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中,互动模式有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文本与学生、课文与作者四大类。
【关键词】语文;互动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为了教育的今天和明天,就是要向轻车熟路告别,走向新的征途。”于是教改的风潮一浪高过一浪,改革过去改革过来,你说一套他说一套,孰是孰非,莫衷一是,让许多教育工作者眼花缭乱,不知所措,甚至感叹说“教了一辈子书,越教越不知道该怎么教了”。其实呢,教改是没过错的,只要别把眼光盯在一个“教”字上,而忽视了另个字——学——就算走入正轨了。因为在“教学”这对矛盾中,“教”只是外因,一种手段,“学”才是内因,才是根本,才是教育目的。在教学改革中,如果只重视“教师”这个客体,而忽略了“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个主体,任何改革都是徒劳,都是治标不治本的。
为了贯彻新课标改革的教育方针,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改变“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的现状,教育必须以“学生为本”,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挥他们的潜能,让他们敢想、敢说、敢问、敢做,在共同参与中去体验、感悟、发现、提高、创新,学会交往与合作,直至独立成为国家栋梁之才。在此,互动教学就成了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一项最佳选择。
互动教学是一种教育思维,是一种教育形态,更是一种教育目的。互动教学把“学”放在首位,作为重点,是正本清源,拨乱反正,抓住了矛盾的主要方面,找到了教育问题的症结,虽然教学离不开教师的“导”,但更要关注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特别是语文这门开放性学科,最适合于学生创建性的探索而产生丰富多彩的答案。
一、教师和学生互动
首先,要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实现师生间的沟通。它是互动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直接影响着学生作为主体参与教学的效果。教师要更新自己的观念,重新给自己进行角色定位,改变以往那种把自己的观点、思考以及意见强迫灌输给学生的教学态度,要以“促进者”“指导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学,变“权 威—服从”的教学方式为“指导—参与”的方式,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调动他们内在的学习动力,努力使他们乐意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形成活跃的课堂氛围,让他们成为教师“战壕”里面的战友。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沟通,形成以和谐为核心的新型师生互动关系。
其次,要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就要建立平等、民主、个性的互动关系。平等互动就是在平等条件下实现互动,通过互动教学实现平等;互动民主就是在民主条件下实现互动,通过互动教学实现民主,民主性在整个语文课堂应该得到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应享有绝对民主权;个性互动就是在个性自由展示的条件下实现互动,通过互动教学实现个性自由展示,教师应该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因人施教,让学生能够最好地展示其个性特征,给予他们充分的自由空间。我们做教师的要敢于放下架子、放弃权威和剔除轻视学生的智慧和见解观念,要在充分理解学生的基础上给予他们发挥才能和表达自己的机会和空间,鼓励他们发表个人的新见解和新观点,不能在青少年最想发表意见、最有可能培养自我表达能力的时刻限制他们、扼杀他们。
再次,要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还要师生高呼“理解万岁”。教师要善于理解学生,要融入他们的实际生活,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包括他们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思维方式、认知水平、行为习惯等)。假如我是学生,遇到一篇课文会有什么疑难,会讲解什么问题,学到什么知识或能力,怎样去求出答案等;学生也要有换位思想,假如我是老师,如何确定教学目的、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讲授哪些问题。只有这样,才会使学生时刻感觉到教师是在同自己一道学习,共同进步了。
二、学生与学生互动
学生与学生互动是互动教学的主体。因为学生的年龄、心理、思维、知识、阅历等方面都是相通或相似的,所以最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与共鸣,激发他们的潜能,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请看笔者的一段教学实况:
在朱自清《荷塘月色》的教学中,关于情感理解:学生甲说,“我赞同教材的理解,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忧愁,正如当晚的月色一样淡淡的、朦胧的,正表现了作者淡雅清新的艺术审美追求。”学生乙说,“根据诗歌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作者是通过夜游观景来表达自己心中的喜悦之情。”学生丙质问道,“可后面作者写了风流场景与西州曲子,没有写景了,又作如何解释?”学生乙解释道,“当宁静的夜景被天籁之音打破时,他的思绪还沉浸在欢悦之中,自然就兴致勃勃地想起古代有关‘荷’的人事与曲子来了。”学生丁又说,“我觉得对情感的理解不能这样简单而绝对化,文中有没有这种情感,关键要看它是怎么表达出来的。喜悦之情,是因为深夜宁静、心态宽松、荷月美妙,作者用叙述、描写的方式间接地流露出来。然而,一旦这样的环境消失,忧愁毫不客气地涌现了——这种忧愁就是孤独感。孤独来自两方面,一是血雨腥风的政治局势,搅得作者无法向别人倾诉衷肠,所以郁闷;二是不美满的家庭,妻子只会看管闰儿们,只会指望丈夫拿钱回来养家糊口(当时已经家里有了6个子女),不管丈夫的心里事,连他何时出的门、何时回的家都没关心过,足见其夫妻之间的隔膜了。在这种情况下,难免让作者情思远游,自然联想起古代男女嬉戏的场面和彼此相思的诗句了,所以寂寞。这才是朱自清的个性、朱自清的情趣、朱自清的本心,正如他在文中所说,‘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总之,这才是作者心里那种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忧愁的真正写照。”学生戊赞赏说,“这不是同前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谋而合吗?好一个爱国主义的后裔,好一个不吃美国救济粮而饿死的有骨气的中国文人!”
