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明确指出:“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亦是教学法……社会即学校这一原则则把教育从鸟笼里解放出来……”也就是说,生活和教育是相互融合的,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所以,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也应该是紧密联系生活,反映和表现生活的。
《积雨辋川庄作》和《新城道中》是人教版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的两首诗。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学习如何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发挥想象,体会和品味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艺术美。其中,《积雨辋川庄作》是王维后期隐居辋川的作品。它以鲜丽生新的色彩,描绘出夏日久雨初停后关中平原上美丽繁忙的景象,前四句写诗人静观所见,后四句写诗人的隐居生活。诗人把自己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与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描写,创造了一个物我相惬、情景交融的意境。而《新城道中》是苏轼在去往新城途中,对秀丽明媚的春光,繁忙的春耕景象的描绘。这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的美丽景色,抒发了诗人对自然和农家生活的热爱。读这两首诗,我们眼前是旖旎的田园风光,心中是满满的春意,而窗外春天即将来临,何不让学生走近诗意的春天?
一、生活化资源的课前准备
在诗歌鉴赏中,鉴赏者已有的生活体会和审美经验是十分重要的,我们正是借助它们和诗人取得共鸣,进入诗人所描绘的、我们从未经历的境界中去。而诗歌中的生活体验和审美经验从何而来呢?钟荣在《诗品·序》中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古人认为天地间有阴阳二气,由于阴阳二气变化,所以有了四季的冷暖不同,自然景色自然也就不同,人的内心也就随着这些变化而感动。春天草木的萌发让人联想到美好,所以引起喜欢的心理。秋天草木的凋零让人联想到生命的衰老与终结,因此会让人感到忧愁和悲伤。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在《上枢密韩太尉书》曾指出:“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太史公行天下,周覽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我们的学生如果整天关在教室里、书房里,没有走近自然,就很难感受到天地的变化,进而很难和诗人取得共鸣,体会诗歌的情感。所以,在进入这两首诗的鉴赏之前,需要让同学们有相应的生活体会。提前一个月,我给学生布置了两项作业:
第一,课下搜寻类似《积雨辋川庄作》和《新城道中》抒写田园生活或者隐居生活,抒发自己对自然热爱的诗歌,自主阅读摘抄并进行鉴赏。
第二,利用清明或者“五一”假期去秦岭终南山进行一次农家生活体验,用心体会田园生活。
设计第一个作业,主要是因为学生读的诗很多,但他们缺乏将诗歌进行分类的意识,让学生搜集这一类诗歌,其实是一个让他们集中学习此类诗歌的机会,对这类题材的诗有一个相对全面的把握,帮助他们理解“意象”这一概念。设计第二个作业,是因为秦岭终南山就在西安郊区,天气晴好时,我们在高楼之上就可以看见它,终南山很可能就是我们每天生活的一部分,对于学生来说,游览终南山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所以,它本身就应该是我们教学的一个生活化资源。学生在游览的基础上,再去多读类似的诗歌,相信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二、生活化资源的课中体会
鲁迅先生曾对诗歌的起源及其发展作过这样的论述:“我们的祖先原始的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需发表意见,才渐渐的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大家也要佩服、应用的,这就是出版。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下来,这就是文学,他当然就是作家,也是文学家,是‘杭育杭育’派。”也就是说,诗歌应该是来源于生活并且反映生活的。
