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阐述了新经济时代对企业统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分析了企业统计信息化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对企业统计信息化工作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信息技术 企业统计 统计人员
中图分类号:F721.7文献标识码:A
企业统计是指运用各种统计技术,包括指标体系设计和数据采集处理分析技术,对企业所面临的各种经济现象进行描述解释,做出预测估计,提供企业决策层抉择的备选方案,同时履行统计法规,完成政府统计报表。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预示着社会生产力水平正在实现着跨越式飞跃。“数字社会”、“数字经济”、“数字军事”、“数字政府”等等一系列崭新概念应运而生,以往一直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字科学正在发挥着巨大的潜能,企业统计也正身置其中,面临着这次继工业革命以来规模最大影响力最深远的一次产业革命赋予的机遇与挑战。
一、企业统计工作实现全面信息化的契机与优势
企业统计工作是以数字研究对象的,具有社会经济内涵的数字既是统计工作的对象,也是统计工作的成果。而数字科学是信息产业的基础和核心, 企业统计信息本身就是信息产品的组成部分,计算机、应用软件、网络等是具有代表性的信息产业产品,而统计用户是这些产品最稳定的用户之一,作为生产信息产品的企业统计部门, 为这些技术领域的发展不断提供着新的市场需求。
信息产业发展的基础是具有完善的标准体系,而企业统计工作的全过程、构成统计报表制度的诸因素无一不是建立在统一的标准体系之上的,具有与信息产业联姻的天然优势。
企业统计自身也是生产信息产品的部门,信息产业发展的总趋势必将带动企业统计事业的不断前进,与此同时,企业统计信息产品的逐步升级也将促进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企业统计部门应该抓住国家“十五”计划纲要提出的“加速发展信息产业,大力推进信息化”的有利契机,迎接21世纪的挑战,力争“十五”实现企业统计全方位的自动化战略目标。该目标的实现将预示着企业统计信息产品的技术含量大幅度提高。企业统计工作全部在网络环境下运行,实现企业统计政务自动化、企业统计工作流程自动化、企业统计办公自动化,企业统计生产力实现统计信息产品的时效性以数倍数提高、统计传统劳动力相应减少、统计数据技术性差错大幅度降低以及统计整体工作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的跨越式发展。
二、我国企业统计工作信息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统计方法与内容难以满足市场经济形势的要求。
我国的企业统计工作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为适应国家统计制度和统计调查方法要求建立起来的。在目前的新经济形势下,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落后的企业统计内容与方法并没有根本改变, ,企业统计在方法上仍然沿用过去的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全面调查、层层上报、登记汇总的老方法,极少采用推断统计方法,这种 传统的以描述统计和静态分析方法为主的企业统计模式早已无法满足时代的需要。在统计内容上, 企业统计仍以单纯的事后统计为主,即搜集、整理内部,简单的报表型的手工运作方式。
(二)统计分析的决策支持功能未能得到有效体现。
在统计分析方面,多数业界人士及决策者对统计的决策支持功能缺乏认识,统计分析仅仅停留在对统计数据的简单说明,缺乏对外部包括国内外市场及竞争对手信息的搜集、整理和综合分析,由此也根本无法从动态上评价、分析、监督和预测市场及企业运行过程和状态,难以从横向上评价、分析企业与同行的差距、潜力及市场竞争的态势,这种现行的企业统计方式使企业决策者不能有效把握整个市场的宏观状况,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
与此并存的问题是,企业的统计指标体系不尽合理,统计方法单一,统计分析简单,统计分析、预测、决策、统计综合评价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决策参考作用难以有效发挥作用,从而导致对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
(三)适合企业的统计行为方式未能得到确立。
就企业统计而言,目前政府官方统计和企业自身统计两套体系共存,政府的企业统计系统目前基本依赖于企业报表,未能从根本上抑制虚假统计行为,统计质量不高;企业统计行为则未能摆脱政府官方统计的束缚,未能建立适合本企业的统计行为方式,目标服务对象不够明晰。
(四)企业统计人员素质难以满足统计工作信息化的要求。
企业统计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相互交融的学科,对专业人员的素质有很高的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统计地位更加突出,要求也更高。但目前企业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与当前企业统计工作的要求不相适应,缺乏综合分析能力, 不具备根据统计数据找出经济的内在规律、提出新观点和基于数据背景的合理化建议的能力,部分企业统计人员甚至对计算机操作也不熟悉,不具备娴熟使用统计电子台账软件的基本技术。多数统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复合型人才少,尤其是统计自动化人才缺乏,企业统计自动化工作仍处于低水平、低层次阶段。
