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状嗜纤维菌的外膜蛋白和脂多糖及其对鳜的免疫原性

来源 :水生生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柱状嗜纤维菌(Cytophaga columnaris Reichenbach)又名柱状屈挠杆菌(Flexibacter columnaris Leadbetter),这种细菌感染几乎所有的淡水鱼类。柱状嗜纤维菌可造成严重的鳃和皮肤病变,直至引起鱼的死亡[1]。国内已经分离到多株柱状嗜纤维菌。外膜蛋白和脂多糖是构成革兰氏阴性菌表面抗原最主要的成分,它们作为重要的保护性抗原而引起重视。鳜(Siniperca chuatsi)是我国名特优养殖的重要品种之一,近年来各种病害的发生严重地影响其产量。而柱状嗜纤维菌
其他文献
在实验室饲养条件下,对南方鲇仔、稚鱼进行饥饿,观察了消化系统的形态和组织学变化。仔鱼肝脏萎缩,肠管缩短、变细,失去变曲形状。组织学结构与功能明显衰退:肝组织变得疏松,细胞缩
用13种限制性内切酶对鲫鱼三个亚种共七个品系的线粒体DNA进行分析,其中有9种酶在种系间或种系内产生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发现了16个线粒体DNA组合单倍型,通过双酶切分析,构建了16个线粒体DNA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