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课程的性质、理念的要求,在英语课堂上择优教学关于风俗、艺术、名胜、校内外活动如体艺大课间活动内容、家用电器等的英语语言表达技能,一定程度上可以激起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逐步促成乐学的习惯,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英语能力 乡土化 培养 尝试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5-0117-02
教育部及省、州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会议精神要求农村中学必须开设校本教育课程。《英语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语言运用能力”;“英语课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要积极利用音像、电视、书刊杂志、网络信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1]等。按照这些要求,我们在英语课堂里,除了完成统编统用的英语教材内容外,根据当今当地社会、经济、文化、旅游、资源、特色等发展的需要,适当教给学生一些鲜活的英语内容,以培养、提高他们的语言知识运用能力,为他们今后踏入社会求职谋生打下基础。
我们学校学生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是苗族。因此,我们先以苗族等民族为参照理解对象,就其风俗方面、艺术方面、名胜方面等的民族风情译名对学生进行教育,学生很感兴趣,也乐学,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内容举例试译如下:[2]
一、风俗方面
1.居住类(kind of living):平房(one?鄄storey house)、楼房(a storied house)、瓦房(a tile?鄄roofed house)、吊脚楼房(a storied house projecting over the water)、干栏式建筑(a storied building)。居住格式是一个民族经济条件和审美意识的有形体现,通过教学,使他们认识传统与创新的关系,激起他们热爱家乡的感情。
2.农作物类:水稻(paddy)、大米(rice)、小米(millet)、糯米(glutinous rice)、黑糯米(black glutinous rice)、谷物(grains)、苞谷(maize grains)、大麦(barley)、小麦(wheat)、高粱(Chinese sorghum)、荞(buckwheat)、红薯(sweet potato)、黄豆(soybeans)、西瓜(water melon)、萝卜(radish)、白菜(cabbage)、青菜(greens)、茄子(egg?鄄plant)、姜(ginger)、葱(onion)、蒜(garlic)。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的生活化和亲切感。因为农作物是农村学生熟知的。
3.饮食类:辣椒(chilli)、糟辣(fresh chilli cut into small bits)、酸汤(sour vegetable soup)、泡(腌)菜(pickle)、酸菜(pickle greens)、糯米粑(glutinous rice)、糯米饭(cooked glutinous rice)、香肠(sausage)、腊肉(bacon)、血豆腐(blooded beancurd)、粽子(a pyramid?鄄shaped dumpling of glutinous rice)、汤粑(glutinous rice dumplings)、豆腐(beancurd)、甜酒(sweet wine)、糯米酒(glutinous rice wine)、土酒(a sort of country wine)、刺藜酒(Chinese dishlessly?鄄drunk spirits)、烧酒(spirits)、火锅(chafing dish)、肉(meat)、鸡肉(chicken)、牛肉(beef)、鸭肉(duck)、猪肉(pork)。饮食类单词的教学,更能使学生深感生活化英语的趣味和亲切感受。
4.服饰类:戒指(ring)、耳环(earring)、项圈(necklace)、银帽(silver hat)、银手钏(silver bracelet)、彩带(colour belt)、裙子(apron)、花色短上衣(colour short coat)、长衫(gown)、草鞋(straw sandals)、布鞋(cloth sandals)、绑腿(leg wrappings)、头帕(handkerchief)。服饰被称为人类的再生皮肤,使人类更加美丽。通过学习,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拓宽他们的视眼。
5.生活用具类:水桶(bucket)、扁担(carrying?鄄pole)、拖把(mop)、扫帚(broom)、碗(bowl)、筷子(chopsticks)、锅(pan)、盘(plate)、盆(basin)、瓢(dipper)、木瓢(wooden dipper)。给司空见惯的生活用具以一个新奇的英文名称,增强了新鲜感和趣味性、知识性,使他们乐学。
