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立统一规律的内容及启示

来源 :学理论·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759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明确提出对立统一规律为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阐述了统一物之对立面的统一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易逝的,而对立面的斗争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对列宁的论述的理解,必须结合列宁所处的时代背景,从列宁对对立统一规律的阐释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具体分析了“对立”、“统一”及其相互间的转化关系,试图更加忠于列宁的阐述本意。
  关键词:对立面;统一;斗争
  中图分类号:A8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6-0029-02
  一、列宁提出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核心的理论来源
  在黑格尔看来,概念是事物的本质,辩证法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把事物及其概念看成对立面的统一,内在矛盾是一切运动的源泉。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摘录了很多黑格尔论述矛盾的言论,并自己做了不少的标注。但是黑尔格认为矛盾的原则不是最根本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才是辩证法的核心,是“精神的运动”。列宁在读黑格尔的《逻辑学》时,是带着对其进行唯物主义改造的出发点去读的,列宁一方面吸收了黑格尔对矛盾论述的合理之处,另一方面也注意剔除了黑格尔本末倒置的出发点。另外,列宁还认真研读了马克思所著的《资本论》,而《资本论》正是马克思用对立统一规律写作的典范,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也曾指出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是“辩证运动的实质”,但这一思想后来并没有得到进一步的论述。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也说过:“运动本身就是矛盾”,“生命”、“思维”也都是“矛盾”。对立面的互相渗透和互相转化,是“辩证法自然观的核心”[1]。列宁在阐述对立统一规律之前对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都是很清楚的,也受到了很大影响。
  二、列宁提出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核心的背景
  与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不同的是,列宁不仅仅是一位思想家、理论家,更是一位政治家和革命家,而且可以说他首先是一位革命家、政治家,并被广泛认同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革命导师和领袖”。他研究理论、阐发理论都是为了进行革命的需要,为了寻找人民解放的出路,对立统一规律的阐发也一样。列宁1915年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谈判,1914年7月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第二国际修正主义彻底揭开其面具,在战争一开始就公然投向资产阶级怀抱,在“保护祖国”的幌子下支持本国政府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列宁的老师普列汉诺夫作为支持俄国进行对外战争的一方,还主张调和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普列汉诺夫还经常以辩证法来自我标榜,大谈对立面的相互转化,但是普列汉诺夫实质上是不敢正视矛盾,揭露矛盾,而是回避矛盾,调和矛盾,其在谈论矛盾规律的时候只是满足于举出一些实例。列宁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顶逆流,战恶浪,深刻剖析修正主义的实质和普列汉诺夫阐述辩证法的偏颇,将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确定为辩证法的核心,并具体阐述矛盾双方的斗争是绝对的,为结合俄国实际进行革命做好理论基础,提出“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口号,并最终领导俄国人民取得了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三、列宁阐发的对立统一规律的内容
  对于对立统一规律的内容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也有明确说明,“对立面的同一……就是承认(发现)自然界的(也包括精神的和社会的)一切现象和过程具有矛盾着的、互相排斥的、对立的倾向……发展是对立面的斗争……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统一物之分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2]由列宁的阐述可知,任何事物、过程都有既互相统一又互相斗争的两个对立面,如何认识这既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的关系,是辩证法的实质。列宁提到的对立面的同一是承认事物具有矛盾着的、互相排斥的、对立的倾向,这里提到的“同一”与“统一”列宁并没有做区分,实际上指的都是对立统一规律。事物内部的两个对立面因互相斗争而互相转化,引起事物的发展。列宁由此开始论述他的发展观。
  (一)“统一”的含义
  有观点认为,对立面的统一是无条件的,因为如果对立面没有统一于一事物、一过程之中,那么也就没有了一事物、一过程中对立面的内部联系。没有内部联系就根本提不上对立面的内部斗争,也没有了事物因内部矛盾引起的发展。对立面的统一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易逝的,那么对立面之组成就是不稳定的,暂时的,有条件的,那么对于事物发展的讨论就没有意义了。
