上呢?怎样设计教学模式呢?还像传统文言文教学那样,教师先一字一句地给学生翻译,然后分析,学生再一遍一遍地背诵记忆,最后反馈检查吗?这样满堂灌的教法,不仅让学生失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而且违背了认知规律, 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新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教学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其实,也就是要我们把课堂的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树立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论语〉选读》的过程中,我逐步形成了“激趣——自读——讨论——探究——小结”的教学模式,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激趣导入,消除隔阂
《论语》的思想和内容毕竟离我们已经太久远了,字、词、句和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与学生的知识水平、语言习惯距离也较大,学生较难读懂。认为 “《论语》深不可测,枯燥无味,难以学好”,是学生对《论语》不感兴趣的原因之一。而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和获得能力的一种欲望。因此,在《论语》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想激发学生学习《论语》的兴趣,教师导入新课的艺术是非常关键的。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好的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第一源泉,第一颗火星”,诸如需要、兴趣、思想、情感等都可以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动机。明代王阳明就曾指出兴趣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他说:“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教师上新课前,若能通过精心设计,运用巧妙的导入手段,创设出与新课相适应的学习情景与氛围,就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并把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吸引到对新知的学习上来。比如,在上《为政以德》之前,先用多媒体播放奥运会3000人读《论语》的片段,让学生体会那种磅礴的气势,再问学生在初中里学过哪几则,能否背诵,在学生争先恐后的背诵中,导入新课的学习。又如,在上《克己复礼》之前,先向学生讲孔子的传说:龙生虎养鹰打扇;“七露”:眼露筋、耳露轮、鼻露孔、嘴露齿,眼、耳、鼻双露。讲完之后,问:这个人是谁呢?学生的兴趣就来了,纷纷说是孔子。于是,就让学生说说自己所了解的孔子,引导到新课上来。再如,在上《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时候,我是这样导入的:“今天我们来学习《论语》第四专题‘知其不可而为之’。我们换一种方法来学习,请几位同学来上课。”学生们跃跃欲试,都想过把当老师的瘾,纷纷举手要求上课,我又请其他的同学对上课“老师”作出评价,因而整堂课同学们都很投入。在上《沂水春风》的时候,我又是这样导入的:“作为学生,同学们已经上过无数堂课了。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2500多年前的一堂课。”2500多年前的这堂课究竟是怎样的,学生肯定很想知道,所以兴趣也就特别浓厚。
二、自读文本,培养主体意识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老师不是给学生讲书的。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看书读书的。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地看懂。可是深奥的地方,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他们就未必领会。老师就必须在这些场合给学生指点一下,只要三言二语,不要噜里噜嗦,能使他们开窍就行。老师常这样做,学生看书读书的能力自然会提高。”这段话不仅适用于现代文教学,也适用于《论语》教学。《新课标》指出学生要能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这一要求正好适合高中学生。因为他们有初中文言文的学习基础,又有课文下的注释翻译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的帮助,可以粗略地读懂课文。基于这一认识,我在上《论语》时,用二十分钟时间,让学生先认真自读:读课本,读课文后注释和翻译,读课后问题。并且明确要求:第一,通过自读,基本理解《论语》中的重要字词、语句,如有困难,自读结束后提出来供大家讨论。第二,通过自读,基本了解文章主要内容。读完后,对重要的实词、虚词和一些文言句式进行归类。 如果在课上坚持让学生自读,让他们亲自投入阅读实践,直接去感知课文,就能培养他们主动求知的能力,确保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事实证明也是如此,比如,在教《克己复礼》一课时,学生通过自读,大体能熟知重要文言字词和句式,也能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学生逐步养成了自读的习惯,学会了自读的方法。他们能借助工具书和课文下的注释、翻译,基本上扫清字词障碍,而且还能提出非常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他们因此获得了学习《论语》的乐趣,提高了主动求知的信心,从怕学《论语》到爱学《论语》,进而到会学《论语》。
三、讨论疑难,培养合作意识
