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下人家水上城,酒楼红处一江明。衔杯却爱泸州好,十指寒香给客橙。”清代诗人张船山在《咏泸州》中,寥寥数笔给我们勾勒了一幅泸州风俗画:夜幕下的江面上灯火通明,达官贵人们在酒楼上一边品尝着美酒,一边欣赏着歌舞姬的低吟浅唱,一如既往地纵情于声色之中。宾主高谈阔论,把酒言欢,不觉已颇有醉意,旁边的侍女则为主人递上了橙子解酒。仅仅四句,“酒楼”和“衔杯”都点到了“酒”字,足见饮酒作乐是泸州人夜生活的主题,泸州酒城真不是浪得虚名。
泸州古称江阳,位于长江、沱江交汇处,可谓占尽天时地利。古人建城,均会选择依山傍水之处,因此大江大河沿岸遍布星星点点的城市。这样一可享舟楫之利,方便商贸流通;二可以山水为屏障,保境安民;三则有山水可渔猎或采集或满足薪炭之需;四则河道两岸会有冲积平原,方便百姓耕种。过去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泸州就是水路进出川的重要节点。唐宋以降,泸州地方长官,不乏军国重臣出任,众多诗人墨客,都曾沿著长江水道出入四川,在泸州和泸城内外的山山水水之间,留下了他们的锦绣诗篇,甚至在离开泸州以后,他们还在“忆过泸戎摘荔枝”,念念不忘“此州雄跨西南边,平安烽火夜夜传”。
杜甫在《泸州纪行》中写道:“自昔泸以负盛名,归途邂逅慰老身。江山照眼灵气出,古塞城高紫色生。代有人才探翰墨,我来系缆结诗情。三杯入口心自愧,枯口无字谢主人。”因为品饮到了久负盛名的泸州老窖,又到了这座人才荟萃的古城,把盏叙诗,心情自是愉悦而欢快的,最后竟然不知怎样答谢主人才好。“温家老窖三百年,泸州大曲天下传”,文人骚客们念兹在兹,不曾相忘的仍然是泸州酒。诗酒一家亲,没有酒助兴,诗人岂能文思如泉涌呢?泸州酒业,始于秦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夏、商时期,泸州为“梁州之域”,至周代则属“巴子之地”。正所谓“清酒之美,始于耒耜”,巴蜀出产“巴乡清”酒,曾是向周王朝交纳的贡品。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在所撰地理名著《水经注》卷33《江水(一)》中记述江阳县时有云:“有巴人村,村人善酿,故俗称巴乡清,郡出名酒。”传说公元225年,诸葛亮屯军泸州古城江阳,适遇瘟病流行。他叫人采集草药百味,制成曲药,用城南龙泉水酿制成酒,令军民饮之以避瘟疫。到了宋代,这里的酿酒业已经相当繁荣了。
四川人喜欢饮酒,五粮液、剑南春、泸州老酒、郎酒等名酒,丰满着四川人的闲淡日子。“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在觥筹交错间,日子就在我们的迷蒙醉眼中悄悄地溜走了。有时候很奇怪,我想四川人酒桌上为啥要喝酒呢?我们就不能以茶代酒吗?可是当你真正遇到这样的饭局时,你会发现这样的应酬一点意思也没有,因为没有人敬酒,没有人躲酒,没有人划酒拳,没有人说酒令,无酒不成席,没有了酒的推波助澜,那一顿饭局就会成为死水一潭,没有高潮,也不会解决任何问题,就是吃饭,真正地吃饭。
徜徉在泸州的街头巷尾,我发现泸州人真是喜欢喝酒的族群。他们早上吃点蘸水豆花米饭,也要喝点白酒“吃豆花喝早酒”在泸州延续了数百年,都说早酒晚茶五更色对身体不好,可是泸州人没有管这么多。因为这已经成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如果遇上三朋四友在一起,还会划点酒拳助兴。酒拳就是酒令,两个人嘴里说酒令,手上比动作。酒令和动作表达内容要统一,输者则会按约定多饮一些。泸州酒拳跟本地不一样,本地动辄就是:“哥俩好啊,五魁首啊……”争得面红耳赤,颇有互不相让之势。泸州人却是这样说的:“三国有个猛张飞,身穿甲头戴盔,络耳胡拿威威,四季四季拿威威呀。八字八仙哪该你喝呀,我拿威威呀……”这样的酒令让人耳目一新,可见三国文化在民间影响力之深,连贩夫走卒之流划酒拳也是拿张飞说事。喜欢喝早酒的泸州人多是当地的船帮和马帮,他们从事着较为繁重的体力活,而喝酒可以解乏,让他们从早上开始就精神抖擞。泸州名小吃黄粑也跟泸州酒有关,黄粑实则为黄糖糯米糍粑,外面裹以软浆叶,可切片加热,也可油炸。据说饮酒前吃点黄粑可以养胃,酒量不减反增,因此成为男人们的最爱。黄粑是泸州人走亲访友的馈赠佳品,大家除了送酒,一定得再加上一些黄粑,两者之间成为绝配。