二、艺术方面
1.舞蹈类:芦笙舞(bagpipe dance)、铜鼓舞(bronze drum dance)、板凳舞(banch dance)。舞蹈是极为传统的。让传统文化与境外文化有机融为一体,增强趣味性和知识性。
2.乐器类:芦笙(bagpipes)、萧(a vertical bamboo flute)、笛子(bamboo flute)、短笛(piccolo)、唢呐(Chinese cornet)。通过民族乐器的汉英双语教学,丰富了知识,增强了技能。
3.民族工艺类:纺织(spinning and weaving)、刺绣(Embroidery)、挑花(Design?鄄engraving)、织花(Pattern?鄄knitting)、蜡染(wax printing)、雕刻(carving)、剪纸(paper cutting)。在通过民族工艺名称教学的同时,也适当传授、展示和传承民族工艺技术。 三、名胜方面
新开发的省内或州内各民族地区旅游景点有如:1.黄果树瀑布(the Huangguoshu Waterfalls)——位于贵州省安顺地区镇宁县(located in Zhenning of Anshun Prefecture of Guizhou province); 2.龙山(the Dragon Mountain)——位于贵州省黔南州都匀市(located in Duyun of Qiannan prefecture of Guizhou province);3.斗蓬山(the Cloak Mountain)——位于贵州省黔南州都匀市(译文同2,故略);4.大、小七孔(big、small seven hole)——位于贵州省荔波县(located in Libo of Qiannan prefecture of Guizhou province);5.青龙山(the Green Dragon Mountain);6.香炉山(the Censer Mountain);7.红岩碑(the Red crag Tombstone);8.都柳江(the Duliu River);9.雷公山(the Thunder Mountain);10.百子桥(Baizi Bridge);11.文峰塔(Wenfeng Town);12.救星石(deliver rock);13.南沙州(Nansh alsland);14.望江楼(Wangjiang Pavilion/River?鄄watching Pavilion); 15.孔子园(Confucius Garden);16.杉木湖(cedarwood lake/Chinese fir lake);17.茶博园(Tea expo garden);18.毛尖小镇(Maojian tea town/tippy tea town);19.三江堰(Sanjiang Weir);20.青云湖森林公园(Qingyunhu Forest Park)。通过地区风景名胜的专名词汇英译教学,介绍当地旅游文化资源,了解当地旅游事业的发展情况,借以增强、培养学生旅游知识、技能,拓展学生文化领域,培养学生赞赏家乡的自豪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感情和责任感,这无疑是很有意义的教育活动。
四、校內活动方面
1.课外活动(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2.体艺大课间(physical training?鄄art large exercises during the break或sport during the break);3.大型体操表演(large gymnastics show);4.刀术(sword practice);5.棍术(cudgel technique);6.腰鼓(waist drum);7.苗毽(miao shuttlecock);8.扭扁担(twist carrying?鄄pole);9.跆拳道(karate或boxing);10.锦鸡舞(phoenix dance)。我校开展了以上项目的体艺大课间活动,丰富了校园生活。但我们的教学内容使它英语化、通俗化,进入课堂后进而转向知识化、专业化,也呈现出多样性的局面,补充了教科书中学不到的内容。
五、电力电器方面
1.电器(electrical equipment);2.电力(power);3.电表(electricity measuring meter);4.电站(power plant);5.电冰箱(refrigerator);6.电视(television);7.电炉(electric stove);8.电扇(electric fan);9.电筒(torch);10.电灯(lamp);11.电子计算机(electronic computer);12.电子书(electronic book);13.脱粒机(thresher)。这项内容的教学是补充教科书的不足,即教科书的内容不是很生活化,常常使学生产生距离感,因而厌学。通过教学,增强他们的汉语文化知识。
以上所述,是我们依据国家关于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课程性质、基本理念等要求,在英语课堂上的一些尝试。实践证明,学生学习的动力来源于学习的兴趣。学生乐学,具有一定的成效。同时,通过教学,借以增强学生的综合知识和人文素养。本人所译的部分英语译名仅供参考,并祈指正。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2]费小平:布依、苗、水、瑶四大少数民族风情英译名称(1989年11月“贵州少数民族风情译名研讨会”讨论稿),黔南民族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8月第1期(总第28期),1990年8月版。
