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干将莫邪”由最初的名剑演化成剑师,正是剑师传说的起源过程。而在剑师形象的演化中,铸剑过程“殉剑”环节的舍去,突显出工匠技艺的提升,也反映了古代的剑师身上的工匠精神。这一精神随着当代“中国制造2025”战略计划的提出,也被民众所广泛认可与接受,成为了一种价值信仰。
关键词:干将莫邪剑 工匠精神 研究
2006年5月20日,龙泉宝剑锻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剑文化”在当代得以更好地保护与传承,也拉开了“名剑传说”研究的序幕,其中又以干将莫邪传说为最。并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计划的提出,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与研究中国“工匠精神”。本文拟在细致梳理干将莫邪传说历史演化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传说承载的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
一.从名剑到剑师:剑师形象的起源
中国有悠久的“剑”的制造历史,《管子》中记载:“金从之,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铠、矛、戟……”[1]可见早在上古时期,“剑”就被作为武器而制造。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剑”有了更深层的文化内涵:由最原始的武器,演变成用以防身自卫或表明身份的器物。这一时期大量名剑涌现,留下了许多与之相关的“名剑传说”,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干将莫邪传说。现如今的干将莫邪传说已经演化成一个包含“剑”、“复仇”、“侠义”等多重元素的较为完整的传说,但是“干将莫邪”在早期的记载中仅仅只是剑名,尚处于器物阶段。
最早关于“干将莫邪”的记载出自《墨子》,《太平御览》卷三四四引《墨子》佚文“良剑期乎利,不期乎莫耶。”[2]其后,如《吕氏春秋·察今》“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庄子·达生》:“复讎者不折镆、干。”都指明了“干将莫邪”为剑名,而《荀子·性恶》中所说:“阖闾之干将、莫邪、巨阙、辟闾,此皆古之良剑也。”更是直接将干将、莫邪分列作名剑。干将莫邪能作为名剑广为流传,很大程度是因为其锋利的特性。《说苑·杂言》中称“干将为利,名闻天下。”可见“干将”在当时是名闻天下利剑。王念孙在《广雅疏证》中称:“干将、莫邪皆利刃之貌,故又为剑戟之通称。”[3]可见其已经成为了一个名剑符号。《庄子·大宗师》中:今大冶铸金,金踊跃曰“我且必为镆鋣”更是用寓言的方法,借融金之声,传干将莫邪之望。
干将莫邪作为剑器肯定是需要人来铸造的,但在早期文献记载中,对于铸造干将莫邪剑的剑师似乎并没有过多的记载。《庄子·大宗师》:“今大冶铸金”,《荀子·强国》中称“工冶巧”。虽然“大冶”、“巧工”不是实指,但也为后世剑师形象奠定了基础。而“干将莫邪”明确从剑器转向剑师,始于西汉刘向[4]。《太平御览》引《列士传》:“干将莫耶为晋君作剑,三年而成,剑有雌雄,天下名器也。”[5]《吴越春秋·阖闾内传》中阖闾请干将莫邪铸作名剑二枚,并分别取名为干将、莫邪,“干将莫邪”自此形成了“剑师”与“名剑”的合一。
从剑名到剑师的转变,实际上是“剑的人化”与“人的器化”相交织的结果。“干将莫邪”成为了一种象征符号,这恰恰体现了人们对于名剑的崇拜和对良匠的渴求。
二.从“生铁”到铸剑:剑师角色的演变
铸剑所用的材料也被人们所关注。干将莫邪铸剑的原材料大致有以下两种记载。《拾遗记》中记录了昆吾山上的一种野兽“貘”:“大如兔,食铜铁,胆肾皆如铁……剖腹而有铁胆肾……王乃召其剑工,令铸其胆肾以为剑,一雌一雄,号干将者雄,号镆鎁者雌。”[6]而关于铸剑材料的另一种说法则影响更为久远:晋人萧广济的《孝子传》“楚王夫人于夏纳凉,抱铁柱,心有所感,遂怀孕,产一铁,王命镆鎁铸为双剑。”后世关于铸剑材料的记载多与“楚王夫人抱柱生铁”有关。相较于《吴越春秋·阖闾内传》中“干将作剑,来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而言,“楚王夫人抱柱生铁”的情节,无疑大大增加了其神秘色彩。而这实际上武器神话中的“感生”情节类似。在东巴《勇敢者的来历》中记载了镰刀、弓箭、护手甲等武器的起源神话,“就护手甲而言,它是由神鸟‘休曲’与‘休固’交媾而产生的……铁之父产于金属山上,铁之母生自白土,他们交合而产生镰刀。”[7]与东巴武器神话直接“感生武器”有所区别的是:楚王夫人抱柱“感生”结果是仅仅产下神铁,而神铁仅仅只是铸剑的原材料。倘若结合下文的“以身殉剑”“断发剪爪,投于炉中”等情节,不难看出在干将莫邪传说中对“匠人”的价值意义的强调。
