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心阅读: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清理、整合、规范专项转移支付项目,逐步取消竞争性领域专项和地方资金配套。”山东省去年加大了专项转移支付清理规范力度,效果如何?记者近日进行了调查。
“上面千条线,底下根针。”对于处于最底部的基层县、乡来说,每年从“千条线”上转移支付下来的财政资金,都不是个小数目。但由于很多资金规定了具体用途,基层很难把这些钱归拢起来统筹使用,渠道散、项目多、资金碎,影响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针对这一长期形成的沉疴顽疾,山东省以专项资金清理整合为突破口,加快推进现代财政制度建设,把更多的财力“下沉”到县乡,让基层有更多的自主权来安排使用这些资金。
两年内专项转移支付从243项减至71项
“省级专项转移支付通过清理、整合、规范,数量从去年的243项压减到99项,今年进一步压减到71项,两年压减幅度达到70.8%。”山东省财政厅厅长于国安介绍,2015年新增合理支出,全部通过现有资金统筹解决,首次实现省级年度预算不新设专项。
对于保留的专项,除了社会救助、优抚安置等据实结算资金外,其他专项资金统一压减了10%,共收回资金23.66亿元。连同清理收回的到期和一次性项目资金34.18亿元,共同用于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和公共服务支出。
在动“大手术”之前,山东省200多个专项转移支付分散在政府的各个部门里,有的部门甚至管着几十项,不少项目还存在交叉重复的情况。
该取消的取消,该整合的整合:收回一次性到期项目,取消部分产业发展类专项资金;对“小、散、乱”、效用不明显、用于一般竞争性领域的专项资金,坚决予以取消;今后凡市场竞争比较充分的领域,一律不再安排专项资金。将支持旅游、文化产业等方面的11个专项资金,跨部门整合成一个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在保证资金使用方向不变的前提下,将32项带有财力补助性质的专项转移支付,调整为一般性转移支付。
“通过清理整合,今年我们部门的专项资金从5个减少到了3个。”山东省食药监局规财处调研员张恒心说,其中一个专项,是给每一个基层的食品药品检验所配些设备,结果一报上去就被否定了。省里认为,事权与支出责任要匹配,检验所配设备是当地政府的事,不应由省里替下面做主。
“专项虽然减少了,但省级财政对食品安全投入的资金加大了30‰”张恒心表示,今年全省将建几个大的区域性食品安全检测中心,让山东这个全国的“菜篮子”更安全。
县级财力占全省财力比重达64%
随着专项转移支付大幅“瘦身”,上级财力“下沉”、向基层倾斜更为明显:2014年,省对下一般性转移支付976.5亿元,占转移支付比重达到61.2%,比上年提高9.6个百分点;县级财力占全省财力比重达到64%,比2012年提高约5个百分点。
财力“下沉”到县乡,资金都用到了什么地方?
“这两年老师的工资是涨得最快的,而且乡镇教师工资是最高的,比县城里的公务员还高!”说起自己的收入,蒙阴县野店镇中心小学几位老师话语间透着满意和自豪。
“给基层教师和公务员涨工资,以前县里是有这份心却没有这个力。现在县里自主支配的钱多了,对民生和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就明显加大。”山东蒙阴县委书记朱开国介绍,去年全县总财力达到21.4亿元,有14亿元是中央、省、市通过转移支付下来的,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占到了七成。这些钱,县里主要投在了建医院、办教育和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上。
专项资金管理引入“负面清单”
“减少专项转移支付,还带来了另外一个可喜变化:趴在账上花不出去的钱少了。”于国安说,财政存量资金闲置沉淀,很多都是专项资金,规定了特定用途。当实际情况发生了变化,资金没能花出去,就只能趴在那里。专项资金清理整合后,新增的财政闲置沉淀资金大幅减少。
2014年,全省多个部门和单位主动缴回了多年结存资金,全省一般公共预算结余结转规模比上年减少95.3亿元,压减比例达17.5%,结余结转资金占当年财政支出比重降为6.3%,远远低于财政部确定的9%的目标要求。
在此基础上,山东省还建立了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在教育、低保、公共卫生等领域,转移支付资金的测算分配,首次实现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扩展。“务工人员的孩子上学跟本地学生一样,不但免了书本费、校服费,区里还统一赠送了学生安全保险。”来自江西农村的务工人员于凤丽,女儿在济南市市中区十六里河中学上初一。她和丈夫在济南搞装修已经七八年了,市民化待遇让这个家庭在异乡扎下了根。
专项资金管理引入“负面清单”,是山东省的一项重要创新。即对专项资金管理领域中弄虚作假、虚报冒领、截留挪用等失信失范行为进行记录,并根据其情节轻重进行处罚。点开“负面清单管理台账”可以看到,有两家企业因虚报投资项目和虚假贷款合同,获取财政贴息上百万元。处理结果是收回对这两家企业的财政贴息资金,两年内取消其省级所有资金申报资格。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清理、整合、规范专项转移支付项目,逐步取消竞争性领域专项和地方资金配套。”山东省去年加大了专项转移支付清理规范力度,效果如何?记者近日进行了调查。
