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当中利用优质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利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利用优质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抑郁焦虑评分与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的抑郁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要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当中采用优质护理模式的效果良好,改善了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提高了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广泛应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模式;心血管内科;护理应用
临床当中心血管内科疾病种类多样,比如高血压、脑出血、心脏病等,都是临床当中的高发病症,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质量,更有甚至会威胁患者的生命,这种疾病在治疗之后要经过长时间的恢复,在恢复当中还可能产生一系列的并发症,如果患者精神状态和心理产生不良情况,那么就更不利于疾病康复,所以,要利用有效的护理模式改善治疗效果。此次研究选择我院60例接受治疗的心血管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优质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当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为33-77岁,平均年龄为(50.92±9.02)岁;观察组当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为33-78岁,平均年龄为(50.93±9.03)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對照组利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利用优质护理模式:
1.2.1心理护理
患者进入医院之后,护理人员要全方位的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展开评估,针对存在不良心理的患者,提供心理疏导,多与患者展开沟通,为他们介绍治疗成功的案例,提高患者的治疗自信心,消除患者不良心理。同时,护理人员要保护好患者的隐私,尽可能的满足患者的需求。
1.2.2心功能监测
护理人员要按时监测患者的心功能,按照检测结果总结心功能变化规律。通常来说,常规心电图检查一日两次[1],动态检查全天候进行监测,一旦监测出现异常,护理人员要立即上报医生,遵照医嘱提供护理干预。
1.2.3药物护理
护理人员要保证患者按照医嘱正确服用药物,重视观察患者对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利尿剂时要重视观察患者是否会产生恶心、呕吐等现象。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血管扩张剂时要紧密注意患者的变化,利用微量泵或者滴注泵控制输液速度。
1.2.4环境护理
护理人员要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环境,定时清洁并且消毒患者房间,每天保持一个小时通风,确保室内空气流通。护理人员控制病房温度为23摄氏度左右,湿度控制在55%[2]。护理人员要保持病房内的安静,为患者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抑郁焦虑评分与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所选择的6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数据资料,将其输入到计算机当中去,采用SPSS20.0展开分析。
2结果
2.1焦虑抑郁情况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的具体情况详见表1。
2.2护理满意度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详见表2。
3讨论
心血管疾病发病急促、病情进展迅速,除去为其提供规范治疗外,采用科学的护理服务为改善患者预后,增强治疗效果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医疗服务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医学护理为了满足人们的高要求,产生了新型的护理模式。优质护理模式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产生的,强调以人为本[3],在护理工作当中将患者作为中心,尽可能的满足患者的需求。
上述研究结果表示,经过护理后,观察组的抑郁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要高于对照组(P<0.05)。
总而言之,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当中采用优质护理模式的效果良好,改善了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提高了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王艳晶.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02):237-238.
[2]王艳青.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30):170-172.
[3]孔媛.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2017(11):47+49.
关键词:优质护理模式;心血管内科;护理应用
临床当中心血管内科疾病种类多样,比如高血压、脑出血、心脏病等,都是临床当中的高发病症,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质量,更有甚至会威胁患者的生命,这种疾病在治疗之后要经过长时间的恢复,在恢复当中还可能产生一系列的并发症,如果患者精神状态和心理产生不良情况,那么就更不利于疾病康复,所以,要利用有效的护理模式改善治疗效果。此次研究选择我院60例接受治疗的心血管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优质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当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为33-77岁,平均年龄为(50.92±9.02)岁;观察组当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为33-78岁,平均年龄为(50.93±9.03)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對照组利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利用优质护理模式:
1.2.1心理护理
患者进入医院之后,护理人员要全方位的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展开评估,针对存在不良心理的患者,提供心理疏导,多与患者展开沟通,为他们介绍治疗成功的案例,提高患者的治疗自信心,消除患者不良心理。同时,护理人员要保护好患者的隐私,尽可能的满足患者的需求。
1.2.2心功能监测
护理人员要按时监测患者的心功能,按照检测结果总结心功能变化规律。通常来说,常规心电图检查一日两次[1],动态检查全天候进行监测,一旦监测出现异常,护理人员要立即上报医生,遵照医嘱提供护理干预。
1.2.3药物护理
护理人员要保证患者按照医嘱正确服用药物,重视观察患者对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利尿剂时要重视观察患者是否会产生恶心、呕吐等现象。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血管扩张剂时要紧密注意患者的变化,利用微量泵或者滴注泵控制输液速度。
1.2.4环境护理
护理人员要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环境,定时清洁并且消毒患者房间,每天保持一个小时通风,确保室内空气流通。护理人员控制病房温度为23摄氏度左右,湿度控制在55%[2]。护理人员要保持病房内的安静,为患者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抑郁焦虑评分与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所选择的6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数据资料,将其输入到计算机当中去,采用SPSS20.0展开分析。
2结果
2.1焦虑抑郁情况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的具体情况详见表1。
2.2护理满意度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详见表2。
3讨论
心血管疾病发病急促、病情进展迅速,除去为其提供规范治疗外,采用科学的护理服务为改善患者预后,增强治疗效果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医疗服务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医学护理为了满足人们的高要求,产生了新型的护理模式。优质护理模式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产生的,强调以人为本[3],在护理工作当中将患者作为中心,尽可能的满足患者的需求。
上述研究结果表示,经过护理后,观察组的抑郁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要高于对照组(P<0.05)。
总而言之,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当中采用优质护理模式的效果良好,改善了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提高了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王艳晶.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02):237-238.
[2]王艳青.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30):170-172.
[3]孔媛.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2017(11):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