【关键词】英语能力 乡土化 培养 尝试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5-0117-02
教育部及省、州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会议精神要求农村中学必须开设校本教育课程。《英语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语言运用能力”;“英语课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要积极利用音像、电视、书刊杂志、网络信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1]等。按照这些要求,我们在英语课堂里,除了完成统编统用的英语教材内容外,根据当今当地社会、经济、文化、旅游、资源、特色等发展的需要,适当教给学生一些鲜活的英语内容,以培养、提高他们的语言知识运用能力,为他们今后踏入社会求职谋生打下基础。
我们学校学生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是苗族。因此,我们先以苗族等民族为参照理解对象,就其风俗方面、艺术方面、名胜方面等的民族风情译名对学生进行教育,学生很感兴趣,也乐学,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内容举例试译如下:[2]
一、风俗方面
1.居住类(kind of living):平房(one?鄄storey house)、楼房(a storied house)、瓦房(a tile?鄄roofed house)、吊脚楼房(a storied house projecting over the water)、干栏式建筑(a storied building)。居住格式是一个民族经济条件和审美意识的有形体现,通过教学,使他们认识传统与创新的关系,激起他们热爱家乡的感情。
2.农作物类:水稻(paddy)、大米(rice)、小米(millet)、糯米(glutinous rice)、黑糯米(black glutinous rice)、谷物(grains)、苞谷(maize grains)、大麦(barley)、小麦(wheat)、高粱(Chinese sorghum)、荞(buckwheat)、红薯(sweet potato)、黄豆(soybeans)、西瓜(water melon)、萝卜(radish)、白菜(cabbage)、青菜(greens)、茄子(egg?鄄plant)、姜(ginger)、葱(onion)、蒜(garlic)。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的生活化和亲切感。因为农作物是农村学生熟知的。
3.饮食类:辣椒(chilli)、糟辣(fresh chilli cut into small bits)、酸汤(sour vegetable soup)、泡(腌)菜(pickle)、酸菜(pickle greens)、糯米粑(glutinous rice)、糯米饭(cooked glutinous rice)、香肠(sausage)、腊肉(bacon)、血豆腐(blooded beancurd)、粽子(a pyramid?鄄shaped dumpling of glutinous rice)、汤粑(glutinous rice dumplings)、豆腐(beancurd)、甜酒(sweet wine)、糯米酒(glutinous rice wine)、土酒(a sort of country wine)、刺藜酒(Chinese dishlessly?鄄drunk spirits)、烧酒(spirits)、火锅(chafing dish)、肉(meat)、鸡肉(chicken)、牛肉(beef)、鸭肉(duck)、猪肉(pork)。饮食类单词的教学,更能使学生深感生活化英语的趣味和亲切感受。
4.服饰类:戒指(ring)、耳环(earring)、项圈(necklace)、银帽(silver hat)、银手钏(silver bracelet)、彩带(colour belt)、裙子(apron)、花色短上衣(colour short coat)、长衫(gown)、草鞋(straw sandals)、布鞋(cloth sandals)、绑腿(leg wrappings)、头帕(handkerchief)。服饰被称为人类的再生皮肤,使人类更加美丽。通过学习,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拓宽他们的视眼。
5.生活用具类:水桶(bucket)、扁担(carrying?鄄pole)、拖把(mop)、扫帚(broom)、碗(bowl)、筷子(chopsticks)、锅(pan)、盘(plate)、盆(basin)、瓢(dipper)、木瓢(wooden dipper)。给司空见惯的生活用具以一个新奇的英文名称,增强了新鲜感和趣味性、知识性,使他们乐学。
二、艺术方面
1.舞蹈类:芦笙舞(bagpipe dance)、铜鼓舞(bronze drum dance)、板凳舞(banch dance)。舞蹈是极为传统的。让传统文化与境外文化有机融为一体,增强趣味性和知识性。
