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刊在上期推出《规划十三五,冲刺全面小康——我们离全面小康还有多远?》大型系列报道“四川民族地区篇”后,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众多读者通过本刊官方网站、微信、微博给予点赞,部分县市致电编辑部,希望多组织这样有针对性的报道,一些专家学者更是表达通过本刊平台为四川县域经济发展献计献策的强烈愿望。
本期推出的该系列报道之“四川山区县域篇”,从现状入手找出差距,明确决战目标,通过专家建言,找到主攻方向和发展路径。
四川山区33县全面小康人均GDP增速须达10.56%
通过初步测算,四川33个山区县与51个民族地区县面临的问题同样突出,任务同样艰巨。2013年,33个县的平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约为29019元,需整体保持年均10.56%的增速,最为严峻的是秦巴山片区11县,需整体保持17.66%的增速,方可于2020年实现“倍增”。
中国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重点在中西部地区,难点则在西部山区。
四川山区是我国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区位极为重要,主要包括位于四川盆地边缘地区的山区县,地形以山地为主。按照四川省统计局发布的《四川省县级经济综合评价》,全省181个县(区)分成平原地区县、丘陵地区县、山区县和民族地区县,其中山区县33个。33个山区县辖区面积75292平方公里、人口1101万,分别占四川省的15.3%和13.6%。其中,乌蒙山片区包括叙永、古蔺、屏山、沐川、合江、兴文、筠连、珙县等县,秦巴山区包括南江、苍溪、通江、朝天、万源等县(市、区),再加上盆周西部山区的雨城、石棉、芦山等县(市、区)。
33个山区县中,63.6%的县人均GDP低于全省平均水平,69.7%的县第一产业占GDP比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有9个县属于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虽然拥有丰富的水能、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自然资源,但由于受地形、区位、发展要素以及体制等方面的限制,往往属于经济欠发达区域。
通过测算,按照党的十八大确定的两个“倍增”计划,“十三五”期间,四川山区33个县(市、区)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任务同样艰巨,2013年,33个县的平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约为29019元,需整体保持年均10.56%的增速,方可于2020年实现“倍增”,其中,乌蒙山片区11县整体需保持9.36%的增速,秦巴山片区11县需保持17.66%的增速,而盆周西部山区11县则需保持6.80%的增速。
要确保实现全面小康,较为落后秦巴山片区的县域经济,须采取超常规措施,倾斜性扶持,规模化发展特色经济,并加大精准式扶贫力度。
Part 1
人均GDP须年增9.36%
乌蒙山区
乌蒙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跨四川、贵州、云南三省,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主战场之一,包括四川、贵州、云南3省毗邻地区,就四川省而言,主要集中在宜宾、泸州、乐山等市,涉及叙永县、古蔺县、屏山县、沐川县、合江县、兴文县 、筠连县、珙县、峨眉山市、沙湾区和金口河区11个县(市、区)。
加快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加大扶贫攻坚力度,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贫困人口加快脱贫致富;有利于发挥区位资源优势,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有利于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有利于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构筑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有利于建设我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通道,进一步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对实现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按照党的十八大的两个“倍增”计划,GDP和居民人均收入需要在2010年基础上倍增,即到2020年,各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需达到58592元,方可与全国各地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从乌蒙山片区所涉及的11个川内区县的2013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来看,除沙湾区和金口河区外,其余情况并不乐观。2013年,川内乌蒙山片区的平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约为31311元,需整体保持平均每年9.36%的增长率,方可实现“倍增”。
Part 2
人均GDP须年增17.66%
秦巴山区
秦巴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跨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甘肃六省市,集革命老区、大型水库库区和自然灾害易发多发区于一体,内部差异大、致贫因素复杂,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主战场中涉及省份最多的片区。就四川而言,包括通江县、南江县、平武县、利州区、朝天区、旺苍县、苍溪县、万源市、剑阁县、青川县、昭化区等11个区县,涉及巴中、广元、达州、绵阳和南充等市。
加快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加大扶贫攻坚力度,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贫困人口整体脱贫致富,缩小发展差距,促进社会和谐;有利于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实现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构筑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有利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顺利实施和三峡库区安全,对实现国家总体战略目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同样意义非凡。
从秦巴片区所涉及的11个区县的2013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来看,情况较乌蒙山片区更为严峻。2013年,秦巴山片区11个县(市、区)的平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约为18764元,需保持平均每年17.66%的增长率,方可实现“倍增”。
Part 3
人均GDP须年增6.80%
盆周西部山区
除乌蒙山片区和秦巴山片区外,四川尚有11个盆周西部山区县(市、区),分布较散,主要集中在攀枝花市、雅安市和眉山市,包括仁和区、米易县、雨城区、石棉县、盐边县、洪雅县、荥经县、宝兴县、天全县、芦山县和汉源县。
从2013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来看,盆周西部山区经济发展情况总体乐观但差异较大,其中,攀枝花市仁和区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已超越“倍增指标”。2013年,盆州西部山区县(市、区)的平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约为36981元,需保持平均每年6.80%的增长率,方可于2020年实现“倍增”。
