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伊始,我国的城市文化正在从大力建设、繁荣发展进入一个全新阶段,即以文化消费带动城市文化更新、促进城市转型升级的新台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康少邦、张宁编著的《城市社会学》一书中,就以“作为社区的城市”为题指出:“在一定意义上所有的人们都生活在社区中。”因此,社区文化建设关系到每位城市居民切身的文化感受,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是城市微更新、微改造成功与否的重要评判标准之一。
社区文化是城市文化中具有公共性质的最小集合,也是地域文化在城市文化中得以具象体现的重要媒介,是公共文化中唯一与每位社区居民息息相关的精神源泉,体现了一个社区的生活气息、文化氛围及精神面貌。
毋庸置疑,社区文化具有“文化”的基本功能,在引导社会价值、规范和约束个人行为、维持社会秩序等方面具有一定作用。作为社区生活的核心,社区文化也承担着城市的文化功能。社区文化的本质属于公共文化范畴,具有公共文化的基本特征,但同时又有一些区别,如社区文化的服务对象一般是居住于本区域的居民;社区文化所提供的内容大多关注于本地居民所需,同时常具有“自产自销”的特点,体现出较强的“嵌入式自主”;社区内复杂的人口特征,居民之间的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生活方式等呈现的差异,决定了社区文化多元、异质的特点。
提到社区文化,一般人都会想到遍及全国各个乡镇街道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但这些地方因为普遍缺乏有效的运营管理,导致大量的空间正在被闲置、散落乃至蒙尘。而那些以刷标语、搞绿化等形式在公共空间表达文化追求的行为,又因为高度同质化或缺乏持久的文化输出导致文化空间与文化价值不匹配,无法有效传达社区文化诉求,也不能引起社区居民的共鸣与欣赏,进而造成社区居民的社交生活空虚、匮乏,这种现象上升到整个区域,又使得社区与社区之间的关系零散,无法形成互帮互助的文化合力。
说到底,之所以陷入此等尴尬境地,主要原因是,社区文化的建设方式仍是老路子,即以政府资金支持为主要方式的公共文化事业,是一种靠政府“养”的补贴型文化建设行为。这种方式,已根本不符合新时代的发展要求。
当今是消费为王的时代,即使以社会效益为第一要务的文化建设,也要响应“促消费、惠民生”的最新的战略调整。自2015年原文化部与财政部联合启动“拉动城乡居民文化消费试点项目”、2016年文化部与财政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的通知》以来,文化消费已迅速发展为消费经济的重要板块,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种形式的“惠民文化工程”都与文化消费结成某种新的形式,作为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桥梁,文化消费正在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生态圈”的优化升级。
傅崇兰先生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中指出:“人类的文化创造是消费活动与生产实践的整合,而消费与生产都在环境以及由环境提供的资源共同组成的生态系统中进行。”在该书中,他清晰地指出了“消费”对于“文化创造”的价值。这是一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文化消费会通过全面提高主体素质对自身不断进行更新迭代。然而,我们也不可忽视,在社会经济加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城市空间的快速更新,原本熟悉的文化元素正在从社区空间日渐消失,居民对于这一空间里独特的文化资源的追求变得难以继续,从而造成了社区文化记忆的断裂。
当前我们必须认清一个现实,即中国的发展已进入到了由投资驱动、资源驱动,逐渐转型为消费驱动、科技创新和产业驱动的新阶段。在文化发展领域,文化消费是促进文化价值传递循环系统顺畅流通源动力的“秘密”正变得越来越清晰。作为消费经济的高级形态,文化消费是一种有内在规律和独特性质的社会生产形式,在人类精神生产活动的环节中,它和文化生产共同构成了人类精神生产方式的核心要素,是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要、促进文化再生产、提升社会文明水平的主要手段。
第一,文化消费本身是一种经济行为,凡是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消费行为,必然有利于促进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从而有益于促进文化生产。目前社区文化的千篇一律、死气沉沉,就在于缺乏“经济效益”这条“鲶鱼”的刺激。对于社区文化工作者而言,打破体制、机制的限制,提高对社区文化的运营能力,是促使他们积极主动更新观念、改变工作思路的极好方式。
第二,文化消费遵循消费心理学的基本规律,体现消费者对文化产品的认可。居民对社区文化产品或服务没有兴趣,对社区文化品牌、社区文化精神不认可,就在于社区文化的建设者混淆了服务对象是“阶层”还是“群体”。花钱消费是消费者参與产品生产流通的最直接方式,是检验产品是否合乎受众心意的最有效方法。因此,最紧迫的任务是要研究社区居民作为生活在同一空间中的群体的消费心理,而非“次属关系”带来的冷淡的理智主义下的“阶层”,为其提供能激发“参与欲望”的文化产品。
第三,具有文化内涵的社区空间既是文化消费品,也是文化消费发生的便利场所。利用好社区空间,有利于推动城市文化在微观范围内高速流动,通过对社区文化空间消费功能的建构,可以“使原有的社区历史记忆得以传承,新兴社区的文化认同得以建立”。而随着城市发展必然向越来越精细化、多元化、个性化的方向纵深,社区空间也要努力向多元化复合式的消费空间转型,因此,文化消费对于社区文化积极作用体现在消费空间的持续有效利用。
总之,社区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要重视引导和促进社区文化消费。“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文化要符合人民的精神需要,社区文化的建设方向也要始终围绕社区居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而展开,紧密结合区域特色、群体特征,塑造一种符合社区居民精神需要的人文环境,就目前的国情与社会发展趋势来说,要先引导政府及相关企事业单位,探索一种适合文化消费生长的社区文化环境,从文化产品的供给侧出发,解决社区文化治理难题。