泸州属于川黔滇渝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上次我们去贵州遵义,就一路从泸州古蔺县经过。古蔺属于酱香型白酒郎酒原产地,而赤水河则是闻名世界的一条美酒河。两岸名酒犹如群星闪烁,例如茅台、郎酒、习酒、潭酒、董酒等,不出百里必有好酒。可惜天公不作美,上游刚下过雨,赤水河浑浊不堪,虽水势汹涌却没有一点美感,唯独两岸山势陡峭,刀砍斧削一般,给赤水河增加了些凌厉之气。据老乡介绍,如果上游不是普降暴雨,赤水河清澈见底,甚至可以直接饮用。老乡的话有些许夸张,但是两岸因为有酒厂,属于支柱产业,估计也不会发展化工这些污染行业。赤水河畔有个太平镇,过去叫太平渡,红军四渡赤水这里是个重要战场。太平镇依山傍水,民居多顺河而建,形成了高低错落的山镇特色,规模较大。太平渡形势非常险要,因此成为国共双方争夺的焦点。成都军区在镇后山坡上援建了“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太平渡纪念馆”,纪念馆前的广场上,散布着很多红军行军中的雕塑,一律的古铜色,塑像的高矮、年龄、姿态各不一样,但是他们的眼神都分外坚定,表现出坚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佳酿飘香自蜀南,且邀明月醉花间。三杯未尽兴尤酣,夜露清凉搀乐去。青山微薄桂枝寒,凝眸迷恋玉壶间。”苏东坡也在《浣溪沙·夜饮》这首词里对泸州酒赞不绝口,可见泸州酒魅力非凡。古往今来,不知多少文人墨客在微醺的状态下,将绝佳的词句献给了泸州和泸州酒。现在,如果泸州没有泸州老窖或郎酒,我想“中国酒城”的名号定会大打折扣,而泸州不知会变成什么样,至少泸州人不会吃豆花米饭喝早酒了,也不会吃黄粑解酒了,而赤水河将会成为一条极其普通的河流。但这些如果都是假设,走在泸州,扑面而来的就是浓浓酒香。我们不妨像杜甫、苏东坡和张船山等人样,今朝有酒今朝醉,且邀明月醉泸州!
泸州古称江阳,位于长江、沱江交汇处,可谓占尽天时地利。古人建城,均会选择依山傍水之处,因此大江大河沿岸遍布星星点点的城市。这样一可享舟楫之利,方便商贸流通;二可以山水为屏障,保境安民;三则有山水可渔猎或采集或满足薪炭之需;四则河道两岸会有冲积平原,方便百姓耕种。过去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泸州就是水路进出川的重要节点。唐宋以降,泸州地方长官,不乏军国重臣出任,众多诗人墨客,都曾沿著长江水道出入四川,在泸州和泸城内外的山山水水之间,留下了他们的锦绣诗篇,甚至在离开泸州以后,他们还在“忆过泸戎摘荔枝”,念念不忘“此州雄跨西南边,平安烽火夜夜传”。
杜甫在《泸州纪行》中写道:“自昔泸以负盛名,归途邂逅慰老身。江山照眼灵气出,古塞城高紫色生。代有人才探翰墨,我来系缆结诗情。三杯入口心自愧,枯口无字谢主人。”因为品饮到了久负盛名的泸州老窖,又到了这座人才荟萃的古城,把盏叙诗,心情自是愉悦而欢快的,最后竟然不知怎样答谢主人才好。“温家老窖三百年,泸州大曲天下传”,文人骚客们念兹在兹,不曾相忘的仍然是泸州酒。诗酒一家亲,没有酒助兴,诗人岂能文思如泉涌呢?泸州酒业,始于秦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夏、商时期,泸州为“梁州之域”,至周代则属“巴子之地”。正所谓“清酒之美,始于耒耜”,巴蜀出产“巴乡清”酒,曾是向周王朝交纳的贡品。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在所撰地理名著《水经注》卷33《江水(一)》中记述江阳县时有云:“有巴人村,村人善酿,故俗称巴乡清,郡出名酒。”传说公元225年,诸葛亮屯军泸州古城江阳,适遇瘟病流行。他叫人采集草药百味,制成曲药,用城南龙泉水酿制成酒,令军民饮之以避瘟疫。到了宋代,这里的酿酒业已经相当繁荣了。
