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网络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以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人们的阅读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数字阅读逐步成为我国国民的主要阅读方式,有声阅读、付费阅读意愿提升且地区差异明显是目前数字阅读发展的新特点。对数字阅读的特点及其新进展和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和把握数字阅读的发展趋势,科学理性地应对数字阅读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进一步营造和构建书香社会,都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数字阅读;现状分析
阅读的数字化,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以网络传播、电子设备、有声读物等载体为内容来源的阅读行为,其具有移动化、智能化、社交化、有偿化等发展趋势,数字阅读正在成为全社会新的学习方式,成为图书馆服务新的服务模式,成为千百年来阅读新的发展趋势。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数字阅读形成了各种不同特点的阅读形式和内容类型,包括知识付费、有声书、电子书包、数字图书馆等。很多迹象表明,移动阅读的好处是持久而深远的,它在提高识字率、增加教育机会,并且将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好等方面显现了潜力。由于移动技术的大规模普及,我们正面临一场阅读革命,并且随着这场革命的持续进行,今后的研究应着眼于评估,以便促进和改善这场革命。
一、数字阅读的特点
根据国内多位专家的观点,数字阅读包含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指阅读方式的数字化,阅读的载体不再种多样的数字终端,不仅可以浏览网站,还可以享用各类阅读App提供的服务;二是指阅读内容的数字化,包括基于网络的各类媒体,如电子书、有声书以及微博、微信公众号的推送消息等。
数字阅读基于网络的开放、共享等理念,与传统的纸本阅读相比,它扩展了阅读的广度、深度,提升了知识交流传播的速度和范围。数字阅读不受时空限制,资源获取方便,网络的超链接、移动性、开放性使得看书读报有了更多的选择和比较,也有了更多的互联和整合;而某一主题知识点的链接和推送,使知识点在网上进行了聚合,为读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野。例如当前微博、微信的用户不但是信息的接收者,而且是信息的生产者,阅读的内容成为集体智慧的结晶。读者通过共享、互动的阅读传播方式以及检索、知识地图等各种技术工具,扩展了阅读的视角和维度,使得阅读、研究、思考得到更深人的挖掘。
二、新时代数字阅读发展现状
一方面,国民的综合阅读量有所提升,数字化阅读成为当前阅读的主流形式。阅读是人类社会认识自我、认识世界的精神文化活动。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手机、平板等媒体设备的不断涌现,人们的学习、工作、思维方式都在发生改变。根据第15次全国国民阅读报告,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PAD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3.0%,数字阅读已经成为主流的阅读方式[1]。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7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人,网络普及率达到55.8%,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7.53亿人,以手机为中心的智能设备成为“万物互联”的基础[2]。移动互联网普及率的大幅度提高和手机网民数的剧增,为数字阅读创造了良好的信息环境。
另一方面,数字化阅读的主体以中青年为主。随直着数一化阅读的推广,用户规模得以不断扩大。其中,超过九成的用户年龄分布在18一49周岁之间,而18一39周岁的中青年占绝大多数。2016年数字化阅读用户有22.9%属于40一49周岁人群,越来越多的中年人也加入到数字化阅读的队伍之中[3]。阅读人群的分布与年龄有很大关系,青年人思想活跃,喜欢探索新鲜事物,乐于接受数字化新媒体、新信息,追求时尚和白我价值的实现。因此,中青年更愿意接受先进的阅读形式,从而成为数字化阅读的主要群体。
三、应对数字阅读未来发展的策略
当前社会,数字阅读已成为一种广泛存在的学习方式和社会现象,给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深刻的变化。面对信息时代的挑战和机遇,研究解决发展带来的问题,我国的数字阅读必将有一个光明的前景。首先,各城市的公共图书馆应紧随时代潮流,把数字阅读的推广及服务作为其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任务;其次,高校图书馆的数字阅读推广主要体现在平台建设、资源建設、阅读服务和推广活动等方面。例如,高校图书馆可以提供各类中外文期刊数据库、学位论文数据库、电子书库、课程学习资源等,还能通过微信平台或图书馆App进行书目借阅、查询等,满足师生学习、科研的阅读需求;再次,加强国民数字阅读素养教育,提升国民数字阅读素养。数字阅读新时代,要大力推进全民阅读事业,就要加强国民数字阅读素养教育;最后,要加大网络监管力度,规范网络出版内容,并且制定专业标准,引导行业版权规范。
四、小结
数字阅读理念的开放化与平等化,内容的数字化、智能化,阅读方式的网络化、泛在化,形态的多载体化、融媒体化,效能的便捷化、分享化,服务的融合化、互动化等,与纸本阅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纸本阅读具有颠覆性,使其正在成为主流的阅读方式。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普及以及手机等终端使用人群的扩大,读者群也呈现出多样化增长的趋势。无论是纸质阅读还是数字阅读,阅读媒介和方式的演变无法撼动人们对于知识内涵的追求。为了更好地引导民众健康阅读,提升阅读能力,需要积极开展数字阅读的推广研究和实践活动。然而,当今的传媒语境纷繁复杂,数字阅读依据各种新媒体平台,呈现出碎片化、娱乐化的特点,不利于开展逻辑性、推理性、系统性较强的深层阅读。数字阅读只能是纸质阅读的补充,永远不可能完全代替和削减那种时时洋溢着翰墨书香的纸质阅读对阅读者在学术、人品、情感和文化等方面巨大而难以言传的熏陶作用。因此,读者应该酌情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善用、会用新媒介,努力推动全民阅读良好社会氛围的创建,助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发布[EB/OL].[2018-07-12].http://www.chuban.cc/yw/201804t20180418_178740.html.