“上面千条线,底下根针。”对于处于最底部的基层县、乡来说,每年从“千条线”上转移支付下来的财政资金,都不是个小数目。但由于很多资金规定了具体用途,基层很难把这些钱归拢起来统筹使用,渠道散、项目多、资金碎,影响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针对这一长期形成的沉疴顽疾,山东省以专项资金清理整合为突破口,加快推进现代财政制度建设,把更多的财力“下沉”到县乡,让基层有更多的自主权来安排使用这些资金。
两年内专项转移支付从243项减至71项
“省级专项转移支付通过清理、整合、规范,数量从去年的243项压减到99项,今年进一步压减到71项,两年压减幅度达到70.8%。”山东省财政厅厅长于国安介绍,2015年新增合理支出,全部通过现有资金统筹解决,首次实现省级年度预算不新设专项。
对于保留的专项,除了社会救助、优抚安置等据实结算资金外,其他专项资金统一压减了10%,共收回资金23.66亿元。连同清理收回的到期和一次性项目资金34.18亿元,共同用于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和公共服务支出。
在动“大手术”之前,山东省200多个专项转移支付分散在政府的各个部门里,有的部门甚至管着几十项,不少项目还存在交叉重复的情况。
该取消的取消,该整合的整合:收回一次性到期项目,取消部分产业发展类专项资金;对“小、散、乱”、效用不明显、用于一般竞争性领域的专项资金,坚决予以取消;今后凡市场竞争比较充分的领域,一律不再安排专项资金。将支持旅游、文化产业等方面的11个专项资金,跨部门整合成一个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在保证资金使用方向不变的前提下,将32项带有财力补助性质的专项转移支付,调整为一般性转移支付。
“通过清理整合,今年我们部门的专项资金从5个减少到了3个。”山东省食药监局规财处调研员张恒心说,其中一个专项,是给每一个基层的食品药品检验所配些设备,结果一报上去就被否定了。省里认为,事权与支出责任要匹配,检验所配设备是当地政府的事,不应由省里替下面做主。
“专项虽然减少了,但省级财政对食品安全投入的资金加大了30‰”张恒心表示,今年全省将建几个大的区域性食品安全检测中心,让山东这个全国的“菜篮子”更安全。
县级财力占全省财力比重达64%
随着专项转移支付大幅“瘦身”,上级财力“下沉”、向基层倾斜更为明显:2014年,省对下一般性转移支付976.5亿元,占转移支付比重达到61.2%,比上年提高9.6个百分点;县级财力占全省财力比重达到64%,比2012年提高约5个百分点。
财力“下沉”到县乡,资金都用到了什么地方?
“这两年老师的工资是涨得最快的,而且乡镇教师工资是最高的,比县城里的公务员还高!”说起自己的收入,蒙阴县野店镇中心小学几位老师话语间透着满意和自豪。
“给基层教师和公务员涨工资,以前县里是有这份心却没有这个力。现在县里自主支配的钱多了,对民生和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就明显加大。”山东蒙阴县委书记朱开国介绍,去年全县总财力达到21.4亿元,有14亿元是中央、省、市通过转移支付下来的,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占到了七成。这些钱,县里主要投在了建医院、办教育和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上。
专项资金管理引入“负面清单”
“减少专项转移支付,还带来了另外一个可喜变化:趴在账上花不出去的钱少了。”于国安说,财政存量资金闲置沉淀,很多都是专项资金,规定了特定用途。当实际情况发生了变化,资金没能花出去,就只能趴在那里。专项资金清理整合后,新增的财政闲置沉淀资金大幅减少。
2014年,全省多个部门和单位主动缴回了多年结存资金,全省一般公共预算结余结转规模比上年减少95.3亿元,压减比例达17.5%,结余结转资金占当年财政支出比重降为6.3%,远远低于财政部确定的9%的目标要求。
在此基础上,山东省还建立了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在教育、低保、公共卫生等领域,转移支付资金的测算分配,首次实现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扩展。“务工人员的孩子上学跟本地学生一样,不但免了书本费、校服费,区里还统一赠送了学生安全保险。”来自江西农村的务工人员于凤丽,女儿在济南市市中区十六里河中学上初一。她和丈夫在济南搞装修已经七八年了,市民化待遇让这个家庭在异乡扎下了根。
专项资金管理引入“负面清单”,是山东省的一项重要创新。即对专项资金管理领域中弄虚作假、虚报冒领、截留挪用等失信失范行为进行记录,并根据其情节轻重进行处罚。点开“负面清单管理台账”可以看到,有两家企业因虚报投资项目和虚假贷款合同,获取财政贴息上百万元。处理结果是收回对这两家企业的财政贴息资金,两年内取消其省级所有资金申报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