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针对职业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引入信息化教学模式。该模式体现了当代教育的需求以及改革的迫切需要。新的教学模式突出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研究性学习能力,通过对调研的结果分析,指出该教学模式的优势。
[关 键 词] 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信息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4-0084-01
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推进职业教育资源跨区域、跨行业共建共享,逐步实现所有专业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1)”;教育部颁发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也明确提到“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职业院校信息化水平”。现代教育发展的总目标和总趋势是全民教育、优质化教育、个性化教育和全民终身学习。顯然,信息化教学模式有利于这个总目标的实现。本文以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阐述信息化教学模式对能力的培养。
一、信息化教学模式现状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中职院校一年级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全校所有专业的学生选用的教材是相同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的使用、因特网(Internet)应用、文字处理软件应用、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应用、多媒体软件应用和演示文稿软件应用,主要是以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B的考试内容为标准。
(一)课程目前仍以传统的“幻灯片+操作”教学模式为主
由于上课人数众多,专业多种多样,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教学的需求。学生参与度不高,很难提高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差强人意。
(二)学生计算机水平差别较大
中职院校往往有一部分民族类学生,他们入校前接触计算机比较晚,起点比较低,来自不同地区,生源之间差异较大,所以在进行信息化教学时要考虑这些差异化、个性化的存在。
(三)当前的计算机课堂以教师灌输知识为主,很少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生仅限于消化教师所教的知识,并未积极主动地去思考课程内容,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未得到发挥。
(四)课程考核形式单一,只注重考试成绩,忽视了学习过程的评价
二、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
所谓教育信息化是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将先进的信息技术科学有效运用于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其优势在于通过网络实现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保障了实验教学效果,与此同时,网络共享平台为所有学习者提供了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和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为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提供了保障。
当前的计算机教学主要采用了混合式学习(Blending Learning),把传统教学的优势和信息化教学方式相结合起来,既发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育信息化包含了教育思想的信息化、教育资源的信息化、课程教材的信息化、教学技术的信息化、教育环境的信息化、教学评估的信息化、教育管理的信息化、教师素质的信息化和教学模式的信息化。
信息化教学模式,首先,体现在信息化的教学设计。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立信息系统,将教育教学资源收集并整合,提高学生的信息化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其次,需要完善信息化教学体系。大多数的中职院校引进了计算机专业人才作为教师,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和先进的计算机教学控制软件。由教师在软件终端展示教学课程,学生接受指导完成实验课程。再次,需要大力发展网络教学平台。网络平台的建立,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可以实现教育教学资源的传递、分享和合作,并且还可以在平台上交流沟通。因此,学习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师生可以随时随地地下载、浏览、上传、分享资源。最后,对信息化教学成果考核评估。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高的课程,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操作才能确保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因此,仍需要大量的考试和抽查来检验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成果。通过考核才能发现学习中的不足,进而及时改进。
三、信息化教学模式优势
信息化教学模式优势体现在对能力的培养上,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对研究方法和研究实施的创造性、合理性和可行性的培养,体现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个性品质;对任务分配可行性的培养,体现了学生组织能力和成员的协作精神;对资料收集、整理和归纳的培养,体现了学生知识的分析和总结能力;对任务实施过程资料的记录,体现了学生严谨的组织过程和评价资料;对完成过程的培养,体现了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对组内成员的评价的培养,体现了学生的交往能力。通过一年内对三个专业10个班的学生进行调查研究,表明信息化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习能力、交往能力和个性品质都有良好的效果。
通过构建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创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不仅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更突出了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通过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方法实现了对学生个性化的教育。
参考文献:
[1]王伟伟.信息化教学方法应用探索:以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例[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7(4).
[2]张丽明.计算机基础教育在信息化时代的机遇与挑战[J].信息与电脑,2017(8).
[3]江帆.信息化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课程中的实践研究[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
[4]林榕.教育信息化对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重要影响分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4).
[关 键 词] 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信息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4-0084-01
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推进职业教育资源跨区域、跨行业共建共享,逐步实现所有专业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1)”;教育部颁发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也明确提到“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职业院校信息化水平”。现代教育发展的总目标和总趋势是全民教育、优质化教育、个性化教育和全民终身学习。顯然,信息化教学模式有利于这个总目标的实现。本文以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阐述信息化教学模式对能力的培养。
一、信息化教学模式现状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中职院校一年级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全校所有专业的学生选用的教材是相同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的使用、因特网(Internet)应用、文字处理软件应用、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应用、多媒体软件应用和演示文稿软件应用,主要是以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B的考试内容为标准。
(一)课程目前仍以传统的“幻灯片+操作”教学模式为主
由于上课人数众多,专业多种多样,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教学的需求。学生参与度不高,很难提高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差强人意。
(二)学生计算机水平差别较大
中职院校往往有一部分民族类学生,他们入校前接触计算机比较晚,起点比较低,来自不同地区,生源之间差异较大,所以在进行信息化教学时要考虑这些差异化、个性化的存在。
(三)当前的计算机课堂以教师灌输知识为主,很少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生仅限于消化教师所教的知识,并未积极主动地去思考课程内容,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未得到发挥。
(四)课程考核形式单一,只注重考试成绩,忽视了学习过程的评价
二、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
所谓教育信息化是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将先进的信息技术科学有效运用于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其优势在于通过网络实现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保障了实验教学效果,与此同时,网络共享平台为所有学习者提供了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和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为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提供了保障。
当前的计算机教学主要采用了混合式学习(Blending Learning),把传统教学的优势和信息化教学方式相结合起来,既发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育信息化包含了教育思想的信息化、教育资源的信息化、课程教材的信息化、教学技术的信息化、教育环境的信息化、教学评估的信息化、教育管理的信息化、教师素质的信息化和教学模式的信息化。
信息化教学模式,首先,体现在信息化的教学设计。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立信息系统,将教育教学资源收集并整合,提高学生的信息化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其次,需要完善信息化教学体系。大多数的中职院校引进了计算机专业人才作为教师,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和先进的计算机教学控制软件。由教师在软件终端展示教学课程,学生接受指导完成实验课程。再次,需要大力发展网络教学平台。网络平台的建立,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可以实现教育教学资源的传递、分享和合作,并且还可以在平台上交流沟通。因此,学习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师生可以随时随地地下载、浏览、上传、分享资源。最后,对信息化教学成果考核评估。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高的课程,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操作才能确保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因此,仍需要大量的考试和抽查来检验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成果。通过考核才能发现学习中的不足,进而及时改进。
三、信息化教学模式优势
信息化教学模式优势体现在对能力的培养上,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对研究方法和研究实施的创造性、合理性和可行性的培养,体现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个性品质;对任务分配可行性的培养,体现了学生组织能力和成员的协作精神;对资料收集、整理和归纳的培养,体现了学生知识的分析和总结能力;对任务实施过程资料的记录,体现了学生严谨的组织过程和评价资料;对完成过程的培养,体现了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对组内成员的评价的培养,体现了学生的交往能力。通过一年内对三个专业10个班的学生进行调查研究,表明信息化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习能力、交往能力和个性品质都有良好的效果。
通过构建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创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不仅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更突出了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通过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方法实现了对学生个性化的教育。
参考文献:
[1]王伟伟.信息化教学方法应用探索:以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例[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7(4).
[2]张丽明.计算机基础教育在信息化时代的机遇与挑战[J].信息与电脑,2017(8).
[3]江帆.信息化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课程中的实践研究[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
[4]林榕.教育信息化对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重要影响分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