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野》中的象征主义及内蕴初探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ny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曹禺创作的话剧《原野》中,象征主义意象贯穿始终,揭示了人类生存面临的两难抉择。象征主义表现手法的运用使曹禺的话剧风格独特而内涵深刻,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读者对《原野》艺术表达方式的看法一直存在争论,对作品核心内容的推测也未曾停止,分析题目“原野”二字可发现,原野不僅是主人公仇虎和花金子梦想着和尽情奔跑着的地方,而有其象征意义。本文对《原野》的象征意义进行分析,进而探索话剧《原野》的思想内蕴。
  一、《原野》与象征主义
  象征主义作品并不注重写实,而是注重诗意的表达、道理的揭示。象征主义是一种创作美学,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核心分支,主要涵盖诗歌和戏剧两大领域。《原野》是现当代中国戏剧文学中使用象征主义表现手法的代表作品之一。
  当众人只对文本表层结构进行分析,进而质疑、否定《原野》,认为其不符合现实生活,人性特点过于抽象时,曹禺真诚地袒露:“《原野》不是一部以复仇为主题的作品,它是要暴露受尽封建压迫的农民的一生和逐渐的觉醒。”这说明曹禺并不关心作品是否写实,而是借用抽象的人性特点和不符合现实的故事表达主题。由此看来,《原野》是一个以象征主义为主要创作手法的剧作。
  二、《原野》中象征主义的表现
  《原野》在审美视角和艺术表现上使用了象征主义,因而不同于其他的作品,如《雷雨》《日出》等,不是简单地通过表现客观生活来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而是借用心理学表现和挖掘主人公仇虎内心深层次的东西来揭示主题。
  虽然《原野》表现的是复仇故事,但是其表达的主题却不是复仇。曹禺通过对主人公仇虎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的是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哲学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曹禺在叙述一个较为完整的故事时,用象征意义的表现手法赋予剧作深层的意蕴。
  (一)心理透视与梦幻叙述
  在《原野》的第三幕中,曹禺借用幻觉来描述仇虎的所思所想。仇虎在复仇成功后,和花金子一起逃进了黑林子。本性善良的仇虎在“好黑,好黑的世界”中受到了良心的拷问,他时而忏悔,时而诅咒,精神陷入了极度的痛苦、惶惑和恐惧之中,此时的环境渲染极具象征意味。
  风吹过来,满天响起白杨树叶的杀声,树里黑影到处闪动着。
  一阵野风迅疾地从林间扫过,满天响起那肃杀可怖,飒飒的叶声,由上面漏下乱雨点般的天光,黑影在四处乱抖。
  随着喊声,那持伞举着红灯笼的人形倏地不见。蓦然野风疾迅地吹过来,满天顿时啸起肃杀的乱响。
  昏黄的月色、灯笼的红光、肃杀的叶声、大树里的黑影等让仇虎显出极端不安的神色。希望、追忆、恐怖、愤恨连续不断地袭击着仇虎的想象,使他的幻觉突然活跃起来。死去的父亲、妹妹、焦阎王以及阴曹地府里的阎罗、判官、小鬼等都是仇虎的幻觉,这是一种心理透视。仇虎的告状因阴曹地府里的阎罗、判官和小鬼都与焦阎王是一丘之貉而失利。在地狱中不能申冤的他找不到走出厄运的路口,进而陷入一种绝望的愁苦之中。
  这些看似杂乱的幻觉与幻象随着潜意识的流动而贯穿了起来,以一种类似意识流的方式表现了出来,既起着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又巧妙地揭示了仇虎的真实心理,从而凸显了使用象征主义表现手法的巨大优势,表现了作者真实的创作意图。
  (二)象征暗示与意象使用