这就是学生自由讨论、相互争鸣的结果。有许许多多的见解,是新的、有据的、可信的,大大超出了教材理解和老师教案。如果老师不用学生互动的方法,能激起他们自主性研究学习的兴趣,能发现他们的能力和创见么? 三、文本与学生互动
文本,文本,就是学习的根本,而学生却把它当成草稿本,在上面胡写乱画甚至撕毁。原因有:文本上的经典文章离学生生活实际太久远,很难找到能引起学生共鸣的成分;文本上的篇章是成人编制操作的,这对未成年者来说是无法体验到的;文本版面古板单一,缺乏吸引学生的因素;文本内容与考试直接关联太少,学与不学相差都不是很大。
如何让学生重视文本,“动”起来呢?第一要“动读”,经典诗文一定要读,反复读,直到能背诵。古话说,“文读百遍,其义自见”,再说大凡名人大家,没有哪个青少年时期脑袋里没有装上一些经典篇章。即使那时是囫囵吞枣、死记硬背,也并非是坏事。第二要“动看”,文本上的每个信息,哪怕是一个注解、一个补白都不要放过。因为编写在上面的任何文字都凝聚着无数专家学者的心血和劳动,这对我们的学生扩大知识面、解读文字都有重要作用。即使高考,许多考点都是来自文本的细处,只是没给学生明说要考哪页哪段而已,否则试题就超大纲超教材,自然就没有学习文本的必要了。第三要“动写”,对文本上的名言警句要摘录、人生思考的提问要写出读后感,以及文体改写、古文翻译、续写扩写之类都不要忽视。因为写,才能加深记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因为写,才能加强理解,咀嚼精华,品尝文味;因为写,才能锻炼思维能力,提高作文水平。
四、课文与作者互动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或停留在课文的文字教读层面上,对作者生平事迹或个体人格不涉及,就文读文,就文讲文。其实,一篇精美的作品,不只是作者才华的流露和对世界的认识,同时也是作者人格魅力的体现。要深层地解读好一篇文章,使学生真正受到教益和启发,就必须联系作者的身世经历,无论是正面的或者是反面的,典型的名人大家尤其如此。
比如,我们组织学生学习司马迁作品时,少不了要讲他为什么能写成流传千古的伟大作品,那是因为他为好友李陵申辩而遭受了宫刑后,痛不欲生、忍辱苟活、励志著书,以实现自己的夙愿。他这种正气浩然、专心致志、忠贞不渝的精神就是成就他作品的原因。如果我们不讲到他这些,就没能让学生认识到伟大人物的崇高人格,从而震撼学生的心灵——在自己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司马迁就是他们的一盏明灯。与此同时,也不要放弃作者的另一面,即反面形象的教育。比如我们读海子的诗歌,老实说是幸福的、快乐的,但我们观海子的人生却是不幸的、伤感的。一个15岁就能考上北京大学的神童少年,10年后正当自己青春和才气大放光彩的时候,却把那个玻璃似的生命摔碎在山海关那段冰冷的铁轨上,是多么的可悲啊!有人说,“生命真是美丽的,让我们珍惜每一个朝阳再起的明天”,然而他却相反,尽管他也说“从明天起”,“我”要去做什么做什么,也祝福每一个人幸福,每一个有情人成眷属,自己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为什么他只面朝大海,春暧花开,而不是面朝大陆,春暖花开呢?为什么要“从明天起”,而不从今天起呢?这一个一个的问题,难道不会引起学生对世界观和处世行为的反思吗?与我们今天提倡的时代精神是不是有点相违?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的互动模式是多样的,也不能囿于上述,只有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学生的需要和课改的方向,并有一定实效都是可以应用和推广的。
(编辑:马梦杰)
【关键词】语文;互动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为了教育的今天和明天,就是要向轻车熟路告别,走向新的征途。”于是教改的风潮一浪高过一浪,改革过去改革过来,你说一套他说一套,孰是孰非,莫衷一是,让许多教育工作者眼花缭乱,不知所措,甚至感叹说“教了一辈子书,越教越不知道该怎么教了”。其实呢,教改是没过错的,只要别把眼光盯在一个“教”字上,而忽视了另个字——学——就算走入正轨了。因为在“教学”这对矛盾中,“教”只是外因,一种手段,“学”才是内因,才是根本,才是教育目的。在教学改革中,如果只重视“教师”这个客体,而忽略了“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个主体,任何改革都是徒劳,都是治标不治本的。
为了贯彻新课标改革的教育方针,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改变“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的现状,教育必须以“学生为本”,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挥他们的潜能,让他们敢想、敢说、敢问、敢做,在共同参与中去体验、感悟、发现、提高、创新,学会交往与合作,直至独立成为国家栋梁之才。在此,互动教学就成了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一项最佳选择。
互动教学是一种教育思维,是一种教育形态,更是一种教育目的。互动教学把“学”放在首位,作为重点,是正本清源,拨乱反正,抓住了矛盾的主要方面,找到了教育问题的症结,虽然教学离不开教师的“导”,但更要关注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特别是语文这门开放性学科,最适合于学生创建性的探索而产生丰富多彩的答案。
