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milk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是互联网发展的新形态,具有碎片化、“去中心化”、开放性、即时性、交互性和隐匿性等特征.“互联网+”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使高校传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式方法面临冲击、教育环境变得复杂化、教育工作者的主导地位弱化等.应将拓展教育载体、丰富教育内容、完善交流模式作为解决对策.
其他文献
新媒体时代,历史虚无主义通过以碎片化的史料堆积歪曲历史、以娱乐化方式恶搞历史、以迷惑性手段否定历史,对大学生的历史观、价值观以及民族认同感等带来负面影响.高校要加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北京市935名幼儿园教师展开调查,以考察幼儿园教师健康教育胜任力水平及影响因素,揭示其健康教育培训需求,为学前教育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提供实证依据.结果
[摘 要] 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自我学习的能力对当代大学生来说十分重要。据专家估计,人类知识量每隔七到十年就会翻一番。伴随着新知识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科技的高速发展,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将会面临重重的挑战,大学教育必须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终身学习的能力。本文从实际数据出发,对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的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 课堂教学;能力培养;知识来源;终身学