这两首诗的内容都较为简单,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歌的内容并不难,在课堂上,学生很快完成了这一任务。但是,不管是《积雨辋川庄作》还是《新城道中》,都是诗人的作品,是他们情感的表达。《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不仅仅要理解他们的诗歌中的情感,还要“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所以,在教学中还需要帮助学生让诗走近自己的内心和生活。于是,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走近终南山”环节,让学生畅所欲言在之前的游终南山过程中的收获,可以是行程中的趣事,可以是亲近自然的感悟,也可以是心灵的感动,总之,帮助学生感悟生活中是有诗的存在的,诗应该来源于生活。学生的反映非常好,他们结合诗句谈了自己的体会:有的学生说“蒸藜炊黍饷东菑”他在山中的农家乐中见到了,他觉得王维写的应该就是西安人吃的“麦饭”;有的学生说,进了终南山,才真的体会到了“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的奇异;有的学生说,山中雨后云雾缭绕,真的是“岭上晴云披絮帽”,原来诗人的想象来源于生活……
三、生活化资源的课后拓展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诗歌与散文”模块的要求中有“尝试诗歌、散文的创作,组织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会”提法。学生有生活体验,也有前人诗句的熏陶,为什么不能进行诗歌创作,将自己的终南山之游用一首诗记录下来呢?于是,基于这种想法,我设计了“诗意的终南山”教学环节:
1.结合《积雨辋川庄作》和《新城道中》,以及自己搜集阅读的相关诗句,以游览终南山为主要内容,创作诗歌。形式不限,可以是诗,也可以是词或者曲。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告诉学生可以不必过分讲求平仄,只要格式大概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即可。
2.在班里进行诗歌鉴赏活动,将每个同学的诗投影在多媒体上,全班同学一起赏析品评,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这个活动让学生的热情很高,很多平时默默无闻的同学都写出了不错的诗篇,有人写格律诗,有人写古诗,有人写词,还有同学自创词调,并在词前加了小序,交代写作背景。这里摘录两首:
至 农 家
一岭南坐长安边,横断江山南北间。
古往将士皆战北,今朝小农惟耕时。
朝随布谷牛作耕,夜望星阵山寺灯。
老烟逐风与云伍,藤影斜墙寻乐声。
游农家闲居
杨柳漫惹染枝桠,满芳春色入人家。
老翁倚门望俗世,孩童嬉闹日西斜。
幽幽林中有闲居,隐身此处听鸣蛙。
转身曲径深丛现,徘徊其中不归家。
学生的作品让我吃惊,平日里诗歌教学中反复强调的意象、表现手法、人物形象等等高考考点,他们都应用到了诗歌写作中。这不是单纯的鉴赏,而是学生用鉴赏的方法来创作,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我想,经过了这次教学活动,学生对什么是诗歌,为什么要学习诗歌,如何鉴赏诗歌会有更加深入和全面的理解。
为了激发孩子们继续学习并创作诗歌的热情,我在课后将他们每一个人的诗排版、打印、设计封面并且进行装订,发给每一个学生。陶行知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就是死的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就是死的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就是死的书本。”我们要想激发学生对知识的热爱,对文字的热爱,就应该想办法让死的文字、死的书本变活,让学生回归到生活中来,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文化,我们读的诗并不是印刻在书上高不可及的存在,诗原来就是身边,诗就来源于生活,只要有心,我们都可以成为诗人。
[作者通联:杨小杰,湖南怀化市湖天中学;丁欣,西安市第86中学]
《积雨辋川庄作》和《新城道中》是人教版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的两首诗。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学习如何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发挥想象,体会和品味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艺术美。其中,《积雨辋川庄作》是王维后期隐居辋川的作品。它以鲜丽生新的色彩,描绘出夏日久雨初停后关中平原上美丽繁忙的景象,前四句写诗人静观所见,后四句写诗人的隐居生活。诗人把自己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与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描写,创造了一个物我相惬、情景交融的意境。而《新城道中》是苏轼在去往新城途中,对秀丽明媚的春光,繁忙的春耕景象的描绘。这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的美丽景色,抒发了诗人对自然和农家生活的热爱。读这两首诗,我们眼前是旖旎的田园风光,心中是满满的春意,而窗外春天即将来临,何不让学生走近诗意的春天?