  需要注意的是,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所说的对立面之统一这一方面,并不是指结构上两者统一于一物、一个过程,实际上,组成事物、过程的成分也不一定就是两者,可能是三者、四者,或者更多。列宁在谈对立统一规律之时从没有把对立统一的内容当成组成事物、过程的各个成分、因素。而且列宁在具体提到对立面的统一这一面时,已经在括号中标明了他想说明的统一的含义,即一致、同一、均势。如果对同一还很难把握的话,那么对一致和均势就很好说明了。首先对立面因同为一个事物、一个过程之中,它们是相互联系的,说其对立本身也是一方因另一方的存在才存在的,否则也谈不上对立。其次,对于对立面统一这一面,列宁阐述的是对立面是一致的、均势的,这就与不平衡、斗争相区别。一致和均势本身不是一个具体事物或过程的组成成分或因素,而是对事物、过程的抽象表达,可以是某种力量、某种发展速度是一致的或均势的,但不是指两个具体事物的组成成分、因素是一致、均势的。在一定的条件和环境中,事物的对立面达成一致和均势,这种说法也是科学史能够检验的。任何科学实验都是在一定的条件和环境中完成的,在地球中成功完成的科学实验在月球中就很难完成,因为实验环境和条件变了。
  当然,列宁说明对立面的统一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易逝的落脚点是想说明阶级社会中,两个对立的阶级的一致和均势是暂时的、有条件的、易逝的。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了解到当时两大阶级的利益共存是暂时的,环境和条件的改变会让双方势力失衡,必然有一方压迫另一方,唯有采取暴力革命才是正视矛盾、解决矛盾的途径。
  (二)“斗争”的含义   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提到:“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是绝对的,正如发展、运动是绝对的一样。”[2]这句话之外,列宁并没有具体阐述什么是对立面之间的斗争,为什么对立面之间的斗争是绝对的。绝对意味着是没有条件,不分环境,永恒的。从列宁举了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的例子来说明对立面的斗争是绝对的,尝试理解列宁在这里阐述的斗争的含义,即对立面之间互相分离、互相排斥的性质和趋势。统一体中的对立面在性质、力量、倾向、发展速度、发展趋势上都是不同的,那么这两个对立面必然要互相否定、互相对立、互相斗争。斗争是个长期过程,斗争双方力量的变化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双方力量增减、发展速度快慢从隐蔽到明显,最终使斗争的一方因力量更强、发展速度更快等原因战胜了另一方,就会发生事物性质的改变或成分的改变,由此带来事物的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对立面的斗争,指的也是同一事物、过程之中的对立面的斗争,说对立面的斗争是绝对的是说斗争的状态是绝对的,而不是对立面之间的势力一直处于不平衡之中。并非提出两个不同的事物,例如说两个不认识的人张三和李四,他们完全不认识,就不存在斗争。以这个例子来反驳列宁提出的斗争的绝对性,是没有说服力的。在这种情况下张三和李四并非在一个统一体中的对立面,就不是指对立面的斗争。列宁所说的斗争的绝对性建立在一事物、过程中,正因为事物内部、过程内部斗争的绝对性,才可以说明事物运动的动力、源泉,才有事物的发展。
  (三)对立面之统一与斗争的关系
  对立面的斗争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对立面之间开始是势力均衡的,在斗争的过程中一方力量不算加强,另一方力量不断减弱而使一方最终得以改变事物的组成或性质;另一种情况是对立面之间开始就是一方强一方弱,弱的一方在斗争过程中力量增强而在某一环境条件下在某一点上与原来强的一方达成均势,而后对立面继续进行斗争。循环反复,强弱力量可能还会发生变化,发生对立面的转化,也可能再达到一个均势统一的点。两种情况下,无论是均势走向力量差异,还是由力量差异走向均势,对立面都处于斗争“状态”。所以,对立面之分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以及它们之间的互相统一、斗争并不矛盾,列宁强调斗争的绝对性,是时代给他的启示,也是他给时代的贡献。
  四、列宁提出的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核心的意义及局限
  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明确将对立统一规律作为辩证法的核心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特别是结合列宁的时代背景,他阐述的对立统一规律为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结合当时俄国的国内外局势,将对立统一规律应用到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并最终取得了具有历史重大意义的胜利。列宁作为一名革命家与政治家,用哲学的阐述在世界局势风云变幻之时为国家找到一条光明之路,并争取到大部分民众参加革命,不是每个哲学理论都有这样大放异彩的机会。
  但是在对对立统一规律何以成为辩证法核心的具体阐述上,列宁论述的还不够全面,也给后人留下了很多疑问之处。现在的系统论对列宁对立统一规律的质疑就是一个例子。但是,鉴于列宁所处的时代背景,列宁没有阐述对立物的统一对对立物的意义,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他强调对立物的统一,就无法说明对立面斗争的重要性,也就没有了暴力革命。为了方便理解对立面的统一与斗争之间并不相互矛盾,在阐述列宁的对立面的统一时,并没有说明对立面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依存这一点,实际上,列宁在阐述对立统一规律时一定看到了对立面之间既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一方面。只是他为了革命的需要,在阐述对立面统一的相对性与斗争的绝对性之时,并没有强调对立面之间的统一所包含着互相依存、互相联系的关系。因为在统一物之中,对立面是两种非实体因素,因其同处在统一物之中,必然相互联系;又因双方是互相对立的,就意味着说一方必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否者构不成对立面,这说明对立面又相互依存的关系。在这一角度上说,统一物之中的对立面必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这是没有条件的,否则就不存在对立面了。另一方面,统一物之对立面的斗争最终追求的目的是什么呢?是一直斗争下去吗?斗争的状态一直持续与斗争追求的目的并不冲突,即使在对立面之间力量悬殊,统一物性质改变的情况下,对立面之间依然互相依存、互相联系。如何看待这种互相依存又互相斗争的关系,可能才是辩证法的魅力所在。当然,这个角度所说的“统一”与“斗争”与列宁在那个时代之下强调的对立统一规律已有不同之处,某种程度来说,两个角度是不需要对比的。只是处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读者在理解列宁阐发的对立统一规律也会带上我们这个时代的烙印。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曾迷信“斗争哲学”,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中国开始构筑和谐社会中国梦,而和谐社会背后是对对立统一规律另一个角度的理解。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60.