学生在自读后,总有几个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既培养了学生学习《论语》的兴趣,又让他们找到了合作的快乐。比如,“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沂水春风》),这是一个介宾后置句,即“以师旅加之”,直译就是:用别国的军队来加在这个国家之上(有别国的军队来侵略着个国家)。而“因之以饥馑的 “因”,课文下注释为“叠加,增添”,“饥馑”指荒年,直译就是“用荒年加在这个国家之上”。这句话应该没有异议,但偏偏有同学提出:在其他的参考资料上“因”是“连着”的意思,而且以前的教材也是这么注释的,难道是以前的教材出现了错误?如果以前的教材是正确的,那么这句话就翻译不通了。像这类难题一个人是难以解决的,因此,我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学生经过讨论,得出的结论是:以前的教材也没错,“因之以饥馑”应该和“加之以师旅”是相似的句式。所以“因之以饥馑”应为“因加之以饥馑”。这样翻译过来就是“连着用荒年加在这个大国之上”。又如,在《克己复礼》中,学生对孔子说的“觚不觚,觚哉!觚哉!”的意思不懂,组织学生讨论后,学生明白了这句话有字面和背后两种意思。觚是一种饮酒器,后来觚的形状被改变了,所以孔子认为觚不像觚了。其背后的含义是孔子对当时社会礼崩乐坏、名实不符的现象发出的感慨。在孔子的思想中,周礼规定的一切都是尽善尽美的,甚至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在这句话里,孔子慨叹名不符实,主张“正名”。在经过教师和学生的合作讨论之后,答案找到了,激发了学生合作的兴趣,培养了他们合作
的意识。
四、探究问题,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潜能。创新可以分为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三个层面。创新意识是指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问题的心理倾向;创新精神是指敏锐把握机会, 敢于付之探索行动的精神状态;创新能力是一种积极改变自己、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一书曾指出:“学习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阅读过程中注重反思,探究论著中的疑点和难点,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乐于和他人交流切磋,共同提高。”其实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过去,由于教师满堂灌,挤掉了学生自读和思考的时间,根本没有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应该废止那种滔滔不绝地讲解,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自己探究,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比如,在教《沂水春风》一文时,其中有这样一句话“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 咏而归。”“浴”、“风”二字,一般解释成“洗澡”、“乘凉”。在讨论的过程中,有些学生不太理解,暮春时节到水中洗澡,在舞雩台上吹风,似乎有点不合情理。这时,我也觉得“浴”和“风”解释成“洗澡”和“吹风”确有不妥。于是,我就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创新,让学生想应该怎样解释“浴”和“风”。学生联系到现在的“足浴”,认为可以解释成“洗脚”,“风”古汉语字典上有“讽诵文章”的意思,这样解释就改为:到沂水去洗洗脚,在舞雩台上讽诵文章。这样翻译似乎更合情理。课后,我查阅大量相关资料,确实找到了我国古代每逢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也即暮春时节,有到河边洗脚洗手的风俗,为的是祛除疾病。《周礼》曰:“按周礼,女巫掌岁时以祓除疾病。絜者,洁也。故于水上舆洁之也。巳者,祉也,邪疾已去,祈介祉也。”可见周代已有此项活动,且千百年来流传不衰。可见,这个“浴”却为“洗脚” 之意。王充《论衡·明雩》篇中:“风手舞雩,风歌也。”就是把“风”释为“讽”即“讽诵文章”之意。因此,这两句正确翻译确为:“到沂水边祓禊洗濯,在舞雩台上讽诵文章。”在告诉学生探究的结果是有根据的以后,学生就更有学习《论语》的兴趣了。因为他们从学习《论语》中找到了自信,找到了乐趣。
五、课堂小结,受到启发熏陶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因此,《论语》的教学不应只是对文本的解读,也不应只是对字词的教学,还应该有文的教育,使文言并行。也就是说要读懂文章、积累知识,传承文化,提升思想,让孔子的人格、精神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所以,我在课堂小结的时候,往往要学生回答受到了哪些文化和情感的熏陶。比如,上完《沂水春风》后,我这样说:“让我们对这堂课做一小结吧!请思考:你从这堂课上收获了些什么?”有同学说:我从孔子的“与点”,知道了“仁”的实质就是让老老少少都能快乐生活,安居乐业。有的说:我对孔子的“仁者爱人”有了更深的理解。我觉得能够让天下人快乐幸福,就是最大的“仁”。有的说:这堂课让我看到老师是如此的和蔼,学生是如此的率真,课堂气氛是如此美妙,令我神往啊!我真切地体会到一个“仁者”的风范了。有的说:我们做人应该谦虚一些,不能认为自己有些许才能而骄傲自满,有多少能力就做多少事。通过品味感悟,让《论语》学习有滋有味,同时,学生也将优秀的文化精髓汲取内化,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自身的文化修养,引领自己走向更高的人生境界。
以上只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粗浅的认识,自认为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注重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应该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但是,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可能适用于一切教学活动,它都具有针对性。我们应该随着语文教学的发展,特别是随着课程、教材、考试制度的改革,多媒体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运用等,不断地进行修正、充实、改造原有的模式,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论语》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时间了,学生和教师对它都比较陌生,而且材料零碎,篇目多,时间紧,因此,我们教师应该怎样上呢?