[2]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8-07-18].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803/120180305_70249.htm.
[3]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课题组. 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主要发现[J].出版社研究,2017(5).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数字阅读;现状分析
阅读的数字化,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以网络传播、电子设备、有声读物等载体为内容来源的阅读行为,其具有移动化、智能化、社交化、有偿化等发展趋势,数字阅读正在成为全社会新的学习方式,成为图书馆服务新的服务模式,成为千百年来阅读新的发展趋势。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数字阅读形成了各种不同特点的阅读形式和内容类型,包括知识付费、有声书、电子书包、数字图书馆等。很多迹象表明,移动阅读的好处是持久而深远的,它在提高识字率、增加教育机会,并且将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好等方面显现了潜力。由于移动技术的大规模普及,我们正面临一场阅读革命,并且随着这场革命的持续进行,今后的研究应着眼于评估,以便促进和改善这场革命。
一、数字阅读的特点
根据国内多位专家的观点,数字阅读包含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指阅读方式的数字化,阅读的载体不再种多样的数字终端,不仅可以浏览网站,还可以享用各类阅读App提供的服务;二是指阅读内容的数字化,包括基于网络的各类媒体,如电子书、有声书以及微博、微信公众号的推送消息等。
数字阅读基于网络的开放、共享等理念,与传统的纸本阅读相比,它扩展了阅读的广度、深度,提升了知识交流传播的速度和范围。数字阅读不受时空限制,资源获取方便,网络的超链接、移动性、开放性使得看书读报有了更多的选择和比较,也有了更多的互联和整合;而某一主题知识点的链接和推送,使知识点在网上进行了聚合,为读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野。例如当前微博、微信的用户不但是信息的接收者,而且是信息的生产者,阅读的内容成为集体智慧的结晶。读者通过共享、互动的阅读传播方式以及检索、知识地图等各种技术工具,扩展了阅读的视角和维度,使得阅读、研究、思考得到更深人的挖掘。
二、新时代数字阅读发展现状
一方面,国民的综合阅读量有所提升,数字化阅读成为当前阅读的主流形式。阅读是人类社会认识自我、认识世界的精神文化活动。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手机、平板等媒体设备的不断涌现,人们的学习、工作、思维方式都在发生改变。根据第15次全国国民阅读报告,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PAD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3.0%,数字阅读已经成为主流的阅读方式[1]。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7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人,网络普及率达到55.8%,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7.53亿人,以手机为中心的智能设备成为“万物互联”的基础[2]。移动互联网普及率的大幅度提高和手机网民数的剧增,为数字阅读创造了良好的信息环境。
另一方面,数字化阅读的主体以中青年为主。随直着数一化阅读的推广,用户规模得以不断扩大。其中,超过九成的用户年龄分布在18一49周岁之间,而18一39周岁的中青年占绝大多数。2016年数字化阅读用户有22.9%属于40一49周岁人群,越来越多的中年人也加入到数字化阅读的队伍之中[3]。阅读人群的分布与年龄有很大关系,青年人思想活跃,喜欢探索新鲜事物,乐于接受数字化新媒体、新信息,追求时尚和白我价值的实现。因此,中青年更愿意接受先进的阅读形式,从而成为数字化阅读的主要群体。
三、应对数字阅读未来发展的策略
当前社会,数字阅读已成为一种广泛存在的学习方式和社会现象,给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深刻的变化。面对信息时代的挑战和机遇,研究解决发展带来的问题,我国的数字阅读必将有一个光明的前景。首先,各城市的公共图书馆应紧随时代潮流,把数字阅读的推广及服务作为其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任务;其次,高校图书馆的数字阅读推广主要体现在平台建设、资源建設、阅读服务和推广活动等方面。例如,高校图书馆可以提供各类中外文期刊数据库、学位论文数据库、电子书库、课程学习资源等,还能通过微信平台或图书馆App进行书目借阅、查询等,满足师生学习、科研的阅读需求;再次,加强国民数字阅读素养教育,提升国民数字阅读素养。数字阅读新时代,要大力推进全民阅读事业,就要加强国民数字阅读素养教育;最后,要加大网络监管力度,规范网络出版内容,并且制定专业标准,引导行业版权规范。
四、小结
数字阅读理念的开放化与平等化,内容的数字化、智能化,阅读方式的网络化、泛在化,形态的多载体化、融媒体化,效能的便捷化、分享化,服务的融合化、互动化等,与纸本阅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纸本阅读具有颠覆性,使其正在成为主流的阅读方式。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普及以及手机等终端使用人群的扩大,读者群也呈现出多样化增长的趋势。无论是纸质阅读还是数字阅读,阅读媒介和方式的演变无法撼动人们对于知识内涵的追求。为了更好地引导民众健康阅读,提升阅读能力,需要积极开展数字阅读的推广研究和实践活动。然而,当今的传媒语境纷繁复杂,数字阅读依据各种新媒体平台,呈现出碎片化、娱乐化的特点,不利于开展逻辑性、推理性、系统性较强的深层阅读。数字阅读只能是纸质阅读的补充,永远不可能完全代替和削减那种时时洋溢着翰墨书香的纸质阅读对阅读者在学术、人品、情感和文化等方面巨大而难以言传的熏陶作用。因此,读者应该酌情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善用、会用新媒介,努力推动全民阅读良好社会氛围的创建,助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发布[EB/OL].[2018-07-12].http://www.chuban.cc/yw/201804t20180418_178740.html.
[2]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8-07-18].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803/120180305_70249.htm.
[3]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课题组. 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主要发现[J].出版社研究,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