社区文化是城市文化中具有公共性质的最小集合,也是地域文化在城市文化中得以具象体现的重要媒介,是公共文化中唯一与每位社区居民息息相关的精神源泉,体现了一个社区的生活气息、文化氛围及精神面貌。
毋庸置疑,社区文化具有“文化”的基本功能,在引导社会价值、规范和约束个人行为、维持社会秩序等方面具有一定作用。作为社区生活的核心,社区文化也承担着城市的文化功能。社区文化的本质属于公共文化范畴,具有公共文化的基本特征,但同时又有一些区别,如社区文化的服务对象一般是居住于本区域的居民;社区文化所提供的内容大多关注于本地居民所需,同时常具有“自产自销”的特点,体现出较强的“嵌入式自主”;社区内复杂的人口特征,居民之间的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生活方式等呈现的差异,决定了社区文化多元、异质的特点。
提到社区文化,一般人都会想到遍及全国各个乡镇街道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但这些地方因为普遍缺乏有效的运营管理,导致大量的空间正在被闲置、散落乃至蒙尘。而那些以刷标语、搞绿化等形式在公共空间表达文化追求的行为,又因为高度同质化或缺乏持久的文化输出导致文化空间与文化价值不匹配,无法有效传达社区文化诉求,也不能引起社区居民的共鸣与欣赏,进而造成社区居民的社交生活空虚、匮乏,这种现象上升到整个区域,又使得社区与社区之间的关系零散,无法形成互帮互助的文化合力。
说到底,之所以陷入此等尴尬境地,主要原因是,社区文化的建设方式仍是老路子,即以政府资金支持为主要方式的公共文化事业,是一种靠政府“养”的补贴型文化建设行为。这种方式,已根本不符合新时代的发展要求。
当今是消费为王的时代,即使以社会效益为第一要务的文化建设,也要响应“促消费、惠民生”的最新的战略调整。自2015年原文化部与财政部联合启动“拉动城乡居民文化消费试点项目”、2016年文化部与财政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的通知》以来,文化消费已迅速发展为消费经济的重要板块,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种形式的“惠民文化工程”都与文化消费结成某种新的形式,作为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桥梁,文化消费正在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生态圈”的优化升级。
傅崇兰先生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中指出:“人类的文化创造是消费活动与生产实践的整合,而消费与生产都在环境以及由环境提供的资源共同组成的生态系统中进行。”在该书中,他清晰地指出了“消费”对于“文化创造”的价值。这是一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文化消费会通过全面提高主体素质对自身不断进行更新迭代。然而,我们也不可忽视,在社会经济加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城市空间的快速更新,原本熟悉的文化元素正在从社区空间日渐消失,居民对于这一空间里独特的文化资源的追求变得难以继续,从而造成了社区文化记忆的断裂。
当前我们必须认清一个现实,即中国的发展已进入到了由投资驱动、资源驱动,逐渐转型为消费驱动、科技创新和产业驱动的新阶段。在文化发展领域,文化消费是促进文化价值传递循环系统顺畅流通源动力的“秘密”正变得越来越清晰。作为消费经济的高级形态,文化消费是一种有内在规律和独特性质的社会生产形式,在人类精神生产活动的环节中,它和文化生产共同构成了人类精神生产方式的核心要素,是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要、促进文化再生产、提升社会文明水平的主要手段。
第一,文化消费本身是一种经济行为,凡是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消费行为,必然有利于促进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从而有益于促进文化生产。目前社区文化的千篇一律、死气沉沉,就在于缺乏“经济效益”这条“鲶鱼”的刺激。对于社区文化工作者而言,打破体制、机制的限制,提高对社区文化的运营能力,是促使他们积极主动更新观念、改变工作思路的极好方式。
第二,文化消费遵循消费心理学的基本规律,体现消费者对文化产品的认可。居民对社区文化产品或服务没有兴趣,对社区文化品牌、社区文化精神不认可,就在于社区文化的建设者混淆了服务对象是“阶层”还是“群体”。花钱消费是消费者参與产品生产流通的最直接方式,是检验产品是否合乎受众心意的最有效方法。因此,最紧迫的任务是要研究社区居民作为生活在同一空间中的群体的消费心理,而非“次属关系”带来的冷淡的理智主义下的“阶层”,为其提供能激发“参与欲望”的文化产品。
第三,具有文化内涵的社区空间既是文化消费品,也是文化消费发生的便利场所。利用好社区空间,有利于推动城市文化在微观范围内高速流动,通过对社区文化空间消费功能的建构,可以“使原有的社区历史记忆得以传承,新兴社区的文化认同得以建立”。而随着城市发展必然向越来越精细化、多元化、个性化的方向纵深,社区空间也要努力向多元化复合式的消费空间转型,因此,文化消费对于社区文化积极作用体现在消费空间的持续有效利用。
总之,社区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要重视引导和促进社区文化消费。“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文化要符合人民的精神需要,社区文化的建设方向也要始终围绕社区居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而展开,紧密结合区域特色、群体特征,塑造一种符合社区居民精神需要的人文环境,就目前的国情与社会发展趋势来说,要先引导政府及相关企事业单位,探索一种适合文化消费生长的社区文化环境,从文化产品的供给侧出发,解决社区文化治理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