四川人喜欢饮酒,五粮液、剑南春、泸州老酒、郎酒等名酒,丰满着四川人的闲淡日子。“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在觥筹交错间,日子就在我们的迷蒙醉眼中悄悄地溜走了。有时候很奇怪,我想四川人酒桌上为啥要喝酒呢?我们就不能以茶代酒吗?可是当你真正遇到这样的饭局时,你会发现这样的应酬一点意思也没有,因为没有人敬酒,没有人躲酒,没有人划酒拳,没有人说酒令,无酒不成席,没有了酒的推波助澜,那一顿饭局就会成为死水一潭,没有高潮,也不会解决任何问题,就是吃饭,真正地吃饭。
徜徉在泸州的街头巷尾,我发现泸州人真是喜欢喝酒的族群。他们早上吃点蘸水豆花米饭,也要喝点白酒“吃豆花喝早酒”在泸州延续了数百年,都说早酒晚茶五更色对身体不好,可是泸州人没有管这么多。因为这已经成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如果遇上三朋四友在一起,还会划点酒拳助兴。酒拳就是酒令,两个人嘴里说酒令,手上比动作。酒令和动作表达内容要统一,输者则会按约定多饮一些。泸州酒拳跟本地不一样,本地动辄就是:“哥俩好啊,五魁首啊……”争得面红耳赤,颇有互不相让之势。泸州人却是这样说的:“三国有个猛张飞,身穿甲头戴盔,络耳胡拿威威,四季四季拿威威呀。八字八仙哪该你喝呀,我拿威威呀……”这样的酒令让人耳目一新,可见三国文化在民间影响力之深,连贩夫走卒之流划酒拳也是拿张飞说事。喜欢喝早酒的泸州人多是当地的船帮和马帮,他们从事着较为繁重的体力活,而喝酒可以解乏,让他们从早上开始就精神抖擞。泸州名小吃黄粑也跟泸州酒有关,黄粑实则为黄糖糯米糍粑,外面裹以软浆叶,可切片加热,也可油炸。据说饮酒前吃点黄粑可以养胃,酒量不减反增,因此成为男人们的最爱。黄粑是泸州人走亲访友的馈赠佳品,大家除了送酒,一定得再加上一些黄粑,两者之间成为绝配。
泸州属于川黔滇渝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上次我们去贵州遵义,就一路从泸州古蔺县经过。古蔺属于酱香型白酒郎酒原产地,而赤水河则是闻名世界的一条美酒河。两岸名酒犹如群星闪烁,例如茅台、郎酒、习酒、潭酒、董酒等,不出百里必有好酒。可惜天公不作美,上游刚下过雨,赤水河浑浊不堪,虽水势汹涌却没有一点美感,唯独两岸山势陡峭,刀砍斧削一般,给赤水河增加了些凌厉之气。据老乡介绍,如果上游不是普降暴雨,赤水河清澈见底,甚至可以直接饮用。老乡的话有些许夸张,但是两岸因为有酒厂,属于支柱产业,估计也不会发展化工这些污染行业。赤水河畔有个太平镇,过去叫太平渡,红军四渡赤水这里是个重要战场。太平镇依山傍水,民居多顺河而建,形成了高低错落的山镇特色,规模较大。太平渡形势非常险要,因此成为国共双方争夺的焦点。成都军区在镇后山坡上援建了“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太平渡纪念馆”,纪念馆前的广场上,散布着很多红军行军中的雕塑,一律的古铜色,塑像的高矮、年龄、姿态各不一样,但是他们的眼神都分外坚定,表现出坚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佳酿飘香自蜀南,且邀明月醉花间。三杯未尽兴尤酣,夜露清凉搀乐去。青山微薄桂枝寒,凝眸迷恋玉壶间。”苏东坡也在《浣溪沙·夜饮》这首词里对泸州酒赞不绝口,可见泸州酒魅力非凡。古往今来,不知多少文人墨客在微醺的状态下,将绝佳的词句献给了泸州和泸州酒。现在,如果泸州没有泸州老窖或郎酒,我想“中国酒城”的名号定会大打折扣,而泸州不知会变成什么样,至少泸州人不会吃豆花米饭喝早酒了,也不会吃黄粑解酒了,而赤水河将会成为一条极其普通的河流。但这些如果都是假设,走在泸州,扑面而来的就是浓浓酒香。我们不妨像杜甫、苏东坡和张船山等人样,今朝有酒今朝醉,且邀明月醉泸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