  《原野》是系列意象的集合体,其中,“原野”和“黑林子”都是意象,如全剧序幕中的一段描绘。
  巨树在黄昏里伸出乱发似的枝丫,秋蝉在上面有声无力地振动着翅翼。巨树有庞大的躯干,爬满年老而龟裂的木纹,矗立在莽莽苍苍的原野中……
  这一段的很多景物描写都是矛盾的,例如,巨树的枝丫是积极的、有生命力的,但却在黄昏时萌发,而且是乱发似的枝丫;“巨树有庞大的躯干”本来是坚实有力的意象,但上面却“爬满年老而龟裂的木纹”,有垂垂老态。
  “原野”和“黑林子”在某种程度上来看是一致的,一方面是充满希望的“原野”,另一方面是昏暗而压抑的“黑林子”,而二者的转变主要取决于主人公的精神世界。这片土地上的一切意象都具有双重的象征意义,具有生命活力的宇宙世界同时又是扼杀自由生命的精神牢笼。
  通过这些意象叙述,《原野》开拓了戏剧文本的表现空间,增强了艺术张力,提高了整体的艺术价值。
  三、在象征主义之中寻找内蕴
  一心想要复仇的仇虎在复仇后没有感受到快感和精神上的慰藉与升华,而是陷入了极度的恐惧和忏悔中。由此可见,《原野》揭示了人类生存面临的两难困境。人生就是一个从左看是“原野”,从右看是“黑林子”的经历,处处充满着困境,这种哲理性的内蕴是《原野》的又一成功之处。
  (一)亲情与爱情、友情的困境
  主人公仇虎一心想带着花金子去遍地黄金的地方,这是美好爱情的象征;仇虎的好朋友焦大星憨厚老实,一直用真诚的友情待他:这是友情与爱情的“原野”。
  每当仇虎想要选择友情与爱情的“原野”时,他的内心深处总会想起妹妹凄惨的吟唱:“初一那个十五,庙门那个开,牛头马面两边排。”这让他无法忘记父亲和妹妹的惨死,这是亲情逝去的、压抑的“黑林子”。
  仇虎在几种情感中挣扎,与很多人的生活困境无异,舍弃任何一种感情都是痛苦。因此,在复仇前,仇虎的内心受到了亲情的鞭笞;复仇之后,仇虎为了友情,内心充满悔意。
  (二)复仇与忏悔的冲突
  家仇与良心、悲愤与情感的矛盾叠加是仇虎心中最大的冲突。激愤的仇虎杀了善良的焦大星,却并没有获得心理上的解放,反而陷入了更大的痛苦中。仇虎的脑海中时常浮现小黑子和焦大星的样子。面对他们的拷问,仇虎的回答是悲哀而无力的:
  “啊,大星,我没有害死他,小黑子也不是我弄死的。大星,你不该跟着我。大星!我们俩是一小的好朋友,我现在害了你,不是我心黑,是你爹爹,你那阎王爹爹造下的孽!小黑子死得惨,是你妈动的手!我仇虎对得起你,你不能跟随着我!你不能……”
  仇虎不断地忏悔,表现了他内心的善良和正直。作为善良之人,仇虎在复仇成功后经历的痛苦折磨与煎熬,才能更深层次地揭示人的生存困境。
  四、结语
  《原野》中巧用“原野”和“黑林子”等意象,展现作品的内蕴,即揭示人类生存面临的两难抉择。《原野》既体现了曹禺思想上的巨大突破,也展现了艺术表现手法上的创新。从突破性地使用象征主义和深刻反映人生困境的意蕴来看,《原野》不愧为艺术上的一座高峰。
  (西南民族大学)
  作者简介:葛昕怡(2001-),女,河北石家庄人,本科,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其他文献
我身披万丈晨曦  层云落向肩头  飞鸟坠入斑驳的眼  光沿发梢蜿蜒  迎著沸腾的阳光 逆流  追溯微尘的过往  大地刻满恣肆的纹理  深浅、迂回、向上  无数锁链向我生长——  狰狞、破败、疯狂  妄图缠绕凌空的 远去的  灼目的红芒  踏碎窗棂  掠过燃烧的天光  容纳我不断蔓延的赤羽  明灭、刺目、张扬  阒寂之后  是凌空戾天  听——  撕裂的风  厉啸的光  天地囚不住自由的翅膀  风雪
期刊
芳  永结肠草邀芒律,  葆隙成璋注汐弦。  青鹂染芳莫穹比,  春来盛潦宙及山。  福满河师牵林友,  如抿士学沐琴兰。  东雨连枝星前缀,  海斟婵月碧途嫣。  敬  一帘初荷赏十暮,  丝丝岚缕伴舟徊。  不言芊绵树下栮,  苟含鸿鱼江上开。  润琼抚玉曝中锁,  物过莺沚竹边苔。  无畏腔然酒花夜,  声渺天府俟虹摘。  (河北省灤南县第一中学)
期刊