怎样设计教学模式呢?还像传统文言文教学那样,教师先一字一句地给学生翻译,然后分析,学生再一遍一遍地背诵记忆,最后反馈检查吗?这样满堂灌的教法,不仅让学生失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而且违背了认知规律, 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新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教学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其实,也就是要我们把课堂的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树立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论语〉选读》的过程中,我逐步形成了“激趣——自读——讨论——探究——小结”的教学模式,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激趣导入,消除隔阂
《论语》的思想和内容毕竟离我们已经太久远了,字、词、句和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与学生的知识水平、语言习惯距离也较大,学生较难读懂。认为 “《论语》深不可测,枯燥无味,难以学好”,是学生对《论语》不感兴趣的原因之一。而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和获得能力的一种欲望。因此,在《论语》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想激发学生学习《论语》的兴趣,教师导入新课的艺术是非常关键的。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好的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第一源泉,第一颗火星”,诸如需要、兴趣、思想、情感等都可以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动机。明代王阳明就曾指出兴趣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他说:“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教师上新课前,若能通过精心设计,运用巧妙的导入手段,创设出与新课相适应的学习情景与氛围,就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并把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吸引到对新知的学习上来。比如,在上《为政以德》之前,先用多媒体播放奥运会3000人读《论语》的片段,让学生体会那种磅礴的气势,再问学生在初中里学过哪几则,能否背诵,在学生争先恐后的背诵中,导入新课的学习。又如,在上《克己复礼》之前,先向学生讲孔子的传说:龙生虎养鹰打扇;“七露”:眼露筋、耳露轮、鼻露孔、嘴露齿,眼、耳、鼻双露。讲完之后,问:这个人是谁呢?学生的兴趣就来了,纷纷说是孔子。于是,就让学生说说自己所了解的孔子,引导到新课上来。再如,在上《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时候,我是这样导入的:“今天我们来学习《论语》第四专题‘知其不可而为之’。我们换一种方法来学习,请几位同学来上课。”学生们跃跃欲试,都想过把当老师的瘾,纷纷举手要求上课,我又请其他的同学对上课“老师”作出评价,因而整堂课同学们都很投入。在上《沂水春风》的时候,我又是这样导入的:“作为学生,同学们已经上过无数堂课了。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2500多年前的一堂课。”2500多年前的这堂课究竟是怎样的,学生肯定很想知道,所以兴趣也就特别浓厚。
二、自读文本,培养主体意识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老师不是给学生讲书的。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看书读书的。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地看懂。可是深奥的地方,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他们就未必领会。老师就必须在这些场合给学生指点一下,只要三言二语,不要噜里噜嗦,能使他们开窍就行。老师常这样做,学生看书读书的能力自然会提高。”这段话不仅适用于现代文教学,也适用于《论语》教学。《新课标》指出学生要能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这一要求正好适合高中学生。因为他们有初中文言文的学习基础,又有课文下的注释翻译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的帮助,可以粗略地读懂课文。基于这一认识,我在上《论语》时,用二十分钟时间,让学生先认真自读:读课本,读课文后注释和翻译,读课后问题。并且明确要求:第一,通过自读,基本理解《论语》中的重要字词、语句,如有困难,自读结束后提出来供大家讨论。第二,通过自读,基本了解文章主要内容。读完后,对重要的实词、虚词和一些文言句式进行归类。 如果在课上坚持让学生自读,让他们亲自投入阅读实践,直接去感知课文,就能培养他们主动求知的能力,确保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事实证明也是如此,比如,在教《克己复礼》一课时,学生通过自读,大体能熟知重要文言字词和句式,也能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学生逐步养成了自读的习惯,学会了自读的方法。他们能借助工具书和课文下的注释、翻译,基本上扫清字词障碍,而且还能提出非常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他们因此获得了学习《论语》的乐趣,提高了主动求知的信心,从怕学《论语》到爱学《论语》,进而到会学《论语》。
三、讨论疑难,培养合作意识