企业统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统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五)很多企业软硬件水平无法满足要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统计周期长、保存年限短,横向对比困难的的传统纸质台账已不能满足企业统计工作的需要。推广和使用企业统计电子台账,是企业统计系统进一步规范统计基础建设,确保企业统计数据质量,提高企业统计信息化水平的必然趋势。
建立和使用企业统计电子台账对企业的产品生产和销售的统计周期有严格要求,部分企业财务和生产管理部门无法及时协调,统计周期较长,在使用电子台账时无法及时提供相关的原始数据。而企业统计电子台账软件对电脑的硬件要求也较高,软件操作时系统反映时间较长,使用极不方便。
三、促使企业统计工作全面信息化的对策
(一)改变企业统计工作的方法和内容。
新经济时期的的企业统计观念无论在统计认识、统计形象和统计职能还是统计指标体系、统计组织、统计信息管理系统以及规范化问题上,都与传统的统计存在较大的差异,这是时代的要求,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基本需求,更是新时期企业统计管理体制创新的前提和保证。 笔者认为“企业统计”的实质就是统计方法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的一种功能——这是明显区别于传统的思想观念。
(二)充分挖掘企业统计的决策支持功能。
企业统计的功能就在于利用现代统计的搜集、加工和分析技术方法,为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管理提供基础信息,为满足企业竞争而提供准确及时的外部信息,以及为支持企业重大规划和决策而提供信息咨询。扮演着医生(把脉诊断)、助手(提供管理信息)和参谋(提供咨询和决策支持)的角色。
企业统计不仅要调查收集企业内部的各种统计信息,还要调查收集国内外同行业企业的相关统计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去粗取精、分析研究、比较鉴别、找出规律,帮助决策者既看清本单位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又厂解竞争对手的现在和发展趋势,做到知己知彼,制定相应对策。所以,企业的统计范围必须向深度和外部延伸,由粗加工向精加工提升,光靠传统的手工操作,不实现手段的现代化是无能为力的。
(三)处理好政府统计企业统计和民间统计的关系。
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主体多元化、政府调控间接化,国家、企业、居民等对统计信息的量与质都产生了新的要求,在多元化的市场需求推动下,统计组织体系应由三大块构成,即政府统计体系(包括行业统计体系)、企业统计体系和民间统计体系。三个体系相互独立、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形成统一、多元化、多功能的新型统计组织体系。如何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也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关键。
(四)全面提高企业统计人员的专业化、信息化水平。
努力加强企业统计人员队伍建设。大批引进统计专业硕士以上高学历人员,同时进一步加强对现有统计人员的培训。尤其是参与决策方面的岗位培训和数据处理微机化方面的培训,尽快提高企业统计人员的素质,要求他们不断熟悉统计业务,了解经济情况,掌握党的方针政策,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写作能力。不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既懂统计,又懂经济和计算机语言的复合型人才。这不仅能更好地发挥统计的作用,而且有利于提高统计工作的地位和改善统计工作的条件,也是与时俱进,适应企业深化改革及企业经营机制改变形势发展的需要。
(五)尽快实现企业统计手段现代化。
根据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和发展目标合理配置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软硬件,运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采集、处理、传输数据和管理信息,确保企业统计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便于发布统计信息,以保证企业统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同时为适应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企业经营决策需要通过分析预测,并要在短时间内及时处理有关资料信息。只有运用计算机才能及时准确提供有关资料和综合信息,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出谋献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总之,企业通过加快统计手段的现代化,可以促进企业决策信息化,提高企业的决策能力、水平和速度。最终促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全面提升企业效率和市场竞争能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单位:辽河油田公司沈阳工程技术处)
参考文献:
[1]邢淑娜.谈如何加强统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4(1).
[2]贾非.提升企业统计人员素质的措施.统计与咨询,2006(3).
[3]黄磊.现代统计人员素质浅探.法制与社会,2007(12).