蝶恋花  塞外江南白水城  多浪河上 天山北来风  一心向往谁可语?  梦中竟闻画角声  奈何如今如困兽  心若死灰 休说面如蓬  茫然不知身何处  話未出口声已哽  观 雨  听风听雨听鸟喧,  呖呖寒风花愁颤。  窗外危楼余独感,  望断烟波恰凭栏。  纵使相逢匆匆去,  人生行乐亦何难!  岁月无端白驹过,  请君听我真心言。  夜 雪  邻家小儿忽唤雪,  出门满是梨花开。  待到明日寻伙
期刊
黄河西望几许重峦叠嶂  大漠远道 孤城只影  这片河西之地  有过多少热血  多少夕阳  羌笛声起  戈壁散布的红砾岩[1]  顷刻 砥锋挺锷 策马飞扬  仿佛无数战士的忠魂  依旧在守护河西的沧桑  流下的热血  和洒落的夕阳  浸透夜色 历经风霜  化为地底的石油  记录古往今来的史册  和诗章  明月朗照 银星璀璨  曾经的夜空下  美丽的公主 芳踪渐远  她走进大漠的绿洲  飞天而去 却悠
期刊
鹏程万里歌九霄,  纵马天际任逍遥。  大漠孤烟伴落日,  凌云壮志寄明朝。  秋夜寄思  秋意浓 堆积万千愁绪  凡尘已逝 前途未知  追思往事亦迟  暗销魂  鬓发染霜 昼更短  莫如离去!  终日盼雁 雁不至  歸程在何期?
期刊
程磊磊,小学教师,驻马店市作协会员,热爱生活,喜欢写作,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的感动,传递人间的温暖。作品散见于《驻马店日报》《天中晚报》《青年文学家》《参花》《文学百花苑》。  河南省新蔡县,别名蔡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座风景秀美、城水交融、人水和谐的生态水城。虽然没有杭州西湖“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奇丽景色,没有“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春江美景,但新蔡县用
期刊
高欣苑,2002年生,女,山西大同人,本科生,就读于吕梁学院,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很久都没有见过冰花了,至少也有十几年了吧!  我对于冰花的记忆还停留在八九岁时。上了大学之后,我独在异乡,思乡之情愈演愈烈。缥缈的思绪不知不觉顺着时间的光缆回到儿时,敲响那尘封已久的记忆之门。轻轻打开它,童年时代的快乐气息扑面而来……  大同的冬天是极冷的,早上起来触一触鼻尖都是冰凉的感觉。我迷糊不清地拉开窗帘
期刊
我的母亲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家庭,抗日战争的爆发改变了整个家庭的命运。为了躲避战乱,外祖父放弃了皮革加工作坊,举家迁回月明潭老家,开启艰难的农耕生活。家境的变迁、时代的艰辛,练就了母亲特别能吃苦、特别坚强的性格。母亲的一生是勤劳、友善的一生,母亲的一生也是成功、幸福的一生。  一、母亲是一个勤劳的人  母亲出生时,外祖父家已不再殷实富有。由于外祖父不懂农业生产,加上家里缺少劳动力,日子过得非常艰难。为
期刊
张云山,1963年生,男,硕士研究生,陕西子洲人,业余文字工作者。曾出版散文集《找回自己》、小说集《牵手》等,主要学习散文创作。  在过去的四五年里,我是一个十分勤奋的人,一旦有时间就练习写字,一吐自己的心声,于是写了近40万字的文集,并于2019年底出版了。在这期间,每写完一篇文章,我便成了一个快乐的人。写文字是我的一种爱好,以至于让我上瘾,过把瘾就能获得快活的感受。  我想,人的内心最需要的是
期刊
朱晏,1998年生,女,山西忻州人,现就读于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自幼爱好文学,但有些许感悟,便诉诸笔端,喜将那些最朴素的人、最朴素的事、最朴素的风景以及遥远的梦想融化在淡淡的笔尖。作品散见于《青年文学家》《炎黄地理》等刊物。  我是一粒沙,是鸣沙山上一粒黄褐色的、普通的沙。  我想跟着风一起旅行,随着风的律动飘来飘去,或许我还能遇到美丽的蒲公英,我们也许会在一块空旷的土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