其原材料的奇特远不足以成就这一对名剑。《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记载,干将曰:“昔吾师作冶,金铁之类不销,夫妻俱入冶炉中,然后成物。”[8]“金铁之类不销”实际是古人铸剑时所遇困难的总括。面对纷繁的阻碍,早期剑师想到的方法就是祭祀。通过“祭剑”这种极富仪式感的行为,剑师希望可以借此来提高铸剑的成功率。其实通过“人祭”的方法企图增加器物特性的方法自古有之。《左传·昭公五年》“吴子使其弟蹶由犒师,楚人执之,将以衅鼓。”“衅鼓”即用人血涂抹在新鼓上,古人认为这样可以让鼓更加耐用,且使鼓声更具有震慑力。与“衅鼓”所不同的是,古代剑师的祭祀是自身殉剑,并非是将奴隶、战俘等以“人殉”的方式杀害。一个是大无畏的牺牲,一个是毫无人性的杀戮,二者有天壤之别。面对“金铁之类不销”的情况,古代早期的剑师考虑的是借助“人祭”来克服阻碍,不管是因为铸剑不成,恐难逃一死的义愤,或是因为想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来“惊天地,泣鬼神”的无畏,总之他们将铸剑的希望更多的是寄托在自己牺牲中,这从侧面也一定程度是反映出当时冶金技术仍有待提升。
但是到了干将莫邪所处的春秋战国时期,冶金锻造技术已经非常先进了,同一时期的《考工记》中记载:“金有六齐……参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考工记》中“六齐”中的原料配比是符合现代金属科学的,这充分体现了先秦工匠们高超的冶炼技艺和对金属材料的深刻认识。有了基本完善的冶炼知识,所以在遇到困难时,剑师们相较于从前要从容得多。《吴越春秋·阖闾内传》中記载,莫耶曰:“师知烁身以成物,吾何难哉!”于是干将妻乃断发剪爪,投于炉中,使童女童男三百人鼓橐装炭,金铁乃濡[9]。出现“金铁之类不销”这一现象的解决办法是“使童女童男三百人鼓橐装炭”这同样极富仪式感的行为,实际是为了提高熔炼金属的温度。有了正确便捷的解决方法,原来的“以身殉剑”的壮烈也就变成了“断发剪爪,投于炉中”的简单仪式。
关键词:干将莫邪剑 工匠精神 研究
2006年5月20日,龙泉宝剑锻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剑文化”在当代得以更好地保护与传承,也拉开了“名剑传说”研究的序幕,其中又以干将莫邪传说为最。并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计划的提出,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与研究中国“工匠精神”。本文拟在细致梳理干将莫邪传说历史演化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传说承载的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
一.从名剑到剑师:剑师形象的起源
中国有悠久的“剑”的制造历史,《管子》中记载:“金从之,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铠、矛、戟……”[1]可见早在上古时期,“剑”就被作为武器而制造。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剑”有了更深层的文化内涵:由最原始的武器,演变成用以防身自卫或表明身份的器物。这一时期大量名剑涌现,留下了许多与之相关的“名剑传说”,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干将莫邪传说。现如今的干将莫邪传说已经演化成一个包含“剑”、“复仇”、“侠义”等多重元素的较为完整的传说,但是“干将莫邪”在早期的记载中仅仅只是剑名,尚处于器物阶段。