2.乐器类:芦笙(bagpipes)、萧(a vertical bamboo flute)、笛子(bamboo flute)、短笛(piccolo)、唢呐(Chinese cornet)。通过民族乐器的汉英双语教学,丰富了知识,增强了技能。
3.民族工艺类:纺织(spinning and weaving)、刺绣(Embroidery)、挑花(Design?鄄engraving)、织花(Pattern?鄄knitting)、蜡染(wax printing)、雕刻(carving)、剪纸(paper cutting)。在通过民族工艺名称教学的同时,也适当传授、展示和传承民族工艺技术。 三、名胜方面
新开发的省内或州内各民族地区旅游景点有如:1.黄果树瀑布(the Huangguoshu Waterfalls)——位于贵州省安顺地区镇宁县(located in Zhenning of Anshun Prefecture of Guizhou province); 2.龙山(the Dragon Mountain)——位于贵州省黔南州都匀市(located in Duyun of Qiannan prefecture of Guizhou province);3.斗蓬山(the Cloak Mountain)——位于贵州省黔南州都匀市(译文同2,故略);4.大、小七孔(big、small seven hole)——位于贵州省荔波县(located in Libo of Qiannan prefecture of Guizhou province);5.青龙山(the Green Dragon Mountain);6.香炉山(the Censer Mountain);7.红岩碑(the Red crag Tombstone);8.都柳江(the Duliu River);9.雷公山(the Thunder Mountain);10.百子桥(Baizi Bridge);11.文峰塔(Wenfeng Town);12.救星石(deliver rock);13.南沙州(Nansh alsland);14.望江楼(Wangjiang Pavilion/River?鄄watching Pavilion); 15.孔子园(Confucius Garden);16.杉木湖(cedarwood lake/Chinese fir lake);17.茶博园(Tea expo garden);18.毛尖小镇(Maojian tea town/tippy tea town);19.三江堰(Sanjiang Weir);20.青云湖森林公园(Qingyunhu Forest Park)。通过地区风景名胜的专名词汇英译教学,介绍当地旅游文化资源,了解当地旅游事业的发展情况,借以增强、培养学生旅游知识、技能,拓展学生文化领域,培养学生赞赏家乡的自豪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感情和责任感,这无疑是很有意义的教育活动。
四、校內活动方面
1.课外活动(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2.体艺大课间(physical training?鄄art large exercises during the break或sport during the break);3.大型体操表演(large gymnastics show);4.刀术(sword practice);5.棍术(cudgel technique);6.腰鼓(waist drum);7.苗毽(miao shuttlecock);8.扭扁担(twist carrying?鄄pole);9.跆拳道(karate或boxing);10.锦鸡舞(phoenix dance)。我校开展了以上项目的体艺大课间活动,丰富了校园生活。但我们的教学内容使它英语化、通俗化,进入课堂后进而转向知识化、专业化,也呈现出多样性的局面,补充了教科书中学不到的内容。
五、电力电器方面
1.电器(electrical equipment);2.电力(power);3.电表(electricity measuring meter);4.电站(power plant);5.电冰箱(refrigerator);6.电视(television);7.电炉(electric stove);8.电扇(electric fan);9.电筒(torch);10.电灯(lamp);11.电子计算机(electronic computer);12.电子书(electronic book);13.脱粒机(thresher)。这项内容的教学是补充教科书的不足,即教科书的内容不是很生活化,常常使学生产生距离感,因而厌学。通过教学,增强他们的汉语文化知识。
以上所述,是我们依据国家关于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课程性质、基本理念等要求,在英语课堂上的一些尝试。实践证明,学生学习的动力来源于学习的兴趣。学生乐学,具有一定的成效。同时,通过教学,借以增强学生的综合知识和人文素养。本人所译的部分英语译名仅供参考,并祈指正。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2]费小平:布依、苗、水、瑶四大少数民族风情英译名称(1989年11月“贵州少数民族风情译名研讨会”讨论稿),黔南民族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8月第1期(总第28期),1990年8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