一、教师和学生互动
首先,要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实现师生间的沟通。它是互动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直接影响着学生作为主体参与教学的效果。教师要更新自己的观念,重新给自己进行角色定位,改变以往那种把自己的观点、思考以及意见强迫灌输给学生的教学态度,要以“促进者”“指导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学,变“权 威—服从”的教学方式为“指导—参与”的方式,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调动他们内在的学习动力,努力使他们乐意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形成活跃的课堂氛围,让他们成为教师“战壕”里面的战友。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沟通,形成以和谐为核心的新型师生互动关系。
其次,要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就要建立平等、民主、个性的互动关系。平等互动就是在平等条件下实现互动,通过互动教学实现平等;互动民主就是在民主条件下实现互动,通过互动教学实现民主,民主性在整个语文课堂应该得到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应享有绝对民主权;个性互动就是在个性自由展示的条件下实现互动,通过互动教学实现个性自由展示,教师应该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因人施教,让学生能够最好地展示其个性特征,给予他们充分的自由空间。我们做教师的要敢于放下架子、放弃权威和剔除轻视学生的智慧和见解观念,要在充分理解学生的基础上给予他们发挥才能和表达自己的机会和空间,鼓励他们发表个人的新见解和新观点,不能在青少年最想发表意见、最有可能培养自我表达能力的时刻限制他们、扼杀他们。
再次,要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还要师生高呼“理解万岁”。教师要善于理解学生,要融入他们的实际生活,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包括他们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思维方式、认知水平、行为习惯等)。假如我是学生,遇到一篇课文会有什么疑难,会讲解什么问题,学到什么知识或能力,怎样去求出答案等;学生也要有换位思想,假如我是老师,如何确定教学目的、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讲授哪些问题。只有这样,才会使学生时刻感觉到教师是在同自己一道学习,共同进步了。
二、学生与学生互动
学生与学生互动是互动教学的主体。因为学生的年龄、心理、思维、知识、阅历等方面都是相通或相似的,所以最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与共鸣,激发他们的潜能,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请看笔者的一段教学实况:
在朱自清《荷塘月色》的教学中,关于情感理解:学生甲说,“我赞同教材的理解,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忧愁,正如当晚的月色一样淡淡的、朦胧的,正表现了作者淡雅清新的艺术审美追求。”学生乙说,“根据诗歌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作者是通过夜游观景来表达自己心中的喜悦之情。”学生丙质问道,“可后面作者写了风流场景与西州曲子,没有写景了,又作如何解释?”学生乙解释道,“当宁静的夜景被天籁之音打破时,他的思绪还沉浸在欢悦之中,自然就兴致勃勃地想起古代有关‘荷’的人事与曲子来了。”学生丁又说,“我觉得对情感的理解不能这样简单而绝对化,文中有没有这种情感,关键要看它是怎么表达出来的。喜悦之情,是因为深夜宁静、心态宽松、荷月美妙,作者用叙述、描写的方式间接地流露出来。然而,一旦这样的环境消失,忧愁毫不客气地涌现了——这种忧愁就是孤独感。孤独来自两方面,一是血雨腥风的政治局势,搅得作者无法向别人倾诉衷肠,所以郁闷;二是不美满的家庭,妻子只会看管闰儿们,只会指望丈夫拿钱回来养家糊口(当时已经家里有了6个子女),不管丈夫的心里事,连他何时出的门、何时回的家都没关心过,足见其夫妻之间的隔膜了。在这种情况下,难免让作者情思远游,自然联想起古代男女嬉戏的场面和彼此相思的诗句了,所以寂寞。这才是朱自清的个性、朱自清的情趣、朱自清的本心,正如他在文中所说,‘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总之,这才是作者心里那种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忧愁的真正写照。”学生戊赞赏说,“这不是同前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谋而合吗?好一个爱国主义的后裔,好一个不吃美国救济粮而饿死的有骨气的中国文人!”