[4]孙英辉.现代统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科技咨询导报,2007(18).
关键词信息技术 企业统计 统计人员
中图分类号:F721.7文献标识码:A
企业统计是指运用各种统计技术,包括指标体系设计和数据采集处理分析技术,对企业所面临的各种经济现象进行描述解释,做出预测估计,提供企业决策层抉择的备选方案,同时履行统计法规,完成政府统计报表。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预示着社会生产力水平正在实现着跨越式飞跃。“数字社会”、“数字经济”、“数字军事”、“数字政府”等等一系列崭新概念应运而生,以往一直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字科学正在发挥着巨大的潜能,企业统计也正身置其中,面临着这次继工业革命以来规模最大影响力最深远的一次产业革命赋予的机遇与挑战。
一、企业统计工作实现全面信息化的契机与优势
企业统计工作是以数字研究对象的,具有社会经济内涵的数字既是统计工作的对象,也是统计工作的成果。而数字科学是信息产业的基础和核心, 企业统计信息本身就是信息产品的组成部分,计算机、应用软件、网络等是具有代表性的信息产业产品,而统计用户是这些产品最稳定的用户之一,作为生产信息产品的企业统计部门, 为这些技术领域的发展不断提供着新的市场需求。
信息产业发展的基础是具有完善的标准体系,而企业统计工作的全过程、构成统计报表制度的诸因素无一不是建立在统一的标准体系之上的,具有与信息产业联姻的天然优势。
企业统计自身也是生产信息产品的部门,信息产业发展的总趋势必将带动企业统计事业的不断前进,与此同时,企业统计信息产品的逐步升级也将促进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企业统计部门应该抓住国家“十五”计划纲要提出的“加速发展信息产业,大力推进信息化”的有利契机,迎接21世纪的挑战,力争“十五”实现企业统计全方位的自动化战略目标。该目标的实现将预示着企业统计信息产品的技术含量大幅度提高。企业统计工作全部在网络环境下运行,实现企业统计政务自动化、企业统计工作流程自动化、企业统计办公自动化,企业统计生产力实现统计信息产品的时效性以数倍数提高、统计传统劳动力相应减少、统计数据技术性差错大幅度降低以及统计整体工作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的跨越式发展。
二、我国企业统计工作信息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统计方法与内容难以满足市场经济形势的要求。
我国的企业统计工作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为适应国家统计制度和统计调查方法要求建立起来的。在目前的新经济形势下,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落后的企业统计内容与方法并没有根本改变, ,企业统计在方法上仍然沿用过去的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全面调查、层层上报、登记汇总的老方法,极少采用推断统计方法,这种 传统的以描述统计和静态分析方法为主的企业统计模式早已无法满足时代的需要。在统计内容上, 企业统计仍以单纯的事后统计为主,即搜集、整理内部,简单的报表型的手工运作方式。
(二)统计分析的决策支持功能未能得到有效体现。
在统计分析方面,多数业界人士及决策者对统计的决策支持功能缺乏认识,统计分析仅仅停留在对统计数据的简单说明,缺乏对外部包括国内外市场及竞争对手信息的搜集、整理和综合分析,由此也根本无法从动态上评价、分析、监督和预测市场及企业运行过程和状态,难以从横向上评价、分析企业与同行的差距、潜力及市场竞争的态势,这种现行的企业统计方式使企业决策者不能有效把握整个市场的宏观状况,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
与此并存的问题是,企业的统计指标体系不尽合理,统计方法单一,统计分析简单,统计分析、预测、决策、统计综合评价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决策参考作用难以有效发挥作用,从而导致对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
(三)适合企业的统计行为方式未能得到确立。
就企业统计而言,目前政府官方统计和企业自身统计两套体系共存,政府的企业统计系统目前基本依赖于企业报表,未能从根本上抑制虚假统计行为,统计质量不高;企业统计行为则未能摆脱政府官方统计的束缚,未能建立适合本企业的统计行为方式,目标服务对象不够明晰。
(四)企业统计人员素质难以满足统计工作信息化的要求。
企业统计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相互交融的学科,对专业人员的素质有很高的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统计地位更加突出,要求也更高。但目前企业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与当前企业统计工作的要求不相适应,缺乏综合分析能力, 不具备根据统计数据找出经济的内在规律、提出新观点和基于数据背景的合理化建议的能力,部分企业统计人员甚至对计算机操作也不熟悉,不具备娴熟使用统计电子台账软件的基本技术。多数统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复合型人才少,尤其是统计自动化人才缺乏,企业统计自动化工作仍处于低水平、低层次阶段。
企业统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统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五)很多企业软硬件水平无法满足要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统计周期长、保存年限短,横向对比困难的的传统纸质台账已不能满足企业统计工作的需要。推广和使用企业统计电子台账,是企业统计系统进一步规范统计基础建设,确保企业统计数据质量,提高企业统计信息化水平的必然趋势。