本期推出的该系列报道之“四川山区县域篇”,从现状入手找出差距,明确决战目标,通过专家建言,找到主攻方向和发展路径。
四川山区33县全面小康人均GDP增速须达10.56%
通过初步测算,四川33个山区县与51个民族地区县面临的问题同样突出,任务同样艰巨。2013年,33个县的平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约为29019元,需整体保持年均10.56%的增速,最为严峻的是秦巴山片区11县,需整体保持17.66%的增速,方可于2020年实现“倍增”。
中国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重点在中西部地区,难点则在西部山区。
四川山区是我国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区位极为重要,主要包括位于四川盆地边缘地区的山区县,地形以山地为主。按照四川省统计局发布的《四川省县级经济综合评价》,全省181个县(区)分成平原地区县、丘陵地区县、山区县和民族地区县,其中山区县33个。33个山区县辖区面积75292平方公里、人口1101万,分别占四川省的15.3%和13.6%。其中,乌蒙山片区包括叙永、古蔺、屏山、沐川、合江、兴文、筠连、珙县等县,秦巴山区包括南江、苍溪、通江、朝天、万源等县(市、区),再加上盆周西部山区的雨城、石棉、芦山等县(市、区)。
33个山区县中,63.6%的县人均GDP低于全省平均水平,69.7%的县第一产业占GDP比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有9个县属于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虽然拥有丰富的水能、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自然资源,但由于受地形、区位、发展要素以及体制等方面的限制,往往属于经济欠发达区域。
通过测算,按照党的十八大确定的两个“倍增”计划,“十三五”期间,四川山区33个县(市、区)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任务同样艰巨,2013年,33个县的平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约为29019元,需整体保持年均10.56%的增速,方可于2020年实现“倍增”,其中,乌蒙山片区11县整体需保持9.36%的增速,秦巴山片区11县需保持17.66%的增速,而盆周西部山区11县则需保持6.80%的增速。
要确保实现全面小康,较为落后秦巴山片区的县域经济,须采取超常规措施,倾斜性扶持,规模化发展特色经济,并加大精准式扶贫力度。
Part 1
人均GDP须年增9.36%
乌蒙山区
乌蒙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跨四川、贵州、云南三省,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主战场之一,包括四川、贵州、云南3省毗邻地区,就四川省而言,主要集中在宜宾、泸州、乐山等市,涉及叙永县、古蔺县、屏山县、沐川县、合江县、兴文县 、筠连县、珙县、峨眉山市、沙湾区和金口河区11个县(市、区)。
加快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加大扶贫攻坚力度,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贫困人口加快脱贫致富;有利于发挥区位资源优势,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有利于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有利于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构筑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有利于建设我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通道,进一步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对实现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按照党的十八大的两个“倍增”计划,GDP和居民人均收入需要在2010年基础上倍增,即到2020年,各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需达到58592元,方可与全国各地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从乌蒙山片区所涉及的11个川内区县的2013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来看,除沙湾区和金口河区外,其余情况并不乐观。2013年,川内乌蒙山片区的平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约为31311元,需整体保持平均每年9.36%的增长率,方可实现“倍增”。
Part 2
人均GDP须年增17.66%
秦巴山区
秦巴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跨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甘肃六省市,集革命老区、大型水库库区和自然灾害易发多发区于一体,内部差异大、致贫因素复杂,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主战场中涉及省份最多的片区。就四川而言,包括通江县、南江县、平武县、利州区、朝天区、旺苍县、苍溪县、万源市、剑阁县、青川县、昭化区等11个区县,涉及巴中、广元、达州、绵阳和南充等市。
加快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加大扶贫攻坚力度,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贫困人口整体脱贫致富,缩小发展差距,促进社会和谐;有利于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实现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构筑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有利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顺利实施和三峡库区安全,对实现国家总体战略目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同样意义非凡。
从秦巴片区所涉及的11个区县的2013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来看,情况较乌蒙山片区更为严峻。2013年,秦巴山片区11个县(市、区)的平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约为18764元,需保持平均每年17.66%的增长率,方可实现“倍增”。
Part 3
人均GDP须年增6.80%
盆周西部山区
除乌蒙山片区和秦巴山片区外,四川尚有11个盆周西部山区县(市、区),分布较散,主要集中在攀枝花市、雅安市和眉山市,包括仁和区、米易县、雨城区、石棉县、盐边县、洪雅县、荥经县、宝兴县、天全县、芦山县和汉源县。
从2013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来看,盆周西部山区经济发展情况总体乐观但差异较大,其中,攀枝花市仁和区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已超越“倍增指标”。2013年,盆州西部山区县(市、区)的平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约为36981元,需保持平均每年6.80%的增长率,方可于2020年实现“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