这就是学生自由讨论、相互争鸣的结果。有许许多多的见解,是新的、有据的、可信的,大大超出了教材理解和老师教案。如果老师不用学生互动的方法,能激起他们自主性研究学习的兴趣,能发现他们的能力和创见么? 三、文本与学生互动
文本,文本,就是学习的根本,而学生却把它当成草稿本,在上面胡写乱画甚至撕毁。原因有:文本上的经典文章离学生生活实际太久远,很难找到能引起学生共鸣的成分;文本上的篇章是成人编制操作的,这对未成年者来说是无法体验到的;文本版面古板单一,缺乏吸引学生的因素;文本内容与考试直接关联太少,学与不学相差都不是很大。
如何让学生重视文本,“动”起来呢?第一要“动读”,经典诗文一定要读,反复读,直到能背诵。古话说,“文读百遍,其义自见”,再说大凡名人大家,没有哪个青少年时期脑袋里没有装上一些经典篇章。即使那时是囫囵吞枣、死记硬背,也并非是坏事。第二要“动看”,文本上的每个信息,哪怕是一个注解、一个补白都不要放过。因为编写在上面的任何文字都凝聚着无数专家学者的心血和劳动,这对我们的学生扩大知识面、解读文字都有重要作用。即使高考,许多考点都是来自文本的细处,只是没给学生明说要考哪页哪段而已,否则试题就超大纲超教材,自然就没有学习文本的必要了。第三要“动写”,对文本上的名言警句要摘录、人生思考的提问要写出读后感,以及文体改写、古文翻译、续写扩写之类都不要忽视。因为写,才能加深记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因为写,才能加强理解,咀嚼精华,品尝文味;因为写,才能锻炼思维能力,提高作文水平。
四、课文与作者互动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或停留在课文的文字教读层面上,对作者生平事迹或个体人格不涉及,就文读文,就文讲文。其实,一篇精美的作品,不只是作者才华的流露和对世界的认识,同时也是作者人格魅力的体现。要深层地解读好一篇文章,使学生真正受到教益和启发,就必须联系作者的身世经历,无论是正面的或者是反面的,典型的名人大家尤其如此。
比如,我们组织学生学习司马迁作品时,少不了要讲他为什么能写成流传千古的伟大作品,那是因为他为好友李陵申辩而遭受了宫刑后,痛不欲生、忍辱苟活、励志著书,以实现自己的夙愿。他这种正气浩然、专心致志、忠贞不渝的精神就是成就他作品的原因。如果我们不讲到他这些,就没能让学生认识到伟大人物的崇高人格,从而震撼学生的心灵——在自己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司马迁就是他们的一盏明灯。与此同时,也不要放弃作者的另一面,即反面形象的教育。比如我们读海子的诗歌,老实说是幸福的、快乐的,但我们观海子的人生却是不幸的、伤感的。一个15岁就能考上北京大学的神童少年,10年后正当自己青春和才气大放光彩的时候,却把那个玻璃似的生命摔碎在山海关那段冰冷的铁轨上,是多么的可悲啊!有人说,“生命真是美丽的,让我们珍惜每一个朝阳再起的明天”,然而他却相反,尽管他也说“从明天起”,“我”要去做什么做什么,也祝福每一个人幸福,每一个有情人成眷属,自己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为什么他只面朝大海,春暧花开,而不是面朝大陆,春暖花开呢?为什么要“从明天起”,而不从今天起呢?这一个一个的问题,难道不会引起学生对世界观和处世行为的反思吗?与我们今天提倡的时代精神是不是有点相违?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的互动模式是多样的,也不能囿于上述,只有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学生的需要和课改的方向,并有一定实效都是可以应用和推广的。
(编辑:马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