建立和使用企业统计电子台账对企业的产品生产和销售的统计周期有严格要求,部分企业财务和生产管理部门无法及时协调,统计周期较长,在使用电子台账时无法及时提供相关的原始数据。而企业统计电子台账软件对电脑的硬件要求也较高,软件操作时系统反映时间较长,使用极不方便。
三、促使企业统计工作全面信息化的对策
(一)改变企业统计工作的方法和内容。
新经济时期的的企业统计观念无论在统计认识、统计形象和统计职能还是统计指标体系、统计组织、统计信息管理系统以及规范化问题上,都与传统的统计存在较大的差异,这是时代的要求,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基本需求,更是新时期企业统计管理体制创新的前提和保证。 笔者认为“企业统计”的实质就是统计方法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的一种功能——这是明显区别于传统的思想观念。
(二)充分挖掘企业统计的决策支持功能。
企业统计的功能就在于利用现代统计的搜集、加工和分析技术方法,为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管理提供基础信息,为满足企业竞争而提供准确及时的外部信息,以及为支持企业重大规划和决策而提供信息咨询。扮演着医生(把脉诊断)、助手(提供管理信息)和参谋(提供咨询和决策支持)的角色。
企业统计不仅要调查收集企业内部的各种统计信息,还要调查收集国内外同行业企业的相关统计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去粗取精、分析研究、比较鉴别、找出规律,帮助决策者既看清本单位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又厂解竞争对手的现在和发展趋势,做到知己知彼,制定相应对策。所以,企业的统计范围必须向深度和外部延伸,由粗加工向精加工提升,光靠传统的手工操作,不实现手段的现代化是无能为力的。
(三)处理好政府统计企业统计和民间统计的关系。
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主体多元化、政府调控间接化,国家、企业、居民等对统计信息的量与质都产生了新的要求,在多元化的市场需求推动下,统计组织体系应由三大块构成,即政府统计体系(包括行业统计体系)、企业统计体系和民间统计体系。三个体系相互独立、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形成统一、多元化、多功能的新型统计组织体系。如何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也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关键。
(四)全面提高企业统计人员的专业化、信息化水平。
努力加强企业统计人员队伍建设。大批引进统计专业硕士以上高学历人员,同时进一步加强对现有统计人员的培训。尤其是参与决策方面的岗位培训和数据处理微机化方面的培训,尽快提高企业统计人员的素质,要求他们不断熟悉统计业务,了解经济情况,掌握党的方针政策,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写作能力。不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既懂统计,又懂经济和计算机语言的复合型人才。这不仅能更好地发挥统计的作用,而且有利于提高统计工作的地位和改善统计工作的条件,也是与时俱进,适应企业深化改革及企业经营机制改变形势发展的需要。
(五)尽快实现企业统计手段现代化。
根据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和发展目标合理配置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软硬件,运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采集、处理、传输数据和管理信息,确保企业统计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便于发布统计信息,以保证企业统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同时为适应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企业经营决策需要通过分析预测,并要在短时间内及时处理有关资料信息。只有运用计算机才能及时准确提供有关资料和综合信息,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出谋献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总之,企业通过加快统计手段的现代化,可以促进企业决策信息化,提高企业的决策能力、水平和速度。最终促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全面提升企业效率和市场竞争能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单位:辽河油田公司沈阳工程技术处)
参考文献:
[1]邢淑娜.谈如何加强统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4(1).
[2]贾非.提升企业统计人员素质的措施.统计与咨询,2006(3).
[3]黄磊.现代统计人员素质浅探.法制与社会,2007(12).
[4]孙英辉.现代统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科技咨询导报,20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