一、生活化资源的课前准备
在诗歌鉴赏中,鉴赏者已有的生活体会和审美经验是十分重要的,我们正是借助它们和诗人取得共鸣,进入诗人所描绘的、我们从未经历的境界中去。而诗歌中的生活体验和审美经验从何而来呢?钟荣在《诗品·序》中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古人认为天地间有阴阳二气,由于阴阳二气变化,所以有了四季的冷暖不同,自然景色自然也就不同,人的内心也就随着这些变化而感动。春天草木的萌发让人联想到美好,所以引起喜欢的心理。秋天草木的凋零让人联想到生命的衰老与终结,因此会让人感到忧愁和悲伤。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在《上枢密韩太尉书》曾指出:“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太史公行天下,周覽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我们的学生如果整天关在教室里、书房里,没有走近自然,就很难感受到天地的变化,进而很难和诗人取得共鸣,体会诗歌的情感。所以,在进入这两首诗的鉴赏之前,需要让同学们有相应的生活体会。提前一个月,我给学生布置了两项作业:
第一,课下搜寻类似《积雨辋川庄作》和《新城道中》抒写田园生活或者隐居生活,抒发自己对自然热爱的诗歌,自主阅读摘抄并进行鉴赏。
第二,利用清明或者“五一”假期去秦岭终南山进行一次农家生活体验,用心体会田园生活。
设计第一个作业,主要是因为学生读的诗很多,但他们缺乏将诗歌进行分类的意识,让学生搜集这一类诗歌,其实是一个让他们集中学习此类诗歌的机会,对这类题材的诗有一个相对全面的把握,帮助他们理解“意象”这一概念。设计第二个作业,是因为秦岭终南山就在西安郊区,天气晴好时,我们在高楼之上就可以看见它,终南山很可能就是我们每天生活的一部分,对于学生来说,游览终南山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所以,它本身就应该是我们教学的一个生活化资源。学生在游览的基础上,再去多读类似的诗歌,相信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二、生活化资源的课中体会
鲁迅先生曾对诗歌的起源及其发展作过这样的论述:“我们的祖先原始的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需发表意见,才渐渐的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大家也要佩服、应用的,这就是出版。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下来,这就是文学,他当然就是作家,也是文学家,是‘杭育杭育’派。”也就是说,诗歌应该是来源于生活并且反映生活的。
这两首诗的内容都较为简单,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歌的内容并不难,在课堂上,学生很快完成了这一任务。但是,不管是《积雨辋川庄作》还是《新城道中》,都是诗人的作品,是他们情感的表达。《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不仅仅要理解他们的诗歌中的情感,还要“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所以,在教学中还需要帮助学生让诗走近自己的内心和生活。于是,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走近终南山”环节,让学生畅所欲言在之前的游终南山过程中的收获,可以是行程中的趣事,可以是亲近自然的感悟,也可以是心灵的感动,总之,帮助学生感悟生活中是有诗的存在的,诗应该来源于生活。学生的反映非常好,他们结合诗句谈了自己的体会:有的学生说“蒸藜炊黍饷东菑”他在山中的农家乐中见到了,他觉得王维写的应该就是西安人吃的“麦饭”;有的学生说,进了终南山,才真的体会到了“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的奇异;有的学生说,山中雨后云雾缭绕,真的是“岭上晴云披絮帽”,原来诗人的想象来源于生活……
三、生活化资源的课后拓展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诗歌与散文”模块的要求中有“尝试诗歌、散文的创作,组织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会”提法。学生有生活体验,也有前人诗句的熏陶,为什么不能进行诗歌创作,将自己的终南山之游用一首诗记录下来呢?于是,基于这种想法,我设计了“诗意的终南山”教学环节:
1.结合《积雨辋川庄作》和《新城道中》,以及自己搜集阅读的相关诗句,以游览终南山为主要内容,创作诗歌。形式不限,可以是诗,也可以是词或者曲。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告诉学生可以不必过分讲求平仄,只要格式大概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即可。
2.在班里进行诗歌鉴赏活动,将每个同学的诗投影在多媒体上,全班同学一起赏析品评,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这个活动让学生的热情很高,很多平时默默无闻的同学都写出了不错的诗篇,有人写格律诗,有人写古诗,有人写词,还有同学自创词调,并在词前加了小序,交代写作背景。这里摘录两首:
至 农 家
一岭南坐长安边,横断江山南北间。
古往将士皆战北,今朝小农惟耕时。
朝随布谷牛作耕,夜望星阵山寺灯。
老烟逐风与云伍,藤影斜墙寻乐声。
游农家闲居
杨柳漫惹染枝桠,满芳春色入人家。
老翁倚门望俗世,孩童嬉闹日西斜。
幽幽林中有闲居,隐身此处听鸣蛙。
转身曲径深丛现,徘徊其中不归家。
学生的作品让我吃惊,平日里诗歌教学中反复强调的意象、表现手法、人物形象等等高考考点,他们都应用到了诗歌写作中。这不是单纯的鉴赏,而是学生用鉴赏的方法来创作,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我想,经过了这次教学活动,学生对什么是诗歌,为什么要学习诗歌,如何鉴赏诗歌会有更加深入和全面的理解。
为了激发孩子们继续学习并创作诗歌的热情,我在课后将他们每一个人的诗排版、打印、设计封面并且进行装订,发给每一个学生。陶行知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就是死的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就是死的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就是死的书本。”我们要想激发学生对知识的热爱,对文字的热爱,就应该想办法让死的文字、死的书本变活,让学生回归到生活中来,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文化,我们读的诗并不是印刻在书上高不可及的存在,诗原来就是身边,诗就来源于生活,只要有心,我们都可以成为诗人。
[作者通联:杨小杰,湖南怀化市湖天中学;丁欣,西安市第86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