  [2]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06.
其他文献
摘 要:问题教学法作为一种传统而新颖的教学方法,历来为广大教师所普遍运用,这一教学方法看似简单而易用,但是,在实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又容易出现诸多的问题,特别是教师在这一方法的运用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出了“问题”,导致学生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角色,最终使这种教学方法演变成了一种问答教学,对此,分析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通过分析原因,提出可行的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使每位教师对问题教学法在高校思想
期刊
摘 要:高校宣传思想部门作为党的喉舌,承担着舆论引导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目前,全国正在深入开展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高校宣传部门如何在此次活动中发挥作用,以中国医科大学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为例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群众路线;大学文化;特色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5-0247-02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
期刊
摘 要: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是以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为目的,体现了学生的中心地位和主体地位以及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引导者和主导者的角色,要求学生独立自主地设计并完成学习的教学过程。以能力拓展为视角,分析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贡献,解读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中角色的转变,希望对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与改革提供不同的视角与思路,借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拓展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期刊
摘 要:关爱学生是落实群众路线的有力举措,也是高职辅导员工作的基本任务。高职院校大学生需要关爱的内容很多,主要从“积极与学生沟通,做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加强学生管理,做学生成长的船长;提高文化、道德素质,丰盈学生成长的羽翼;热情服务,为学生成长搭把手”四个方面探究了高职辅导员关爱学生的内容。  关键词:高职辅导员;关爱学生;内容;群众路线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
期刊
摘 要: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作为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其办学定位和特色、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契合方式和程度如何,直接关系着能否培养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问题。广西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必须积极探讨从“新建”向“新型”转变,以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关键词:区域高校;服务社会;转型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
期刊
摘 要:保障国培计划中教师培训质量的关键是扎实有效。通过对参加西南大学2013年“国培计划”的云南省幼儿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包括幼教的基本现状、幼教对培训内容的需求、参训动机,以及幼教对提高国培培训效能的建议等方面,针对调查结果对提高“国培计划”中农村幼教培训效能提出建议。  关键词:国培计划;农村幼教;培训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5-
期刊
摘 要:从社会心理学对价值观的理解出发,浅论如何增强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认同。首先,合理期望能够使得当代大学生更加认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次,营造情境让大学生从顺应环境到真正接纳;其中群体规模、群体凝聚力、地位/权威的影响力、公开赞成和反对将起到巨大作用。第三,态度决定行为,行为也影响着态度;从行为开始,运用更有吸引力的载体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认同。  关键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合作教育类本科生培养应运而生,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充满挑战,由于国际合作教育专业的学生普遍具有家庭条件优越、逆反心理较强、受外界影响的幅度较大等特点,使得国际合作教育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为艰巨,依托国际合作教育类学生的自身特点及影响因素,提出国际合作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坚持的原则,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和根本目的。中国经历20多年的快速发展,社会结构和社会形态经历了深刻的变革。面对不断拉大的贫富差距,将从生产力发展、消除两极分化、先富带动后富、共同富裕四个方面结合实际重新解读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共同富裕;两极分化;先富;后富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
期刊
摘 要:无论从政治上还是经济上来看,非洲大陆都是新兴中印两国竞争的主要场所。将通过比较新世纪中印援助非洲计划调整的动因,从“硬实力”和“软实力”两个角度来分析“龙象非洲之争”各自的优势,进而为我国非洲战略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中国;印度;非洲;援助;实力  中图分类号:D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6-0014-02  自1995年以来,中国、美国、印度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