学生在自读后,总有几个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既培养了学生学习《论语》的兴趣,又让他们找到了合作的快乐。比如,“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沂水春风》),这是一个介宾后置句,即“以师旅加之”,直译就是:用别国的军队来加在这个国家之上(有别国的军队来侵略着个国家)。而“因之以饥馑的 “因”,课文下注释为“叠加,增添”,“饥馑”指荒年,直译就是“用荒年加在这个国家之上”。这句话应该没有异议,但偏偏有同学提出:在其他的参考资料上“因”是“连着”的意思,而且以前的教材也是这么注释的,难道是以前的教材出现了错误?如果以前的教材是正确的,那么这句话就翻译不通了。像这类难题一个人是难以解决的,因此,我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学生经过讨论,得出的结论是:以前的教材也没错,“因之以饥馑”应该和“加之以师旅”是相似的句式。所以“因之以饥馑”应为“因加之以饥馑”。这样翻译过来就是“连着用荒年加在这个大国之上”。又如,在《克己复礼》中,学生对孔子说的“觚不觚,觚哉!觚哉!”的意思不懂,组织学生讨论后,学生明白了这句话有字面和背后两种意思。觚是一种饮酒器,后来觚的形状被改变了,所以孔子认为觚不像觚了。其背后的含义是孔子对当时社会礼崩乐坏、名实不符的现象发出的感慨。在孔子的思想中,周礼规定的一切都是尽善尽美的,甚至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在这句话里,孔子慨叹名不符实,主张“正名”。在经过教师和学生的合作讨论之后,答案找到了,激发了学生合作的兴趣,培养了他们合作
的意识。
四、探究问题,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潜能。创新可以分为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三个层面。创新意识是指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问题的心理倾向;创新精神是指敏锐把握机会, 敢于付之探索行动的精神状态;创新能力是一种积极改变自己、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一书曾指出:“学习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阅读过程中注重反思,探究论著中的疑点和难点,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乐于和他人交流切磋,共同提高。”其实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过去,由于教师满堂灌,挤掉了学生自读和思考的时间,根本没有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应该废止那种滔滔不绝地讲解,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自己探究,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比如,在教《沂水春风》一文时,其中有这样一句话“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 咏而归。”“浴”、“风”二字,一般解释成“洗澡”、“乘凉”。在讨论的过程中,有些学生不太理解,暮春时节到水中洗澡,在舞雩台上吹风,似乎有点不合情理。这时,我也觉得“浴”和“风”解释成“洗澡”和“吹风”确有不妥。于是,我就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创新,让学生想应该怎样解释“浴”和“风”。学生联系到现在的“足浴”,认为可以解释成“洗脚”,“风”古汉语字典上有“讽诵文章”的意思,这样解释就改为:到沂水去洗洗脚,在舞雩台上讽诵文章。这样翻译似乎更合情理。课后,我查阅大量相关资料,确实找到了我国古代每逢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也即暮春时节,有到河边洗脚洗手的风俗,为的是祛除疾病。《周礼》曰:“按周礼,女巫掌岁时以祓除疾病。絜者,洁也。故于水上舆洁之也。巳者,祉也,邪疾已去,祈介祉也。”可见周代已有此项活动,且千百年来流传不衰。可见,这个“浴”却为“洗脚” 之意。王充《论衡·明雩》篇中:“风手舞雩,风歌也。”就是把“风”释为“讽”即“讽诵文章”之意。因此,这两句正确翻译确为:“到沂水边祓禊洗濯,在舞雩台上讽诵文章。”在告诉学生探究的结果是有根据的以后,学生就更有学习《论语》的兴趣了。因为他们从学习《论语》中找到了自信,找到了乐趣。
五、课堂小结,受到启发熏陶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因此,《论语》的教学不应只是对文本的解读,也不应只是对字词的教学,还应该有文的教育,使文言并行。也就是说要读懂文章、积累知识,传承文化,提升思想,让孔子的人格、精神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所以,我在课堂小结的时候,往往要学生回答受到了哪些文化和情感的熏陶。比如,上完《沂水春风》后,我这样说:“让我们对这堂课做一小结吧!请思考:你从这堂课上收获了些什么?”有同学说:我从孔子的“与点”,知道了“仁”的实质就是让老老少少都能快乐生活,安居乐业。有的说:我对孔子的“仁者爱人”有了更深的理解。我觉得能够让天下人快乐幸福,就是最大的“仁”。有的说:这堂课让我看到老师是如此的和蔼,学生是如此的率真,课堂气氛是如此美妙,令我神往啊!我真切地体会到一个“仁者”的风范了。有的说:我们做人应该谦虚一些,不能认为自己有些许才能而骄傲自满,有多少能力就做多少事。通过品味感悟,让《论语》学习有滋有味,同时,学生也将优秀的文化精髓汲取内化,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自身的文化修养,引领自己走向更高的人生境界。
以上只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粗浅的认识,自认为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注重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应该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但是,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可能适用于一切教学活动,它都具有针对性。我们应该随着语文教学的发展,特别是随着课程、教材、考试制度的改革,多媒体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运用等,不断地进行修正、充实、改造原有的模式,提高语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