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中几个偏差问题的探讨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lif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教育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至关重要,能够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对小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小学教育水平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但是依旧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主要围绕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就其中的几个偏差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改;偏差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小学数学教学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教师们都树立了新的教育理念,都更新了自己的教育方法,极大的提升了教学质量。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一些偏差,影响了数学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升。下文就围绕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就其中的几个偏差问题进行简要的探究 。
  一、对新课程改革的几个偏差问题的分析
  (一)教师对新课程中所提出的自主学习出现理解偏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求教师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要打破传统教学中教师充当主导者的现状,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于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会让学生们自主学习[1]。然而,许多学生却不明所以,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还会默默的去看书,但是一些学困生就不知所措了,就会在课堂上说话或者是做其他小动作。其实这种现状的出现,是由于教师对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一要求理解出现了偏差,他们片面的认为将课堂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就是响应了新课改的要求。其实这些都只是片面的理解,没有理解新课改的精髓,因为在新课程标准中就有提出,一个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够仅仅依靠模仿或者记忆,采用动手实践以及合作交流是学习的重要方式。这就表明了在数学学习中,模仿与记忆是有效的学习方式,但是却不能单纯的依赖它;此外,还表明了自主探索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却不是万能的。
  (二)教师对新课程中所提出的小组讨论出现理解偏差
  新课改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应该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以达到加强学生合作交流的目的。然而许多教师对这个互动交流讨论的理解出现偏差,导致所开展的合作讨论效果不是非常理想。例如,在学生们掌握了1dm=10cm的这一个概念之后,教师就让学生们对3dm=()cm这个问题进行分组讨论。这种讨论过于简单,许多学生在掌握了换算概念之后很轻易的就能够算出来,对他们形成不了任何挑战,根本就无需进行小组讨论。又比如,有些教师让学生围绕人民币的面值来进行讨论,让学生围绕为什么只有1角、2角、5角……的,但是却没有3角、4角、7角……呢?这个问题乍看之下跟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但是对学生来说却过于复杂了,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或许能够讨论出一个所以然,但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却很难讨论出结果。如果这种复杂的问题出现较多,那么势必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2]。现如今盲目的课堂讨论比比皆是,这主要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方法没有经过深思熟虑,未能进行很好的把控,导致小组讨论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三)教师对新课程中所提出的互动交流出现理解偏差
  新课改要求教师打破传统的那种沉闷的课堂气氛,要求教师多加强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互动,许多许多教师纷纷响应这个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寻找伙伴围绕某个问题进行讨论,然后采用随机点名或者是学生自主发言的方式来进行发言。这样就导致下面几种现象的出现,课堂中学生随意走动,甚至出现嬉笑玩耍的现象;在发言时教师仅仅点名一些学优生进行回答,导致其他同学的积极性受到了打击;或者是在自由发言时由于学生积极性性过高,导致出现抢答的现象,课堂秩序较为混乱。这就违背了新课改的初衷,已经不再是互动了,而是变成了盲动,仅仅是为了互动而互动,没有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解决方法
  (一)教师将课程知识点进行有效的链接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新课改的要求进行重新审视,要切实理解其所提出的要求。在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要给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去学习新的知识。只有这种将前后知识点进行了有效的链接,学生才能够更好的去自主学习,否则他们的自主学习也就变得毫无动机,毫无目的。
  (二)要合理的选择教学方式
  每一个数学知识点就是都有其对应的教学方法,教师不能够为了盲目的运用某种教学方法,要根据教学内容来进行选择。就比如小组合作讨论这一教学方式,对促進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在交流互动中取得相互的提高[3]。然而,不是所有的数学知识内容都适合这个方法,所以教师在设计讨论的问题时不能够过难,也不要过易,要具有开放性,让学生们发挥自己的思维去进行探讨。此外,在采用小组分组讨论这一教学方法时,一定要注重前期的准备工作,要对每一个小组进行均分,不能够出现小组实力悬殊的局面,否则不但会影响合作讨论的效率,还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
  (三)要对课堂的秩序进行掌控
  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的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或者是相互讨论,他们就让学生进行自由组队或者是小组讨论,这种方式本意是好的,是为了响应新课改的要求。但是他们却没有对课堂秩序进行把控,导致自由讨论或者小组合作交流成为一些学生自由玩乐的借口,而且在讨论过程中由于教师没有过多的强调纪律,导致课堂的气氛非常“活跃”,进而导致讨论的效果大打折扣。
  结语
  综上,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能够极大的提升教学的效率,但是前提条件是教师对新课改要求的正确理解。现如今,有许多教师在理解上出现了偏差,制约了教学效率的提高。本文就一些数学教师所出现的偏差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给广大同仁提供借鉴参考。
  参考文献:
  [1]孟庆甲.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中几个偏差问题的探析[J].教育科学论坛,2006,06:52-53.
  [2]徐辉.关于新课程改革中教学问题的观察与思考——兼论小学数学算法优化与多样化的关系[J].课程.教材.教法,2003,10:11-14.
  [3]许影.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J].成功(教育),2013,08:226.
其他文献
【摘 要】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数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因此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融入微课这一新型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更好地方便学生学习使学生加大学习效率,而且还消除了传统数学教学方法的弊端,使学生充分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点。由此可见,这种新型的数学教学模式势必会成为今后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革新
期刊
【摘 要】问题导向的教学方式在近年来的教学过程中收到显著的成效,通过问题的设置和引导,凸显教学目的,有效衔接课程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一教学模式是对传统灌输教育模式大胆革新。问题导学法的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立足于当前问题导学的教学方式和教学重点进行分析,旨在为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和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问题导学;初中数学;教学应用  问题导向的教学方式摒弃了传统灌
期刊
【摘 要】环境教育的目标即为保护环境,在高中生物教育中,融入环境教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世界基础教育讨论的重点即为环境教育,环境教育高中生开展素质教育也尤为关键,特别是必须高度重视在高中生活教育中融入环境教育。本文首先分析了高中生物教育中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并进一步研究了高中生物教育中融入环境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育;环境教育;融入  由于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类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期刊
中考语文“情境化”试题通过典型任务,为学生提供了在复杂情境中展示个性化学习成果的机会,突出了学以致用的理念,树立了在生活中学语文的意识。广大教师恰切地实施“情境化”教学策略,有助于实现教、学、考的和谐统一。
高职语文教师要革新教学观念,深刻认识到将优秀传统文化融于高职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枷锁,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并始终基于学生学习需求和发展需求视角,让学生真正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让高职语文课堂成为展示我国文化精粹的平台。
【摘 要】数学顺口溜可以把书本上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形象化、简洁化。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恰当地使用数学顺口溜,可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可以化繁为简,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解题方法、步骤的记忆。在本文中就终究分析了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顺口溜的使用情况,希望可以帮助到孩子们学习数学。  【关键词】顺口溜;数学;教学  顺口溜是一种韵语。韵语是“押韵的语言,指詩、词和唱词、歌诀等”。顺口溜通过韵语形式构成音乐
期刊
民族的兴旺靠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关键在教师。高中物理课程改革要求教师除了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水平,广博的物理专业知识,精湛的教学艺术,还应具有教育研究的,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化发展受朗格朗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逐渐成为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在当今,我们研究的许多教育问题的背景都是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学习社会、教育社会)这一理念,同样,在教师教育领域也赋予了终身教育的理念,原来的一次性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