最早关于“干将莫邪”的记载出自《墨子》,《太平御览》卷三四四引《墨子》佚文“良剑期乎利,不期乎莫耶。”[2]其后,如《吕氏春秋·察今》“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庄子·达生》:“复讎者不折镆、干。”都指明了“干将莫邪”为剑名,而《荀子·性恶》中所说:“阖闾之干将、莫邪、巨阙、辟闾,此皆古之良剑也。”更是直接将干将、莫邪分列作名剑。干将莫邪能作为名剑广为流传,很大程度是因为其锋利的特性。《说苑·杂言》中称“干将为利,名闻天下。”可见“干将”在当时是名闻天下利剑。王念孙在《广雅疏证》中称:“干将、莫邪皆利刃之貌,故又为剑戟之通称。”[3]可见其已经成为了一个名剑符号。《庄子·大宗师》中:今大冶铸金,金踊跃曰“我且必为镆鋣”更是用寓言的方法,借融金之声,传干将莫邪之望。
干将莫邪作为剑器肯定是需要人来铸造的,但在早期文献记载中,对于铸造干将莫邪剑的剑师似乎并没有过多的记载。《庄子·大宗师》:“今大冶铸金”,《荀子·强国》中称“工冶巧”。虽然“大冶”、“巧工”不是实指,但也为后世剑师形象奠定了基础。而“干将莫邪”明确从剑器转向剑师,始于西汉刘向[4]。《太平御览》引《列士传》:“干将莫耶为晋君作剑,三年而成,剑有雌雄,天下名器也。”[5]《吴越春秋·阖闾内传》中阖闾请干将莫邪铸作名剑二枚,并分别取名为干将、莫邪,“干将莫邪”自此形成了“剑师”与“名剑”的合一。
从剑名到剑师的转变,实际上是“剑的人化”与“人的器化”相交织的结果。“干将莫邪”成为了一种象征符号,这恰恰体现了人们对于名剑的崇拜和对良匠的渴求。
二.从“生铁”到铸剑:剑师角色的演变
铸剑所用的材料也被人们所关注。干将莫邪铸剑的原材料大致有以下两种记载。《拾遗记》中记录了昆吾山上的一种野兽“貘”:“大如兔,食铜铁,胆肾皆如铁……剖腹而有铁胆肾……王乃召其剑工,令铸其胆肾以为剑,一雌一雄,号干将者雄,号镆鎁者雌。”[6]而关于铸剑材料的另一种说法则影响更为久远:晋人萧广济的《孝子传》“楚王夫人于夏纳凉,抱铁柱,心有所感,遂怀孕,产一铁,王命镆鎁铸为双剑。”后世关于铸剑材料的记载多与“楚王夫人抱柱生铁”有关。相较于《吴越春秋·阖闾内传》中“干将作剑,来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而言,“楚王夫人抱柱生铁”的情节,无疑大大增加了其神秘色彩。而这实际上武器神话中的“感生”情节类似。在东巴《勇敢者的来历》中记载了镰刀、弓箭、护手甲等武器的起源神话,“就护手甲而言,它是由神鸟‘休曲’与‘休固’交媾而产生的……铁之父产于金属山上,铁之母生自白土,他们交合而产生镰刀。”[7]与东巴武器神话直接“感生武器”有所区别的是:楚王夫人抱柱“感生”结果是仅仅产下神铁,而神铁仅仅只是铸剑的原材料。倘若结合下文的“以身殉剑”“断发剪爪,投于炉中”等情节,不难看出在干将莫邪传说中对“匠人”的价值意义的强调。
其原材料的奇特远不足以成就这一对名剑。《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记载,干将曰:“昔吾师作冶,金铁之类不销,夫妻俱入冶炉中,然后成物。”[8]“金铁之类不销”实际是古人铸剑时所遇困难的总括。面对纷繁的阻碍,早期剑师想到的方法就是祭祀。通过“祭剑”这种极富仪式感的行为,剑师希望可以借此来提高铸剑的成功率。其实通过“人祭”的方法企图增加器物特性的方法自古有之。《左传·昭公五年》“吴子使其弟蹶由犒师,楚人执之,将以衅鼓。”“衅鼓”即用人血涂抹在新鼓上,古人认为这样可以让鼓更加耐用,且使鼓声更具有震慑力。与“衅鼓”所不同的是,古代剑师的祭祀是自身殉剑,并非是将奴隶、战俘等以“人殉”的方式杀害。一个是大无畏的牺牲,一个是毫无人性的杀戮,二者有天壤之别。面对“金铁之类不销”的情况,古代早期的剑师考虑的是借助“人祭”来克服阻碍,不管是因为铸剑不成,恐难逃一死的义愤,或是因为想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来“惊天地,泣鬼神”的无畏,总之他们将铸剑的希望更多的是寄托在自己牺牲中,这从侧面也一定程度是反映出当时冶金技术仍有待提升。
但是到了干将莫邪所处的春秋战国时期,冶金锻造技术已经非常先进了,同一时期的《考工记》中记载:“金有六齐……参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考工记》中“六齐”中的原料配比是符合现代金属科学的,这充分体现了先秦工匠们高超的冶炼技艺和对金属材料的深刻认识。有了基本完善的冶炼知识,所以在遇到困难时,剑师们相较于从前要从容得多。《吴越春秋·阖闾内传》中記载,莫耶曰:“师知烁身以成物,吾何难哉!”于是干将妻乃断发剪爪,投于炉中,使童女童男三百人鼓橐装炭,金铁乃濡[9]。出现“金铁之类不销”这一现象的解决办法是“使童女童男三百人鼓橐装炭”这同样极富仪式感的行为,实际是为了提高熔炼金属的温度。有了正确便捷的解决方法,原来的“以身殉剑”的壮烈也就变成了“断发剪爪,投于炉中”的简单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